汪涛
目的:探讨医院口腔医疗器械的临床管理意义与维修保养方法.方法:结合我院实际分析口腔医疗器械的临床管理与维修保养方法,分析总结出科学,有效、规范的器械管理理论.结果:采取综合措施及现代化管理后,口腔医疗器械得到有致保养,使用效率提高,使用周期延长,故障率下降,设备更卫生、更安全,大程度的发挥了口腔医疗器械实用价值.结论:科学有效的维修保养能有效促进口腔医疗器械的临床管理与保养,提高安全使用率及救治成功率.
作者:刘朝晖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人造血管内痿和其使用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对5例行人造血管内瘘患者的应用及护理进行总结.结果:1例于术后16周发生血栓,4例功能良好.结论 正确掌握人造血管内瘘的穿刺方法,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预防血栓形成和感染等并发症,可延长人造血管内痿的使用寿命.
作者:王宇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信息系统.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医院的网络信息系统时常受到别人的入侵和破坏,因此,加强对医院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许同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宫腔注射药物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采用宫腔药物注射,1疗程注射7次,使用2个疗程.随访观察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为95.0%,随访6个月复发率8.3%,随访1年复发率为18.3%.结论:宫腔药物注射能有效使药物直达患处,疗效较佳,减少盆腔炎的复发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佳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2011年12月手术治疗18例老年急性肠梗阻病例的诊治经过.结果:引起肠梗阻的病因中:肿瘤8例,肠粘连3例,腹外疝3例,肠扭转2例,肠套叠1例,肠腔内粪石、异物1例.结论: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为肿瘤和粘连,早期诊断、重视围手术期处理、积极有效手术干预,可使大多数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得到治愈或缓解.
作者:张辉敏;李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舒溶地特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毒川芎嗪和舒洛地特.2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心电图的改善、心绞痛发作的频率以及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Fg)、C反应蛋白( CRP)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临床疗效、心电图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发作的频率以及时间下降更为明显(P<0.05):而血浆纤维蛋白原(Fg)、C反应蛋白(CRP地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 舒洛地特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在临床上能更有效地改善稳定性心绞痛.
作者:庹田;顾永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肝癌手术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肝癌手术患者90例.将此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焦虑和失眠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 0.05 ),术后观察组焦虑和失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手术治疗中,采取心理干预护理可降低患者焦虑、失眠的发生率,从而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朱德峰;段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近年来,冠心病的现代治疗方法发展较快,不论是外科治疗、药物治疗以及介入治疗都是如此.很多治疗方法的疗效已经被临床所证实,本文通过汇总分析冠心病治疗方法的新进展,总结其临床治疗价值和临床意义.
作者:耿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肿瘤患者38例,随机将38例肿瘤患者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对负性情绪的影响.结果:分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状态优的有11例,良的有6例,总优良率为89.47%;对照组患者的精神状态优的有3例,良的有5例,总优良率为42.10%.观察组的总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护理对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有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侯仙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人,疗程为2周,泮托拉唑组采用泮托拉唑40mg治疗,每天1次;雷尼替丁组采用雷尼替丁150mg治疗,每天2次,对比两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溃疡愈合患者的情况分别为47例(愈合率94.0%)和40例(愈合率80.0%),P<0.01.结论:泮托拉唑适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有效率高,副作用低,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作者:管卓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感染科收治的煤矿工人尘肺并发肺结核的22例患者临床资料及在直接督导下使用WHO推荐的8个月标准复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22例患者中,1例死于呼吸衰竭,死亡率为4.55%( 1/22).显效12例(54.55%),好转9例(40.91%),总有效率为95.45%.这些患者的痰菌培养转阴率为62.64%,X射线胸片好转率为68.18%.讨论:煤工尘肺并发肺结核治疗相比单纯尘肺具有治疗难度高的特点,应当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治疗.
作者:张淑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我国北方地区居民因居住地域、气候环境影响多摄人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导致肥胖血脂高使原发性高血压成为常见的心血管病,此病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综合征,长期的原发性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靶器官可产生严重损害.近年来的原发性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原发性高血压人群存在着“三高”——高患病率、高病死率、高残疾率和“三低”——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
作者:李秀珍;刘春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X线表现和CT表现,以供临床参考使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37例进行X线正侧位检查和CT扫描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检查,在37例患者中,三柱损伤患者20例,二柱损伤患者17例.按照Denis分类,A型12例,B型14例,C型1例,D型7例,E型3例.椎管狭窄:0 °3例,Ⅰ°17例,Ⅱ°16例,Ⅲ°1例.结论:采用X线诊断和CT诊断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医生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积累临床经验,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更好的分析和判断.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心血管系统的危急重症,如救治不及时,患者猝死的几率很大,因而容易引发医疗纠纷.本报告中,患方对医方出示的死因证明不服,要求进行尸体解剖,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科患者为男性,41岁,因反复腰痛2年,加重1月入院.现病史:患者2年前于劳累后出现腰痛、改变体位时疼痛明显,自行予以外贴后改善,其后症状时有反复,患者昨日出现胃脘部隐痛,呕吐后诱发腰痛.体格检查:BP140/50mmHg,心率62次/分,律齐、无杂音.入院诊断:(1)腰椎间盘突出征;(2)浅表性胃炎.CT显示其腰5骶1椎间盘膨出并右后突出;腹主动脉、髂动脉硬化,必要时CTA除外血管病变.腹主动脉壁钙化灶内移,多考虑为血管壁病变.ECG显示:(1)窦性心律;(2)左室面电压偏高;(3)Tv5.v6双向改变;(4)P波切迹低;淀粉酶500U/L.医院给出的死因是“心脏骤停,心源性可能性大”.
作者:周成庆;熊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影响汪清县农村贫困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以下简称“两癌”)筛查率的因素,探索如何促进农村贫困妇女积极参加“两癌”筛查,提高筛查率.方法:对2011年汪清县9个乡镇743名贫困和边缘户妇女“两癌”筛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743名农村妇女中,贫困妇女300名,筛查率25.02%;边缘户妇女443名,筛查率36.95%.乡镇村庄在不同地理位置、乡镇及村妇代会主任对“两癌”筛查的宣传力度、农村贫困妇女自我保健意识、筛查时间等因素,均对当地“两癌”筛查率有一定影响.结论:应大力宣传“两癌”的危害性,及国家开展此项目的目的;其次是提高县级医疗卫生技术.探索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协作,区域医疗资源整合,全社会参与的妇女“两癌”防治模式和协作机制,提高医疗保健机构的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广大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
作者:李超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充分了解盆腔积液的病因、症状,观察联合使用磷霉素钠与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注射液治疗盆腔积液的效果.结果:联合应用磷霉素与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盆腔积液的疗效明显优于单一使用抗菌素治疗.
作者:孔秀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卵巢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CDFI对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48例卵巢扭转患者的声像图进行综合分析.结果:6例为单纯性卵巢扭转,超声均准确诊断.42例为卵巢肿物伴扭转,超声准确提示扭转37例.5例分别误诊为卵巢重肿伴感染及黄体血肿伴感染.诊断符合率为88.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巢扭转实用有效,寻找并识别扭转的血管蒂是诊断本病的关键.
作者:徐艳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产妇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此为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为产科危症之一,主要原因为宫缩无力,临床表现为产道出血急而量多,或持续小量出血,重者可发生休克,患者同时可伴有头晕乏力、嗜睡、食欲不振、腹泻、浮肿,乳汁不通、脱发、畏寒等症状.本文结合作者工作实践对产后出血的有关事项进行了探讨.
作者:杨朝秀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灸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中医传统物理疗法之一,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外治法.但传统艾灸法容易烫伤患者,艾条燃烧后产生的气味和烟雾也是不利于此疗法在临床广泛推广的因素之一.本文通过艾灸疗法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进行总结归纳,从灸疗原理、灸疗现代研究、胸痹的病因病机、艾灸法对胸痹的治疗四个方面,阐释现代艾炎疗法对胸痹的治疗原理及治疗优势所在,并寄望灸法疗法可以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齐斌;杜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应用于脑梗塞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2010年4月—2011年4月应用静脉留置针的65例脑梗塞患者.结果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留置时间2d - 7d.平均5.1d.结论 静脉留置针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朱素招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