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8例创伤性休克的护理探讨

王晓惠

关键词:创伤性, 失血, 休克, 急救,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8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有效措施,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迅速补充血容量,排除导致休克的因素,维持正常体温,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配合科学的心理护理方法.结果58例患者56例得到好转,好转成功率95.6%,2例患者因伤势严重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3.4‰结论 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科学的护理方法,娴熟的业务技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近年来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中医药治疗的概况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成为医学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中医学对冠心病防治亦作深入探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

    作者:陈菊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及护理

    精神科用药的护理是精神科临床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精神科药物使用的特殊性,所以在护理中必须对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适应症、蔡忌症、常用剂量,以及使用方法、药物的毒副作用及性能、中毒的临床表现、应急处理能力,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药物的副作用是指在治疗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都较轻微,是可逆性的机能变化,产生副作用的原因是药物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治疗时利用其中一个作用,其他作用就成了副作用[1].在精神科的临床用药过程中,由于患者对所用药物的知识了解甚少,当副作用发生时,常常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笔者对我科50名患者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发生药物副作用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和心理调查,以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周长青;吴风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及焦虑状况的分析及护理要点探讨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尿毒症患者的抑郁、焦虑症与相关因素护理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症量表(HAMA)评分法,对收治的9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患者的躯体情况、生活质量和社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抑郁症的发生率为36.8%,焦虑症的发生率为29.4%.结论:对于长期维持性血液连析的患者,应重视抑郁症的发生,及时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梁丽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肺结核并发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肺结核病人并发糖尿病对临床护理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至2011年收入院治疗的8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调查,并针对病人精心施以药物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营养支持等.结果:从治疗上有明显的改变,大多数患者的血糖控制比较理想,而肺结核病人在治疗上的疗效比较明显.结论:联合用药、精细心理护理和营养健康教育等是控制肺结核并发糖尿病患者病情发展的关键所在.

    作者:赵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输尿管结石超声影像特点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的超声影像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4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行X线平片、静脉或逆行尿路造影等相关检查.结果:典型输尿管结石的超声图像为致密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或“彗星尾征”,管壁分界清楚.100例患者合并肾孟积水,合并肾孟积水发生率从高到低分别为上段、中段和下段,虽各段结石引起积水严重程度亦有一定差异,但未达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超声诊断肾结石精准有效,可初略估计输尿管结石部位及大小,结合肾孟积水程度判断可知.

    作者:周玉堂;杨宗瑜;穆芳;嫣朝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护理操作前告知的重要性

    有效的护理告知是在护理操作过程中使患者明白每一步医疗活动的目的及意义.这不仅可以避免患者在不知道护理步骤和护理目的的情况下产生无谓的担忧,也可以增强患者对此次治疗的信心.

    作者:谭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宫喜IUD120例12个月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第四代宫腔型宫喜IUD的临床性能和效果.方法:采用临床资料收集的方法,随机抽取120例育龄妇女,通过各项妇检确认其无放置宫内节育器禁忌症.另随机抽取120例人工流产术后无放置宫内节育器禁忌症,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放置IUD,干放置后1、3、6、12个月随访详细填写随访记录.询问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情况.常规进行妇检和B超检查.结果:人工流产术后即放置宫喜IUD、与经净3~7天放置宫喜IU0的临床避孕效果均较好,两组累积妊娠率、节育器脱落率、异位率、因症取出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宫喜IUD是一种避孕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比较理想的安全长效的宫内节育器,适合人工流产术后即刻放置使用.

    作者:朱红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门诊护理投诉原因的分析及对策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对我院门诊常见护理投诉原因,提出改进办法,以增进门诊服务质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2010年门诊护理投诉56例,分析投诉原因和被投诉人员情况.结果:投诉原因主要由护士、管理、患者自身还有社会因素引起;被投诉人员大多集中在主管护士以上及低年资人员.结论:需要从思想意识上提升门诊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增进专业技巧,改善门诊流程,合理进行人员调配,配置便民措施,以增加患者满意度.

    作者:宾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宫腔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宫腔注射药物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采用宫腔药物注射,1疗程注射7次,使用2个疗程.随访观察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为95.0%,随访6个月复发率8.3%,随访1年复发率为18.3%.结论:宫腔药物注射能有效使药物直达患处,疗效较佳,减少盆腔炎的复发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佳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与解决对策

    随着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信息系统.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医院的网络信息系统时常受到别人的入侵和破坏,因此,加强对医院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许同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阴道清洁度异常与宫颈炎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阴道清洁度异常与宫颈炎的关系.方法:通过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6月我们对15795例女性患者阴道清洁度检查、宫颈检查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年龄分布、清洁度分度以及各年龄组阴道清洁度异常和宫颈炎症的情况.结果:阴道清洁度Ⅰ~Ⅱ度的为10298人,Ⅲ~ Ⅳ度的为5497例,育龄女性阴道清洁度异常的发生率为34.80%;育龄女性宫颈正常的有7397例,患宫颈炎的有8398例,育龄女性宫颈炎的患病率为53.17%;如此之高的患病率说明,这一特定人群的阴道清洁度、宫颈炎状况不容乐观.结论:进行有关宫腔操作时应注意防止宫颈炎上行性感染,阴道清洁度Ⅲ度属于轻度感染,临床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易被忽视,但却是宫颈炎的潜在危险因素,应当引起足够的警惕.笔者建议,对于阴道清洁度达Ⅲ度以上而引发阴道炎的患者,应给予相应的治疗,待其降到Ⅱ度以下后再进行有关操作(如放置宫内节育器、人工流产等).

    作者:雷巧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目的 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抗菌药物的药用机理和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以保证用药的准确性、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方法 查阅文献资料,从药用机理、药代过程、耐药机制、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以及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连抗菌药物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论 抗菌药物的药物不良反应可防可控的,医护人员应做好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工作.

    作者:张淮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如何防护化疗药物的渗漏

    肿瘤化学治疗始于20世纪40年代.化疗不仅仅是一种姑息疗法或者辅助治疗,而且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根治性的方法和治疗手段,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化疗过程中一旦发生药物渗漏,不仅给肿瘤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而且还有可能引发医疗纠纷.

    作者:杨丽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眼科门诊护士的工作体会

    目的 总结眼科门诊护士的护理体会.方法 从分诊技巧、护患沟通技巧、医护关系和谐及病情指导出发,改善眼科门诊服务模式,提高诊疗速度.结果 门诊护理工作综合满意度大大提高,护理纠纷逐渐减少,投诉现象明显减少.结论 做好门诊护理工作,正确指导、合理安排病人就诊,能有效缩短看病时间,使门诊工作更安全、快捷、有效.

    作者:尉秋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22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2011年12月手术治疗18例老年急性肠梗阻病例的诊治经过.结果:引起肠梗阻的病因中:肿瘤8例,肠粘连3例,腹外疝3例,肠扭转2例,肠套叠1例,肠腔内粪石、异物1例.结论: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为肿瘤和粘连,早期诊断、重视围手术期处理、积极有效手术干预,可使大多数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得到治愈或缓解.

    作者:张辉敏;李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宫颈电环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讨宫颈电环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258例行宫颈电环切除术的宫颈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严密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对照组给子妇科一般护理常规,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各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颈电环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根据发生原因给予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段平;朱德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方法及部位的研究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商品名:博璞青(天津红日药业生产),目前在临床上已广泛用于冠心病、心肌梗塞等的治疗,由于其明显的抗凝因子活性,将对动静脉血栓与体内、外血栓的形成产生抑制作用.腹壁皮下血管,淋巴管极为丰富,因此临床工作中一般选择腹壁皮下注射,但注射后会产生皮下出血.淤斑、血肿,除了给病人造成腹部疼痛外,更重要的是会造成患者心理紧张,从而影响患者自身疾病恢复.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以及对对注射方法,注射部位等客观指标的分析,我们摸索到一种较好的注射方法,经过对患者的调查,证实这种注射方式可以减少病人的腹部不适,克服其心理紧张情绪,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艳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中毒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 HD)在各种毒物和药物中毒治疗中的效果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2009年6月~2011年10月本院救治的18例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结果:18例患者中治愈16例,死亡2例.其中1例因经济原因,在进行1次血液净化治疗后放弃而导致死亡.结论:HP+HD对急性重度中毒患者的抢救疗效值得肯定.

    作者:张晓寒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儿科临床中头皮静脉留置针的应用

    目的:探讨头皮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使用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患儿156例,以同期未使用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患儿55例为对照,观察两组患儿在平均住院时间、平均穿刺次数,家长满意率方面的差异,同时观察使用头皮静脉留置针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头皮静脉留置针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5.4±1.2)天,平均穿刺次数(1.2±0.3次)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6.9±1.7)天和平均穿刺次数(5.8±1.4次);而家长满意率99.36%(155/1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45%(36/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使用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患儿中,有5例(3.21%)出现局部皮肤泛红,有23 例(14.74%)患儿出现渗漏,有7例(4.49%)出现堵管,有2例(1.28%)出现静脉炎.结论:头皮静脉留置针有效地降低了患儿输液时渗漏及肿胀率,对提高患儿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孙丽云;冯炜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细节管理对减少留置套管针输液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细节管理对减少留置套管针输液感染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对2010年7月~2011年3月在我科室行留置套管针输液的120例患者的护理采取细节管理模式(实验组),对2010年1月-2010年6月在我科室输液的102例患者行一般护理(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套管针发生输液感染的情况,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我院的细节管理,发生感染情况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留置套管针输液患者采用细节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保证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李晓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