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先英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各种急慢性感 染,组织损伤时可显著升高[1].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C)起源于骨髓,当机体有病原物侵入时,二者数量和形态的变化可反映机体的状态.联合检测CRP、WBC、NC是门诊快速诊断与鉴别诊断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的常用方法.
作者:邹映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肿瘤引发的静脉炎,旨在提高患者化疗过程的舒适度,延长浅静脉使用的时限,使患者能够顺利地完成化疗.方法:将6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治疗组的30例患者采用喜疗妥外涂静脉炎处;对照组的30例患者采用大黄粉加白醋外敷静脉炎处.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90.0%,对照组7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喜疗妥外敷静脉炎,其疗效优于中药大黄加白醋外敷.
作者:汪金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2%碘酊在临床创伤换药中的应用.更有效的使患者伤口愈合.方法:对我院274例机械损伤伤口和感染伤口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其中137例患者使用2%碘酊处理伤口,并对比愈合效果.结果:用2%碘酊处理伤口的患者效果显著.结论:2%碘酊处理治疗感染伤口及褥疮既简单易行,又经济实用,既减少病人痛苦,又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锡俊;谢秀英;杨德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配伍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流的效果比较.方法 100例ASAⅠ或Ⅱ级患者,年龄20~50岁,体重45~1 00kg,将他们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一组使用瑞芬太尼+丙泊酚组(Ⅰ组),另一组使用芬太尼+丙泊酚组(Ⅱ组).Ⅰ组先静脉注入瑞芬太尼1.0μg/kg给药时间大于为60s,随后静脉推注丙泊酚1.5- 2.0mg/kg.Ⅱ组先静脉注入芬太尼1.0μg/kg,1 min后静脉推注丙泊酚1.5~ 2.0mg/kg,直至患者意识消失,睫毛反射消失即可开始手术.术中酌情追加丙泊酚0.5~1.0 mg/kg.记录用药前(T0)、用药后(T1)、手术开始后1min(T2)、清醒时(T3)的MAP、HR、SpO2、丙泊酚总量、肢动反应、清醒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等情况.结果 与TO比较,两组MAP在T1-3均降低,HR、SPO2在T1、T2降低(P<0.05).Ⅱ组在T1、T2时的MAP、HR、SpO2高于Ⅰ组(P<0.05),术中丙泊酚总量Ⅰ组明显少于Ⅱ组(P<0.05),清醒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0.05),术中肢动反应及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瑞芬太尼或芬太尼配伍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是安全有效的,而瑞芬太尼的效果更好.
作者:孙轶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普通一次性无菌注射器与BD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在人工授精中对妊娠结局的效果差异.方法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方法分别对二种不同注射器行精子存活实验,共5组.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10年8月在邢台不孕不育专科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110周期.随机应用两种不同注射器行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各55周期.结果:两种不同注射器精于存活试验结果,及对人工授精的临床妊娠率、早产率、畸形率、产科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不同注射器对人工授精的妊娠结局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作者:戴芳芳;李国臻;郑波;田密苏;程书清;杨志伟;李金梅;赵云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妊娠周期在6-10周内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随机选取50例作为观察组,余下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先给予静注芬太尼,对照组推注生理盐水,两组均于5分钟后推注丙泊酚.观察2组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术中出血情况、术后子宫收缩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镇痛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效果理想,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素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随访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社区于2010年9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4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治疗组患者在入院后进行临床规范治疗的宣传,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管理,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后只作一般性常规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药物依从性等.结果:两组患者从生活质量以及服药依从性方面对比,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患者的心功能恶化等其他临床资料也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进行随访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对其预后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罗湘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乙脑是一种噬神经病毒所致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由蚊子叮咬传播,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多见于1-10岁儿童,以高热、抽搐、呼吸衰竭、意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此病发病急,一般预后较好,少数可转为重症.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王云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测定RBC.WBC结果是否有差异.方法:使用长春迪瑞H-300型自动尿液分析仪及配套尿10项试纸条对尿液标本按规定进行测定,同时混合尿液离心镜检.结果:两种方法对RBC、WBC检出率一致.两种方法对RBC检测的敏感度略高于对WBC的敏感度.干化学法合并尿沉渣境检法将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王金钗;薛国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老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病人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能出现的特殊问题.方法:本组选择40例60岁—76岁的老年人(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68±8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人,在排除静脉溶桂禁忌症后进行溶栓组与非溶栓组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结果:将溶拴组与非溶栓组相比较,溶栓组的胸痛缓解明显,ECG抬高,ST段两小时下移≥50%,明显增多,左室射血分数( LVEF )58%,明显高于非溶栓组的47%.结论:以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好,左室功能恢复好,出血风险无明显增加.
作者:李天鹏;黄丽华;王李;李继军;罗晓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针对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更好的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对我院2008 ~2011年中药注射剂的金额、品种、用药频度(DDDs)等信息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4年里,我院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品种不断完善,用药金额也逐渐上升.经统计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种类、药品销售金额所占份额较为均衡.其中,心脑血管相关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品种、销售金额和DDDs稳居临床用药之首.结论:中药注射剂应用范围较广.我们应当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积极进行临床研究,建立合理的检查机制,以提高中药注射剂的质量,使其得到更好临床应用.
作者:李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观察与护理的办法与规律.方法:通过回顾在我院妇产科实施腹部切口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情况,探索其护理规律.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6h,手术均成功,其中发生切口感染的1例,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的2例.这些患者在术后3-11d,经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患者住院时间为3-22d,平均8.4d.结论: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以及术前、术中、术后进行精心的护理干预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在临床中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难做好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就需要做到尊重患者、平等对待、不可超越职权与患者沟通.如果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之间发生冲突后应尽早找出原因,尽早实施心理疏导及时处理,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作者:王利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烟雾病是一种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动脉内膜缓慢增厚,动脉管腔逐渐狭窄以至闭塞,脑底穿通动脉代偿性扩张为特征的疾病.其病轻者可表现为短暂性一过性脑缺血等症状,重者可出现脑梗塞,脑出血进而危及生命.治疗烟雾病的手术方法很不统一,而且各种方法尚缺乏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大宗病例报道[1]目前治疗烟雾病的常用术式为颅内-外血管直接搭桥术及间接血行重建术(包括脑硬膜血管贴敷术,脑颞肌贴敷术,脑肌肉血管贴般术等).我院自2011年1月起开展了颅内-外血管直接搭桥与间接血行重建的混合术式治疗烟雾病,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1精神科安全隐患分析1.1患者自身1.1.1因精神症状所致的安全隐患 有些患者往往处于病态的思维支配下,如有难以消失的幻听、被害、罪恶感、妄想、被控制感等精神症状,从而极易出现伤人、自杀、毁物、逃跑等行为;甚至有的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精神方面的疾病,拒绝人院治疗,在逃跑不成功的情况下,使用极端的手段,如自杀来寻求自身的解脱:与别人会因一点小事而出现冲突,产生毁物和伤人的行为.
作者:李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药是我国的瑰宝,在防病治病、保证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长时间以来,许多人片面地认为中药源自天然,药性平和,无不良反应,所以滥用和不规范使用的现象较多,对其不良反应知之甚少.其实不然,近年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问题突现,不良反应的数量和涉及品种数量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作者:邓阜生;郝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主要分析出生于80后的独生子女作为合同护士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优点及不足,探讨合理的管理对策,发挥合同护士的作用,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确保医疗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刘会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联合左卡尼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5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法舒地尔联合左卡尼T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4%.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应用抗心衰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同时,加用法舒地尔联合左卡尼丁治疗,可有效增强患者的活动耐力,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恩昭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环形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胫腓骨远端骨析患者80例,采用环形外固定架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术后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行针对性术后护理干预,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带架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腓骨远端骨折采用环形外固定架治疗术后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术后外固定架护理及饮食、康复锻炼指导,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骨折愈合、关节功能恢复,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于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硫酸镁辅助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疗效.方法:将144例喘息性疾病患儿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静滴3天,计数显效、有效、无效病例.结果:治疗组显效患儿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硫酸镁对小儿哮喘性疾病有显著平喘作用.
作者:邹登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