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非高危胎儿产前心脏筛查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马秀丽;刘书丽;张岩;何平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非高危胎儿, 心脏筛查, 心脏畸形
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非高危胎儿产前心脏筛查中的诊断价值,为提高胎儿出生质量,降低围产儿病死率提供参考.方法:将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的3000例非高危胎儿作为观察对象,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产前心脏筛查,选取同期52例高危胎儿作为对照,对比两组胎儿的心脏畸形情况,评价超声诊断价值.结果: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率为94.44%,高危组和非高危组的心脏畸形检出率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在非高危胎儿产前心脏筛查中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比较超声检查和数字乳房X射线摄影对非钙化乳房导管原位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比较超声检查和数字乳房X射线摄影对非钙化乳房导管原位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在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接诊的非钙化乳房导管原位癌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超声检查和数字乳房X射线摄影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非钙化乳房导管原位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检查的检出率为95.71%,诊断符合率为94.29%;明显高于数字乳房X射线摄影的68.57%和51.43%.两种方法检查结果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检查表现为包块型占比为83.58%,不规则形占82.1%,边界不清占55.4%,后方回声正常占67.9%,纵横比<1占82.1%.数字乳房X射线摄影检查表现为包块型25例,占比为52.08%,图像呈现出不规则形占44.0%,边界不清占64.0%.结论:非钙化乳房导管原位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相较而言超声检查的检出率及准确性要高于数字乳房X射线摄影.

    作者:张微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CA125+HE4联合阴道超声在兰州市卵巢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血清癌胚抗原125(CA125)加人附睾蛋白4(HE4)联合阴道超声在卵巢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本院妇科体检的100名患者,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25名,其中CA125组:血清CA125检查阳性,而HE4和阴道超声检查阴性;HE4组:血清HE4检查阳性,而CA125和阴道超声检查阴性;阴道超声组:超声阴道检查阳性,而血清CA125和HE4检查阴性;联合检查组:血清CA125、HE4和阴道超声检查均为阳性.后行病理学检查明确有无卵巢癌.结果:CA125+HE4联合阴道超声检查组患者卵巢癌检出率达92.00%,明显高于单纯CA125阳性组的64.00%、单纯HE4阳性组的68.00%以及单纯阴道超声阳性组的68.00%,经 χ2检验,P<0.05.结论:血清CA125+HE4联合阴道超声检查的方法进行卵巢癌筛查,可以提高卵巢癌的临床诊断率,达到早期筛查的目的.

    作者:景军宁;王梓欣;颉丽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纵膈肿瘤X射线鉴别诊断与临床研究

    目的:采用X射线对原发性纵隔肿瘤进行鉴别诊断,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经病理确诊的65例纵隔肿瘤患者,采用X射线进行临床检查,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纵隔肿瘤X射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对其进行分析能够提升确诊率.结论:利用X射线对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进行检查,对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但若需进一步确定纵隔肿瘤类别,还需要采用CT或MRI进一步检查.

    作者:胡俊;侯新民;方心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婴儿髋关节发育异常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婴儿髋关节发育异常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在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期间选取100例疑似髋关节发育异常患儿为实验对象,对所有患儿实施超声诊断,且分析超声检查的漏诊率、误诊率、特异性、敏感性.结果:100例疑似髋关节发育异常患儿中,90例患儿已确诊,超声检查对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正确率为97.44%(38/39),对髋关节半脱位诊断正确率为96.30%(26/27),髋关节完全脱位诊断正确率为95.65%(22/23).同时超声诊断对髋关节发育异常患儿特异性、敏感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0.00%、96.67%、3.33%、10.00%,其诊断结果和确诊结果无差异性(P>0.05).结论:超声诊断对婴儿髋关节发育异常患儿诊断正确率较高,且利用价值性较高.

    作者:朱凯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联合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患者486例,其中392例进行血细胞分析仪检验时报警提示,94例无报警提示,与此同时对标本进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WBC、RBC、PLT、Hb、MCV镜检阳性符合率较高;无报警提示标本显微镜检测结果中,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淋巴细胞与分析仪结果相符,差异不显著(P>0.05),嗜碱性细胞与分析仪结果不相符,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自动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进行血常规检验中能检测出较高阳性率,弥补单独使用时的不足,提高检验质量.

    作者:杨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医疗设备招标采购流程的规范化及策略分析

    结合本院医疗设备招标采购的实际情况,就采购环节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总结一些经验和体会.

    作者:张际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医疗器械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探讨

    系统分析医疗器械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要求,从环境控制、实验室控制、仪器设备控制、人员控制、培养基质量控制、菌种控制、样品控制、记录控制这几方面进行探讨,确保医疗器械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准确,保证医疗器械在临床应用的安全.

    作者:刘东鸣;张成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尿液隐血检验应用尿液分析仪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的价值对照

    目的:对尿液分析仪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应用于尿液隐血检验领域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7月期间本院检验科与尿液检查相关的样本188例,借用尿液分析仪检验(Ⅰ组)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Ⅱ组)进行黏液隐血检验.结果:应用尿液分析仪方法(Ⅰ组)尿蛋白为136例,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Ⅱ组)为62例;Ⅰ组隐血阳性率为112例,Ⅱ组为64例;Ⅰ组尿糖阳性为104例,Ⅱ组为89例.上述三种数据差异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尿常规隐血检测工作,尿液分析仪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两种方法各有千秋,特殊情况下可以将两种方法整合应用,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是极为可观的.

    作者:王双双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高风险定制式增材制造医疗器械产品质量体系要求初探

    定制式医疗器械对于个性化医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该类产品设计生产的特殊性,常规的检测手段和评价方法很难确保产品的安全有效.因此,该类产品,尤其是高风险定制式医疗器械的质量体系和过程控制尤为重要.本文对高风险定制式医疗器械质量体系相关要求进行了初步探讨,如人员、设计控制、原材料、生产设备、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控制、文件管理、可追溯等,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作者:张世庆;闵玥;孙嘉怿;王爱君;刘斌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腺性膀胱炎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腺性膀胱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6月~2017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腺性膀胱炎患者46例,所有患者先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之后行CT三期增强扫描检查,以病理活检或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73.91%,CT三期增强扫描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71.74%,差异无显著(P>0.05);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1.30%,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T三期增强扫描检查进行比较明显更高(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诊断腺性膀胱炎中准确率相对较高,临床上应结合CT三期增强扫描检查诊断腺性膀胱炎,以促进临床诊断准确率的提高.

    作者:余卫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尿液分析试纸条与尿液分析仪审评要点概述

    对尿液进行分析,可以实现对泌尿、循环、肝、胆、内分泌等疾病进行预防、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等目的.文章从产品说明书、产品技术要求、临床评价等方面对尿液分析试纸条与尿液分析仪在技术审评中的要点进行简要概述,旨在帮助注册申报人更好地把握产品的技术要点,有效指导注册申报工作.

    作者:甄辉;杨俊;杨辉;杨笑鹤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加强医疗设备维修服务管理的新策略

    在我国医疗企业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医疗设备维修服务受到广泛重视,在实际服务过程中,需要对服务工作进行管理,才能提高医疗设备维修服务工作质量,逐渐优化医疗设备维修服务管理体系,进而提高我国医疗设备维修服务工作质量与效率,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苏健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经气管镜微创介入治疗中心型肺癌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经气管镜微创介入治疗中心型肺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00例中心型肺癌患者(2016年10月~2017年3月)为观察对象,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经气管镜微创介入联合化疗治疗),各50例,对比2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明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80%,40%,P<0.05).结论:采用经气管镜微创介入联合化疗治疗中心型肺癌患者,具能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

    作者:韩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PET/CT联合胸部薄层CT扫描范围设定的优化

    目的:分析病变位置和胸膜粘连程度对PET/CT联合胸部薄层CT扫描范围的影响,优化胸部薄层CT扫描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行PET/CT联合胸部薄层CT扫描的患者.分别根据病变位置及病变与胸膜的粘连程度分组.测量病变下缘在PET/CT与胸部薄层CT中Z轴方向位置值的变化△z.分析病变位置和粘连程度对△z的影响,优化胸部薄层CT扫描范围.结果:肺上、中、下部组病变△z为(1.66±5.70)mm、(6.27±8.33)mm和(16.95±17.45)mm.轻、中、重度粘连组△z为(6.56±9.18)mm、(7.58±14.54)mm和(8.57±14.62)mm.病变位置对△z有显著影响(F=18.421,P<0.001).病变粘连程度对△z无显著影响(F=0.451,P=0.638).结论:根据肺部病变位置对胸部薄层CT扫描范围参数进行优化,有助于减小扫描范围从而降低患者辐射剂量.

    作者:杨海磊;俞浩楠;邢喜玲;夏辉;秦文琼;董元菲;陈秋松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高危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高危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1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依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分组,将高危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80眼),将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包括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重度非增生型视网膜病变(80眼),各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视力情况.结果:观察组高危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危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水平与对照组存在高度的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高危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具有一定效果,但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施其他相应治疗,值得研究.

    作者:苏东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鼓膜治疗仪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对鼓膜治疗仪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122例2014年2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61例,对常规治疗以及加用鼓膜治疗仪治疗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痊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高于参照组(77.05%,93.44%;37.70%,72.13%);就并发症发生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参照组(4.92%,26.23%),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膜治疗仪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十分理想.

    作者:韩玉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PDCA循环在降低血液透析中心医疗垃圾成本中的应用

    通过对医疗垃圾增加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院内感染方面、透析器的使用方法方面、患者角度、透析器的工作原理方面及本院人力资源匮乏,医护、技及工友相对配置不足,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多了医疗垃圾,总结以PDCA循环管理法降低血液透析中心医疗垃圾成本中的价值.

    作者:王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单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胸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目的:探究在胸部检查中应用单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价值.方法:选取胸部检查患者40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2016年8月,根据患者扫描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单排螺旋CT常规剂量进行扫描,实验组则接受单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比2组胸部检查患者辐射剂量以及图像质量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胸部检查患者的图像扫描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实验组胸部检查患者的扫描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部检查患者接受单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可以有效将患者的辐射剂量降低,且可以获得有效的诊断,意义重大.

    作者:谢振来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的超声改变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的超声改变.方法:选取红斑狼疮患者30例及健康体检人3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无创的心脏监测,分析红斑狼疮患者及同年龄段同性别的健康人群心脏超声影像的变化.结果:经过多普勒超声监测显示,红斑狼疮患者检出心包、心肌、心内膜、心脏大血管及心功能的异常率与同年龄段、同性别的健康人群比较显著增高,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心脏异常改变临床上呈现亚进展状态,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无创性监测技术可对其进行早期诊断,为临床红斑狼疮患者的病情评估、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作者:李淼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超声与CT诊断小儿急慢性阑尾炎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超声与CT诊断小儿急慢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随机数表法抽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1月期间接受诊断的120例急慢性阑尾炎患儿.其中,60例患儿接受超声诊断(对照组),另外60例患儿接受CT诊断(观察组),比两组患儿的确诊率.结果:在急性阑尾炎的确诊率上,CT诊断(97.92%)高于超声诊断(86.0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慢性阑尾炎的确诊率上,CT诊断(91.67%)与超声诊断(70.00%)的差异不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急慢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中,CT诊断确诊率尤其是急性阑尾炎的确诊率高于超声诊断,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但是,会增加患儿罹患恶性肿瘤的风险,建议首选超声诊断,在存疑等必要情况下选择CT诊断.

    作者:欧阳建龙 刊期: 2017年第19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