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肾病综合征31例临床分析

高婷;孙敏文

关键词:妊娠期肾病综合征, 妊高征, 围儿期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肾病综合征(NSP)对母婴的危害及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2000年12月31例妊娠期肾病综合征(其中4例双胎)的并发症,终止妊娠的方式,围生儿的预后及治疗方法.结果:9例出现并发症.围生儿死亡13例(37.14%),早产儿13例(37.14%),足月低体重儿8例(22.86%).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及中药等综合治疗,各项指标均渐恢复正常.结论:NSP对母婴均有危害,妊娠期需积极防治.以综合治疗为主.
安徽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类风湿性肺纤维化

    目的:加强对类风湿性肺纤维化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0例疑为类风湿性肺纤维化患者进行肺部、关节X线检查、肺CT、肺功能及血清免疫学检查.结果:胸片及肺CT显示典型的肺纤维化阴影,关节显示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变化.10例类风湿因子强阳性,IgM、IgA升高,血沉加快,符合类风湿性肺纤维化.结论:确诊后,以泼尼松治疗,随访一年,7例肺部症状好转,3例死亡.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容易并发肺纤维化的结缔组织疾病,也是类风湿性关节炎致死的重要原因.

    作者:韩玉春;孙洁;陈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经门静脉化疗防治大肠癌肝转移的临床体会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转移是手术后远期死亡主要原因之一,经门静脉短程化疗预防大肠癌肝脏转移具有毒副作用轻、疗效确切的优点.本科1995年1月-1996年12月随机对7例大肠癌在手术切除的同时,采用术中门静脉插管,术后区域性短程化疗.4年后随访,与对照组全身化疗组比较,在预防肝转移上有差异,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阗;林志相;谭之启;庞晨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治疗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高血压脑出血采用CT定位,YL-1型脑穿刺针钻颅穿刺血肿抽吸术(微创手术)治疗.结果:术后2-7 d 20例血肿基本清除,3周内14例瘫痪病肢体明显恢复功能.3个月后随访: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Ⅰ级4例,Ⅱ级5例,Ⅲ级5例,Ⅳ级1例,死亡3例.结论:此方法操作方便,安全有效,有利于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死率.

    作者:吴正洪;丁伯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中尿激酶的局部应用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中尿激酶的应用.方法:采用小骨窗血肿部分清除术135例,设用尿激酶为A组105例和对照为B组不用尿激酶30例.A组以尿激酶(UK)溶化引流残余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105例.结果:A组近期疗效,优良72例(68.51%),中21例(20.00%),死亡12例(11.42%);随访84例,远期疗效,优良68例(80.95%),中14例(16.66%),死亡2例(2.38%).局部应用UK 10 000 IU,3 d内可使血肿平均减少22 ml,加速血肿的溶化吸收.B组:近期疗效,优良10例(33.33%),中6例(20.00%),差8例(26.67%),死亡6例(20.00%).随访20例,远期疗效,优良6例(30.00%),中3例(15.00%),差7例(35.00%),死亡4例(20.00%).结论:研究表明小骨窗血肿部分清除术结合UK溶化引流残余血肿具有较好的疗效,UK在HICH脑内局部溶血作用,安全高效.

    作者:王友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人工假体修复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及肢体功能重建

    目的:探讨人工假体在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回顾自1993年10月至1999年6月应用人工假体修复四肢恶性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10例.观察治疗效果,生存情况,肢体功能状态及其并发症的处理.结果:10例随访2~7.5年,术后结果评定以Mankin提出的标准为原则,优4例,良2例,中1例,差3例,治疗满意率为70%.2年内死亡3例,余7例不带瘤生存3年以上.术后感染2例,1例抗感染及换药后愈合,另1例半年后死于恶液质.关节功能以膝、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肩关节功能恢复较差.结论:人工假体置换是修复骨肿瘤切除后大块骨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具有早期恢复肢体功能,并发症少,材料来源充足等优势,尤其适应于骨组织破坏严重或有病理性骨折的骨肿瘤.

    作者:赵致良;于阜生;符东林;李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右侧房室旁道体会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右侧旁道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效果和经验.方法:导管射频消融右侧旁道42例,根据心内电生理检查,确定右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采取左前斜位30°透视下,细标消融导管沿三尖瓣环寻找靶点,即短AV和VA间期且A/V比例≤1/4或AV或VA波融合处即可消融.结果:除1例右侧游离壁显性旁道未阻断、逆传阻断外,其余41例旁道均被消融阻断,成功率97.6%.随访期22±3.6(1~64)个月,未发现术后并发症.复发7例,4例再次消融成功,复发率22.8%.结论:RFCA治疗右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

    作者:严激;徐健;刘伏元;范西真;安春生;丁晓梅;韩晓萍;王家生;顾统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静脉留置针在关节腔穿刺中的应用

    1997年10月-1999年5月,两院对23例关节积液的诊治过程中,采用静脉留置针关节腔穿刺抽液,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3例关节积液患者,住院患者9例,门诊患者14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12-69岁.外伤关节积血5例,化脓性关节炎积液7例,其它各型关节积液11例,髋关节3例,膝关节13例,踝关节5例,肘关节2例.积液量不等.

    作者:李家立;邓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利福平致肾功能损害副作用的报告

    利福平引起肝功能损害较常见.目前利福平致肾功能损害亦逐渐为临床医师所重视,结合本院1992-1998年间收治肺结核口服利福平后出现肾功能损害9例报告如下.

    作者:汤森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静脉营养在危重新生儿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静脉营养(TPN)在危重新生儿抢救中的作用.方法:对在抢救中应用TPN的危重新生儿病死率、TPN应用前后的体重、血红蛋白、血浆蛋白及其它项目检测进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采用TPN治愈26例,死亡4例,自动出现2例.结论:TPN在危重新生儿抢救中是一项安全、合并症低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维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老年胆道疾病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胆道疾病的外科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991年1月-2000年10月间136例老年胆道疾病的外科治疗情况.结果:本组胆囊切除或胆总管探查术108例,胆囊造瘘术4例,各种类型胆肠吻合18例,部腹探查、组织活检术6例,本组中联合切除左肝外叶2例.术后总病死率2.2%,急诊手术病死率2.7%,择期手术病死率占2.0%.结论:对老年胆道疾病患者,尤其存在合并症,应积极作好围手术期处理,在适当的时机选择适合老年患者特点的手术方式,以期限大限度的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查晓光;梁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高血压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进展

    近年来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相互调节和依赖的关系的研究发展迅速,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被称之为神经免疫内分泌学(nero-immunoendocrinology,NIE).多种细胞因子和激素样物质作用于神经系统,而一种神经多肽和受体又可同时在神经细胞、内分泌细胞和淋巴细胞上表达,这一认识是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整合的分子生物学基础[1].NIE的研究进展为认识高血压提供了新的线索,而高血压的发病过程中往往表现出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所构成的复杂网络的功能紊乱,其间的信息联系主要是通过神经肽、内分泌激素、细胞因子来完成的.以下介绍有关高血压的神经免疫内分泌调节进展,并着重介绍近年来研究工作开展较多的一些神经肽、细胞因子、内分泌激素在高血压病理中的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廖圣宝;刘光伟;张雪冰;高尔鑫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流体切应力对内皮细胞的作用

    与血流有关的机械作用力在对血管健康状况的准确控制、动脉结构的调节和重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部位等方面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这些作用主要都是通过血液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切应力对内皮的作用而发生的.通过内皮对血液动力的转导和传递导致内皮细胞对流体切应力(Fluid Shear Stress:FSS)发生生物物理的、生化的和基因调控水平的反应.

    作者:陈晓杰;李玉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尿路结石及取石术后引起急性肾衰17例的处理

    尿路结石及取石术后引起梗阻导致急性肾衰在泌尿外科疾病中较为常见,若处理不及时可延误诊断和治疗而危及生命或造成严重肾功能损害.本院于1985年1月-2000年6月共收治17例,经处理均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应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提高护理计划中预期目标制定的准确性分析

    预期目标(下称目标)是服务对象期望接受护理干预后,其行为、功能、认识及情感改变的结果.制定预期目标是护理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标为制定护理措施提供方向;为结果评价提供标准;是所得到期望的护理结果.目标制定的好坏直接影响护理措施的制定和对护理计划中所确定的护理诊断或问题的评价.本院于1996年5月-1998年10月抽查84例重危患者病历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忠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α-淀粉酶对变形链球菌粘附程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α-淀粉酶对致龋细菌粘附量的影响,探讨α-淀粉酶与龋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不同浓度α-淀粉酶及全唾液作为实验性获膜成分,观察经放射性同位素H-TDR标记了的变形链球菌对羟基磷灰石的粘附情况.结果:α-淀粉酶组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α-淀粉酶均能明显抑制变形链球菌对羟基磷灰石的粘附(P<0.05),而且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P<0.05);α-淀粉酶组与无龋正常人全唾液组相比,均可抑制变形链球菌对羟基磷灰石的粘附,但<200 mg/ml浓度的α-淀粉酶组与全唾液组相比作用较弱(P<0.05).结论:α-淀粉酶有可能抑制龋病的发生.

    作者:漆明;王强;阮梅生;魏军;李娟;贾伟;杨宝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临时心脏起搏在缓慢心律失常应用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临时心脏起搏在缓慢心律失常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各种病因所致缓慢心律失常(Ⅲ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显著心动过缓)23例均采取临时起搏,其中18例作为治疗应用,另5例为预防性应用.结果:治疗应用18例中,经临时心脏起搏后17例度过濒危阶段,症状明显改善,其中11例植入心室按需型(VVI)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另5例作为预防性临时起搏,确保了诊断、治疗、手术稳妥进行.结论:临时心脏起搏在缓慢心律失常中可作为急症抢救及预防性措施.

    作者:冯慧勤;包宗明;蔡鑫;高大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CT与B超引导下肾活检效果比较观察

    目的:探讨CT定位与B超定位方法对肾活检应用的精确性,以提高诊断性穿刺的成功率.方法:24例肾活检患者分成二组:18例CT定位(CT组),6例采用B超定位(B超组).结果:18例采用CT组均成功;6例B超组3例成功.CT、B超导引者均无一例肉眼血尿.结论:CT导引肾穿定位准确,操作安全,并发症少,成功率高于B超导引肾穿.

    作者:张琳;高斌;胡淑荣;丁琼;肖蓓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注射药治疗眼内炎的护理

    化脓性眼内炎是穿透性眼外伤后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引起视力丧失和眼球萎缩,甚至无法保留眼球.近年来由于玻璃体切除技术的开展及手术技术的日趋完善,预后有了很大的改善.现将本科近年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内注药治疗28例(28眼)的疗效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孙万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文稿中时间的表示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VITEK ESBL实验在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VITEKESBL试验和双纸片试验(2-disk)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ESBLs)的能力.方法:对59株细菌进行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结果:所测得细菌都具有典型的ESBLs的特征.VITEK ESBL和2-disk检测ESBL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分别为98.3%和100%、96.61%和96.61%.结论:VITEK ESBL试验比2-disk法易于操作.2-disk法对结果判读会产生主观影响,VITEK ESBL试验可正确检测ESBLs.

    作者:田宁;黄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安徽医学杂志

安徽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