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时心脏起搏在缓慢心律失常应用中的价值

冯慧勤;包宗明;蔡鑫;高大胜

关键词:心脏起搏, 缓慢, 心律失常
摘要:目的:探讨临时心脏起搏在缓慢心律失常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各种病因所致缓慢心律失常(Ⅲ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显著心动过缓)23例均采取临时起搏,其中18例作为治疗应用,另5例为预防性应用.结果:治疗应用18例中,经临时心脏起搏后17例度过濒危阶段,症状明显改善,其中11例植入心室按需型(VVI)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另5例作为预防性临时起搏,确保了诊断、治疗、手术稳妥进行.结论:临时心脏起搏在缓慢心律失常中可作为急症抢救及预防性措施.
安徽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留置针在关节腔穿刺中的应用

    1997年10月-1999年5月,两院对23例关节积液的诊治过程中,采用静脉留置针关节腔穿刺抽液,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3例关节积液患者,住院患者9例,门诊患者14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12-69岁.外伤关节积血5例,化脓性关节炎积液7例,其它各型关节积液11例,髋关节3例,膝关节13例,踝关节5例,肘关节2例.积液量不等.

    作者:李家立;邓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类风湿性肺纤维化

    目的:加强对类风湿性肺纤维化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0例疑为类风湿性肺纤维化患者进行肺部、关节X线检查、肺CT、肺功能及血清免疫学检查.结果:胸片及肺CT显示典型的肺纤维化阴影,关节显示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变化.10例类风湿因子强阳性,IgM、IgA升高,血沉加快,符合类风湿性肺纤维化.结论:确诊后,以泼尼松治疗,随访一年,7例肺部症状好转,3例死亡.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容易并发肺纤维化的结缔组织疾病,也是类风湿性关节炎致死的重要原因.

    作者:韩玉春;孙洁;陈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α-淀粉酶对变形链球菌粘附程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α-淀粉酶对致龋细菌粘附量的影响,探讨α-淀粉酶与龋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不同浓度α-淀粉酶及全唾液作为实验性获膜成分,观察经放射性同位素H-TDR标记了的变形链球菌对羟基磷灰石的粘附情况.结果:α-淀粉酶组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α-淀粉酶均能明显抑制变形链球菌对羟基磷灰石的粘附(P<0.05),而且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P<0.05);α-淀粉酶组与无龋正常人全唾液组相比,均可抑制变形链球菌对羟基磷灰石的粘附,但<200 mg/ml浓度的α-淀粉酶组与全唾液组相比作用较弱(P<0.05).结论:α-淀粉酶有可能抑制龋病的发生.

    作者:漆明;王强;阮梅生;魏军;李娟;贾伟;杨宝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双侧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并发大量尿性腹水

    作者于近期诊治1例由于结石造成双侧输尿管急性梗阻所致梗阻性肾病并发急性尿毒症综合征和大量尿性腹水的病例,现介绍如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探讨.

    作者:柳昔敖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安徽医学》2001年(21卷)分类索引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右侧房室旁道体会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右侧旁道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效果和经验.方法:导管射频消融右侧旁道42例,根据心内电生理检查,确定右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采取左前斜位30°透视下,细标消融导管沿三尖瓣环寻找靶点,即短AV和VA间期且A/V比例≤1/4或AV或VA波融合处即可消融.结果:除1例右侧游离壁显性旁道未阻断、逆传阻断外,其余41例旁道均被消融阻断,成功率97.6%.随访期22±3.6(1~64)个月,未发现术后并发症.复发7例,4例再次消融成功,复发率22.8%.结论:RFCA治疗右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

    作者:严激;徐健;刘伏元;范西真;安春生;丁晓梅;韩晓萍;王家生;顾统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提高护理计划中预期目标制定的准确性分析

    预期目标(下称目标)是服务对象期望接受护理干预后,其行为、功能、认识及情感改变的结果.制定预期目标是护理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标为制定护理措施提供方向;为结果评价提供标准;是所得到期望的护理结果.目标制定的好坏直接影响护理措施的制定和对护理计划中所确定的护理诊断或问题的评价.本院于1996年5月-1998年10月抽查84例重危患者病历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忠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文稿中时间的表示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尿路结石及取石术后引起急性肾衰17例的处理

    尿路结石及取石术后引起梗阻导致急性肾衰在泌尿外科疾病中较为常见,若处理不及时可延误诊断和治疗而危及生命或造成严重肾功能损害.本院于1985年1月-2000年6月共收治17例,经处理均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应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戒酒硫样反应4例报告

    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期间,饮酒或食用含酒成份的食物所引起的戒酒硫样反应,临床上偶有发生.现报告4例如下.临床资料例1,钟某,男74岁.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30余年,烟酒嗜好50余年.此次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于1996年2月21日住院,予5%GS 250 ml+先锋必2.0静脉滴注,1次/d,嘱其禁酒,2 d后,咳嗽咳痰,胸闷气急等症状改善,患者自认为病情好转,中晚餐饮白酒约100ml,次日起感胃部不适,疑为菜不对口味,更换菜肴后继饮白酒50~60 ml,旋即感胃部极度不适,恶心呕吐,予胃复安10 mg肌注,疗效不佳.多次询问患者否认饮酒,至呕吐物散发较浓乙醇味,患者方叙述了近几天饮酒的经过,给予10%GS 500 ml+VitC 2.0+VitB60.2+10%Kcl 10ml+胰岛素6 IU静脉滴注,数小时后自觉症状明显改善.

    作者:陈全德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胰颈、体和尾部严重挫裂伤的保留脾脏式切除

    目的:探讨胰颈、体、尾部严重挫裂伤时行保留脾脏式胰颈、体、尾部切除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方法:总结分析1992年9月-2001年5月7例保留脾脏式胰颈、体、尾部切除的病例.其中6例保留脾动脉,1例结扎脾动脉.结果:全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脾脏均正常存活,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正常.结论:胰颈、体、尾部严重挫裂伤的保留脾脏式胰颈、体、尾部切除,操作简单、省时、科学,避免了无辜性脾切除,宜提倡和推广.

    作者:赵涛;吕德超;刘永庆;王高生;谷新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气囊助产5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在产程不同阶段应用气囊助产至分娩所需时间及气囊助产失败病例剖宫产指征.方法:对52例应用气囊后产程及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分娩组44例于潜伏期、活跃期(宫口3~5 cm和6~9 cm)和第二产程应用气囊至分娩的时间分别为2 h 42 min、1 h 52 min、52 min和30 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19例胎方位异常者经阴道分娩11例(9例矫正成枕前位分娩);剖宫产8例均为胎方位异常.结论:气囊助产缩短产程效果确切,可用于产程不同阶段;应用气囊助产有助于早期识别头位难产,降低剖宫产率;经用气囊助产失败病例其剖宫产指征多为胎方位异常.

    作者:杜经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在晚期癌痛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芬太尼PCIA(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对晚期癌痛患者的止痛效果.方法:PCIA采用LCP(负荷量+持续给药+患者自控单次给药)模式,根据镇痛、镇静评分调整给药速度和锁定时间,共22例.结果:采用PCIA止痛效果良好,患者能主动控制用药,避免阿片类药物的滥用并减少其毒副作用.结论:PCIA是治疗晚期癌痛较好的方法之一.

    作者:谢言虎;候涛;殷慧新;陈昆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泰素为主联合化疗晚期乳腺癌及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1998年8月-2000年3月,笔者应用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生产的泰素(紫杉醇Taxol)联合DDP及IFO治疗20例晚期乳腺癌及卵巢癌患者,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道平;王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流体切应力对内皮细胞的作用

    与血流有关的机械作用力在对血管健康状况的准确控制、动脉结构的调节和重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部位等方面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这些作用主要都是通过血液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切应力对内皮的作用而发生的.通过内皮对血液动力的转导和传递导致内皮细胞对流体切应力(Fluid Shear Stress:FSS)发生生物物理的、生化的和基因调控水平的反应.

    作者:陈晓杰;李玉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病并院内下呼吸道感染158例病原学分析

    老年患者由于具有多脏器疾病,自身抵抗力差,呼吸道防御机能低下,尤其是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更易发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本院1993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老年COPD患者1 682例,其中符合医院内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诊断标准[1]者158例(占9.4%),报告如下.

    作者:钱叶长;程高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膝关节损伤的手术治疗

    本院自1997年1月-2000年10月收治膝关节损伤16例,其中11例采用螺栓(螺钉)为主,骨圆针为辅内固定治疗的手术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袁民德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高血压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进展

    近年来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相互调节和依赖的关系的研究发展迅速,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被称之为神经免疫内分泌学(nero-immunoendocrinology,NIE).多种细胞因子和激素样物质作用于神经系统,而一种神经多肽和受体又可同时在神经细胞、内分泌细胞和淋巴细胞上表达,这一认识是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整合的分子生物学基础[1].NIE的研究进展为认识高血压提供了新的线索,而高血压的发病过程中往往表现出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所构成的复杂网络的功能紊乱,其间的信息联系主要是通过神经肽、内分泌激素、细胞因子来完成的.以下介绍有关高血压的神经免疫内分泌调节进展,并着重介绍近年来研究工作开展较多的一些神经肽、细胞因子、内分泌激素在高血压病理中的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廖圣宝;刘光伟;张雪冰;高尔鑫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癌性肺不张的诊断价值

    本院1990年1月-1999年12月,经纤支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病理证实为肺癌患者共562例,其中胸片显示肺不张194例,占34.5%.现将194例癌性肺不张的纤支镜检查结果作一临床分析.

    作者:高爱平;张雷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病程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

    本文筛选1998年11月-2001年4月在本院门诊诊治的9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总结分析、探讨糖尿病病程与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关系.

    作者:章蕾;黄国宝;邵芹;汪涌;邹文;陈翀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安徽医学杂志

安徽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