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王正福

关键词:肺部, 真菌感染, 致病性菌群, 抗真菌药物
摘要:目的:对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进行总结分析,为今后用药治疗此病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通过分析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机制,总结此病常见的致病菌群,并对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此病的抗真菌药进行分类概述.结论:在治疗肺部真菌感染时应首先加强基础疾患的治疗,防止诱发因素的形成,并根据此病不同的致病因素选择合适的抗菌药,在必要时还应采取联合用药的方法.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集体心理疗法辅助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集体心理疗法辅助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仅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集体心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HAMD量表评分、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抑郁征患者给予有效的心理治疗,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药物依从性,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何凤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晚期癌症患者情绪的影响及治愈效果.方法:将12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心理治疗、催眠疗法及暗示疗法,采用自评表对两组患者躯体化症状及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均有明显的心理焦虑及抑郁情绪,评分没有差异性(P>0.05);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心理治疗后,抑郁、心理情绪及躯体症状与对照组相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心理治疗有助于晚期癌症患者减轻疼痛症状及消除消极情绪,有效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郑克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研究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主要包括初发心绞痛、恶化劳力性心绞痛、静息心绞痛伴心电图缺血改变和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如果不能恰当及时治疗,患者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由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生发展与血栓的形成密切相关,因此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基本的就是抗检治疗.本文旨在研究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郑学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用针药结合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的研究

    目的:研究用针药结合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8月~2012年8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6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仅使用中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使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针法进行治疗.治疗两个月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针药结合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确切,简便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淹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心肺复苏的护理方法及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心肺复苏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间我科收治的40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的方法对这40例患者进行抢救,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并将护理效果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这40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中,抢救成功的患者有18例,其中在5min内抢救成功的患者有13例,超过5min抢救成功的患者有5例.这18例患者在病情平稳后均顺利出院,有6例患者发生多脏器衰竭或脑死亡,因家属主动放弃治疗而停止抢救.结论:在为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远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疏肝解郁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西医无特异的有效治疗方法,目前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温阳、益肾、化痰等.作者在临床中采用疏肝解郁法治疗收到一定效果.

    作者:李伟令;宋堃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了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30例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术后顺利出院,康复时间短.结论:虽然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只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和对术后各种危险的细致的临床护理观察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就能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从而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树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抚触和婴儿体操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抚触及婴儿体操对正常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小儿进行抚触和做婴儿操,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共90天.对照组不给任何干预,定期监测两组小儿的各项发育指标、睡眠质量等.结果:从生后24小时开始进行抚触和婴儿操者,新生儿体格发育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新生儿睡眠质量高;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以及在30天后应用“0~3岁小儿精神发育检查表”专人进行测评,得出智能五大能区及在此基础上智商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婴幼儿采取抚触和婴儿操护理,能有效改善其生长发育状况,对提高婴幼儿的正常生理机能有重要意义.

    作者:冯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血脂代谢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检验分析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脂水平以及药物对其血脂的影响.方法:精神病患在服药前及服药后4W,抽血测定其血脂浓度,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前与对照组比,HDL-C、TG、T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DL-C有显著差异.患者组用药后与用药前比,LDL-C、TG、TC均有明显差异,而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能引起血脂代谢紊乱,药物治疗后,患者的TC显著增高.

    作者:刘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糖皮质激素导致的失眠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导致的失眠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与32例使用激素导致失眠的住院患者进行口头的交流与沟通,对其失眠原因进行分析,以明确其失眠与使用激素有关,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如药物,心理护理等措施,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32例使用激素后发生失眠的患者经相关的护理措施干预后均产生了一定的效果.结论 使用激素时要严密观察其作用及副作用,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认真观察,及时发现其诱发的失眠,在早期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睡眠质量,以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减轻和避免其对患者造成的伤害,为患者争取大利益.

    作者:王金平;李玉作;胡兰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对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改变情况的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的变化情况.方法:对2011年9月~ 2011年11月期间在我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80例手足口病患儿及30例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将30例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儿童作为对照组.我们在观察组患儿住院的当日或次日对其进行的心肌酶检验,在对对照组儿童进行常规体检时对其进行心肌酶检验.结果:在观察组的80例手足口病患儿中,有55例患儿的乳酸脱氢酶高于正常值,异常率为68.75%;有50例患儿的肌酸激酶同工酶高于正常值,异常率为62.5%.而在对照组的30例正常儿童中,只有一例儿童的乳酸脱氢酶高于正常值,异常率为3.3%.观察组患儿心肌酶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部分手足口病患儿都会存在心肌酶改变的情况.这种情况可导致心肌受损.因此,临床医生在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诊治的过程中,若发现患儿出现体温升高、心率加快的症状,应及时为其做心肌酶检查,以便及时对患儿进行有效的治疗.

    作者:赵承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8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28例(28眼)白内障患者中,术后1周裸眼视力≥0·5者21只眼,占75.0%,≥1·0者15只眼,占53.5%.术后3个月~12个月(平均6个月)矫正视力≥0·5者26只眼,占92·8%,≥1·0者22只眼,占78·5%.随访有2例出现视力下降,1例为后发白内障所致,1例为糖尿病眼底病变加重所致.常见并发症为虹膜损伤,后囊膜破裂,晶体后囊混浊,一过性眼增高和术后炎性反应,角膜内皮水肿等.结论:熟练的显微及超声乳化技术,处理好术中术后并发症,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多种类型的白内障患者大多都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可行性,是目前白内障患者复明的有效方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廖云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钻孔引流术的护理新进展

    探讨了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护理要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往往机体代偿能力弱,心理承受力低.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患者手术顺利实施的关键;而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和病情观察、积极预防并发症及康复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有效保证.

    作者:李红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对骨外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析心理护理对骨外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外科2009年1月~ 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36例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36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取本院同期入院骨外伤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时疼痛等级、精神状态及心理康期望值和治疗效果等.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58.3%,试验组在术后疼痛等级、精神状态及心理康复预期表现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对骨外伤患者能显著提高耐受能力,提高心理康复预期和治疗效果.

    作者:杨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0例前列腺结石手术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本中心收治的20例前列腺结石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术后疼痛感及术后感染率与对照组对比均存在较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前列腺结石具有出血小、术后疼痛感小及术后感染率低的优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凡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外固定术治疗创伤后胫骨干骨髓炎骨缺损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骨外固定术治疗创伤后胫骨干骨髓炎骨损伤的相关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胫骨干骨髓炎骨缺损治疗的患者60名,其中30名患者采用骨外固定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另30名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分别以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性愈合时间、血管神经损伤的有无及临床治疗效果作为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骨外固定术对于创伤后胫骨骨干骨髓炎骨损缺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何洪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性ICU医院患者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控制方法.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选择入住ICU接受治疗的患者186例为观察对象,使用ASIS调整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186例患者中,发生感染23例,29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2.37%,例次感染率为15.59%,日感染率为2.68%.经ASIS调整法调整后,日感染率降至5.38‰.检测出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78.57%),其次为革兰氏阳性杆菌和真菌.结论:综合性ICU医院患者的病情危重,治疗过程中的侵入性操作较多,导管应用频繁,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医院应加强目标性监测和感染管理,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以降低感染发生率.

    作者:赵春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临床路径在胃肠减压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胃肠减压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的效果.方法:在为73例肠胃病患者进行胃肠减压的过程中,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观察组患者(38例)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及健康教育,为对照组患者(35例)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腹痛持续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科学性、实用性强,将其应用于胃肠减压中可取得显著的效果.

    作者:刘琨;熊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股沟疝术后应用电子镇痛泵镇痛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应用电子镇痛泵镇痛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8例腹股沟疝患者术后采用电子镇痛泵实施镇痛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促进患者的睡眠、排痰、帮助患者早期活动.结论:应用镇痛泵对腹股沟疝术后患者实施镇痛,是一种简单、实用、有效的止痛方法.

    作者:刘小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如何提高医疗设备维修的时效性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地提高医疗设备维修的时效性.方法:对2009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医疗设备的维修记录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故障出现的原因及设备维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提高维修时效性的方案.结果:在2009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共发生医疗设备故障147起,其中由环境原因引起的医疗设备故障有29起,占医疗设备故障总数的19.7%;由人为损坏引起的医疗设备故障育31起,占医疗设备故障总数的21.1%;由电源原因引起的医疗设备故障有38起,占医疗设备故障总数的25.9%;由质量原因引起的医疗设备故障有35起,占医疗设备故障总数的23.8%;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医疗设备故障有14起,占医疗设备故障总数的9.5%.结论: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都存在生产厂商维修服务水平低、维修费用高、售后技术培训不足、垄断情况严重及医院自身设备维修水平低等问题.医院只有采取提高自身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大医疗设备零配件的储备、进行广泛的技术信息交流和建立大型设备专人负责制等措施,才能有效地提高医疗设备维修的时效性,从而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时间,提高其使用的效率.

    作者:颜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