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烈萍
目的:观察头孢地尼分散片治疗儿童急性中耳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19例急性中耳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头孢地尼分散片(7mg.kg-1,bid),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13.3mg.kg-1,bid)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8%明显优予对照组79.31%(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头孢地尼分散片可有效治疗儿童急性中耳炎,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瞿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类型,根据不同类型找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妇科2008年-2012年5月收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28例,将其分为三组,并根据不同类型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青春期组治愈率为85%,总有效率为90%;育龄期治愈率为90%,总有效率为95%;更年期组治愈率为87.5%,总有效率为93.75%,临床效果满意.结论:根绝不同年龄段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功血,止血效果好,且可促进稳定月经周期的建立,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嫒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1]多因急性期治疗不彻底及患儿营养状态较差所致.笔者自1991年起,用自拟健脾止泻汤合针刺四缝穴相结合治疗62例本病患儿,收效较佳.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62例中,门诊病例53例,住院病例9例,男38例,女24例,年龄1-6月5例,6-12月11例,1-3岁46例.其中迁延性(病程在14天-2月)56例,慢性(病程>2月)6例.大便次数多在每日4-8次,粪便色黄质稀,镜检(4例发现有红血球及较多白血球、霉菌者未纳入本治疗观察之列)多无异常发现.
作者:黄春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接收的老年骨折患者32例为观察对象,对其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无护理并发症.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老年骨折患者的紧张情绪,加速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医疗科学的发展带动了医院各种诊疗技术的进步.内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内镜的管理越来越成为医务人员重视的焦点.本文对内镜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内镜清洗消毒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具体措施,这对于规范内镜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维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采用气管内抽吸法治疗有效率达69.4%,其机理可能是对呃逆神经反射弧的干扰,阻断其功能而起作用.众所周知,呼吸道内含有丰富的迷走神经感觉纤维,呃逆反射弧与呼吸反射弧有许多环节结构具有重叠性.当吸痰管有节律地刺激气管粘膜时,诱发咳嗽反射,使患者突然屏气,气管内CO2含量增加,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从而干扰呃逆的反射活动,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我们发现某些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由干深昏迷咳嗽反射消失,治疗效果欠佳.
作者:张凤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肾石通丸在预防尿路结石复发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8年4月-2011年9月在我院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尿路结石患者178例,所有患者术后都经B超或腹部平片证实结石已排净.将1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对照组88例,其中治疗组予口服肾石通丸,每日2次,每次2克,连续服半年;对照组不予任何治疗.两组患者均嘱其多饮水,饮食不限.采用彩超腹部平片或B超随访观察,周期为两年.以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为时间点统计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随访的87例患者中3个月、6个月、1年、2年复发的患者分别为0例、1例、3例、5例,总复发率为10.3%;对照组随访的84例患者中3个月、6个月、1年、2年复发的患者分别为1例、3例、9例、15例,总复发率为33.3%.两组患者总复发率相别,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肾石通丸可明显降低尿路结石复发.
作者:田良;唐金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冰敷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00例,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降温方式,治疗组在早期采用冰敷控制体温,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降温效果、昏迷时间、死亡率,进而探讨早期应用冰敷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降温效果、昏迷时间、死亡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应用冰敷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护理要点,并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对2009年至2011年的13例PEG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PEG全部成功,其中出现切口周围皮肤感染2例,导管堵塞1例.随访半年,无1例出现腹膜炎、出血等并发症.讨论:PEG具有安全、便捷、并发症少的特点,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进行细致的护理,能增加PEG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姚敏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埃索美拉唑40mg qd*4w,之后20mg qd*4w,对照组30例口服奥美拉唑40mg qd*4w,之后20mg qd*4w,均合用莫沙必利5mg tid.治疗4周、8周分别作症状评价和胃镜评价.结果:两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 );治疗8周后胃镜下疗效观察,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效、安全,疗效比奥美拉唑更好.
作者:陈守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本文介绍了参麦注射液过敏反应一例.文中描述了参麦过敏反应的临床表征,分析了参麦过敏原因,介绍了应急处理措施.
作者:肖细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更年期是女性由中年进入老年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全身各系统器官处于一个不适应到适应的动态转变过程,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减少等,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一系列症状.临床表现为精神紧张,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多疑等.对这类病人实施药物治疗,往往是事倍功半,而心理护理甚为重要,应根据不同病人的心理特点来进行针对性护理.心理护理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探讨人们患病后的一般心理活动规律,各类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同时针对不同的心理活动表现实施护理行为.
作者:武翠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1 现病史患者于2008年6月16日无明显诱因发作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就诊于美国当地医院,查头MR示脑干梗塞,经保守治疗后生活自理,2009年发现心脏室间隔缺损,予修补术,此后用抗凝药,具体不详,此后又发生凝血机制紊乱,遂停用抗凝药.4个月后患者于2010年4月24日,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昏迷、瘫痪,就诊于美国当地医院,查颅脑MRI示双侧脑干梗死灶,予气管切开置管、胃造瘘及保守治疗,经治病情平稳,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病区.
作者:许军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小肠出血患儿,均采用腹腔镜及放射性核素99mTc检查诊断,回顾比较两组相关结果.结果:腹腔镜检查定性和定位准确率均为100%,放射性核素99mTc检查定性准确率为80%,定位准确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采取腹腔镜术治疗后,均治愈.结论:小儿小肠出血采用腹腔镜诊治,具有微创,定性和定位准确率高,漏诊率低的特点,可同步进行探查及诊治,显著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高,并加快了疾病康复进程.
作者:毛秀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免疫酶技术中固相酶免疫测定的一种技术.ELISA试验以灵敏度较高、特异性较好的特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操作中的各个环节对试验的检测结果影响较大.如不注意排除干扰因素,有可能导致显色不全、花板等现象.本文将操作中各个环节常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进行了总结,以期给同行带来一些启发,提高试验质量.
作者:赵红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122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61例,使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组61例,使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等干预措施,停药后复查胃镜,观察Hp根除率、溃疡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一个月治疗总有效率为90%左右;一年后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44%、81.97%,88.52%、7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安全、有效,结合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促进消化性溃疡愈合,长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岳蒹葭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误诊原因及防范对策,以降低误诊率.方法:对误诊的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8例患者,误诊为胆囊炎者2例,急性胃肠炎2例,急性阑尾炎1例,食物中毒2例,急性胰腺炎1例.治疗与转归后,5例痊愈出院,3例好转出院.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易与呼吸、消化、心血管、神经等多个系统的疾病混淆,临床医师要加强病史询问,全面体检,加强血糖、生化检查,以降低误诊率.
作者:姜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的方法与疗效.方法:87例肝癌患者,103个病灶,均行超声引导下RFA治疗,在超声引导下利用单电极射频消融技术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病灶的超声影像、螺旋CT检查、肝功能、AFP变化以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等进行综合研究,以评价疗效.结果:103个病灶经RFA治疗后,病灶≤3cm的51例患者1年生存率为96.1% (49/51),2年生存率为92.2% (47/51);病灶> 3cm的19例患者1年生存率为84.2%(30/36),2年生存率为69.4%(25/36).两组1年生存率比较,P<0.05,2年生存率比较,P<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是一种疗效可靠,安全性较高的微创治疗技术.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对于病灶≤3cm者效果更优.
作者:宋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对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提供“人性化”护理,以人为本,在手术实施前、中、后,给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精神上的舒适护理,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结果:通过术前、术中、术后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来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结论:“人性化”服务提升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内涵,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责任心及专业技术能力,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罗海燕;李红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措施在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236例,均经临床及影像学确诊,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8例.对照组进行心内科心肌梗死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检测各项临床指标,出现并发症时及时通知医师,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心肌梗死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118例患者中,共发生并发症22例,占18.6%,对照组118例患者中,共发生并发症46例,占39.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118例患者中,对于护理质量满意的有104人,占88.1%;对照组中对于护理质量满意的有62人,占52.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措施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以显著减少其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韩睿书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