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岚
目的:研究用针药结合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8月~2012年8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6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仅使用中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使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针法进行治疗.治疗两个月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针药结合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确切,简便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淹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病情交接班模式,并评价此交班模式在护理晨交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英国医疗行业内医护人员间关于标准化病情交流的SBAR模式,并将此制成简化表格,运用于护理晨交班中一级护理患者的病情交接,选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感染科病区作为试点,进行为期三个月的SBAR交接班模式的运用.结果:接班者对有效信息掌握度由普通模式的87.9%提升到了95.4%,平均交班时间较常规模式缩短了3.1分钟/天;100%的护士认为这种交班模式可行,73%的护士认为SBAR模式较普通模式交班条理更加清晰,82%的护士认为SBAR模式关注点更加明确,73%护士认为SBAR模式提高了护士的评判性思维.结论:SBAR交流模式是医护人员之间快速准确传递病情的一种方式,运用SBAR模式进行晨交班,内容精简且具有针对性,大大提高了接班者对有效信息的接收率,简化了交班流程,缩短了交班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蓝莹;祝海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足的可能诱发原因进行研究,探求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相关护理办法.方法:选取我院34例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有关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并对其实施临床病因分析及相关护理举措.结果:绝大多数患者能够在上述方法下得到痊愈,一小部分患者还需进行外科治疗.结论:对糖尿病足的治疗,预防是关键,正确的护理措施必不可少,其中,清理局部伤口以及换药治疗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糖尿病足的康复.
作者:黄林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低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虚弱性症侯.该病常反复发作,轻者出现头晕,神疲乏力症状,重者出现心悸、气短、失眠,甚至晕厥症状,影响患者的工作和学习.在临床实践中,中医以补气为主,通过辨证论治对低血压进行诊治,常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刘洪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重症颅脑外伤在ICU发生肺部感染症状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9例ICU重症颅脑外伤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9例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94株,其中以革兰阴性菌比例较高,为65株,占69.1%;革兰阳性菌26株,占比27.7%,真菌3株,占比3.2%;经治疗后,41例患者用药2d后体温下降,33例患者用药3d后体温开始下降,5例患者用药5d后仍无明显体温下降等效果.结论:当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时,应根据病原菌分离情况,给予积极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其中亚胺培南及万古霉素疗效较为满意,可供临床推广.
作者:王湘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Kasai手术治疗小儿胆道闭锁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胆道闭锁行Kasai手术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11例手术后至出院前无一例发生胆管炎,2例放弃治疗,其余患儿顺利出院.结论:对胆道闭锁行Kasai手术治疗的患儿行围术期护理,可尽早明确诊断,尽早手术,减少各种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生存率.
作者:辛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帕金森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12-2011.1 2入住我院精神内科的120例帕金森患者的临床资料,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对其抑郁情况进行评分,以了解其临床特征.并将本组患者随机性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者两组,对照组(n=60)以茴拉西坦进行治疗,观察组(n=60)给予氟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组间差异以P< 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帕金森综合症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运动功能出现障碍,且易并发抑郁症状;(2)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MMSE、ADL以及ADAS-cog等评分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3)对照组与观察者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总得分为(103±6)分,(134±8)分,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帕金森综合症主要会导致患者运动性障碍的发生,且容易产生抑郁症.对其治疗的为有效的药物为氟西汀,应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夏希愿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社区医院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在为本社区医院于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4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为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瑞格列奈进行治疗,为120例治疗组患者在采取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在为两组患者治疗8个月后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组120例患者中,显效101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1%.在对照组120例患者中,显效83例,有效21例,无效1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3%,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医院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生活水平及治疗的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朱婵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系统护理缓解产后抑郁的效果
作者:李淑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剖宫产术后患者的肠蠕动及胃肠功能常因麻醉、卧床及创伤等原因不易早日恢复,使产妇营养缺乏、过度消耗,影响产妇的切口愈合、机体恢复及乳汁分泌.护理干预可明显缩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乳汁分泌充足时间,对剖宫产术后身体恢复有意义.本文对其护理的方案制定、具体护理方法作了详细介绍,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曹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我院2012年收治的123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本组患儿均在住院3-10d后痊愈出院.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可防可治,没有必要过多担心,只要精心护理,有效预防疫情均能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魏春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母乳中含有大量新生儿所需的营养物质,是新生儿理想的食物之一.目前,中国的母乳喂养率很低,这主要归咎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诸如分娩疼痛、体力疲乏和相关知识缺乏等.本文在总结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理论,提出相应的护理策略,以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息,实现新生儿的纯母乳喂养.
作者:李素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病历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在2011年1-12月出院的外科手术患者病历中每月抽取20份,共240份.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240例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高达58%,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率为63.89%,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用药指征过宽、起点过高、手术前预防用药对间不当、术后预防用药时间过长及盲目联合用药.结论: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问题很多,抗菌药物滥用现象严重,需加强对《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学习,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从而提高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作者:杨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心血管疾病是内科中风险性极高的一种疾病,患患者群多为老年人,该病种类繁多,并伴随多种并发症,像在心脏放入一颗定时炸,很难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因此,心血管内科的护理风险很高.近年来,我国的许多医疗纠纷都是由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引起的.本文主要介绍了心血管内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改善措施,以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时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脑供血不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1年近两年来,我院收治的6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为,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患者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均给予滴注1次/d,治疗周期15d.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起效较快,且总有效率高达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比较二种样本管在血液葡萄糖(血糖)测定中的稳定性.方法:将同一患者采集血液分别置于普通真空干燥管与带促凝剂成份分离胶真空管内,分别在0h.2h.4h,8h.24h.48h测定血液葡萄糖(血糖),观察血糖在两种不同采血管中不同时间内的稳定性.结果:与0h比较,普通真空干燥管在4h.8h.24h.48h的浓度逐渐降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分离胶真空管在48h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真空分离胶促凝管可使体外血糖至少稳定48h.建议实验室使用.
作者:钟磊;张荣山;吕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本文研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浓度与心功能分级具有高度的正相关(r=0.87,P<0.01).心力衰竭加重,心功能分级增加,BNP浓度显著升高,两者具有高度正相关,故通过BNP可以有效地评判心功能分级,对心衰病人的心功能诊断更准确、更灵敏,使临床医生能更好地确立治疗方案.
作者:胡旭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本文通过对文献进行分析,对美国、英国和加拿大三国的全科医生学会进行研究,对学会成立的宗旨、追求的价值目标、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短期优先目标进行阐述.结果发现,全科医生学会推动着全科医学学科的发展,对全科医生教育培训的职业化、规范化具有重要作用.学习借鉴国外全科医生学会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今后全科医生培养和全科医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斯;李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胎儿出现脐带脱垂现象的几率大约在0.4%至10%之间,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产科急症,病情严重者可危及胎儿的生命安全.胎儿发生脐带脱垂的原因较多,对产妇带来的影响也较大,一旦胎儿出现脐带脱垂现象,应及时为产妇终止妊娠,从而减少胎儿对母体的伤害.
作者:杜鹃;王永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自1996年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应用于临床以来,AIDS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但HAART的不良反应同时也引起普遍关注.抗反转录病毒(ARV)药物中的蛋白酶抑制剂、核苷(酸)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引起的脂肪分布异常、代谢综合征是较常见的远期不良反应.在接受HAART的AIDS患者中,其发病率可达50%(11%~83%).
作者:艾买提江·司马义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