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忠
目的:探讨盆腔脓肿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方法:对近期找院收治的53例盆腔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这53例患者在入院时,有36例患者被诊断为患有盆腔脓肿,诊断率为67.9%,有17例患者被误诊,误诊率为32.1%.在这53例患者中,有45例患者在进行联用抗生素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有8例患者在进行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差的情况下,进行了手术治疗.结论:盆腔脓肿是一种误诊率较高的疾病临床医生应综合MRI的检查结果和患者的临床症状来诊断此病.此病患者在得到确诊后,应尽早使用联用抗生素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使用联用抗生素法治疗无效或出现脓肿破裂的患者,应及时对其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宫海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对病理产科疾病的病因进行分析,探索其发病规律及发病原因,找出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降低产科病死率.方法:按照产科诊断的标准,选取自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产科住院100例病理产科患者,统计与妊娠有关的病理产科疾病的发病类型.结果:在100例病理产科患者中,发生率较高的病因依次为流产、妊娠剧吐、死胎滞留、宫外孕、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结论:病理产科病种的发生率存在地区差异,本院100例病理产科患者,以流产居首位.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孕期保健意识的增强,病理产科疾病的发生率及患者的平均住院日逐渐下降.
作者:张晓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在100多年前,Volkmann就报道了外伤后前臂特别是屈肌群发生急性缺血、变性、导致严重变形和功能障碍的病例.经过多年来的研究,发现是由于有特别的筋膜间隙的四肢遭到创伤后,发生了间隔内的肌肉组织损害、出血、肿胀、内压增高,致使血管受压,肌肉和神经发生进行性缺血坏死的缘故,严重时可因肌红蛋白血尿而引起肾功能衰竭.本文系统介绍了本病的病因、解剖特点、发病肌理、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作者:韦宗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感染性腹泻是小儿时期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婴幼儿时期发病率更高,而且有一定的死亡率,因此是危害小儿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一直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在全世界范围也非常重视对感染性腹泻的控制和预防,特别近十多年来在病原学、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等方面应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手段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腹泻病的治疗和预防也作了不少工作,但仍有不少不了解的地方有待继续探索.
作者:金用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是目前针对急性或终末性心血管疾病心脏泵功能衰竭的机械辅助循环治疗方法,为患者实施此项治疗时,需相应配合正确的护理措施,以促进其康复.本研究主要提出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实施抗凝护理、气囊导管护理和卧床护理等措施的重要性.
作者:林春艳;朱龙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股骨上端包括股骨头、股骨颈及大小粗隆.由股骨颈基底以远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所发生的骨折,称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不慎跌倒摔跤所致.骨折的原因:老年人骨质疏松,同时老年人防御能力差,反应迟钝.由于骨折后不能活动,卧床时间长,再加上老年人体弱多病,各脏器功能衰退,骨折部位血供差等因素,若不及时给予治疗及适当的护理就会发生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威胁生命.故做好老年人股骨粗隆骨折的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汪淑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人前列腺增生电切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1年我院收治的6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麻醉组为对照组,腰麻硬膜外麻醉组为实验组,两组患者均行前列腺增生电切术.硬膜外麻醉组30例患者行单纯硬膜外麻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比观察两组在麻醉诱导时间、麻药用量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麻醉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都有所下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的收缩压波动范围不大,且组内各个时间点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相比,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血压在20至30分钟内下降较为明显(P<0.05).与硬膜外联合麻醉组相比,腰麻硬膜外麻醉组的局部麻药用量较少,诱导时间较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在麻醉5分钟后,麻醉平面确定,其上界99%左右达T10,1%左右达T9,麻醉之后的各时点血压平稳.两组麻醉后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均无变化.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人前列腺增生电切术中的临床效果良好,是一种效果确切、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冠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效果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中低位直肠癌患者81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8例采取双吻合器吻合术,观察组43例采取双荷包端端吻合术.对两组患者吻合口漏、直肠阴道瘘发生率进行统计;随访两年,对患者复发率和生存率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随访2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双荷包端端吻合保肛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且费用较低,在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前提下,可以作为常用的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手术.
作者:杨春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类型,根据不同类型找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妇科2008年-2012年5月收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28例,将其分为三组,并根据不同类型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青春期组治愈率为85%,总有效率为90%;育龄期治愈率为90%,总有效率为95%;更年期组治愈率为87.5%,总有效率为93.75%,临床效果满意.结论:根绝不同年龄段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功血,止血效果好,且可促进稳定月经周期的建立,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嫒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法治疗长骨干骺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下肢长骨干骺端骨折患者57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1例,年龄在32-82岁之间,平均41.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42例,高处坠落伤5例,压砸伤10例,其中,开放伤12例,闭合伤45例,胫骨远端骨折28例,胫骨近端骨折20例,股骨远端骨折9例.骨折分型按AO分型:C1型16例,C2型23例,C3型18例.结果:按照Johner-wrllhs评价法,本组优42例,良10例,中5例.结论:微创钢板固定术刨伤小,骨折愈合率商,固定可靠,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下肢长骨干骺端骨折的首选治疗手段.在X线监视下进行良好的间接复位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凌爱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本文就CT扫描技术、结节的形态、密度、生长速度、增强扫描、CT灌注成像等技术展开综合研究,并就计算机辅助诊断(CAD)作出展望.
作者:赵志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年龄>70岁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6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年龄<70岁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均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其冠状动脉的狭窄情况,均符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的指征,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进行常规的PCI手术.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支架植入情况,若患者术后残余狭窄<10%且不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则为支架植入成功.结果 两组患者的病变部位数、手术部位数、手术成功数、手术成功率、支架植入数及支架植入率比较,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与非老年冠心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同样有效、安全.
作者:王小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对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配制及质量控制进行研究.
作者:彭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微循环研究的进一步认识和现代病理生物学的进展,对古老的活血化瘀法的认识又有了一个新的提高.眼球是一个结构精细功能复杂的重要器官,由于解剖特点决定着许多病变都与微循环有密切关系.因此,活血化瘀法在眼科治疗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临床实践证明对许多眼病都有可靠的疗效,有必要推广和深入研究.
作者:高春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护理要点,并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对2009年至2011年的13例PEG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PEG全部成功,其中出现切口周围皮肤感染2例,导管堵塞1例.随访半年,无1例出现腹膜炎、出血等并发症.讨论:PEG具有安全、便捷、并发症少的特点,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进行细致的护理,能增加PEG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姚敏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女性在妊娠时,机体会产生包括凝血功能在内的一系列生理变化,这一变化为产后快速有效止血提供了基础,但同时也易导致弥温性务管内凝血(DIC)的发生.PT主要是测定外源凝血途径,其长短不仅反映了血浆中凝血酶原的水平,还反应了血浆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V、X的水平,是较为常用的敏感的检查内源性凝血系统是否正常的凝血筛选试验;APTT是测定内源凝血途径;TT是筛选类肝素抗凝物质存在、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或监测肝素治疗及溶纤治疗的指标;妊娠女性产前凝血功能检测可及时了解其机体的凝血功能情况,了解指标变化情况,为医师临床指导用药,进行疗效观察、评价及产前防治等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对预防和治疗产中、产后孕妇异常出血及防止DIC发生,提高安全分娩率,保护母婴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竹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对2009-2011年我院收治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顺位情况进行分析,以我院统计分类报表为依据,资料完整、准确.为医院管理及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为社会服务提供信息.
作者:曾莉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腺体病,主要累及唾液腺和泪腺等腺体组织,该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病变累及多系统,缺乏特异性.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在我国,干燥综合征的发病率为0.29%~0.72%.一些证据表明这些病人对某些未知存在抗体异常的免疫反应,这些抗体可能是病毒或病毒相关的自身抗体.
作者:陈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新上岗护士护理操作技术培训模式的实用性.方法 制定新上岗护理操作培训调查表,调查新上岗护士129人,示教老师14人和护士长18人.结果 新上岗护士对改革后的护理操作培训方式更容易接受,更能掌握操作技术.示教老师和护士长对改革后的培训方式满意,经过改革后培训的新护士在工作中更能得到示教老师和护士长的认可.结论 新的护理操作培训模式,更具备全面性、实用性,更贴近临床、更能体现人文关怀,使新上岗护士能更快更好的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临床操作中,适应工作岗位.
作者:吕秋玲;黄新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调查昌平区沙河镇地区常住成人拇外翻发病率.方法:采用随机整体抽样法对昌平沙河镇地区779名成年人进行逐人测查,采用目测和X线拍片综合确定拇外翻患者.结果:沙河地区成人拇外翻发病率10.14%,其中男性3.22%,女性14.74%,女性拇外翻患病率高于男性.结论:沙河地区拇外翻病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加,50岁是发病高峰的开始.
作者:崔宾;王光义;刘铁军;张春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