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生长动力学及紫杉醇代谢动力学研究

张翔宇;杜亚填;龚雪元

关键词:南方红豆杉, 愈伤组织, 生长动力学, 紫杉醇, 代谢动力学
摘要:目的 通过愈伤组织细胞生长及其紫杉醇代谢动力学的研究,筛选确定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培养生产紫杉醇的佳培养基配方与佳收获期.方法 以改良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IBA、6-BA、GA3组合诱导培养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通过测定愈伤组织鲜质量进行生长动力学研究,采用HPLC法检测不同生长阶段愈伤组织中紫杉醇的积累量,进行紫杉醇代谢动力学研究.结果 改良MS+0.2 mg/L IBA+0.05 mg/L 6-BA+0.3 mg/L GA3、MS+0.2 mg/L IBA十0.01mg/L 6-BA +0.7 mg/L GA3及MS+0.2 mg/L IBA+0.1 mg/L 6-BA+0.5 mg/L GA3培养条件均较有利于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且紫杉醇的积累量也较高,高可达0.037 76%.结论 在添加IBA及6-BA的基础上适当增补GA3可使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提前启动,缩短出愈时间,促进生长,降低褐变程度,增加愈伤组织中紫杉醇的积累量.愈伤组织的生长曲线呈S型,紫杉醇的积累呈线型增加,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小再增加,且伴随着愈伤组织不断褐变.
中草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绯红南五味子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绯红南五味子Kadsura coccinea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法、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谱等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3个甾体化合物,3个羊毛甾烷型三萜和4个联苯环辛二烯型木脂素,共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豆甾烯-3-酮(1)、B-谷甾醇(2)、(24R)-α-乙基-6p-羟基-4-胆甾烯醇-3-酮(3)、羊毛甾-(24E)-7,24-二烯-26-酸-3-酮(4)、南五味子酸B(5)、南五味子酸C(6)、乙酰基日本南五木脂素A(7)、日本南五木脂素A(8)、长梗南五木脂素B(9)、南五木脂素J (10).结论 化合物1、3、4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季改;余姝;胡文;欧莹宝;李贺然;杨世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布渣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布渣叶Microcos paniculata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大孔树脂等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波谱数据等鉴定结构.结果 从布渣叶的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异鼠李素(1)、表儿茶素(2)、黑麦草内酯(3)、去氢吐叶醇(4)、香草酸(S)、丁香酸(6)、咖啡酸甲酯(7)、对羟基苯甲酸(8)、对香豆酸(9)、木栓醇(10)、豆甾醇(11)、β-谷甾醇(12).结论 化合物3~7、9~12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和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单萜类化合物.

    作者:胡姱;李军;屠鹏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土茯苓内生芒果球座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目的 研究土茯苓内生芒果球座菌Guignardia mangiferae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反相硅胶柱、凝胶柱和制备薄层色谱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以神经胶质瘤细胞SF-268、乳腺癌细胞MCF-7、大细胞肺癌细胞NCI-H460为供试细胞株,采用SRB法对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 从土茯苓内生芒果球座菌的100 L液体发酵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中10个化合物,分别为15-hydroxyl tricycloaltemarene 5b(1)、guignardiaene D(2)、guignardiaene C (3)、guignardone A(4)、guignardone B(5)、3-(4-甲苯氧基)-丙酸(6)、2.4-壬二醇(7)、麦角甾酮(8)、酪醇(9)、对羟基苯甲醛(10).杂合萜类化合物1~S对SF-268细胞具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化合物6、7对MCF-7细胞具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结论 化合物6~10均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得到,其中化合物6、7为新的天然产物.

    作者:梁法亮;李冬利;陈玉婵;陶美华;章卫民;张德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阳离子交换树脂去除人参多糖中蛋白质的研究

    目的 优选人参多糖除蛋白的佳工艺.方法 以蛋白质脱除率及糖醛酸保留率为考察指标,用静态吸附试验和动态吸附试验研究树脂对蛋白质的佳吸附条件.结果 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JK008能有效去除人参多糖中的蛋白质,在比上柱量为1g/g(药材-干树脂),径高比为1∶7,洗脱剂用量为3 BV的工艺条件下,蛋白脱除率达到84.38%,糖醛酸保留率为84.90%.结论 阳离子交换树脂除蛋白工艺简单可行,同时还起到较好的脱色作用,适用于工业生产前期纯化处理.

    作者:陈巧巧;萧伟;万琴;潘迎志;姜华;张怡;朱克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麝香保心丸对肝硬化大鼠心肌组织即早基因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影响

    目的 研究麝香保心丸对肝硬化致心肌重构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sc体积分数40% CCl4橄榄油溶液3mL/kg,每周2次,共8周的方法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第2周末随机取5只大鼠肝组织作HE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程度,造模大鼠分别ig麝香保心丸22.5、45 mg/kg,共给药6周,第8周末分别取各组大鼠肝组织、左室心肌组织行组织病理学及透射电镜观察,观察各组大鼠肝脏、心肌组织病理及心肌组织超微结构改变;以RT-PCR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心肌组织中c-fos和c-jun mRNA以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Ⅰ型和Ⅲ型胶原的表达变化.结果 造模大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及心肌损伤.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麝香保心丸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但心肌损伤程度减轻,心肌组织中c-fos mRNA、c-jun mRNA、CTGF、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明显降低(P<0.05、0.01).高剂量麝香保心丸组大鼠肝纤维化及心肌损伤程度较低剂量组减轻(p<0.05),心肌组织中c-fos mRNA、c-jun mRNA、CTGF、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均低于低剂量组(P<0.05、0.01).结论 肝硬化大鼠心肌组织心肌即早基因活化、诱导CTGF过度表达而致心肌重构,麝香保心丸可通过抑制心肌即早基因表达,降低心肌CTGF水平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徐标;曾昆;杨虹;肖政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海洋真菌Aspergillus sp.中的苯甲醛衍生物研究

    目的 研究海洋真菌Aspergillus sp.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以现代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测定了所得化合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结果 分离得到6个苯甲醛衍生物,分别鉴定为2-(E-3-庚烯基)-5-异戊烯基-3,6二羟基苯甲醛(1)、二氢金(色)灰绿曲霉素(2)、异二氢金(色)灰绿曲霉素(3)、曲霉素(4)、灰绿曲霉黄色素(5)和毛壳菌吡喃宁(6).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异曲霉素,化合物1~6具有很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

    作者:黄玉玲;马丽英;荣先国;刘德胜;刘绍君;刘为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竹茹中苜蓿素对照品的高效液相半制备色谱制备研究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半制备色谱制备竹茹中苜蓿素对照品的方法.方法 竹茹用50%乙醇提取,浓缩成浸膏,随后上聚酰胺柱色谱,采用70%乙醇柱色谱洗脱物进行HPLC分离制备.半制备色谱条件;色谱柱为Luna C18ODS(250 mm× 10mn,10 μm),流动相为乙腈-1%甲酸水溶液(35:65);体积流量4mL/mim进样量1 mL;检测波长345 nm.结果 该法所得化合物用HPLC归一化法定量,质量分数大于98%,根据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为苜蓿素.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便,所得苜蓿素纯度高,可作为分析方法的对照品.

    作者:龚金炎;毛建卫;黄伟素;黄俊;张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党参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及不同产地党参质量差异性分析

    目的 多点采样研究并建立党参质量评价体系,采用其对不同来源的党参进行质量差异性分析.方法 对党参的总灰分、酸不溶灰分、醇溶性浸出物进行测定,采用HPLC-DAD对党参炔苷进行测定并建立HPLC指纹图谱;将指标与指纹图谱结合起来建立党参质量评价体系:用建立的质量评价体系对不同来源的党参样品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不同产地灰分和酸小溶灰分检测结果显示,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标准:而不同来源党参炔苷量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同产地的党参指纹图谱具有9个共有峰,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建立的指纹图谱可用于党参质量评价.结论 本研究用多指标检测结合指纹图谱建立的党参质量评价体系可用于 不同来源党参的质量评价及质量控制.

    作者:段琦梅;梁宗锁;杨东风;刘岩;刘峰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内异消复方缓释滴丸同步释药的处方优化及其释药机制研究

    目的 优化内异消复方缓释滴丸各组分同步释药的处方,探讨其释药机制.方法 以药载比(X1)、乙基纤维素质量分数(X2)、PEG 6000质量分数(X3)和硬脂酸质量分数(X4)为考察因素,以“释放区间”值为指标,采用Doehlert设计-响应曲面优化法对内异消复方缓释滴丸的处方进行优化.用DDsolver软件拟合体外释药规律.结果 优化处方:X1为1∶12,X2为12%,X3为30%,X4为20%.模拟的胃肠道环境下,阿魏酸与川芎嗪、阿魏酸与延胡索乙素和川芎嗪与延胡索乙素的相似因子(f2*)值分别为53.37、56.17、57.85.阿魏酸的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和Higuchi方程,川芎嗪和延胡索乙素符合Baker-Lonsdale方程和Ritger-Peppas方程.结论 优化的内异消复方缓释滴丸能实现各组分的同步缓慢释放,其释放机制以扩散为主.

    作者:张宇;彭春梅;唐勤;徐晓玉;张继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托品烷类生物碱生物合成分子生物学与代谢工程

    莨菪碱和东茛菪碱属于托品烷类生物碱,是重要的抗 胆碱类药物.托品烷类生物碱生物合成分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一直是植物次生代谢工程研究的热点.随着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的发展,托品烷类生物碱生物合成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重点对托品烷类生物碱生物合成途径、功能基因和代谢工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作者:卢衍;王细荣;陈敏;廖志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褐藻多糖硫酸酯对H2O2诱导皮层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褐藻多糖硫酸酯对H2O2诱导小鼠皮层神经元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含有B-27的Neurobasal培养基无血清体外原代培养新生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H2O2 (50μtmol/L)诱导氧化应激损伤模型,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0.01、0.1、1g/L)褐藻多糖硫酸酯对细胞存活的影响,生化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 与H2O2处理组比较,0.1、1g/L褐藻多糖硫酸酯能显著提高H2O2诱导损伤皮层神经元的存活率(P<0.05),并且降低培养液中LDH的漏出量,抑制细胞内MDA的生成,提高细胞内SOD的活性.结论 褐藻多糖硫酸酯对H2O2损伤皮层神经元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郭宏举;史宁;陈乾;马天翔;潘敏翔;吴久鸿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影响山西恒山野生蒙古黄芪质量的环境因素研究

    目的 通过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海拔、经度、纬度、坡向、坡度生态环境因素对恒山产野生蒙古黄芪黄酮类和皂苷类成分的影响,筛选出影响黄芪质量的主要环境因素.方法 采用HPLC-DAD法测定了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4种黄酮成分;UPLC-ELSD法测定了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黄芪甲苷4种皂苷成分.采用SPSS17.0软件对黄芪各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以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各生态因素对各成分量的影响.结果建立逐步回归方程,毛蕊异黄酮苷的量与黄酮总量相关系数为0.958,黄芪皂苷Ⅰ的量与皂苷总量相关系数为0.969, 毛蕊异黄酮的量与芒柄花素的量相关系数为0.896,呈极显著的正F相关:皂苷总量与黄酮总量相关系数为-0.505,呈显著的负相关.随着海拔和纬度的升高,黄芪中毛蕊异黄酮和黄酮总量升高;芒柄花素的量随经度的增加而增加;种植在阴坡的黄芪中黄芪皂苷Ⅰ和皂苷总量的量高,且随坡度增大而升高;黄芪皂苷Ⅱ的量主要受坡度的影响.结论 影响恒山野生蒙古黄芪药材黄酮成分量的主要因素是海拔和纬度,经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坡向和坡度对黄芪的皂苷成分的量有显著的影响,纬度、海拔也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胡明勋;陈安家;郭宝林;黄文华;曹秀娟;侯美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银杏叶总黄酮纯化工艺研究

    目的 对银杏叶总黄酮的纯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方法 通过DM-130树脂和D-101树脂(比例为1∶1)进行混合,色谱纯化银杏叶总黄酮,用500mL混合树脂装柱,上样质量浓度为10 mg/mL,洗脱体积流量为2.0 BV/h,pH值6.0,600mL75%乙醇一步洗脱,真空浓缩至干.结果 通过上述工艺分离纯化银杏叶总黄酮,可得质量分数大于24%的精制银杏叶总黄酮.结论 DM-130树脂与D-101树脂按1∶1比例组成的混合树脂对银杏叶总黄酮的纯化效果较二者单独使用好,可用于银杏叶总黄酮的纯化.

    作者:黄金龙;殷之武;何新华;钱笑芳;曾曲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不同处理对鱼香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目的 研究鱼香草的种子形态和不同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为鱼香草人工栽培种苗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测定种子长宽、千粒质量,对种子设置不同温度、不同光质以及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和KNO3浸种处理,观察记录种子发芽数,计算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结果 鱼香草种子椭圆形,长( 1.77±0.01) mm,宽(1.13±0.01 )mm,千粒质量(1 175.5±21.02) mg,吸水量为其风干种子质量的8.8倍;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30℃;白色光照有利于种子萌发,全黑暗不利于种子萌发:GA3、0.25% KNO3浸种可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结论 得到鱼香草种子萌发适宜的处理条件,对鱼香草人工栽培种苗培育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刘建成;龚卫华;向芬;杨建湘;符智荣;彭秀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基于药效理化表征的当归补血汤质量控制模式初探

    目的 研究当归补血汤不同体系与其理化参数的关系,探讨利用药效理化参数来表征中药汤剂质量的可行性.方法 以水为分散介质,参照不同分散体系的研究方法,对黄芪甲苷、阿魏酸、黄芪皂苷、黄芪多糖等当归补血汤的代表性组分及当归补血汤单味药、复方提取液的理化特征进行表征,建立包括表面特性、电性质、流变性、热力学等性质的表征方法,并进行参数与处理因素的多项式回归分析.结果 随着阿魏酸质量浓度增大,阿魏酸水溶液、当归水提液、复方水提液的pH值降低、电导率增大;随着黄芪甲苷与黄芪皂苷质量浓度的增大,黄芪甲苷水溶液、黄芪皂苷水溶液、黄芪水提液、复方水提液的表面张力降低;随着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大,复方水提液的渗透压增大.在整个当归补血汤体系中影响pH值和电导率的主导成分是阿魏酸,影响表面张力的主导组分是黄芪皂苷,影响渗透压的主导组分为多糖,且不同工艺制备的汤剂的理化参数大小趋势与药效强弱也有较强的相关性.结论 初步表明表面张力、pH值、电导率、渗透压4个参数能反映当归补血汤的内在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当归补血汤制备工艺与汤剂质量控制的参考指标.

    作者:马家骅;李霞;谭承佳;贺福元;李楠;杨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苦荞麦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苦荞麦Fagopyrum tataricum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精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苦荞麦根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羟甲基-2-呋喃甲醛(1)、香豆素(2)、(一)-甘草素(3)、酞酸双(2-乙基己基)酯(4)、对羟基苯甲醛(5)、香草醛(6)、6-羟基豆甾-4,22-二烯-3-酮(7)、2,5-二甲氧基苯醌(8).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荞麦属中分离得到.

    作者:胡长玲;郑承剑;程瑞斌;秦路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蟾酥缓释注射液的制备及其局部麻醉作用研究

    目的 以泊洛沙姆407作为载体材料制备蟾酥缓释注射液,并评价其在体内局部麻醉作用效果.方法 采用冷溶法制备蟾酥缓释注射液,以胶凝温度为指标筛选蟾酥缓释注射液佳处方,采用豚鼠皮丘模型比较蟾酥缓释注射液和蟾酥溶液局部麻醉作用时间.结果 蟾酥缓释注射液的佳处方是泊洛沙姆407 15.5%、乙醇10%、蟾酥提取物0.5%,胶凝温度在33℃,体内局部麻醉作用时间可达6~7 h,而蟾酥溶液麻醉作用时间仅为2~3 h.结论蟾酥缓释注射液是一种长效制剂.

    作者:吴帅成;宋舟;张翠;秦倩倩;付本懂;申海清;韦旭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前列泰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前列泰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慢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前列泰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普乐安片治疗,两组治疗均为4周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大尿流率(Qmax)、生活质量评分(QOL)等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的各疗效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疗效优于普乐安片.结论 前列泰胶囊能明显改善慢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症状评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小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当归总苯酞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当归总苯酞在活血化瘀方面的功效.方法 大鼠ig给予当归总苯酞(生药1、2、4g/kg),观察当归总苯酞对大鼠实验性动脉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采用高分子右旋糖酐制备高黏血症大鼠模型,观察当归总苯酞对大鼠血液黏度的影响;观察当归总苯酞对大鼠凝血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 当归总苯酞(生药1、2、4 g/kg)能延长大鼠实验性动脉血栓的形成时间(P<0.05、0.01);降低高分子右旋糖苷所致的高黏血症大鼠全血、血浆、血清黏度(P<0.05);抑制花生四烯酸(AA)、腺苷二磷酸钠(ADP)、胶原(CG)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P<0.05、0.01、0.001);明显延长大鼠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P<0.05、0.01、0.001).结论 当归总苯酞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作用,表现为延长实验性动脉血栓的形成时间;改善高黏血症模型大鼠的全血及血浆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影响凝血系统,延长大鼠TT、PT、APTT等指标.

    作者:宋书辉;徐旭;于冰;赵专友;汤立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理肺散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理肺散原植物攀援耳草Hedyotis scandens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及RP-HPLC等色谱技术对理肺散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理肺散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了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1)、2α,3α,24-三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2)、2α,3β3,24-三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3)、2α,3β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4)、2α,3β3,19α-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5)、白桦酸(6)、山柰酚-3-O-B-D-葡萄糖苷(7)、槲皮素(8)、芹菜素(9)、芹菜素-7-0-β-D-葡萄糖苷(10)、木犀草素(11)、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2)和胡萝卜苷(13).结论 化合物1~l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邓芳叶;王国才;王春华;叶文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杂志

主管:中国药学会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