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中药丹参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价值

杨晓娇;张德发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 心血管, 脑血管, 消化系统
摘要:中药丹参注射液的临床用途越来越受到医学专家的关注,对其作用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且丹参注射液的多成分、多作用靶点、多作用机制是该药的应用优势,其临床治疗作用值得广大医生研究推广.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40例诺和笔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体会

    目的:探讨诺和笔治疗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主要讲解诺和笔的使用方法和有关知识,并进行检验.结果:健康教育前后相比,患者对诺和笔的使用与掌握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对诺和笔治疗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帮助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转变成积极参与和自主护理,从而提升用药安全性,加快患者康复.

    作者:项文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下腹部及会阴部手术行骶管麻醉及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下腹部及会阴部手术行单纯骶管麻醉与行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两种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病人分为两组,A组及B组分别行单纯骶管麻醉与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种麻醉效果.结果 B组术中麻醉平稳、循环稳定,呼吸抑制低于A组.

    作者:李新巧;吕凯荣;徐海丽;王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丹参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丹参酮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用丹参酮20毫升,1次/天静脉滴注,连用2周,观察心电图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丹参酮使患者心绞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91.4%,P<0.05.结论:丹参酮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有显著疗效.

    作者:田元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金双歧联合茵栀黄口服液、茵栀黄口服液单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金双歧联合茵栀黄口服液与茵栀黄口服液单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室1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为两组,实验组80例在出现黄疸后口服金双歧联合茵栀黄口服液,对照组80例在出现黄疸后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单药,疗程为5-7天.结果:金双歧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比茵栀黄口眼液单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治愈时间更短,胆红素下降值更低.结论:金双歧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志新;闫利红;王长华;刘燕春;高国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骨科患者术后不同镇痛方式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采用肌肉注射镇痛及自控镇痛(PCA)两种方式的疗效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将5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治疗组术后采用一次性微量止痛泵自控镇痛(PCA),对照组术后采用肌肉注射镇痛.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副作用进行观察结果:比较两组镇痛效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6%,对照组为88%,治疗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但比较呕吐、恶心等副作用,两组无差异.结论:从术后镇痛效果来看,采用镇痛PCA要比肌肉注射的效果更为显著、有效.

    作者:林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血脂代谢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检验分析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脂水平以及药物对其血脂的影响.方法:精神病患在服药前及服药后4W,抽血测定其血脂浓度,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前与对照组比,HDL-C、TG、T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DL-C有显著差异.患者组用药后与用药前比,LDL-C、TG、TC均有明显差异,而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能引起血脂代谢紊乱,药物治疗后,患者的TC显著增高.

    作者:刘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针灸治疗牙痛3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牙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甲硝唑、布洛芬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3d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5.89%,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治疗牙痛,不仅能有效、及时地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可以减少患者的治疗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亮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析盆腔脓肿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盆腔脓肿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方法:对近期找院收治的53例盆腔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这53例患者在入院时,有36例患者被诊断为患有盆腔脓肿,诊断率为67.9%,有17例患者被误诊,误诊率为32.1%.在这53例患者中,有45例患者在进行联用抗生素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有8例患者在进行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差的情况下,进行了手术治疗.结论:盆腔脓肿是一种误诊率较高的疾病临床医生应综合MRI的检查结果和患者的临床症状来诊断此病.此病患者在得到确诊后,应尽早使用联用抗生素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使用联用抗生素法治疗无效或出现脓肿破裂的患者,应及时对其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宫海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伏格列波糖联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伏格列波糖联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副作用.方法:6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伏格列糖联合胰岛素30例和对照组单纯胰岛素30例,观察12周.结果:两组空腹血糖均显著下降,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0%,两组相比下降幅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伏格列波糖组降低餐后血糖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6.7%(p<0.01);两组均能明显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微量白蛋白尿,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中对肝肾功能无影响,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两组均能降低FBG、PPBG、GHAIC、MAU,但伏格列波糖组降低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更优于单纯胰岛素组.

    作者:李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探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泌尿外科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病情康复程度、心理状态三个方面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55例,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100%;护理总有效率100%;病情康复护理优良率100%;心理状态优良率100%.对照组患者55例,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74.55%:病情康复护理优良率67.27%;心理状态优良率63.64%.观察组人性化护理方法取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泌尿外科患者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许亚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效果的控制与管理

    目的:通过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环节的质量管理,确保消毒灭菌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重视复用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装质量,严格灭菌物品的装放,正确选择灭菌方法,加强无菌物品的储存和发放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结果与结论:合理的环境流程,实施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存储及发放过程的质量管理,可以确保无菌物品的质量,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马宁春;汪秀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采血机构控制输血风险的对策

    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抢救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任何一种治疗措施都是有风险的,构成输血风险的因素较多.本文通过对采供血风险、潜在风险的分析,提出了避免或减少这些风险所应该采取的措施和策略,以及出现输血风险时应该采取的对策.

    作者:万蕾;王丛立;宋修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乡镇卫生院中药使用情况分析

    本文通过对农村乡镇4个卫生院的调查,对基层乡镇医院中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针对现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作者:张从军;王清媛;王夕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低角膜内皮细胞数白内障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低角膜内皮细胞数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46例无眼底癌变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低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例采用白内障一般护理常规;观察组2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对角膜内皮的观察、营养、保护、控制眼压、术后对眼部行吹氧治疗等.比较两组在不同护理干预下,术后角膜内度水肿消退的疗效.结果:观察组角膜内皮水肿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通过从术前开始加强对角膜内皮的观察、营养、保护,控制眼压,术后行眼部吹氧治疗等措施,保护角膜内皮,可提高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的治疗效果.

    作者:解琼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多潘立酮治疗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对照组给予西沙必利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 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过勇;蒋倩;罗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外固定术治疗创伤后胫骨干骨髓炎骨缺损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骨外固定术治疗创伤后胫骨干骨髓炎骨损伤的相关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胫骨干骨髓炎骨缺损治疗的患者60名,其中30名患者采用骨外固定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另30名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分别以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性愈合时间、血管神经损伤的有无及临床治疗效果作为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骨外固定术对于创伤后胫骨骨干骨髓炎骨损缺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何洪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正面临着由市场化向公益化、由规模扩张型向内涵型发展、由经济效益向社会效益的转变.作为医院重要基础工作之一的医院档案管理也随之面临新的挑战.准确把握新时期医院发展的特点,适时充实和调整,实现医院档案现代化建设,对医院的改革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分析了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刘凯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急性脑梗死在中老年人群中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且发病率逐年增高,是严重影响中老年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近年来,其发病又有年轻化的趋势.中药注射剂已经在临床得到推广应用,且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使得临床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得到喜人的效果,其中,步长丹红注射液的疗效尤为显著.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应用步长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靶控输注技术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技术在小儿麻醉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麻醉科医师根据小儿麻醉的特点和药效与药代动力学原理,针对性地采取靶控输注技术注射异丙酚进行小儿麻醉,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采用靶控输注技术静脉注射异丙酚对小儿进行麻醉,整个麻醉过程比较顺利,且较准确地控制了麻醉药物浓度.结论:在小儿麻醉过程中,采用靶控输注技术注射麻醉药物,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药物浓度,且麻醉过程比较平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巴德木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持续12小时以上称哮喘持续状态,为变态反应性疾病.哮喘不能治愈,但可以用药缓解,反复发作是常见的状态.诱发因素:包括花粉、灰尘、动物、霉菌、某些食物、肺感染、吸烟、运动或应力高数量的空气污染等.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极其重要.本文对其护理方法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具有较强的临床适应性.

    作者:李英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