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港;应丽珍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导致的失眠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与32例使用激素导致失眠的住院患者进行口头的交流与沟通,对其失眠原因进行分析,以明确其失眠与使用激素有关,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如药物,心理护理等措施,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32例使用激素后发生失眠的患者经相关的护理措施干预后均产生了一定的效果.结论 使用激素时要严密观察其作用及副作用,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认真观察,及时发现其诱发的失眠,在早期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睡眠质量,以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减轻和避免其对患者造成的伤害,为患者争取大利益.
作者:王金平;李玉作;胡兰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注射(pEI)的护理配合及疗效.方法:对32例原发或转移性肝癌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注射治疗(PEIT)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治疗过程顺利,复查显示24例患者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治疗效果满意.结论:PEI治疗肝癌具有安全微创、适用范围广、疗效确切等优点;优质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有力保证.
作者:王慧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的方法与疗效.方法:87例肝癌患者,103个病灶,均行超声引导下RFA治疗,在超声引导下利用单电极射频消融技术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病灶的超声影像、螺旋CT检查、肝功能、AFP变化以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等进行综合研究,以评价疗效.结果:103个病灶经RFA治疗后,病灶≤3cm的51例患者1年生存率为96.1% (49/51),2年生存率为92.2% (47/51);病灶> 3cm的19例患者1年生存率为84.2%(30/36),2年生存率为69.4%(25/36).两组1年生存率比较,P<0.05,2年生存率比较,P<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是一种疗效可靠,安全性较高的微创治疗技术.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对于病灶≤3cm者效果更优.
作者:宋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CVVH模式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我中心收治维持性血透皮肤瘙痒患者22例,随机分为A组12例,B组10例.A组采用CRRT—CVVH模式治疗,每月2次,每2周1次,治疗时间为10-12小时.两组血透次数基本相同,每周2-3次,每次4小时,观察时间为2个月.结果:A组5例瘙痒症状消失,7例明显好转,B组4例瘙痒症状加重,6例改善不明显.结论:应用CRRT—CVVH模式+血透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血透治疗.
作者:宗晓玉;孔月凤;朱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集超声(HIFU)在治疗乳房纤维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达到女性患者要求保存乳房完整,无疤痕的形态美的审美要求.方法:对符合要求的56例乳房纤维瘤患者,采用高频聚焦超声治疗仪进行治疗.结果:56例患者均获成功,手术治疗时间25~40分钟,平均31分钟,无一例皮肤灼伤,肿块等并发症,3例术后证实没完全治愈,行第二次治疗后肿瘤消失.结论:HIFU治疗纤维腺瘤是一种无痛、无疤痕、不出血、费用低、效果好的治疗方法,可以达到女性患者要求保留乳房形态美、无疤痕的审美要求.
作者:吴俊;胡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介绍了医院信息系统对临床营养的影响.对上海地区医院信息系统,临床营养信息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为了推动上海地区临床营养工作的整体发展,建议创立营养信息系统,规范和统一饮食医嘱名称、食物营养成分表数据、营养病历格式.
作者:施刚;尹明杨;冯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当前数字化医院的建设在中国方兴未艾,相关研究与文献报道很多,本文从数字化医院建设现状出发,通过数字化医院管理体系建设的阐述,探讨如何加强基层医院数字化建设的策略,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刘艳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用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确诊的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中药保留灌肠和口服中药治疗进行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68例病人经过治疗,痊愈40例,有效23例.总有效92.65%.[结论]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治愈率高,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枝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的病理切片在不孕不育患者检测中的意义.方法 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200例不孕不育患者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子宫内膜的病理切片检查,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结果 所有200例患者中,有58例患者的子宫内膜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显示分泌正常,24例患者无分泌反应,42例患者分泌不良,76例患者分泌欠佳,子宫内膜正常分泌率为29%.讨论 本次临床实验结果表明,不孕不育患者接受子宫内膜病理切片检查,具有较为理想的检查结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配合临床治疗对创面组织早期愈合的疗效.方法:选择皮肤创面感染的患者13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9例,两组均进行皮肤创面护理,其程序为:清创→涂药→包扎.观察组患者在患处均匀涂抹祛腐生肌膏(主要成分为:炉甘石、煅石膏、琥珀、海螵硝、川贝母等),一日4次;对照组患者在患处涂抹湿润烧伤膏,用法同上.结果:两组治疗后剖面疗效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痊愈率为88.41%,对照组痊愈率为62.32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伤后笫3天表达持续增强,并于伤后第7天达峰值,说明早期创面修复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也为活跃,以至创面愈合率显著提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程序配合临床治疗对剖面组织早期愈合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缩短治疗时间,且有利于皮肤功能的早日康复.
作者:亓红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用药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取2011年12月----2012年05月份门诊处方15000张.统计每张处方用药品种种数,二类精神药品注射剂、口服剂型的品种数,病人的日均费用等.采用WHO在1969年制定的解剖-治疗-化学药物分类系统(ATC),确定将限定日剂量(DDD)作为用药频度分析单位,将日均费用(DDDC)及药物利用指数(DUI)作为处方分析的指标,DUI>1.0说明处方剂量>DDD,用药存在不合理;反之处方剂量<DDD,用药基本合理.结果:我院应用的八种第二类精神药品中,有一种DUI>1.0.结论:我院门诊处方在使用第二类精神药品基本合理,但有些药品仍要引起注意.
作者:孟德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规律、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例使用抗结核药导致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抗结核药导致肝损害的机制较复杂.在为结核病患者使用抗结核药进行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测其肝功能,对其出现的药物性肝损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顺利地完成抗结核治疗.
作者:袁春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疗法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采取推拿结合中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疗效良好,治疗总有效率达97.5%,结论:推拿配合中医疗法能够有效控制腰椎间盘突出症,增强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方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进行药物治疗的效果,为临床诊治真菌性角膜炎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3例(53只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体征、实验室检查及进行药物治疗的情况.结果 这53例患者中,农民和工人占84.9%(45/53);具有外伤史、激素使用史、抗生素使用史者分别占67.9%(36/53)、15.1%(8/53)、54.7%(29/53);角膜刮取物真菌培养结果阳性率为66%(35/53),其中镰孢菌属为首位真菌性角膜炎致病真菌;药物治疗有效率为81.1%(43/53),失败率为18.9 %(10/53).结论 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点显著,依据真菌培养结果合理联合用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斌辉;陈艾明;靳光明;朱星梅;赵晓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面肌痉挛(HFS)又称面肌抽搐,是以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抽动为特点,无神经系统及其他阳性体征的周围神经病.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具有创伤小,治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完全保留血管和神经功能的特点,成为面肌痉挛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有效率可达87.5%-99.3%.本文对46例面肌痉挛患者采用显徽血管减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临床资料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证明其效果满意.
作者:杨卓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肾石通丸在预防尿路结石复发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8年4月-2011年9月在我院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尿路结石患者178例,所有患者术后都经B超或腹部平片证实结石已排净.将1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对照组88例,其中治疗组予口服肾石通丸,每日2次,每次2克,连续服半年;对照组不予任何治疗.两组患者均嘱其多饮水,饮食不限.采用彩超腹部平片或B超随访观察,周期为两年.以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为时间点统计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随访的87例患者中3个月、6个月、1年、2年复发的患者分别为0例、1例、3例、5例,总复发率为10.3%;对照组随访的84例患者中3个月、6个月、1年、2年复发的患者分别为1例、3例、9例、15例,总复发率为33.3%.两组患者总复发率相别,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肾石通丸可明显降低尿路结石复发.
作者:田良;唐金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螺旋形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菌,定植于人类的胃黏膜,是消化性溃疡和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世界卫生组织已将Hp列为胃癌的第一类致病因子,及早诊断并根除Hp能有效阻止胃病的反复发作,是消除胃癌隐患,预防和减少胃癌病变几率,治愈胃病的前提和保证.
作者:胡丰美;陈外秀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剖宫产术后患者的肠蠕动及胃肠功能常因麻醉、卧床及创伤等原因不易早日恢复,使产妇营养缺乏、过度消耗,影响产妇的切口愈合、机体恢复及乳汁分泌.护理干预可明显缩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乳汁分泌充足时间,对剖宫产术后身体恢复有意义.本文对其护理的方案制定、具体护理方法作了详细介绍,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曹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麻醉后导尿管的选择在术后拔除尿管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需要留置导尿管进行导尿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麻醉后导尿管的不同选择将其分为两组:麻醉后用12Fr气囊导尿管导尿的34例设为治疗组,麻醉后用16Fr气囊导尿管导尿的28例设为对照组,统计术后拔除尿管时尿痛者的例数,排尿延迟或者排尿困难者的例数,尿潴留例数,同时计算百分率,后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统计指标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治疗组尿痛4例(11.76%),排尿延迟3例(8.82%),排尿困难3例(8.82%);对照组尿痛15例(53.57%),排尿延迟8例(28.57%),排尿困难10例(35.71%),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麻醉后用12Fr气囊导尿管导尿,能显著减轻患者的尿道刺激及排尿困难程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孙春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施治治疗小儿复发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门诊2011年10月-2012年4月救治的复发性呼吸道感染小儿患者66例,对其使用中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痰湿蕴肺11例,有效率81.9%(9/11),痰热壅肺9例,有效率88.9%(8/9),肝火犯肺6例,有效率83.3%(5/6),肺阴亏损18例,有效率88.9%(16/18),肺气亏虚22例,有效率86.4%(19/22).结论:中医辨证施治证方法治疗小儿复发性呼吸道感染,有比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徐贵泽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