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杰
由于社会观念的影响,精神疾病患者常常被人们冷眼相待,因此患者到了精神病医院后,我们更要特别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而要提高服务质量,营造医院和谐氛围,就必须要求我们提高管理水平.笔者以多年来的工作经验,通过对精神病医院性质及特点的分析,论述了当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作者:庞爱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常州市中医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方法:对常州市中医医院2005-2011年收集的424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24 例ADR中,男女无明显差别;老年患者较多,占总例数的50.47%(214例);以静脉滴注方式引发的ADR多,占总例数的85.14%(361例);抗感染药引发的ADR多,占总例数的70.94%(297例),其次是中成药,占总例数的14.39%(61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常见,占总例数的46.46%(197例).结论: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当充分重视药品不良反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管力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尽量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何云开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宫腔内病变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及时准确的治疗至关重要.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是宫腔内疾病诊断的必要手段.超声能直观地反映出病灶所在同时对病灶处可以进行动态观察,重复性好,且对身体无伤害,相对于CT及MRI检查更经济实惠.因此广泛运用于对妇产科疾病的诊断之中.本文介绍了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诊断宫腔内疾病的比较价值.二者各有优缺点,联合应用有利于取长补短,有助于提高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相远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索门诊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方法:本组全部病例首选肩胛上神经阻滞法治疗,注入0.8%-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10ml,每2天一次,5次为一个疗程.5-10分钟后活动患肩,感觉疼痛减轻后,在肩前方喙突外侧、肱骨结节间沟、肩峰下、肩峰后寻找压痛点,并行痛点阻滞,注入3-5ml混合液(2%利多卡因5ml+曲安乃惠20mg+维生素B120.5mg+生理盐水至10ml),6天一次.3次为一疗程.同时,治疗期间坚持做梳头、背后拉手、手指爬墙、上肢划圈等运动,每天2-3次,每次20分钟,以提高肌力,松解粘连,巩固疗效,直至痊愈.注意保暖防冷.结果:经3-7次肩胛上神经阻滞等治疗后,本组患者疼痛缓解,睡眠改善,部分患者留有残留功能障碍,继续功能锻炼4-6周后痊愈.结论: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米金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质量,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本院内科收治的62例消化性溃疡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服药指导、饮食指导、用品消毒、心理护理干预以及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新的护理措施护理消化性溃疡患者.结果 6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有58例治愈,复发率有所下降,从32.5%下降至3.8%.结论 以全新的护理措施护理消化性溃疡患者,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使复发率大大降低.
作者:黄爱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急性CO中毒患者血清内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与中毒严重程度.方法:选取不同程度CO中毒患者93例,分轻度、中度、重度中毒各31例,在中毒后6h内及治疗后分别测定其血清内的NSE值和SOD值,选取健康体检30例患者测定其血清内的NSE值及SOD值.结果:中毒组的NSE及SOD值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度中毒组较对照组、中毒中毒组较轻度中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重度中毒组较中度中毒组差异无统一学意义.结论:NSE和SOD有助于判断急性CO中毒的严重程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兰亚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2年3月的130例急诊科就诊患者,其中,男性88例,女性42例,年龄在15-76岁之间,平均32岁;其中,外科38例,内科90例,妇产科2例.结果:治疗组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必要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并为医院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马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老年糖尿病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加强社区老年糖尿病人的自我护理指导,提高老年人对糖尿病的认识,对自身疾病的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作者:向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抗-A(B)IgG亚类与新生儿ABO溶血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发生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孕妇34例和同期健康体检未婚女性血型为O型Rh阳性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血清抗-A(B)IgG亚类含量的测量实验,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溶血病组孕妇的抗-A(B) IgG亚类含量明显高于健康组,且(P<0.05).结论 经研究发现,抗-A(B)IgG亚类的含量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作者:张咏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双人配合注水法在老年胃管置入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将50例拟安置胃管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常规组,观察两组的置管成功率,患者呛咳、恶心、呕吐、返折入口腔次数,置管前后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的变化等指标.结果 2组的置管成功率,患者呛咳、恶心、呕吐、返折入口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前后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P>0.05),心率、血压在试验组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置管后较置管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 双人注水配合安置胃管法可以提高置管一次成功率,减轻置管过程中的不适,减轻患者痛苦,保证置管过程中的安全,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开秀;涂莉莉;柯秀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全静脉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手术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将12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麻醉组(A组)与全静脉麻醉组(B组),于麻醉前以及患者腹内压达到12mmHg之后的1min与0.5h、手术结束0.5h,对HR、SBP以及DBP的浓度变化进行监测,且于上述时间点对血液标本进行采集与相关检查.结果:气腹1min A组HR高于B组;A组SBP气腹0.5h以及手术结束时均低于麻醉前的水平,B组气腹1 minDBP明显升高,SBP较高.(3)气腹1 min时,A、B两组的COR要比麻醉前水平低.结论:全麻抑制激素作用比较强,硬膜外麻醉能够很好地消除气腹而引起BP水平升高.
作者:龙景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微循环研究的进一步认识和现代病理生物学的进展,对古老的活血化瘀法的认识又有了一个新的提高.眼球是一个结构精细功能复杂的重要器官,由于解剖特点决定着许多病变都与微循环有密切关系.因此,活血化瘀法在眼科治疗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临床实践证明对许多眼病都有可靠的疗效,有必要推广和深入研究.
作者:高春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儿童强化免疫接种麻疹疫苗的全程护理措施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间我中心收治的强化免疫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1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86例)和观察组(86例).对86例对照组儿童实施常规护理,对86例观察组儿童实施全程综合护理,将两组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对接种过程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及两组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儿童在接种麻疹疫苗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儿童对接种过程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强化免疫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实施全方位的全程综合护理,可降低儿童在接种麻疹疫苗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其对接种过程的满意度.这种护理方法在完整实施预防接种工作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孟朝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探讨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方法.方法:对2010年4月~2012年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56例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56例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了对症治疗,心理治疗和雌激素替代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在这56例患者中,有53例患者其潮热、心悸、眩晕、头痛、失眠、情绪不稳定、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外阴瘙痒、尿急、尿频、夜尿增多的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64%.另外有3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不明显,治疗的无效率为5.36%.结论:对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和雌激素替代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黄世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采用气管内抽吸法治疗有效率达69.4%,其机理可能是对呃逆神经反射弧的干扰,阻断其功能而起作用.众所周知,呼吸道内含有丰富的迷走神经感觉纤维,呃逆反射弧与呼吸反射弧有许多环节结构具有重叠性.当吸痰管有节律地刺激气管粘膜时,诱发咳嗽反射,使患者突然屏气,气管内CO2含量增加,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从而干扰呃逆的反射活动,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我们发现某些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由干深昏迷咳嗽反射消失,治疗效果欠佳.
作者:张凤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螺旋形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菌,定植于人类的胃黏膜,是消化性溃疡和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世界卫生组织已将Hp列为胃癌的第一类致病因子,及早诊断并根除Hp能有效阻止胃病的反复发作,是消除胃癌隐患,预防和减少胃癌病变几率,治愈胃病的前提和保证.
作者:胡丰美;陈外秀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分析80例急性肠梗阻诊治情况:患者入院后根据病程长短选择手术时机.初期20例,发病后3d内手术12例,中期40例,发病后3~7d手术38例,晚期20例,发病7d后手术18例.结果:初期组未出现肠管坏死,住院时间平均9d;中期组局部肠管坏死10例占25%,平均住院时间12.5d;晚期组肠管坏死9例占45%,平均住院时间13d.初期手术组治愈率100%,病死率为0,中期组治愈率96.67%,病死率为3.33%,晚期组治愈率90%,病死率为10%.结论:早就医,早诊断,早手术,是提高肠梗阻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何伦新;李喜凤;黄解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医疗机构剖宫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方法 对青海省康乐医院2007-2011年产科1253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胎儿宫内窘迫、社会因素、疤痕子宫所致的剖宫产率明显升高,尤其社会因素在各因素中均有影响.结论 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剖宫产手术指征已远远超过单纯医学指征范围,应在加强孕产期监护,医患配合的条件下,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李积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胆囊十二指肠内瘘的原因及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以来诊治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超声、CT等均较难发现,有长期上腹部疼痛病史或诊断为慢性胆囊炎病史,确诊并通过腹腔镜手术治愈出院.结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并胆囊十二指肠内瘘在临床少见,误诊率高,腹腔镜下慎重耐心的手术治疗效果确定,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杨圣明;江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对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提供“人性化”护理,以人为本,在手术实施前、中、后,给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精神上的舒适护理,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结果:通过术前、术中、术后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来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结论:“人性化”服务提升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内涵,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责任心及专业技术能力,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罗海燕;李红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