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位睾丸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谢友弟;方军

关键词:异位睾丸,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异位睾丸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2例异位睾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位于会阴部,1例位于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壁浅筋膜深层(Scarpa筋膜)之间的Denis Browne袋中,2例均行手术将睾丸固定于同侧阴囊内,术后一直随访,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异位睾丸属于隐睾的一个亚类,与其它类型隐睾可出现相似的病理和生理变化,但在解剖位置,精索长度及治疗上有所差异.早期手术可能是唯一的治疗办法.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奈哌地尔治疗老年男性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索奈哌地尔治疗老年男性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60岁以上男性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120例,给予奈哌地尔量为每次25 mg,每天2次,观察1个月.观察奈哌地尔的降压效果、排尿状况,具体为观察120例患者的血压(Blood pressure,BP)、脉搏(Pulse,P)变化、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m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s,I-PSS)、大尿流率(Qmax)和残余尿(PVR)的变化.结果 120例老年男性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血压显著下降,有效率90%,排尿状况也明显改善.结论 临床观察表明,奈哌地尔治疗老年男性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者疗效明显,具有同时降压和改善前列腺增生症状的双重作用,是治疗老年男性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安全有效的理想药物.

    作者:李海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61例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患者手术后的护理措施.特别是术后早期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 61例高颈段椎管内肿瘤,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在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术.术后为患者安置恰当的体位,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和肢体活动情况,加强四肢功能训练,训练膀胱及排便功能等.结果 59例患者均无因体位安置不当、头颈活动不规范,而导致呼吸功能障碍.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临床治疗效果满意,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 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对护理水平要求较高.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有助于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江丕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频振荡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及原理

    高频振荡通气(HFOV)是高频通气(HFV)的一种.1980年加拿大Bohn首次用狗作高频振荡通气研究:频率为15 Hz,潮气量为15 ml,证实其可以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同年将高频振荡通气应用于临床,并与常规机械通气比较.高频振荡通气显示了可以减少肺内分流,提高心输出量.20世纪80年代,有人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同时,对高频振荡通气的肺内气体交换机制、肺损伤和通气策略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末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组织的高频振荡通气和常规通气的多中心研究完成.近年来人们相继提出了肺泡复张(recruitment maneuver)策略,佳肺容量(op-timal lung volume)的概念.使高频振荡通气的临床应用日趋完善,并在美国等多个发达国家取得了临床应用的好效果.

    作者:吴银弟;王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浅谈药事管理学教学改革

    为进一步提高药事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懂得药学专业知识的应用型药事管理人才,结合该校专业特点,该文就药事管理学的教学模式包括教材的编排、教学大纲及课程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作者:刘朝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洁净区消毒效果验证

    目的 分析多种消毒剂不同使用量在洁净区消毒使用过程中的消毒效果情况.方法 通过验证的方法来判断消毒剂是否适用于洁净区的消毒用途.判断不同剂量的?肖毒剂的消毒时效.结果 所选消毒剂符合洁净区消毒要求.验证数据可作为制定标准操作规程的依据.结论 验证中选用的消毒剂适合该公司洁净区的消毒使用.

    作者:陈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对教学医院急诊医学教学独特性的思考

    本着探索如何从急诊医学学科独特性出发,搞好教学医院急诊医学临床教学工作的目的,该研究采用病例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对实习医师、轮转住院医师和培训全科医师以及进修医师使用不同的教程,通过实践发现,分层教学对不同需求的医师或医学生均取得了明显效果.研究结果证实,教学医院急诊医学教学独特性的积极思考与实践,有助于满足不同层面的需求,有利于全面提高卫生人才的急救理论和技能水平.

    作者:张泓;俞凤;王楠;方芳;陈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新的靶向治疗对于小细胞肺癌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新的靶向治疗对于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提取发表于1990-2011年间,对比靶向治疗与无靶向治疗对于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疗效的临床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1软件分析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等顶后相关指标.结果 纳入6个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共2 026例患者,其中经靶向治疗1031例,无靶向治疗995例.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新的生物制剂对于SCLC的靶向治疗并不能改善患者的1年及2年总体生存率和1年及2年无进展牛存率.1年和2年总体生存率(OR)以及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OR:0.89,95%CI:0.74-1.06,P=0.2)和(OR:0.97,95%CI:0.76-1.23,P=0.78),1年和2年尤进展生存率OR,95%C1分别为(OR:0.95,95%CI:0.76-1.17,P=0.61)和(OR:1.04,95%CI:0.78~1.39,P=0.78),生物制剂用于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和维持治疗进行亚组分析结果与总体分析一致无牛存优势.结论 新的生物制剂靶向治疗未能改善患者SCLC结局.

    作者:王荣;邹延峰;孙国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丁香酚吸嗅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改善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丁香酚吸嗅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学习障碍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VD模型组,丁香酚治疗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VD模型组用改良的双侧颈总动脉加扎法造模;丁香酚治疗组大鼠在造模完成后3d予以1%浓度的丁香酚吸嗅;假手术组除不结扎血管外,余下操作步骤同VD模型组,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在术前和术后60d时,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中,术前各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及穿台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0 d时,VD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台次数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丁香酚治疗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短于VD模型组,穿台次数多于VD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香酚吸嗅可改善V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

    作者:宋娟;高晓平;李光武;陈和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前根损伤60例诊疗分析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前根损伤的诊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2005年6~2010年1月术中证实明确诊断为半月板前根损伤共60例患者,其中半月板前根退变、破裂40例、囊肿形成8例及合并髁间棘骨折而出现前根移位、撕脱12例,通过运用刨削,消融,局部新鲜化,缝合,固定进行关节镜手术治疗,术前术后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术后指导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3个月(6-24个月),复查膝关节伸直无受限,膝关节伸直无疼痛表现,麦氏征阴性,关节间隙无压痛,X线复查骨折愈合良好,钢丝无断裂,关节无弹响及绞锁,其中一例患者因关节功能锻炼不到位致关节伸直受限,另一例术后下地负重过早关节仍有肿痛.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60例前根损伤患者术前为41(34-48)分,术后末次随访为90(85-96)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半月板前根不同类型的损伤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程度的保留了半月板完整性.

    作者:王结才;徐斌;徐洪港;王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多媒体教学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探讨

    多媒体教学是我国医学院校教师普遍采用的现代化教学形式,并已成为医学院校教学信息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尽管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多样化教学方式和多维化教学空间,但应注意使用多媒体教学后可能存在的一些的问题,从而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进一步提高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教学质量.

    作者:管世鹤;杨凯;刘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报道11例确诊病例及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疗经验.结果 6例行肾部分切除术,5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病理结果均为肾嗜酸细胞腺瘤,其中3例合并肾透明细胞癌.随访时间1-10年,肿瘤无转移或复发.结论 肾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肾脏的良性倾向肿瘤,术前诊断较困难.治疗首选保留肾单位手术,但因其易合并肾恶性肿瘤,术后应密切随访.

    作者:孙建华;张贤生;郝宗耀;周骏;樊松;梁朝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以积极灵活的带教方式搞好骨科临床实习教学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学校课堂走向医院病房、从手捧书本到接触病人迈出的第一步,该文就该院骨科根据骨科临床工作的特点,落实主治医师负责制,采取积极灵活的实习带教方式,搞好骨科临床实习教学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作者:周云;荆珏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盐酸昂丹司琼口腔崩解片的人体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

    目的 建立LC-MS方法测定健康志愿者血浆中盐酸昂丹司琼的浓度,观察昂丹司琼的血药浓度经时过程,估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 血浆中加入内标后,用乙酸乙酯提取,采用选择性离子检测方法测定其血药浓度.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流速0.2 ml·min-1,色谱柱为Shim·pack ODS 250 mm×2.0 mm,柱温40℃.采用双交叉实验设计,剂量为8 mg.结果 盐酸昂丹司琼线性范围为1-50μg·L-1,检测限为0.2μg·L-1,日内日间变异均小于10%.20名健康志愿者口服8 mg盐酸昂丹司琼后,测得盐酸昂丹司琼Cmax为(29.09±5.61)μg·L-1,Tmax为(2.2±0.8)h,AUC0-τ为(159.5±29.1)μg·h-1·L-1的.盐酸昂丹司琼口腔崩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3±19.5)%,两制剂生物等效.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性好,可用于盐酸昂丹司琼血药浓度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周梅;孙刚;武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慢咽片水提工艺

    目的 优选慢咽片中水提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浸膏得率、甘草酸铵含量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结果 佳水提工艺为加水量14倍,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 该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重复性好,有利于慢咽片优化工艺参数,保证产品质量.

    作者:刘毅;王友满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与肿瘤

    在近年来的肿瘤治疗中,靶向生物治疗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该文就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protein kinase B(Akt)/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PI3K/Akt/mTOR]信号通路予以综述,重点包括PI3K/Akt/mTOR信号转导在肿瘤机制中作用以及肿瘤治疗过程中耐药性方面的关系等.

    作者:张丹丹;李庆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胃癌组织中Her-2/neu、MMP-2和Lept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Her-2/neu、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瘦素(Lept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er-2/neu、MMP-2和Leptin的表达水平.结果 胃癌组织中Her-2/neu、MMP-2和Lept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62.5%和70.0%.Her-2/neu在癌旁组织中无表达,MMP-2和Leptin在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5%、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neu、MMP-2和Leptin的阳性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和肿瘤分化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指标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r=0.338,r=0.429,r=0.451,P<0.05).结论 Her-2/neu、MMP-2和Leptin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对指导胃癌靶向治疗有意义.

    作者:葛尔树;刘弋;姜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卵巢癌治疗现状

    卵巢癌临床早期症状常不明显,早期诊断较困难,三分之二的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难以给予行之有效的治疗,在所有妇科肿瘤中,卵巢癌的治疗一直是我们面临的艰巨的挑战.该文就卵巢癌的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王成双;张春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小儿PSVT应用心律平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讨论由心律平药物治疗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对2006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28例患儿进行临床资料及药物治疗效果的分析.结果 2例患儿通过刺激迷走神经转复成功,余26例患儿全部应用心律平25例转复治愈,只有1例无效后用胺碘酮复律成功,心律平转复治愈率达96.15%.结论 心律平是治疗PSVT的有效药物,护士的观察、监护在复律过程中对复律的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童天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我院2010年临床使用药品动态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2010年临床药品使用动态监测结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该院2010年每月销售金额前20位的药品记录,对药品种类、出现频次等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药品涉及9大类62个品种,抗微生物药物累计出现频次高(123次);其次是中药制剂(45次);每月用药排名前2位药品销售金额波动幅度平稳.结论 医院开展药品使用动态监测工作,显示出药品销售金额监测效益,但存在抗菌药物过度使用现象.

    作者:张洁璟;张延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清痤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痤颗粒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依利特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1.结果 绿原酸浓度范围在10.08~60.48 mg·L-1之间峰面积(Y)与浓度(X)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5.08%,RSD=2.13%.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可用于清痤颗粒制剂质量控制.

    作者:许永;吕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