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霞;顾国龙
目的:研究TGF-β1在非酒精脂肪肝大鼠模型肝脏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TGF-β1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中的作用,为脂肪肝的临床监测与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建立正常大鼠模型(30只),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30只),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两组模型肝脏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实验数据的统计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肝脏组织中TGF-β1的阳性率高于正常模型肝脏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肝脏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增加,提示TGF-β1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有关.
作者:张敏;许翠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西帕依麦孜彼子胶囊联合哈乐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西帕依麦孜彼子胶囊联合哈乐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观察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症状,按评分系统(NIH-CPSI)评分改善的情况.结果:本组总有效率87.7%,治疗后症状评分明显下降P<0.01.结论:西帕依麦孜彼子胶囊联合哈乐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苏劲;谢进东;凌生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用现代电休克(MECT)治疗癔症性精神病的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对30例应用心理及药物治疗无效的癔症性精神病患者施行MECT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安全性及依从性.结果:BPRS总分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临床总有效率100%.结论:MECT治疗癔症性精神病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战晓梅;陶占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甲状舌管囊肿是颈部常见的先天畸形,发生多部位是位于舌骨与甲状腺之间,也有少数发生于舌根舌盲孔处.现将1998年3月至2011年4月于本院外科及耳鼻喉科开展的甲状舌管囊肿摘除术后复发共计8例病例临床资料总结如下,以提高对甲状舌管囊肿术后复发的认识.
作者:王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自我院开展门诊分诊工作之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患者创造了舒适、安静的候诊环境,形成并维持了良好的候诊秩序,简化了就诊手续,消除了就诊时的混乱、拥挤现象,保护了患者的隐私,增加了病患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作者:唐金秀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8年8月至2011年3月治疗的30例食管狭窄的病人临床资料,总结食管支架置入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0例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指导,术后饮食指导及健康教育.结果:患者手术实施过程中,情绪稳定主动配合.30例支架均一次释放成功,进食困难明显改善.结论:食道扩张术及覆膜食道支架置入能有效的解除患者吞咽困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饮食指导及健康教育对手术顺利进行及其延长病人生命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会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通过对西红花的正品、伪品及参伪等相关知识的介绍,总结出鉴别真伪西红花的方法和知识,从而能快速掌握鉴别西红花真伪的方法.
作者:孟德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因手术操作的需要,患者常需采取不同的体位:合适的手术体位,常可使手术获得较好的显露,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本文浅谈标准手术体位安置的细节管理及护理进展.
作者:袁春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肱骨干骨折经皮微创钢板固定与带锁髓内针固定术的疗效.方法:选择自2008年1月~2010年1月期间入我院治疗的成人新鲜肱骨干骨折患者57例,根据Apivatthakakul等采用的经皮微创钢板固定与带锁髓内针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带锁髓内针组41例患者,微创钢板组16例患者,两组比较指标包括:手术操作时间、术中的出血量、骨折的痊愈时间以及肩关节的功能评分.结果:带锁髓内针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两项指标均小于微创钢板组,差异显著(P<0.05),具统计学意义;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和愈合率以及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锁髓内针组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8.71±8.42个月,微微创钢板组的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24.86±6.81个月,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干骨折经皮微创钢板固定与带锁髓内针固定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微创钢板固定手术操作相对复杂.
作者:申远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与麻醉工作的配合.方法:作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保持手术室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协助麻醉医生调整体位,做好输液和输血的配合,积极参与抢救工作.结果:术前、术中、术后热心细致的护理,减轻患者病痛,减少麻醉的并发症.结论:医学模式的改变使手术室护理活动范围在不断扩展、更新、完善,手术室护士在麻醉过程中担负大量的护理、配合工作,每一次麻醉的成功与否和手术护理的配合密切相关.
作者:黄蔚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改善,使外科骨科疾病病人的身心健康得到保证,提高了治疗成功率,使病人的需求得到尊重,带动了护理方式的发展,也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胡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临床带教是毕业生实习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带教培训,是提高临床实习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对护生严格岗前培训,跟踪实习过程,轮科前严格考核,把好出科质量关,实现护理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
作者:张冬梅;杨英;杨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通过对78例腹泻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作者认为在小儿腹泻的诊治过程中,既需要正确的用药,更需要精心的护理.护理措施应包括:病情观察;消毒隔离;合理调整饮食;皮肤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方面.精心地护理干预措施能促进腹泻患儿的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俞惠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表现,为临床治疗打下基础.方法:对符合大面积脑梗塞诊断标准的65例患者进行统计归类分析.结果:65例既往有脑血管病史21例,冠心病史8例,高血压病史49例,风湿性心脏病史8例,心房颤动18例,糖尿病史23例;临床表现昏迷14例,精神萎糜和嗜睡32例,短暂意识不清5例,清醒14例;中枢性面瘫36例,单侧肢体瘫痪54例,双侧肢体瘫痪11例;头痛l6例,呕吐18例,抽搐8例,大、小便失禁44例,消化道出血22例.经治疗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18例,无效20例,死亡18例,总有效率41.5%.结论:早期准确诊断大面积脑梗塞,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金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用血管理.方法:由红河州卫生局组织专业人员,对全红河州各用血医院的输血科(血库)进行有关科室基础建设和业务开展等方面的督导检查.结果:红河州各用血医院输血科(血库)的用血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结论:认真落实医疗安全制度、努力提高医院医疗水平是确保我国医疗用血安全的根本途径.
作者:陈文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自愿终止妊娠的2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进行钳刮术不服用任何药物,观察组于术前第1d、第2c服用米非司酮,比较两组孕妇的宫口有效扩张例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人流综合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宫口有效扩张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人流综合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对宫口的软化和扩张作用较好,有利于人流患者减轻疼痛,方便可行.
作者:曾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语言康复训练在神经外科失语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失语的种类和程度的不同的训练.结果:本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5例.结论:神经外科失语关键是语言康复训练,住院是短暂的训练,出院并不是康复训练的结束,而是康复训练的继续,应提醒家属让病人出院后继续以与娱乐刺激,做好心理疗法,才能提高病人自我调节能力,促进语言康复.
作者:蔡丹梅;谭美华;冼月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总结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用锁定加压钢板对21例23处胫骨远端骨折进行治疗.男15例,女6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4.2岁.在C臂X线机监视下行闭合复位,复位满意后采用经皮微创小切口于小腿内侧肌肉下骨膜外置入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再次确认位置满意后通过导向器经皮切小口拧入锁定螺钉.结果:随访3-23个月,平均7个月,全部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无骨折移位及畸形,无内固定折断及脱出等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8-15周,平均时间11周.踝关节AOFAS评分85-94分,平均91分.结论:经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具有软组织创伤小,对骨髓血运影响小,骨折愈合快,感染率低,功能良好,不易发生骨折移位及内固定失败等优点.
作者:毋剑军;李军利;王洪源;韩瑞明;郭庆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同一药物不同治疗方法对同种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门诊支气管肺炎患儿,用3种相同成分药物不同治疗方法治疗:A组(头孢地嗪一日一次),B组(头孢地嗪一日二次),C组(在A组基础上加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咀嚼片),疗程均为7~10d,运用临床疗效判断标准进行分析对比.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70.97%,B组总有率为72.41%,C组总有效率为85.29%,症状恢复时间C组相对较快.结论:C组用药方法值得在门诊的抗菌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阎豫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小儿手、足、口腔以及臀部等部位的疱疹,手足口病为自限性疾病(即疾病在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动停止,并逐渐恢复痊愈),多数患者感染后预后良好,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为常见.2008年5月2日手足口病被列入我国丙类法定传染病.
作者:顾红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