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婵;罗秀霞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所起的重要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临床路径的制定、执行、检查和修正,保证临床路径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结果:临床药师促进了临床路径中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结论:临床药师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进行干预,以其能提高治疗效果、减低患者医疗负,确保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作者:覃英镨;钟建雄;温冬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它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起病急、进展快,处理不及时,可危急母儿生命.
作者:朱小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通过总结我院检验科的工作经验来探寻提高危急值报告准确性的方法.
作者:俞海燕;徐创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2008年6月~2010年6月,我院用穴位埋线疗法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口服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4例,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殷小兰;周晓玲;谢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法舒地尔与依达拉奉.在治疗前,治疗后7d、14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对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法舒地尔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作者:刘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老年期痴呆症的发病率在发达国家为5%-8%,在我国为4%-5%,按类型分脑血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氏病痴呆老年性痴呆,简称AD)两种.近年来老年性痴呆发病率上升,人们对该病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覃汝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治进行研究来提高此病的诊断率.方法:对2009年4月~2010年4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70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此70例中.误诊的患有有20例,总误诊率达28.5%.容易误诊的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蜂窝织炎、化脓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结论:痛风性关节炎较高的误诊率易使疾病治疗偏差、疗效降低,医生必须要提高正确诊断率、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作者:王立军;江晓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利用自制拉钩等普通器械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心得体会.方法:对我院近五年来采用自制的拉钩等普通器械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128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8例患者均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术中出现1例胆管损伤,予以修补治愈),且无术中术后大出血、胆瘘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也明显减少.结论:采用自制拉钩等普通器械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简易方便、经济实惠、安全有效等优点,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陈小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我院6年来收治的24例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这24例患者中,GOS评分良好的有8例,重残有6例,植物生存有4例,死亡有6例(死亡率25%).结论:在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手术中、手术后应注意急性脑膨出及迟发血肿的形成,以求做到尽早钻颅探查或复查CT.
作者:郑勤;樊以兵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寻求绝经期及绝经后IUD取出困难更有效、简易、快捷的方法.方法:将71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IUD取出困难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37例单用米索前列醇口服,乙组34例用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口服,比较两组用药后的疗效、药物副反应及用药时间.结果:用药后甲、乙两组均经常规取器操作成功,取器成功率均为100%,疗效相同.甲组单次服药当天取器,出现药物副反应3例(3/37),发生率8.1%,乙组服药4天后取器,出现药物副反应9例(9/34),发生率26.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绝经期及绝经后IUD取出困难者单用米索前列醇其疗效与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相同,单用者药物副反应低,用药方式简便易行,明显缩短用药时同.
作者:吴金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近半个世纪以来,肺癌在许多国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处于急剧增长的趋势.因此,掌握和了解肺癌病人的心理状况并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就显得至关重要.本人在对肺癌患者的护理实践中,将肺癌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黄格;雷淑娟;黄先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术后护理干预在预防腹部外科术后腹胀的效果.方法:将本组分成两组,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按腹部手术常规的抗炎、支持治疗的护理.观察组术后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实施早期下床活动和饮食干预,结合足三里等穴位注射,两组进行术后腹胀程度及肛管排气情况比较.结果:两组术后腹胀程度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X2=7.09,P<0.01,观察组腹胀的发生率明显比常规组降低.两组肛管排气的情况比较,观察组肛管排气的病例明显比常规组减少,X2=6.58,P<0.05.结论:术后采用有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预防腹部外科术后腹胀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阮益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静脉留置针摒弃了以往头皮钢针的每日穿刺,既减轻患者的痛苦,又减少护士的工作量,而且还为成功抢救危重患者赢得时间,现已逐渐普遍地应用于临床.本文主要讨论了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应用中常见的问题.井提出相应的护理注意事项.
作者:许玉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7月~2010年9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在尊重患儿家属意愿的情况下将其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22例,其中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只进行简单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康复情况.结果:经过基础治疗以及护理后.治疗组患儿总治愈率为94.7%.对照组患儿总治愈率率为86.3%,两组总治愈率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循证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康复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贾丽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连续硬脊膜麻醉不同注药方法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06例剖宫产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一点注药法,观察组采用二点注药法,观察麻醉效果.结果:两组麻醉效果有显著差异,结论:二点注药法能提高剖宫手术麻醉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孟超;冯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微创取石术在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52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给予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给予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成功率及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反应例数、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陈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对70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70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临床资料,对患儿应用骼腰肌与内收肌松解和改良的蛙式石膏进行有限制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患儿临床治疗的优良率是97.1%,进行X线检查,其优良率是88.6%,全部患儿均无差评,并且发育情况与正常的同龄儿相同.结论:对先天性的髋关节脱位意儿应用髂腰肌与内收肌松解和改良的蛙式石膏进行有限制动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疗效确切,应予推广.
作者:祁鹏;孙宗林;李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的原因、处理和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度门诊西药房发生的136例退药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退药原因以不良反应退药比例高为49例(36.0%),因价格、数量问题退药的为23例(16.9%),因患者住院或转院的为18例(13.2%),因医生原因的为15例(11.0%)等;退药的药品种类以注射剂和口服类居多.结论:在临床用药时应注意药品的不良反应,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加强医患沟通,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减少门诊退药发生.
作者:储亚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药中农药残留的概况,分析了农药的种类,特别对中药中农药残留量检测方法的种类、测定原理以及它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对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齐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仪器设备预防性维护的效果.方法:通过配备固定专业工程师和定期聘请外来专业工程师对手术室医疗仪器定期进行预防性维护.结果:实施预防性维护制度延长了仪器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医院的财政支出,保障了患者的权益,为手术病人提供更安全的医疗服务,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结论:手术室仪器设备的预防性维护不仅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技能,而且保证了仪器的高效运行,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在大幅度减少维修支出、降低医疗成本的同时,可有效地保障医疗安全,降低隐患.
作者:梁荣花;陈扬;谭月仙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