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痛风性关节炎70例的临床分析

王立军;江晓玲

关键词:关节炎, 痛风性, 诊断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治进行研究来提高此病的诊断率.方法:对2009年4月~2010年4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70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此70例中.误诊的患有有20例,总误诊率达28.5%.容易误诊的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蜂窝织炎、化脓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结论:痛风性关节炎较高的误诊率易使疾病治疗偏差、疗效降低,医生必须要提高正确诊断率、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60例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WC)的合适的方法.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8月大连市旅顺口区妇幼保健院根据阴道分泌物真菌培养+巩固治疗方案;每月一个疗程,口服+阴道用药强化治疗.口服用药:伊曲康唑0.1g每日两次,连用5天或酮康唑0.2 g每日两次,连用5天或氟康唑150mg1次或150mg每三日一次,连用2次后150 mg/周;配伍阴道用药:制霉菌素阴道栓每晚40万单位,连7天或克霉唑阴道栓每晚0.1g,连用7天或哨呋太尔制霉软胶囊每晚2g,连续6天.症状消失伴真菌学转阴后再巩固治疗2-10个疗程.结果:(1)RWC发生率占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4.8%.(2)60例RVVC以白色假丝酵母感染为主占73.3%,光滑假丝酵母菌感染占21.7%.(3)治疗有效率93.3%.停药后3、6、12个月远期治愈率为85%、78%和75%.结论:RVVC主要病原菌是白色假丝酵母菌,选择药物强化加巩固治疗是治愈RWC有效措施.

    作者:乔立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24例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治与预后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我院6年来收治的24例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这24例患者中,GOS评分良好的有8例,重残有6例,植物生存有4例,死亡有6例(死亡率25%).结论:在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手术中、手术后应注意急性脑膨出及迟发血肿的形成,以求做到尽早钻颅探查或复查CT.

    作者:郑勤;樊以兵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压疮管理小组在神经外科压疮预防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压疮管理小组对神经外科患者压疮预防监控效果的的作用.方法:在护理部建立二级压疮管理机构基础上,成立神经外科压疮管理监控小组,对本病区住院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计分.并根据评分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结果: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有所下降.结论:成立压疮管理小组能有效降低压疮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住院患者满意度.

    作者:林碧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成人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

    气管切开术是通过外科方法形成一个长期或暂时的呼吸孔道,一般是甲状软骨下第二和第三或第三和第四环状软骨之间作横切口,插入气管导管以形成人工气道.作者筒述气管切开术适应症,切开术存在风险,切开术后紧急情况处置和术后护理体会.目的:总结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方法:探讨气管切开末后患者的心理护理、并发症的防范和护理要点.结果:患者在术后8~128天内顺利拔管.结论:规范的术后护理对保证气管切开术后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丁爱男;伊秋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8例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静点参麦注射液,对照组给予静点灯盏花注射液.心绞痛发作时均给予含服硝酸甘油等治疗.结果:临床综合疗效,治疗组有效率96.97%,对照组有效率85.7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麦注射液可以作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李善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略谈用科发展观推动疾控中心文化建设的思考

    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它既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又是一种精神价值体系.时代不同文化的价值取向也不尽相同.先进文化主要是指科学的,健康的,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先进文化是人类进步的结晶,也是人类科学的、精神文明的载体.随着卫生体制的转换,实践证明疾病预控制中心的工作越来越重要,用科学发展观推动疾控中心文化建设并将其推向更高的层次和水平,促进疾控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是管理者的重要任务,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作者:王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血清胱抑素C对小儿急性肾功能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倚称CysC)水平变化对小儿急性肾功能损伤早期诊断的意义和临床价值.方法:研究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50例后经过确诊为小儿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测定其刚入院时血清尿素氮(BUN)、血清中Cre和血清胱抑素C体内含量情况.结果:急性肾功能损伤患儿在刚入院时血清胱抑素C的阳性率比血清尿BUN和血清中Cre的阳性率高.(比正常参考范围高即为阳性),体内血清胱抑素C含量交化显著比血清BUN和血清Cre含量变化明显(P<0.10).结论:血清胱抑素C作为早期诊断小儿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指标明显优越于传统的血清BUN和血清Cre作为肾功能损伤早期的诊断指标,故此血清胱抑素C对小儿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志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1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误诊为腹腔巨大肿瘤的分析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DNB)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属于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约为27%-85%.DNB起病隐袭,常可导致严重的尿潴留,易误诊为腹腔巨大肿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见到1例,现报告如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

    作者:黄松;秦映芬;蔡劲薇;冼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药材农药残留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药中农药残留的概况,分析了农药的种类,特别对中药中农药残留量检测方法的种类、测定原理以及它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对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齐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1120例儿童和妇女乙肝五项检测结果的分析

    目的:了解妇女与儿童这两类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率及其感染模式.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被检者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显示.儿童组感染乙肝病毒的比例为8.93%,妇女组感染乙肝病毒的比例为11.05%,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妇女的乙肝感染率明显高于儿童,所以我们应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乙肝病毒的防护意识,采取保护措施,积极进行早期产科预防,以减少垂直感染.

    作者:刘冬梅;彭莲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6-2011.3 40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后病人的并发症种类与术后治疗、护理对策.结果:共有14例病人出现了不同形式的并发症,其中呼吸道并发症8例,泌尿系感染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中枢性高热1,脑水肿1例,脑疝1例,再次出血1例,死亡4例.结论:微创穿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是微创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旭萍;高晓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灭滴灵在根管充填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灭滴灵加入根管充填剂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5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55颗患牙的根管充填剂中加入灭滴灵粉进行根管充填与38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40颗患牙进行普通根管充填剂充填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成功率98.18%,对照组成功率80%,两组成功率具有明显差异.结论:灭滴灵具有抗厌氧菌作用,在普通根管充填剂中加入灭滴灵粉可弥补根管充填不完善的缺陷,提高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咏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2010年度我院门诊西药房136例退药现象的分析和处理

    目的:探讨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的原因、处理和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度门诊西药房发生的136例退药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退药原因以不良反应退药比例高为49例(36.0%),因价格、数量问题退药的为23例(16.9%),因患者住院或转院的为18例(13.2%),因医生原因的为15例(11.0%)等;退药的药品种类以注射剂和口服类居多.结论:在临床用药时应注意药品的不良反应,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加强医患沟通,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减少门诊退药发生.

    作者:储亚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3月,选取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自拟扶正平喘场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肺功能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疗效确切,患者肺功能改善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黄清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游离角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6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临床观察游离角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对60例70眼翼状胬内患者行胬肉切除加自体上方游离角结膜瓣移植术并术随访3~24个月,观察术后创面修复、胬肉复发等情况.结果:随访期内,创面快速修复,植片存活良好.但有5例复发.结论:自体游离角结膜瓣移植手术疗效明确.但是,仍有一定的复发率.

    作者:黎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痰热清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60例,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注射液进行治疗,其他基础治疗两组相同.待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本华;宋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8例患者分为米非司酮组(n=34)和去氧孕烯炔雌醇组(n=34),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34例米非司酮组患者中,有25例患者在停药30-120 d后月经量恢复正常;6例患者的月经量出现减少,3例月经恢复后,出现功血复发.而在34例去氧孕烯炔雌醇组患者中,27例患者治疗期间无异常出血,停药后月经量恢复正常,随访期间无异常.两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另外,对两组患者治疗酋后的血清激素水平比较发现,去氧孕烯炔雌醇组、米非司酮组两组患者治疗后E2、P平均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米非司酮和去氧孕烯炔雌醇均能有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且疗效无显著差异,不良反应均较轻徽,复发率低,是两种比较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管付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用臭氧辅助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臭氧辅助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25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观察组(15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臭氧冲洗联合局部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另外一组为对照组(10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局部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和体征改善的平均时间为(1.9±0.5)d,对照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善的平均时间为(2.8±0.7)d.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冲洗联合局部用药治疗细菌性阴道具有杀菌效果好、症状改善快、安全性高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方法.

    作者:江照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恶性高血压致肾脏损害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寻护理恶心高血压导致肾脏损害的佳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7月-2010年8月收治的54例恶性高血压致肾脏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此54例患者中,有41例病情好转出院,有13例发生死亡.结论:只有护理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能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才能确保恶性高血压致肾脏损害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崔秋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不同时机放疗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后患者开始放射治疗的好时机.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4月到2010年3月13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病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把术后5周内接受放疗的79例患者归为治疗组,把术后13周接受放疗的51例患者归为对照组,两组放疗范围均为:同侧锁骨上野、同侧腋下及患侧胸壁.对两组病人3年、5年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及远处转移率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胸壁复发率为0.09%.对照组为19.6%%,治疗组远处转移率为13.9%,对照组为25.5%,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后患者开始放射治疗时间越早,越有利于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率.

    作者:袁细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