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毅
目的 探讨索拉菲尼用于治疗肾癌、肝癌的皮肤不良反应及护理.方法 对8例肾癌、29例肝癌患者口服索拉菲尼治疗后产生的皮疹和手足综合症进行观察及护理.结果 35%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疹,以背部、会阴多间,92%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手足综合症.结论 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保证持续用药,促进康复.
作者:刘浩梅;潘跃银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该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该院9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涉及ADR药品47种.由抗感染药物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所占比例高;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中药制剂也占有一定比例.结论 应注意合理用药,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彭耀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亚叶酸钙及替加氟注射液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有效率高,毒副反应小,耐受性好.
作者:潘明;徐金发;郑中显;宋文灿;陈倩;鲍瑜;华高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测定不同厂家锁阳固精丸中松果菊苷的含量. 方法以松果菊苷为测定指标,HPLC法测定锁阳固精丸中松果菊苷含量的色谱条件: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2%磷酸(10∶ 15∶ 75),检测波长为334 nm,流速为1 ml·min-1. 结果不同厂家三个批次的含量分别为0.46、0.55、0.41 mg·g-1.结论 定量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以作为锁阳固精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罗定强;黄艳;张国跃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血栓通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中国医院知识库检索1994~2008年12月国内医内医药文献,对有关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血栓通注射液所致不良反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累及了呼吸系统、皮肤及附件损害等多个方面,过敏性休克占一定比例.结论 血栓通注射液容易引起不良反应要引起我们重视和探讨,而且它主要作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在老年人患者应用比较多,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进行严密监测.
作者:余海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血糖监测是评价糖尿病治疗疗效和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的血糖监测包括血糖仪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连续监测两种方法.前者方便、易于操作、简单、便于患者自己掌握,但只能进行点的监测,不能非常准确、全面地反映患者血糖变化规律,尤其是对无知性低血糖难以发现;后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是一套对血糖动态监测的系统,它以直观的图谱和数字形式记录皮下组织液的葡萄糖变化,全天存储288个血糖值,能连续监测3 d血糖,反映血糖的全天波动趋势,能有效发现低血糖,对用药的及时调整和疗效评估有明显作用.
作者:胡素颖;刘诗富;唐莹;刘文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CT在闭合性腹部外伤中的扫描价值.方法 抽查22例腹部外伤,均是外伤后30 min~24 h内行X线和CT检查,其中18例行CT复查,2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多为复合伤,肝破裂出血1例,脾破裂9例,肾脏挫裂伤7例(其中1例肝脾复合伤,4例脾肾复合伤),肠腔内出血和外出血各1例,胰腺挫伤2例,创伤性膈疝2例.结论 不同脏器的出血及挫伤各异,实质性脏器挫伤、出血多表现为低等或稍高密度,需增强扫描更容易发现.
作者:袁家长;李亮;任金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被动凝集法测定肺炎支原体(MP)总抗体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被动凝集法来检测3557份血清MP总抗体.结果 2007年检测1801例血清,阳性为105例,阳性率为5.83%;2008年检测1756例血清,阳性为120例,阳性率为6.83%;两年的总阳性率为6.32%,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结论 分析被动凝集法阳性结果偏低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法.为早期确诊和早期治疗支原体感染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作者:蒋猛;姚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早产儿的临床管理及综合治疗方法,以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1997年1月~2008年12月,12年间收治的1088例早产儿的临床管理及治疗方法.结果 经治疗804例(73.90%)痊愈出院,好转75例(6.89%),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95例(8.73%),放弃治疗31例(2.85%),死亡83例(7.63%),死亡率较国内统计的早产儿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 正确合理的临床管理和综合治疗方法,可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廖承琳;潘家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配位滴定法测定加重中药饮片硫酸镁的方法.方法 配位滴定法.结果 回收率为99.94%,结果满意.结论 配位滴定法简单、准确,可作为对加重中药饮片硫酸镁的含量测定.
作者:周志美;耿武松;史学礼;陈承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肝损害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倪鸿昌;契燕燕;冯为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治疗.方法 对近两年53例HIE病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3例中治愈32例(60.4%),好转13例(24.5%),自动出院6例,死亡2例.结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多发于围产期缺氧的新生儿,及时全面的综合治疗,预后大多良好.
作者:周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性好,适用氯霉素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开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著性(P<0.01);MMP-2在骨肉瘤中的阳性率为63.34%(19/30),而对照组骨软骨瘤的阳性率为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caveolin-1蛋白在骨肉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18/30),而在骨软骨瘤中为16.67%(5/3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2和PTEN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以及侵袭、转移有关,联合检测MMP-2和PTEN的表达将对骨肉瘤的早期诊断、判断预后以及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唐昭军;肖纳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测定医院制剂痤灵霜中克林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甲醇提取三次,HPLC法测定,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柱,磷酸二氢铵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甲醇(50∶ 50)为流动相,流速1.0 min·ml-1,柱温30℃,检测波长214nm.结果 线性方程Y=1224532.64 X+4824.50(r=0.999 98),平均回收率为100.2% (RSD=0.7%).结论 方法避免了基质与其他成分的干扰,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钱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对男性不育患者常规应用混合抗球蛋白反应试验(MAR)筛查精液中抗精子抗体(AsAb)的必要性.方法 比较研究组(所有男性不育患者常规应用MAR法筛查抗精子抗体)和对照组(未常规应用MAR法筛查抗精子抗体)两组的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结果 对照组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是8.6%,研究组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是14.3%,P<0.01.结论 男性不育患者常规应用MAR法筛查抗精子抗体可显著提高抗精子抗体的检出率,避免了很多免疫性不育的漏诊.
作者:辛才林;朱元;唐亮;应志伟;黄志辉;丁涛;孙捷;吴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浆BNP降低值与LVEDD、LVESD减少呈正相关,而与LVEF的增加呈负相关.结论 联合应用福辛普利与缬沙坦能更好地改善预后,阻滞心室重建、降低血浆BNP水平,其临床疗效更佳.血浆BNP水平可以反映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监测指标之一.
作者:章琦;胡立群;尹长森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性休克及早发DIC较迟发者预后较好,早发DIC者更易合并肾功能不全;入院时血小板计数的下降是预示DIC发生的敏感指标.
作者:俞凤;秦克秀;张泓;徐俊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正常儿与缺血缺氧脑病儿的脑白质密度差别,分析临床及螺旋CT诊断HIE的要点及对其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3年10月~2008年1月间在该院分娩及入我科行颅脑CT检查的110例婴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诊断HIE84例,正常23例,诊断单纯产伤出血等3例.诊断HIE轻度29例,中度48例,重度7例.结论 螺旋CT可全面、准确反映患儿颅内情况,对HIE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判断预后较明确.
作者:张军;刘江;夏鼎;朱丹丹;任谦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对心肌的损害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196例轮状病毒肠炎住院患儿进行心电图、血气、电解质及心肌酶谱(CK、CK-MB)分析,观察心肌酶谱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结果 19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有112例合并心肌损害.结论 轮状病毒感染后不仅引起胃肠道症状,还可以引起心肌等其他胃肠道外损害.
作者:陈斌;李晓春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