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β-环糊精包合物在中药学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刘友平;秦春梅;鄢丹

关键词:β-环糊精, 包合物, 药学应用
摘要:新型辅料β-环糊精在中药学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于开发研制药物新剂型、新品种有重要意义,就β-环糊精中包合物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及其应用进行综述.
中草药杂志相关文献
  • 羊栖菜多糖体外抗肿瘤作用及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通过体外抗肿瘤实验观察羊栖菜多糖(SFPS)对6种不同组织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肿瘤治疗的组织特异性,同时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法观察SFPS的体外抗肿瘤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SFPS对肿瘤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SFPS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人直肠癌COLO-205有较好的疗效.SFPS可阻滞SGC-7901人胃癌细胞由G0/G1期进入S期,升高细胞凋亡指数(APO).结论SFPS对人胃癌细胞和直肠癌细胞效果较好,这一作用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达到的.

    作者:季宇彬;高世勇;张秀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寻求中草药与纺织品的结合

    随着加入WTO,中医中药要走向世界,必须加快其现代化发展.我国也是一个纺织大国,纺织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纺织品出口数量始终居于世界前列.当前,纺织品现代化发展正在指向功能纺织品,卫生服饰、保健服饰应运而生,一些产品已经直接兼具了药物的功能.本文主要综述中草药和纺织品相结合的技术动态和开发现状,向中医中药和纺织品行业传递信息,以期开拓思路,探索中草药纺织品的发展新路.

    作者:赵家祥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络泰粉针对脑缺血大鼠TNF与TGF水平的影响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具有止血、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及滋补强壮等作用.络泰粉针药用成分是从三七中提取分离的三七总皂苷,研究表明其对脑缺血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三七总皂苷对脑缺血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尚少.本研究通过急性大鼠脑缺血模型,探讨络泰粉针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血清和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及转化生长因子(TGF)水平的影响,旨在为该药临床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刘承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野葛幼叶细胞悬浮培养生产葛根素等异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目的建立野葛幼叶细胞悬浮培养体系.方法将由野葛幼叶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悬浮培养,研究了悬浮培养物生长的动态和葛根素及总异黄酮类化合物产量积累的动态.结果细胞在培养的第1~5天为对数生长期,第8天时细胞干重达大值.葛根素的合成与细胞生长呈紧密偶联型,在第8天时葛根素产量达大值.总异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与葛根素积累存在一定差异,异黄酮类化合物的总产量在第10天大值.结论野葛幼叶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中总异黄酮类化合物的产量高于野生原植株,葛根素产量低于野生原植株.

    作者:张春荣;李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蛇足石杉生物碱成分的研究(Ⅵ)

    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um(Thunb.)Trey.为石杉科石杉属植物,自从该植物中分得一个强效胆碱酯酶抑制剂福定碱即石杉碱甲[1,2]以来,为进一步寻找生物活性成分,笔者又从中分得十几个生物碱成分[3~5].

    作者:袁珊琴;赵毅民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地骨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地骨皮(枸杞Lycium chinense根皮)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香草酸(vanillic acid,Ⅰ)、芹菜素(apigenin,Ⅱ)、蒙花苷(linarin,Ⅲ)、紫丁香酸葡萄糖苷(glucosyringic acid,Ⅳ)及地骨皮苷甲(digupigan A,Ⅴ).结论化合物Ⅴ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Ⅱ~Ⅳ均为首次从地骨皮中分得.

    作者:魏秀丽;梁敬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葛根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研究

    目的采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野葛的指纹图谱,为野葛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Agilent高效液相色谱仪,Zorbax XDB-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甲醇和水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250nm.结果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中各共有峰相对峰面积的RSD均小于5%,符合有关规定.结论此方法可作为控制野葛内在质量的标准.

    作者:陈士林;陈四保;杨大坚;陈新滋;徐宏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6种石杉科植物中石杉碱甲的含量

    目的测定6种石杉科植物中石杉碱甲的含量.方法用2%酒石酸溶液提取总碱,HPLC法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石杉碱甲在所测定的5种石杉科植物蛇足石杉、皱边石杉、四川石杉、金丝条马尾杉、柳杉叶马尾杉中均有较高分布,分别达到0.048 1%,0.057 9%,O.070 6%,0.034 5%,0.196 1%,在闽浙马尾杉中含量较少,仅为0.006 1%.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石杉碱甲资源的寻找.

    作者:王峻;吴伟;潘胜利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抗击SARS-中医中药呼唤真心结合

    通过介绍SARS疾病的有关知识,散点分析了中医药防治SARS的主要优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防治SARS的独特优势和效果,建议中医处方谴药时应重视医与药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既要注重中药传统药性,又要掌握和吸收中药现代研究成果.直接攸关临床疗效的药材品种、质量、药效物质、作用机制、用法制法、有效剂量等药学问题不容忽视.只有这样,中医药方药才能用之凿凿,药效赶超前人,比肩西药.

    作者:肖小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甘草中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苷的含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有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inflata Bat.、光果甘草G.glabra L.3个种.为了保证临床疗效,本实验对甘草中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苷的含量进行了比较.

    作者:何三民;石森林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昆明山海棠根部水提液诱导HL-60细胞凋亡及对c-Myc基因表达的调控

    目的研究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Celastraceae)(THH)根部水提液对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特征性的形态学观察,Annexin-V标记,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次G1峰的形成确定THH的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应用Western Blotting研究THH对c-Mye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THH根部水提液可诱导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在浓度高于18μg/mL时,THH对HL-60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呈现浓度与时间的相关性.在THH处理2~4 h后,癌基因蛋白c-Myc表达降低99%以上.结论THH抑制了c-Myc蛋白的翻译或后翻译过程,从而降低了c-Myc在细胞周期运转中的作用,导致大量细胞凋亡.

    作者:方宏勋;庄为笕;曹佳;梁重恒;张汉扬;萧培根;杨梦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射干中异黄酮成分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目的研究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中分离的4种异黄酮类成分清除O2-,·OH和H2O2自由基的能力.方法采用生物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射干根茎中分离得到的异黄酮成分野鸢尾苷元(irgenin,I),鸢尾苷元(tectorigenin,Ⅱ),鸢尾苷(tectoridinⅢ),5,6,7,4′-四羟基-8-甲氧基异黄酮(5,6,7,4′-tetrahydroxy-8-menthoxyisoflavone,Ⅳ)均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其中鸢尾苷元对O2-,·OH和H2O2氧自由基清除作用的能力强.结论射干根茎中的4种异黄酮类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作者:秦民坚;吉文亮;刘峻;赵俊;余国奠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臭冷杉挥发油中柠檬烯含量

    目的建立臭冷杉挥发油中有效成分柠檬烯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条件为SE-54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分流比为40:1,FID检测器,内标为萘.结果柠檬烯浓度在0.601 32~1.403 08 mg/mL呈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2%(RSD=2.41%).结论该法简便,灵敏,易操作,可用于臭冷杉生药的质量评价.

    作者:王威;赵志兰;牛志多;苗艳波;闫喜英;师海波;张宪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南五味子类药材的鉴别研究

    目的为南五味子药材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用性状鉴别、扫描电镜和薄层色谱方法对不同产地华中五味子及其近缘种绿叶五味子、翼梗五味子和红花五味子果实进行生药性状、种子表面微形态和薄层鉴别.结果依据种皮表面的微形态特征可以将华中五味子、红花五味子、绿叶五味子及翼梗五味子分为3个类型.去氧五味子素(五味子甲素)(deoxyschisandrin)、五味子酯甲(schisantherin A)的薄层定性表明产于陕西平利、河南栾川、山西阳城、湖南衡山的华中五味子、绿叶五味子和红花五味子果实中都含有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翼梗五味子果实中仅含有五味子酯甲,而甘肃小陇山、陕西留坝产华中五味子果实中检测不到这两种成分.结论不同产地华中五味子、红花五味子、绿叶五味子及翼梗五味子的干燥果实可以依据种皮表面的微形态特征和薄层色谱结果加以鉴别.

    作者:高建平;王彦涵;陈道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红花籽油口服乳剂的制备

    红花籽油系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种子提取的油.主要成分为亚油酸(含量高达73%~85%)、亚麻酸、油酸、磷脂、维生素等.具有降低胆固醇、稳定血压、增进体质、促进微循环,恢复神经功能[1].此外,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具有抑制肿瘤生长作用,有良好的食用价值和辅助治疗作用[2,3].为开发红花籽油新剂型和探索新用途,本研究将红花籽油制成口服乳剂,对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

    作者:严海泓;杨金荣;房志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茵陈蒿汤中蒿属香豆素的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富集茵陈蒿汤中蒿属香豆素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以蒿属香豆素为指标,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富集茵陈蒿汤中蒿属香豆素的佳工艺条件.结果提取液上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30 min后,以5倍树脂量的蒸馏水洗去杂质,再以3~4倍树脂量的70%乙醇洗脱蒿属香豆素为佳工艺.结论此法可较好地富集茵陈蒿汤中的主要有效成分蒿属香豆素.

    作者:刘太华;毕元;肖小河;袁海龙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蜂毒素的SDS-PAGE质控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以SDS-PAGE进行蜂毒素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将通过凝胶色谱法从蜜蜂毒中分离纯化所得到的蜂毒素,以SDS-PAGE法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并通过凝胶成像扫描测定蜂毒素纯度.结果蜂毒素样品电泳后在凝胶块上显示为均一条带,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 800,含量为(90.59±0.85)%,与HPLC测定结果平行.结论SDS-PAGE法作为蜂毒素的质控方法,结果准确、可靠、简便.

    作者:翟东霞;刘岭;张亚妮;凌昌全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小叶丁香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前文报道从小叶丁香Syringa pubescens Turcz中首次分离得到的3个裂环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和一个芳醇类化合物[1],本文报道从小叶丁香中首次分离鉴定的两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山柰苷(kaempferol-3,7-α-L-dirhamnoside,Ⅰ)和山柰酚-3-β-D-葡萄糖-7-α-L-鼠李糖苷(kaempferol-3-β-D-glucoside-7-α-L-rhamnoside,Ⅱ).据文献报道,Ⅰ具有抗炎作用、同化作用和平滑肌作用[2].

    作者:吴鸣建;张海艳;赵天增;尹卫平;付经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绞股蓝总皂苷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一氧化氮合酶及核酸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绞股蓝总皂苷(GP)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及核酸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 4-血管阻断(4-VO)方法建立大鼠VD模型,用免疫组化法研究GP对大鼠海马nNOS的表达的影响,并用吖啶橙染色法进行GP对VD大鼠海马的DNA和RNA保护作用的研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D大鼠海马CA1区和CA3区nNOS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而DNA和RNA吖啶橙染色后的荧光强度(反映DNA和RNA含量)明显减弱,GP 200 mg/kg ig给药组海马各亚区的nNOS阳性神经元神经细胞数比VD模型组明显增多.DNA和RNA吖啶橙染色后的荧光强度强于VD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似.结论GP可明显增强VD大鼠海马n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并对DNA和RNA有保护作用.

    作者:齐刚;张莉;吴光亮;熊杰;李积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正交设计优选复方当红注射液提取工艺

    当红注射液是由以当归和红花为主料制得的注射液,具有舒筋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腰腿疼痛、腰间盘突出症等.本实验以当归中主要有效成分阿魏酸为质控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加热回流时间、煎煮时间、醇沉浓度、加水量对提取工艺的影响,以优选佳提取方案.

    作者:吕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杂志

主管:中国药学会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