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民坚;吉文亮;刘峻;赵俊;余国奠
目的研究毛叶楠臭椿Ailanthustriphysa枝条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柱层析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IR,NMR和MS等波谱解析化学结构.结果从毛叶楠臭椿枝条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13个化合物,包括3个酚性成分,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儿茶酸-(4α→6)-儿茶酸(Ⅰ)、(-)-儿茶酸(Ⅱ)、原儿茶酸甲酯(Ⅲ)、齐墩果-12-烯-3,11-二酮(Ⅳ)、β-香树素(Ⅴ)、4,7-二甲氧基-5-甲基香豆素(Ⅵ)、4,6,7-三甲氧基-5-甲基-香豆素(Ⅶ)、东莨菪内酯(Ⅷ)、正三十四烷酸(Ⅸ)、甘油-2-三十二烷酸(X)、β-谷甾醇(Ⅺ)、胡萝卜苷(XⅡ)、硬脂酸(XⅢ).结论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漆淑华;吴大刚;马云保;罗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比较中国和韩国产芸香科(Rutaceae)植物枳实、枳壳、陈皮和青皮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乙醚萃取,所得部分通过GC-MS分析并和标准图谱对照确定成分结构.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它们的相对含量,并采用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它们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结果从中国产Citrus L.属枳实、枳壳、陈皮和青皮中分别得到6,15,10和5个挥发油成分,且都以柠檬烯为主要成分;从韩国产枳实、枳壳、陈皮、新鲜陈皮和青皮中分别得到16,19,8,12和8个挥发油成分,其中Citrus L.属的陈皮、新鲜陈皮和青皮以柠檬烯为主要成分,而Poncirus L.属的枳实、枳壳成分有所不同.薄层层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CitrusRaf.属枳实、枳壳、陈皮和韩国产陈皮,青皮都含生物碱脱氧肾上腺素,而韩国产Poncirus Raf.属的枳实、枳壳则没有检出,同时黄酮成分上也存在差别.高效液相色谱的研究表明中国和韩国产枳实、枳壳、陈皮和青皮以黄酮类物质为主,但是成分不同,且多检出微量生物碱.结论芸香科植物Citrus L.属和Poncirus Raf.属的成分组成和含量上有较大差别;而且中国和韩国的Citrus L.属植物成分也有差异.
作者:刘向前;魏圣淑;白完淑;金京熙;黄完均;陆昌洙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胃肠静胶囊由大黄、苏梗、川楝子等组成,以清热解郁、理气止痛、活血祛瘀为治疗原则,主要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郁热证或兼有气滞血瘀证.其中,大黄为君药,所含大黄素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大黄酚也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1],为本品有效成分之一,故制定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
作者:黎炳华;王蔚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有机氯农药是一类高效广谱杀虫剂,曾成为世界各国使用量大的杀虫剂,它属于神经毒物和实质脏器毒物,可致癌.有机氯类农药的全球性环境污染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正引起世界各国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者:李玲玲;袁文杰;张水龙;黄惠琼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中分离的4种异黄酮类成分清除O2-,·OH和H2O2自由基的能力.方法采用生物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射干根茎中分离得到的异黄酮成分野鸢尾苷元(irgenin,I),鸢尾苷元(tectorigenin,Ⅱ),鸢尾苷(tectoridinⅢ),5,6,7,4′-四羟基-8-甲氧基异黄酮(5,6,7,4′-tetrahydroxy-8-menthoxyisoflavone,Ⅳ)均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其中鸢尾苷元对O2-,·OH和H2O2氧自由基清除作用的能力强.结论射干根茎中的4种异黄酮类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作者:秦民坚;吉文亮;刘峻;赵俊;余国奠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新型辅料β-环糊精在中药学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于开发研制药物新剂型、新品种有重要意义,就β-环糊精中包合物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及其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刘友平;秦春梅;鄢丹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白芥子不同溶媒提取物的镇咳、祛痰、平喘药理作用.方法浓氨水喷雾法、毛细玻管法、喷雾致喘法.结果炒白芥子醇提取物有明显的镇咳作用;白芥子水提取物有良好的祛痰作用;炒白芥子石油醚提取物可显著对抗4%氯化乙酰胆碱诱导的豚鼠哮喘.结论白芥子具有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其镇咳成分极性偏小;祛痰成分极性偏大,水溶性大;平喘成分的极性小,脂溶性大.
作者:张学梅;刘凡亮;梁文波;王永奇;邢福有;张巍峨;乌兰;付子栋;吴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采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野葛的指纹图谱,为野葛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Agilent高效液相色谱仪,Zorbax XDB-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甲醇和水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250nm.结果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中各共有峰相对峰面积的RSD均小于5%,符合有关规定.结论此方法可作为控制野葛内在质量的标准.
作者:陈士林;陈四保;杨大坚;陈新滋;徐宏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测定6种石杉科植物中石杉碱甲的含量.方法用2%酒石酸溶液提取总碱,HPLC法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石杉碱甲在所测定的5种石杉科植物蛇足石杉、皱边石杉、四川石杉、金丝条马尾杉、柳杉叶马尾杉中均有较高分布,分别达到0.048 1%,0.057 9%,O.070 6%,0.034 5%,0.196 1%,在闽浙马尾杉中含量较少,仅为0.006 1%.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石杉碱甲资源的寻找.
作者:王峻;吴伟;潘胜利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建立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HPLC指纹条形码图谱,以此图谱鉴别不同来源丹参与其他鼠尾草属丹参伪品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以不同产地正宗丹参和市场上充作丹参的其他鼠尾草属植物为分析对象,选择适宜的水溶性成分萃取方法和HPLC分析条件,构建丹参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将相同条件下的指纹条形码图谱相互进行比较.结果所建立的构建丹参水溶性成分HPLC指纹条形码图谱的方法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正品丹参药材有18个共有指纹峰,各峰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1.18%和25%.以原儿茶醛(保留时间为33.71 min,RSD=1.5%)为界,指纹图谱可分为非指纹区和指纹区两个区,非指纹区主要用于有效成分的半定量,指纹区则可同时用于鉴别和成分的半定量.其他鼠尾草属植物的指纹图谱与丹参有较大差异.其差异主要表现在指纹区中.结论指纹条形码图谱技术能对丹参的道地性进行鉴别并对有关成分进行半定量,从而能对丹参品质进行全面评定.
作者:李磊;黎先春;王小如;王文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有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inflata Bat.、光果甘草G.glabra L.3个种.为了保证临床疗效,本实验对甘草中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苷的含量进行了比较.
作者:何三民;石森林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豨莶草为菊科豨莶草属植物,一年生草本,分为豨莶 Siegesbeckia orientalis L.、腺梗豨莶S.pubescens Makino及毛梗豨莶S.glabrescens Makino.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从中分离了40余种二萜类化合物,主要是贝壳杉烷,海松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降压、舒张血管、抗疟、抗生育、免疫抑制和抗菌等生理活性[1].已报道了从腺梗豨莶中分离了3个化合物[2],本文将继续报道4个化合物.
作者:高辉;李平亚;李德坤;杜晓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建立以SDS-PAGE进行蜂毒素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将通过凝胶色谱法从蜜蜂毒中分离纯化所得到的蜂毒素,以SDS-PAGE法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并通过凝胶成像扫描测定蜂毒素纯度.结果蜂毒素样品电泳后在凝胶块上显示为均一条带,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 800,含量为(90.59±0.85)%,与HPLC测定结果平行.结论SDS-PAGE法作为蜂毒素的质控方法,结果准确、可靠、简便.
作者:翟东霞;刘岭;张亚妮;凌昌全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天麻中的弱极性成分.方法硅胶柱色谱结合制备薄层层析分离,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他们分别为:对羟苄基乙基醚(Ⅰ)、β-谷甾醇(Ⅱ)、棕榈酸(Ⅲ)、2,2′-亚甲基-二(6-叔丁基-4-甲基苯酚)(Ⅳ)、对羟苄基甲醚(Ⅴ)、邻苯二甲酸二甲酯(Ⅵ)和对羟基苯甲醛(Ⅶ).结论化合物Ⅳ和Ⅵ为天麻中首次报道成分,其中,化合物Ⅳ为四取代苯的二聚体,为首次从天麻属及兰科植物中分离鉴定.
作者:王莉;肖红斌;梁鑫淼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玫瑰花Rose rugosa Thunb.与月季花R.chinensis Jacq.均为较常用的中药,前者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后者始载于<本草纲目>,属同科属、功能主治近似的品种,历来有互代、互混现象,文献报道也较多,多同列出其真伪鉴别特征.
作者:江菊仙;李水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Celastraceae)(THH)根部水提液对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特征性的形态学观察,Annexin-V标记,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次G1峰的形成确定THH的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应用Western Blotting研究THH对c-Mye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THH根部水提液可诱导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在浓度高于18μg/mL时,THH对HL-60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呈现浓度与时间的相关性.在THH处理2~4 h后,癌基因蛋白c-Myc表达降低99%以上.结论THH抑制了c-Myc蛋白的翻译或后翻译过程,从而降低了c-Myc在细胞周期运转中的作用,导致大量细胞凋亡.
作者:方宏勋;庄为笕;曹佳;梁重恒;张汉扬;萧培根;杨梦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绞股蓝总皂苷(GP)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及核酸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 4-血管阻断(4-VO)方法建立大鼠VD模型,用免疫组化法研究GP对大鼠海马nNOS的表达的影响,并用吖啶橙染色法进行GP对VD大鼠海马的DNA和RNA保护作用的研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D大鼠海马CA1区和CA3区nNOS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而DNA和RNA吖啶橙染色后的荧光强度(反映DNA和RNA含量)明显减弱,GP 200 mg/kg ig给药组海马各亚区的nNOS阳性神经元神经细胞数比VD模型组明显增多.DNA和RNA吖啶橙染色后的荧光强度强于VD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似.结论GP可明显增强VD大鼠海马n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并对DNA和RNA有保护作用.
作者:齐刚;张莉;吴光亮;熊杰;李积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鹿鞭(Testis et Penis Cervi)系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马鹿C.elaphus L.或其他鹿的干燥带睾丸的阴茎.其味甘、咸,性温,具有补肾、壮阳、益精的功能,临床可用于治疗劳损、腰膝酸痛、肾虚耳聋、耳鸣、阳痿、宫冷不孕等症.自古以来以其组方甚多,如温肭脐丸、温肭脐散、金锁丹、鹿肾粥以及近年来出现的中成药及滋补系列中的三鞭丸、三肾丸等.因其用药历史悠久,疗效确切,货源稀少,价格昂贵,为常用珍贵中药之一,故在商品市场上各种充伪品屡见不鲜,但对鹿鞭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就鹿鞭的本草考证、基源与加工、成分以及生药鉴定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胡雅妮;李峰;康廷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满,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咳.目前国内外对半夏的研究很多,但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本实验主要采用经典的柱层析方法对半夏的醇提物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研究.
作者:吴皓;张科卫;李伟;孙晔;沈绣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小儿咳喘灵口服液系卫生部药品标准[1]收载的品种,由麻黄、金银花、苦杏仁、板蓝根、石膏、甘草、瓜蒌7味中药组成,具有宣肺清热,止咳祛痰,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咳嗽等症.现标准中尚无该药相关有效成分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卢其亮;姜文侠 刊期: 200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