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草药植物细胞工程研究进展

刘岭

关键词:细胞工程, 中草药, 组织培养
摘要:简要介绍了植物细胞工程各主要分支学科在中草药研究中的应用及其进展情况.包括原生质体培养、单倍体育种、植物体细胞的种质保存、中草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产物、植物快速繁殖技术、体细胞胚胎发生和人工种子等.
中草药杂志相关文献
  • 冬虫夏草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自从日本学者千原进行多糖研究以来,从一些真菌中提取生物活性物质,尤其是真菌多糖成了人们的研究热点[1].

    作者:余晓斌;罗长才;缪静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不同海拔高度与不同株龄和月份对黄连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不同海拔高度黄连的质量和产量随株龄和月份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烘干称重法和比色法分别测定不同海拔高度下不同龄期和月份的黄连根状茎重量和小檗碱含量.结果生长在低海拔地区的黄连产量和质量高于高海拔地区;黄连根状茎重量在第5年达到大,而小檗碱含量在第6年达到高;7月份是黄连根状茎重量和小檗碱含量在一年中高的月份.结论研究结果可为黄连生产和佳收获期的确立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广琦;杜增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长寿茶精油的化学成分

    长寿茶是唇形科香薷属植物 Elsholtzia bod-inieri Vant.,又名小香茶,松茶,小松毛茶.

    作者:李忠荣;邱明华;李恒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金丝桃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金丝桃属植物的许多种类具有药用价值,尤其是其所含的金丝桃素具有抗抑郁、抑制中枢神经、抗病毒和增强免疫功能,可用于爱滋病的治疗.该属主要化学成分有:双蒽酮衍生物、黄烷酮醇类、黄酮及黄酮醇类,山酮类、香豆素类、酚酸类、间苯三酚衍生物、挥发油类、正烷烃、正烷醇、植物甾醇等.综述了金丝桃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的进展,同时介绍了主要药用成分的分析方法.

    作者:吕洪飞;初庆刚;胡正海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肉苁蓉多糖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目的分离、纯化和鉴定壮阳中药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中的多糖成分.方法经脱脂、沸水抽提、乙醇沉淀、Sevag法脱蛋白得到的粗多糖,再经DEAE-Sephadex A-50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 S-200凝胶柱层析得到纯净的肉苁蓉多糖(CDPS),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鉴定该多糖.结果红外光谱分析具有典型的多糖特征吸收峰,紫外光谱分析未见核酸和蛋白质的特征吸收峰.结论本实验所提取的肉苁蓉多糖为单一、纯净的多糖.

    作者:曾群力;霍亚楠;毛俊浩;郑一凡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月痛宁滴丸解痉止痛作用的药理研究

    目的研究月痛宁滴丸对原发性和继发性痛经的影响.方法观察药物对诱导剂致大、小鼠离体和在体子宫痉挛性痛经、抗炎、抗血栓、血液粘度的影响.结果月痛宁滴丸能抑制大鼠离体和在体子宫收缩,同等剂量还能抑制大鼠子宫炎性肿胀及小鼠耳壳炎症,降低大鼠动-静脉血栓重量及全血粘度.结论月痛宁对原发性与继发性痛经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元静;吴燕敏;梁会旭;唐元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中国林蛙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相似品种的鉴别

    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David来源于蛙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输卵管的干燥品是名贵中药,因价格高、产量低,市场供应较缺,因此时常出现混、伪品,为了鉴别真伪品种,也有利于纯种养殖,我们对其进行了研究.其中林蛙的生态和生活习性及与其他蛙类的区别,是人工养殖林蛙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作者:陈沪宁;赵华英;初敏;李跃武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薄层扫描法测定栓复康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栓复康胶囊由黄芪、熟地、巴戟天等中药经提取加工制成,主要用于中风后所致的半身不遂、言语不清等症的治疗.本实验采用薄层扫描法对制剂中黄芪甲苷进行了含量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作者:宋英姬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不同方法提取的知母总皂苷元气相-质谱分析

    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的干燥根茎,知母总皂苷元由知母药材经水解提取的总皂苷元精制而成,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止渴除烦作用[1,2],知母总皂苷元能明显降低衰老小鼠脑β受体-cAMP系统的反应性,重现知母的下调作用[3],并且能提高衰老小鼠脑内受体密度[4],知母总皂苷元是深圳太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研究的中药二类新药,主治现代医学中早、中期老年性痴呆症及脑功能减退(学习、记忆减退,或某些性格改变)等见有以上症侯者.知母总皂苷元传统的提取法为:先用酸水解,再用汽油提取精制.

    作者:梁卫文;赵邦爱;杨淑华;吴惠勤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化坚拔毒膜的镇痛作用研究

    化坚拔毒膜是由蜈蚣、木鳖子、姜黄等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祛瘀解毒,化坚消积,止痛逐水等作用.外涂于肿瘤局部表皮,临床适用于肺、胃、肝、胰腺等实体肿瘤的止痛作用.本实验应用醋酸诱发扭体反应法,温浴甩尾法及热板法观察了化坚拔毒膜对小鼠的镇痛作用.

    作者:贾英杰;王士贤;田菲;李宝瑗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中药材加工与中药现代化

    实现中药现代化,促进中药更广泛地为全人类做贡献是整个中药业应负的责任.尽管中药材加工业是被人们忽视的一部分,在整个中药业所占比重不大,但是,没有中药材加工业(包括中药饮片加工业)的现代化发展,不实施GMP管理,也就谈不上实现中药现代化.

    作者:许赣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胆必清颗粒的抗炎利胆作用

    目的观察胆必清颗粒的抗炎及利胆作用.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皮肤伊文思蓝染料渗出量.sc羧甲基纤维素致炎,白细胞计数.采用大鼠胆管插管法制备胆瘘,观察胆必清颗粒对肝分泌胆汁的影响.结果胆必清颗粒能够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能抑制白细胞游走,并且有利胆的作用.结论胆必清颗粒具有抗炎及利胆作用.

    作者:杨凤蕊;林秀珍;崔志清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茶色素的化学成分研究

    茶色素(tea pigment)是由茶叶中以儿茶素为主的多酚类化合物氧化衍生而来的一类水溶性色素混合物[1~3],江西绿色工业公司生产的由茶色素加工制成的中药新药--茶色素胶囊,具有清利头目、化痰消脂之功效[4].

    作者:罗永明;李诒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祖师麻中的双黄酮类成分研究

    目的分离并鉴定祖师麻Daphne giraldii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分离双黄酮类成分,用核磁和质谱等谱学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4个双黄酮类化合物daphnodorins A-D1(Ⅰ~Ⅳ).结论首次从祖师麻中得到化合物daphnodorins A-D1,这类结构的双黄酮化合物目前仅发现于该属植物.

    作者:周光雄;杨永春;石建功;胡文言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旋光法测定复方甲壳胶囊中甲壳素的含量

    复方甲壳胶囊是由甲壳、何首乌等3味中药制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养阴潜阳,补益肝肾的功能.方中甲壳为君药,其主要成分为氨基葡萄糖及乙酰氨基葡葡糖的聚合物即甲壳素[1,2].甲壳素经盐酸加热回流水解产生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具有旋光性,利用旋光法可测定甲壳素的含量.该方法简便易行,专属性强,准确可靠.

    作者:李振强;吴锋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茶多酚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应用不同剂量的茶多酚作用24 h后,采用MTS/PES法确定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状态.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茶多酚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茶多酚可以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大部分处于G0/G1期,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并且可以诱导其凋亡.结论茶多酚可明显抑制离体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作者:欧阳平;彭文烈;赖文岩;徐安龙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银叶抗毒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

    银叶抗毒颗粒由黄芩、金银花、大青叶、鱼腥草、青蒿等9味中药组成.黄芩为方中主药之一,黄芩苷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是黄芩及其制剂的主要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李涛;王天志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蝎毒抗癌多肽的研究进展

    蝎毒抗癌多肽(antineoplastic polypeptide from Buthusmartensu venom,APBMV)是从东亚钳蝎蝎毒中提取分离的抗肿瘤有效部位,对人食管癌、胃癌、喉癌、鼻咽癌及直肠腺癌细胞株等有显著的细胞杀伤和细胞毒性作用,对肝癌、肺癌等有确切的疗效.

    作者:张文萍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复方双花喷雾泡腾片中绿原酸的含量

    疱疹病目前临床上主要选用无环鸟苷类药物进行治疗,其作用明确,但止疼效果欠佳,有些患者服用后还出现头痛、恶心、腹泻、疲倦等不良反应.

    作者:汤明辉;黎秀盛;杨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花果数量性状在地黄种质资源鉴定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考察花果数量性状在地黄种质资源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用7个典型的栽培品种,在相同条件下栽培,于花期和果期测量11个性状的大小,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发现所选性状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在花冠和花萼长宽方面,邢疙瘩和千层叶与其他品种区别显著,邢疙瘩表现为宽而短,而千层叶则为短小.经对1 7类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千层叶与其他品种相距远;北京1号与小黑英为接近,二者与七顶葵比较相似.另外,还发现部分花果数量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结论花果数量性状在地黄种质资源鉴定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同时也揭示了地黄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作者:温学森;杨世林;娄红祥;马小军;徐丽珍;郑俊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杂志

主管:中国药学会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