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杂志

CSCD核心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272/R
  • 国内刊号:11-2272/R
  • 影响因子:1.71
  • 创刊:1955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5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药通报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地方:北京
期刊标签:中药学
国际刊号:11-2272/R
国内刊号:11-2272/R
邮发代号:
创刊时间:1955
发行周期:半月刊

中国中药杂志简介

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栏目设置

珍稀濒危中药资源新来源研究专题、综述、 制剂与炮制、化学、 药理、药代动力学、临床

杂志收录/荣誉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际药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医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要求

中国中药杂志社征稿要求

  来稿要求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文字精练。各类基金资助论文在稿件同意录用后(收到修改意见时),应在修回稿件的同时附其合同书首页复印件,以资证明(投稿不需)。

  文题、作者及单位:来稿列出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全称)、地名(省市、县)及邮政编码。论文署名不宜过多,应限于对该文能负责并解答有关问题者。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序号;责任作者(通讯作者)应加注 * 号上标。例如:

  法菲亚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高 辉1,马小军2,温学森1,斯建勇2*

  (1.山东大学 药学院,山东 济南250012;

  2.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094)。

  脚注:首页脚注中注明[基金项目](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通讯作者](包括Tel, Fax, E-mail)[作者简介](第一作者职称,从事研究方向及联系方式等)。

  摘要、关键词:研究论文、专论、综述应附摘要(200~500字)、关键词(8个以内)。实验性文章摘要一律为指示性摘要表述,不用四要素方式表述。多个关键词之间应用分号分隔。英文指示性摘要内容及字数不少于400字,不必直译,不要使用四要素(objective,method,conclusion,result)形式,以利于国际交流。本刊已被多家国际医药数据库收录,一经出版即可实现同步网上全球免费检索,请注意英文摘要的质量。

  前言:一般不超过300字,应概述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研究方法及其文献来源,以及国内外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及研究概况,明确提出本文的目的。注意尽量避免与文题及摘要文字上的雷同。

  正文层次序号:用1…… 1.1…… 1.1.1……表示。层次序号后写明各层次标题,最后一层标题后接排正文。

  实验材料:写明药物及对照品来源、批号。论文中实验药材的原植(动、矿)物名称要求使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范名称,并注明鉴定人姓名、职称及其工作单位。中成药质量标准文章中处方需写出全部药物组成、主要制备工艺(最好标明剂量)、产品为哪一级质量标准。写明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家及试剂的规格。

  数字与有效数字:数字作为量词及序词,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但古籍文献的卷次、页码,农历及我国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用汉字。固定词语中作词素的数字用汉字,如二倍体、十二指肠等。应注意有效数字的取舍,测得的数据不得超过其测量仪器的精密度。作者应认真核实,确保来稿中各项数据的准确无误。

  计量单位和符号:遵照国家法定标准及有关国际规定规范使用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如:L(升),mL(毫升),s(秒),min(分钟),h(小时),d(天),lx(勒[克斯])等。浓度单位用摩尔浓度表示,如:1 M硫酸应为1 mol·L-1硫酸;1 N硫酸应为0.5 mol·L-1硫酸;RSD(相对标准偏差)不用CV(变异系数);A(吸收度)不用OD(光密度);μg,μL或μm,不用μ;r·min-1(转速)不用rpm;压力单位应换算为Pa或kPa;血压单位可用mmHg表示,但第1次出现时应注明与kPa的换算关系;土地面积单位应将“亩”换算为m2;表示微量物质含量的ppm应写成10-6;以往用来表示化学位移量值的ppm也应废弃,如δ=2.5 ppm应写作δ=2.5,等等。

  图表:力求少而精,能用文字简要说明者尽量不用图表,文字与图表不应重复表达。图、表应自明。图和表中的量与单位表示法应为:量的名称或符号在前,单位符号在后,其间用斜线相隔,如t/min。请尽量提供原图或其复印件,照片用黑白片,显微镜照片应具长度标尺。表格用三线表,栏目项不应有空缺。

  讨论: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主要阐述本研究的新发现、结果分析及存在问题等,应避免不成熟的论断。讨论中一般不应有图表。

  参考文献:依在文中出现的顺序于上角方括号内标明序号。应尽量引用近期公开发表的原始文献,勿引用内部资料。综述性文章应尽量使用 10年以内文献。作者应对所引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国外参考文献一律用原始文种著录,作者姓名均为姓在前,名在后(不加缩写点);英文杂志名使用缩写(不加缩写点);日文不可用中文简化字。作者3人以内全写,3人以上在第3作者之后加“等”。应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期刊[J],普通图书[M],专利[P],学位论文[D],会议录[C],汇编[G],标准[S],报告[R]。常用参考文献写法举例如下:

  [期刊]作者.题目[文献类型标识].刊名,出版年,卷(期):页次.

  例:[1]秦海林,李志宏,王鹏,等.中药玉竹中新的次生代谢产物[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1):42.

  [2]Goodger N M,Gannon J,Hunt T,et al. Cell cycle reglatory proteinsan overview with relevance to oral cancer[J]. Oral Oncol,1997,33(2):61.

  [书籍]作者.书名.卷次.版次(第1版不写).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次.

  例: 张志耘.中国植物志.第69卷.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125.

  本刊一般3个月内寄给通信作者处理通知。如拟录用将另收取发表费。本刊对来稿有修改权。来稿寄回修改,若修改期超过2个月即作为新稿编号。经审阅如不录用,将尽早退回。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将在我刊刊用后一次性给付,并赠通信作者样刊2本。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国中药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中药杂志发文量
中国中药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大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分子细胞机制研究进展

    大黄对肾脏有保护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大黄素和大黄酸,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减轻肾小球高滤过,抑制肾脏肥大,减少蛋白尿.其作用途径主要通过作用于相关细胞因子,改善糖尿病肾病的糖、脂代谢紊乱,影响肾内血流动力学,减轻肾脂质过氧化损伤,调节肾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凋亡等.新的分子细胞机制研究主要围绕细胞因子展开,目前已发现大黄提取物可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发挥其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作者:顾刘宝;万毅刚;万铭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温度和体重对蚂蟥人工繁殖影响的研究

    目的:确定蚂蟥的佳产卵温度、体重以及孵化的适温度.方法:在不同温度、体重条件下观察蚂蟥产卵和孵化.结果与结论:蚂蟥产卵和孵化的适温度是25 ℃,产卵的佳体重为20 g左右;温度能影响蚂蟥产卵前后的体重,而体重对其的影响不明显;当卵重在0.1~2.0 g时与孵出量成正比,当卵重大于2.0 g时孵出量反而有所下降.

    作者:史红专;刘飞;郭巧生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谈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民族药产业面临市场空间狭小、资源枯竭、民族医学发展迟缓和后继乏人等诸多困境,前景堪忧.该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当前民族医药产业的构成要素和发展存在的问题,为民族药产业摆脱困境并实现持久健康发展提出对策.民族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生态资源、民族医学、产业政策、人才培养和现代技术5大要素,通过企业、政府和公众三方共同努力可有效应对民族药产业发展的困境,终实现民族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

    作者:叶华;刘树林;翟永松;黄明进;张立东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不同株龄明党参化学成分分析

    目的:探究明党参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明党参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指导.方法:运用HPLC,GC-MS和比色法对不同株龄明党参根中多糖、甘露醇、胆碱、生理性灰分、水溶性成分及茎叶中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并用夹角余弦法计算水溶性成分的相似系数.结果:不同株龄明党参根中水溶性成分、甘露醇、胆碱和生理性灰分含量均差异显著,多糖含量差异不显著.甘露醇、生理性灰分和多糖含量成年株高于幼年株;水溶性成分和胆碱含量幼年株高于成年株.随生长年限的增长,根中水溶性成分和茎叶挥发油成分具有集中转化的趋势,主要成分越来越突出.结论:生长年限对明党参化学成分有显著性影响,合理采收年限在明党参移栽后的2~4年内.

    作者:王长林;郭巧生;程搏幸;王澄亚;周廷惠 刊期: 2010年第22期

  • 当前我国中药基础研究的重要领域与热点

    在现代药学研究体系中,中药研究依然占有重要位置.由于现有传统中药的研究基于上千年的临床应用,因而有其独到之处,是我国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有特色的学科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越来越重视和加强对中医药基础研究的投入,中药研究领域在阐明药效、药物作用物质基础、作用机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通过对NSFC近6年所资助的中药研究项目的分析,从一个侧面来了解当前我国中药基础研究的重要领域和热点.

    作者:刘屏;吴镭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滇白珠提取物抗细菌活性的筛选

    目的:筛选滇白珠抗菌成分,为更全面的评价和开发滇白珠提供依据。方法:成分提取用萃取、层析等常规方法。抗菌力测定用纸片扩散法。结果和结论:在滇白珠不同部位、不同极性的22个提取物中有3个提取物有较显著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且根与茎的提取物作用一致;2个提取物有一定的抑制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作用,说明滇白珠根水提物、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首次证明滇白珠非挥发部分也有抗细菌作用。

    作者:马小军;赵玲;杜程芳;宫毓静;郑俊华;陈新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真实世界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炎症因子异常患者的联合用药特征分析

    分析真实世界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白细胞、C反应蛋白升高等炎症因子异常患者的联合用药特征.基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构建的来自全国16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的医疗电子数据仓库,提取其中使用清开灵注射液的C反应蛋白异常患者、白细胞异常患者,进行基本信息、中西医诊断信息、医嘱信息、实验室检查信息的分析,采用Apriori算法建立模型,使用Clementine 12.0进行关联分析,分析真实世界中清开灵注射液治疗C反应蛋白、白细胞等指标升高患者临床用药规律及联合用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C反应蛋白异常患者,联用1种西药、中药时,联合用药频率高的分别是维生素C(159例,占74.30%)、痰热清注射液(71例,占33.18%),联合2种中药时频次高的是血栓通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支持度10.75%);治疗白细胞异常患者,联合1种西药、中药时联合用药频率高的分别是维生素C(596例,占56.02%)、感冒清热颗粒(247例,占23.21%),联合2种中药时频次高的是双黄连+感冒清热颗粒(支持度5.26%),C反应蛋白异常患者和白细胞异常患者中,从药理作用角度看,西药中,与抗生素类、营养支持剂联合用药为多见.可见,清开灵注射液治疗C反应蛋白、白细胞等炎症指标升高的患者,多与抗生素类药物联合用药,达到药效协同的作用.

    作者:王桂倩;谢雁鸣;王连心;王群;贾萍萍;凤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传统中(藏)药物防治急性高原病研究进展

    急性高原反应是机体对高原缺氧、低气压、高寒、干燥、强紫外线等特殊环境因素的应激反应,乃急进高原地区发病率高的疾病,它的预防至今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我国,传统中(藏)药物已被公认为防治急性高原病的一种有效手段,一些单味中(藏)药或复方已被证实具有确切疗效,该文就防治高原病的中(藏)药物进行分类综述.

    作者:冯博;刘震;邢雁伟;高傲;朱火明;王阶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位置信息获取和共享应用设计

    在浩瀚的文献资料中,多有关于中药材分布信息的论述.受技术方法的限制,历代本草中关于中药材产地或分布方面的资料,多为宏观层面的描述信息.明确区域内中药资源的种类和分布等本底信息,是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根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和试点工作经验,普查队借助“3S”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码拍照技术等现代技术方法,可有效收集中药资源位置信息.详细、具体的位置信息,为区域间资源禀赋差异和相似性、生物特性和空间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研究,均提供了数据支撑.在空间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基于位置信息,可以实现对多来源普查数据统计汇总和共享应用.进行中药资源及相关基础数据的融合,可对海量数据进行空间化融合、汇总和管理,有助于从总体水平上挖掘中药资源的科学规律,全面揭示其科学内涵.

    作者:张小波;李梦;王慧;郭兰萍;黄璐琦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八珍汤对60Coγ照射小鼠骨髓细胞及脾细胞凋亡研究

    目的:探讨八珍汤对60Co γ射线照射小鼠骨髓细胞及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60Co 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小鼠,动态观察其骨髓细胞、脾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实验观察到照射后模型组小鼠骨髓细胞在6 h其凋亡数多,以后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八珍汤组小鼠骨髓细胞和脾细胞凋亡数与模型组相比两者在6 h处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在12,18,24 h也能相应的拮抗细胞的凋亡.结论:八珍汤对60Co γ射线照射小鼠骨髓细胞及脾细胞凋亡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能也是八珍汤补血的机制之一.

    作者:赵弋清;罗霞;陈东辉;余梦瑶;程耀锋;张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罗羽明** 的反馈:

急急,中国中药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王德平** 的反馈: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明哥** 的反馈: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谢飞明** 的反馈:

尊敬的中国中药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flytoyou** 的反馈: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nblove** 的反馈:

9月中旬在投中国中药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小小小硕** 的反馈: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haiyu** 的反馈:

中国中药杂志校稿认真负责,每次打电话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不解之处。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也很诚恳详细,对文章帮助很大!杂志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嘟噜噜~** 的反馈: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迷途风雨** 的反馈:

中国中药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