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师参与临床药疗的实例

吕徐玲;蒋业忠

关键词:临床药师, 查房, 药物治疗
摘要:我院临床药师2004年起开始参与临床查房学习,协助临床医师,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参与了多例药疗的实施,获取了一些药疗小方法,现回顾性分析作总结.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我国医药企业OTC药品的营销策略

    OTC(非处方药)是指那些不需要医生处方,可直接在药房或药店中即可购得的药物,国际上通常用OTC(Over The Counter)表示非处方药,与OTC相对应的是RX(处方药)[1].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药品分类管理以来,我国医药消费市场,特别是OTC(非处方药)市场,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

    作者:朱峰;叶剑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非药物配伍引起输液不溶性微粒变化的探讨

    目的 考察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加药过程及加药环境对输液不溶性微粒的影响.方法 取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及5%葡萄糖注射液,分别在病房治疗室和净化洁净室,模拟加药及输液操作制备样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以光阻法测定样品中的不溶性微粒.结果 与未模拟加药及输液操作前的输液比较,在病房治疗室和净化洁净室制备的样品中,≥10 μm 的不溶性微粒均有显著增加(P<0.05),≥25 μm 的不溶性微粒均增加不明显(P>0.05);于病房治疗室制备的样品与净化洁净室制备的样品比较,≥10 μm 的不溶性微粒增加显著(P<0.05),≥25 μm 的不溶性微粒增加不明显(P>0.05).结论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加药过程及病房治疗室中加药,可使输液中≥10 μm 的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加.

    作者:徐学君;徐德琴;汪滢;邹若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妇炎康软胶囊对大鼠慢性盆腔炎的作用

    目的 探讨妇炎康软胶囊对大鼠慢性盆腔炎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慢性盆腔炎模型、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模型、松节油诱导大鼠气囊肉芽增生模型,观察妇炎康软胶囊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热板反应和冰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以观察妇炎康软胶囊的镇痛作用.结果 妇炎康软胶囊(3.92、7.84 g·kg-1)对大鼠慢性盆腔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妇炎康软胶囊(2.94、5.88、11.76 g·kg-1)可显著抑制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妇炎康软胶囊(1.96、3.92、7.84 g·kg-1)可抑制松节油诱导的大鼠肉芽肿;妇炎康软胶囊(5.88、11.76 g·kg-1)可延长小鼠热板舔足反应潜伏期,抑制冰醋酸引起的扭体次数.结论 妇炎康软胶囊对大鼠慢性盆腔炎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玉坤;江勤;李前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氧化应激与2型糖尿病之间关系的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升高的血糖和游离脂肪酸(FFA)能够活化氧化应激敏感性信号通路,产生氧化应激,参与诱发和加重2型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抵抗(IR)、胰岛β细胞的损伤及心血管并发症等病理过程.我们对这一作用进行阐述,并以此为基础,寻找抗2型糖尿病药物的新靶点.

    作者:王渊;傅继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随着检测技术的改进,对同型半胱氨酸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近年HCY与脑梗死的关系受到人们重视.本文旨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进行研究.

    作者:张侠家;童立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乌甲素用于妇科病人术后静脉镇痛的疗效观察

    静脉给药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被广泛用于术后镇痛.本研究旨在观察芬太尼高乌甲素用于妇科病人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作者:潘国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尼美舒利在烧伤换药中的镇痛作用

    目的 探讨尼美舒利在烧伤换药中的镇痛作用.方法 4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于换药前半小时口服维生素C,实验组口服尼美舒利,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血压变化及发热等症状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血压变化及换药后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烧伤换药前给予尼美舒利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作者:吴抽浪;许胜敏;仇灵江;郑金满;孙菊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影响.方法 采用对100例平产和剖宫产儿于出生时和生后第3、4、5天不同体重的监测的方法.结果 平产儿和剖宫产儿均有生理性体重下降,其中平产儿下降不明显,于生后第4天开始回升,剖宫产儿下降明显,于生后第4、5天仍呈下降趋势.结论 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确实有影响,而通过及早哺乳和采用合理的母乳喂养方法,使新生儿早期体重下降能尽快得到恢复.

    作者:李凤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热毒平颗粒中栀子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热毒平颗粒中栀子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12∶88);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8 nm.结果 栀子苷在0.128~6.416 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4%.结论 用该法测定热毒平颗粒中栀子苷的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以用于热毒平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贺飞;赵杰;李刘辉;刘永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慢性乙肝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分析及干预

    慢性乙型肝炎是国内外无特效治疗的疾病.具有病程迁延,根治率低,易复发,并易导致严重合并症等特点,反复多次就诊给患者的精神、经济带来很大压力,直接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解乙肝患者心理状况及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以期有针对性干预,笔者对我院2005年6月~2006年6月来院就诊128例乙肝患者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丹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池州市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调查池州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危险因素,评估防治现状,完善防治对策.方法 在2002年1月~2006年2月池州市常住人口中随机取样,调查项目包括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及填写高血压相关情况问卷.结果 共检出高血压患者1757例,患病率为14.1%,随着年龄的上升,高血压患病率也随之增加,其中40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明显高于整体人群,在相关危险因素比较中,高血压患者的平均年龄、体重指数、吸烟量等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前者中的脑力劳动者和高血压家族史也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结论 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肥胖、吸烟和遗传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刘少忠;方中;孔学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脾破裂患者术中自体血回输的应用及护理

    脾破裂患者的特点为出血时间短,出血量多,是急诊手术的重要指征,术中输血成为补充血液成份的重要措施.我院自2006年4月~11月,采用国产BW-8100A型血液回收机,对23例急诊闭合性脾破裂出血患者进行了自体血液回收与回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

    作者:鲍雪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丙氧咪唑浓度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丙氧咪唑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血浆上样于C18 SPE柱后,先用15%甲醇冲洗,再用90%甲醇洗脱,N2气流下挥干.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器检测.色谱柱为ODS柱,流动相为含1.25%三乙胺溶液∶甲醇∶乙腈(70∶15∶15,V/V/V),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λ)295 nm.结果 本方法在20~600 μg·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8 6,n=6).高、中、低浓度的相对回收率均在92.0%~108.2%之间,日内与日间RSD均小于8.9%,低检测浓度为5 μg·L-1.结论 本法适用于人血浆中丙氧咪唑浓度的测定.

    作者:钱晓东;蒋开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输液残液中橡胶粒的检查

    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输液残液由医院或个人送到我所来检查输液中的异物,这些是因病人在输液过程中突然发现瓶内有异物存在而提出疑问并要求来检查的.统计了2000年~2005年的情况,异物检查次数分别为1、2、7、5、4、4次.从这些异物检查结果来看多数为橡胶粒(颜色有烟灰色和灰白色两种),只一例为絮状物,非橡胶类物质.本文对这些输液异物检查中橡胶粒的判断作个介绍.

    作者:刘毅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显微支撑喉镜手术治疗喉部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显微支撑喉镜手术治疗喉部疾病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57例显微支撑喉镜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护理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早期护理方法进行总结与改进.结果 57例患者除5例自我控制不当,效果不明显外,其余52例患者术后康复顺利,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临床各项检查等准备工作,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术后正确的基础护理,切实的病情观察,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健全的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更不容忽视.

    作者:梁素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接触三硝基甲苯、环三次甲基三硝苯胺人员常见疾病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三硝基甲苯、环三次甲基三硝苯胺对工人健康的危害.方法 采用查阅病历及问卷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淮北矿业集团化工厂工人,接触三硝基甲苯178人、接触环三次甲基三硝苯胺344人.结果 总发病率为42.01%.结论 应加强工人劳动保护,防止相关疾病的发生.

    作者:李传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ICU机械通气患者出现皮肤问题的原因和对策

    目的 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出现皮肤问题的原因和对策.方法 通过对2005年1月~2006年1月的126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出现皮肤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对策.结果 126例中无1例出现皮肤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及时发现和找出每个病人可能出现皮肤问题的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有效预防与皮肤有关的并发症,对促进病人的早日康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苏红霞;罗友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二甲双胍对原发性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血压和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二甲双胍对高血压病伴糖耐量减低患者血压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贝那普利+二甲双胍联合组)和对照组(单用贝那普利组),12周后观察血压、24 h尿蛋白、血肌酐、血和尿β2微球蛋白的变化.结果 上述指标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二甲双胍对高血压病伴糖耐量减低患者有协同降压作用和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朱建峰;杨应军;袁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新形势下控制药品价格的思考

    药品价格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涉及医疗体制改革的成败,在新形势下怎样控制药品价格,本文从建立完整的药品生产体系、严把新药及其价格审批关、医院配备满足正常需要的国家基本药物、减少药品流通环节、完善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纳入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对解决问题有所帮助.

    作者:胡伟;陈飞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如何撰写医药学论文

    (接上期续)5 医药学论文的写作步骤5.1 构思在动笔前,就论点的确立、论据的应用和论证的方法 等,要反复思考,反复推敲,使得文章的全部内容在脑海里形成具体的、有层次的、有条理的纲目.

    作者:屈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