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茂兵
目的 研究钾通道开放剂比那地尔对卵巢癌细胞(SKOV3)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 将比那地尔(浓度分别为10、50、200、500 mmol·L-1)作用于卵巢癌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Hoeche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同时通过碘化丙啶(PI)染色,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比率.结果 比那地尔对SKOV3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特点,并能诱导SKOV3细胞凋亡.结论 钾通道对SKOV3细胞增殖具有重要调控作用,钾通道开放剂可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胡宗涛;董六一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羚羊感冒胶囊中掺杂水牛角粉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法鉴定其显微特征.结果 羚羊角粉与水牛角粉显微特征差异显著,可用于羚羊感冒胶囊真伪鉴别.结论 该方法简单、易行.
作者:金卓;丁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他汀类药物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发研制的胆固醇合成酶限速酶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其不仅能有效地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还能轻度降低甘油三脂(TG)和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作者:郭玉文;王谊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野菊花膏粉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在薄层色谱法中检出野菊花,芦丁在8~48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6%,RSD=1.1%.结论 该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红梅;余树珍;陆春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佳的连钱草脂溶性提取物提取工艺.方法 设计合理的提取工艺流程对连钱草进行提取.采用UV法测定提取物中甾醇的含量.采用综合水平的正交表,以脂溶性提取物、甾醇含量和出膏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对实验结果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 连钱草的佳提取条件为95%乙醇、6倍量、提取2次,每次提取1 h.结论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极差、方差分析,确定了适宜于工业生产的佳提取工艺.
作者:葛少祥;彭代银;刘金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亮菌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结果 测定波长为490 nm,线性范围在3.1~15.6 mg·L-1,平均回收率为99.78%,RSD=0.99%.亮菌多糖的含量为68.72%,RSD为1.28%.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亮菌多糖含量的测定.
作者:宋群亮;张平;孙旭群;李绍平;黄赵刚;夏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综合介绍单味中药(包括其活性成分及其制剂)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方法 对近几年来专业期刊以及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关于单味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临床应用新进展的报道二十余篇进行收集整理并分别给予评价.结果 通过对近几年单味中药治疗糖尿病临床应用文献分析表明,绞股蓝、苦瓜、桑叶等多种单味中药具有降血糖、减轻糖尿病对机体损害及控制、延缓糖尿病并发症作用.结论 中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何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9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为尿激酶溶栓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溶栓的再通率,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两组病人4周内的病死率、恶性心律失常、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尿激酶溶栓治疗组有17例再通,再通率为54.8%,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例)9.68%,均为小出血,无脑出血.溶栓组4周内病死率,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两组比较相当(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利于AMI的近期预后改善.
作者:徐俊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血清生殖激素测定在不育无精子症诊断及判定睾丸功能损害程度的意义.方法 对104例男性不育及32例无精子症患者进行了血清生殖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催乳素(PRL)检测,并结合精液常规检查、睾丸容积测定以及睾丸活检进行分析.结果 睾丸性无精子症组的FSH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和梗阻性无精子症组,差异显著(P<0.01);T/LH比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和梗阻性无精子症组,差异显著(P<0.01).双侧睾丸容积小于20 ml组的FSH含量明显高于双侧睾丸容积大于20 ml组,差异显著(P<0.01),T/LH比值明显低于双侧睾丸容积大于20 ml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 血清生殖激素测定对判定男性不育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的损害程度及鉴别睾丸原发性与梗阻性无精子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国超;张明华;刘文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三种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方案降低丙氨酰转移酶的成本-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评价的方法对美能片+优思弗(A组),肝勃宁(B组),益肝灵片(C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降酶效果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组降酶幅度为明显,且成本-效果比为三组中低.结论 美能片+优思弗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佳方案.
作者:吕德春;谢先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宫炎平浓缩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药中没食子酸的含量,色谱条件:汉邦Lichrospher C18柱(250 mm×4.6 mm,5 μm),乙腈-含0.1%磷酸、0.1%三乙胺的水溶液(2∶9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3nm,柱温:25℃,流速:1.0 ml·min-1.结果 没食子酸在2.5~40 mg·L-1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27%,RSD为0.95%.结论 该测定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宫炎平浓缩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丽;高家荣;夏伦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炎性标志物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 检测3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炎性因子hs-CRP血清水平的变化,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 1.ACS组血清hs-CRP水平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者;2.血清肌钙蛋白阳性者hs-CRP浓度高于阴性者;3.冠脉狭窄程度积分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水平呈正相关,而与hs-CRP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hs-CRP的浓度与冠脉斑块的形成和发展不相关,而与斑块的稳定性有关,炎症反应参与了ACS的发生.
作者:康海;杨军;方毅民;任法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总结新生儿心律失常的类型、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我科的心律失常新生儿35例病历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新生儿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有异位搏动及异位心律、传导异常、窦性心动过缓,常见病因有窒息缺氧、感染、器质性心脏病.新生儿心律失常大多是功能性和暂时性的,临床症状多无特异性,大部分不须特殊治疗,一般预后较好.结论 新生儿心律失常关键在治疗原发病,做到早发现、早检查、早治疗,重在监护、观察和随访.
作者:汤沛;董召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胎盘口服液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胎盘口服液灌服7 d,观察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溶血素形成、溶血空斑形成及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结果 胎盘口服液可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促进溶血素及溶血空斑的形成,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结论 胎盘口服液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张克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直肠癌患者术前直肠黏膜下植入VP-16缓释剂后,药物在肿瘤局部的分布、及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10例采取根治性手术的直肠癌患者,术前直肠黏膜下植入VP-16缓释剂,按预订时间点抽取外周静脉血,168 h后手术,术中抽取肠系膜下静脉血和外周静脉血,并取癌组织癌旁近段的肠壁组织,HPLC检测VP-16药物浓度.结果 外周血VP-16浓度遵从缓释制剂释放规律.168 h肠系膜下静脉血VP-16浓度约(0.110±0.045)mg·L-1,显著高于同时外周静脉血VP-16浓度(0.058±0.029)mg·L-1,癌组织VP-16浓度(373.64±269.51)μg·g-1,显著高于癌旁组织浓度VP-16浓度(115.98±98.68)μg·g-1,10例患者癌组织出现变性、坏死等改变;全组未出现全身和给药局部毒副作用.结论 直肠癌患者术前直肠黏膜下植入VP-16缓释剂化疗,局部药物浓度高,可使瘤体变性、坏死而缩小,癌细胞与化疗药物的化疗作用维持较长时间;是术前区域性化疗的佳途径之一;体现了明显的区域性化疗的药动学优势和显著的药效学结果,可望提高大肠癌根治术后的远期疗效.
作者:刘华顶;王世亮;武四化;吴静;叶红扬;陈殿良;周春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地塞米松能否对围手术期患者的应激进行调控.方法 选取符合试验条件的病例,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对试验组术前给予一定剂量的地塞米松,分别检测试验组、对照组术前,术后第1、3天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两组第1天CD4、CD8、CD4/CD8无明显差别,术后第3天试验组CD4、CD4/CD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CD4:P<0.01;CD4/CD8:P<0.05),术后两组CD8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说明对腹部肿瘤患者术前一次剂量使用地塞米松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黄勇;刘建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细菌耐药性变迁及与抗菌药物使用的关系.方法 统计我院对三线抗菌药物严格限制前后一年内主要耐药菌株的耐药率变化以及药物使用频度,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限制政策实施前后,我院主要使用的三线抗菌药物用量减少了58%,细菌耐药性也较前改善.结论 细菌耐药性的变迁与抗菌药物使用的种类有一定的关系.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可能有助于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作者:杨江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二母清肺丸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ODS-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大黄素的进样量在0.03944~0.1972 μg、大黄酚的进样量在0.04928~0.2464 μg,分别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4%和98.9%,RSD分别为1.11%、1.18%.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用于二母清肺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魏尊喜;程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顺铂植入剂在兔舌内植入的药动学.方法 兔12只随机均分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舌内植入顺铂植入剂,对照组静注顺铂,用原子吸收法测不同时间血浆中顺铂浓度,求算药动学参数并比较.结果 实验组达峰时、峰浓度、清除率、平均驻留时间和AUC分别是对照组的650、0.06、0.32、4.45和2.07倍.结论 顺铂植入剂兔舌内植入作用时间长、舌内作用强度大、全身作用强度微小、药物利用率高,有利于舌癌治疗.
作者:王世亮;陈殿良;丁满志;储成顶;叶红杨;周丽春;吴静;王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男性不育患者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子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中选择正常生育者,12例作为对照组;不明原因不育患者,10例;精液异常患者,19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顶体酶活性.结果 顶体酶活性与精子密度、正常形态精子率、a+b级精子活力呈显著正相关,与头部畸形呈负相关性;正常生育者的顶体酶活性与精液常规正常不育者的顶体酶活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生育者的顶体酶活性与精液异常者的顶体酶活差异性有显著性(P<0.01).结论 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液参数存在一定相关性,顶体酶活性与正常形态精子率显著正相关,顶体酶活性是评定男性生育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对不明原因不育患者检测顶体酶活性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欧阳冰清;曹云霞;赵济华;章志国;贺小进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