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海明;张雪红;甄庆雄
目的 比较中药水煎剂与免煎颗粒剂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和有效性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4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4nm.结果 免煎颗粒剂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为2.35%,中药饮片的水煎剂中丹皮酚的含量为0.99%.结论 中药水煎剂和免煎颗粒剂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存在差异,但中药水煎剂比免煎颗粒剂的临床疗效更佳.
作者:汤从容;曹高忠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ADR病例报告,探究ADR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 Excel电子表和手工筛选,对365例ADR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 涉及ADR的药品以抗感染药物居首位;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主要的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其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结论 ADR现象比较普遍;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慎重选择静脉给药治疗;中成药的ADR不容忽视.
作者:程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心力衰竭病人40例,在常规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12周后,以自身对照比较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评估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应用倍他乐克后心力衰竭心功能改善明显,2周有效率47.5%,6周有效率67.5%,12周有效率72.5%.结论 在常规抗心衰药物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改善病人心功能.
作者:李全;董文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停吸异氟醚后环路内给不同氧流量对异氟醚排出的影响及其与苏醒的关系.方法 9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Ⅰ组(n=30),停吸异氟醚后给O22 L·min-1;Ⅱ组(n=30)、Ⅲ组(n=30)则分别给O24 L·min-1和6 L·min-1.结果 三组异氟醚呼末浓度/停吸前呼末浓度(F./FAO=0.5)、降低80%(FA/FAO=0.2)和降低90%(FA/FAO=0.1)的时间以Ⅲ组快,Ⅱ组次之,Ⅰ组慢(组间P<0.01).在停吸20 min内患者出现肢动、睁眼的时间快慢以Ⅲ组>Ⅱ组>Ⅰ组,但肢动、睁眼时呼末异氟醚浓度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停吸异氟醚后随氧流量增加,异氟醚排出显著加快,苏醒时间亦明显缩短.
作者:雷海明;张雪红;甄庆雄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在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医学遗传学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也在迅速扩展.为加强和优化医学遗传学教学,笔者在教学方法的改进方面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作者:蔡丽琼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盐酸溴己新注射液中盐酸溴己新含量.方法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2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乙腈(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9 nm.结果 盐酸溴己新线性范围为0.0198~0.990 μg;回收率为99.35%.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高,准确,可靠,可有效控制制剂的质量.
作者:吴海林;甄录旭;方宗华;许乐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成两组,每组45例;Ⅰ组应用奥美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Ⅱ组单用奥美拉唑,评价其临床缓解情况.结果 9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完成8周治疗,Ⅰ组、Ⅱ组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95.6%(43/45)、71.1%(32/45);Ⅰ组总有效率优于Ⅱ组(P<0.05).内镜下缓解情况,Ⅰ组、Ⅱ组有效率分别为93.3%(28/30)、60.0%(12/20);Ⅰ组有效率优于Ⅱ组(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改善迅速,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奥美拉唑.
作者:张月华;陈翀;张艳;叶学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心力衰竭(HF)是一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死亡率很高,传统的洋地黄和利尿剂治疗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和提高生存率.近年研究认为,卡维地洛是新一代β受体阻滞剂,伴有α受体阻滞作用,是一种强自由基清除剂[1,2],能明显提高左室EF值,减轻心力衰竭症状,并能改善心功能和心衰患者的预后[3,4].本文对62例不同病因的心衰(HF)病人加服卡维地洛(金洛)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翠英;宋金明;李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旨在探讨血清总胆汁酸和尿酸水平的变化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及23例健康者血清总胆汁酸和尿酸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总胆汁酸和尿酸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1),且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中总胆汁酸和尿酸水平异常升高可能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
作者:陈义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提高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患者的诊治资料.左侧病变10例,右侧病变9例.术前3例经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确诊为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2例经抗炎治疗痊愈,余17例手术,其中肾根治性切除术6例,肾切除术8例,肾部分切除术3例.结果 17例患者术中冰冻切片6例,诊断为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另10例术后病理确诊.全部病例术后随访5~115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术前诊断困难,尿液涂片有泡沫细胞、CT值为低密度值为本病特点,穿刺活检可确诊.治疗上可根据临床分期、病变部位等采取肾切除术为主的治疗方式.
作者:罗金旦;鲁海燕;刘犇;王逸民;陈戈明;蔡松良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施行高位次全子宫切除术,保留部分子宫内膜,维持正常的月经量,并减少肌瘤复发等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桐庐县妇幼保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多发性子宫肌瘤127例分为3组:高位次全子宫切除术41例设为观察组,次全子宫切除术46例、子宫肌瘤切除术40例分别设为对照组:和对照组2,对3组的月经量、围绝经期综合征、肌瘤复发、性功能失调等四方面表现进行比较.结果 发现观察组在维持正常月经量和肌瘤复发及性功能失调方面优于对照组2,降低围绝经期综合征方面优于对照组1.结论 高位次全子宫切除术在维护受术者的身心健康及提高其生活质量方面有显著临床意义.
作者:杨小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茯苓山药片中添加格列本脲的检验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及IR法对茯苓山药片中添加的化学药格列本脲进行了定性分析,并进行分析方法的验证.结果 建立的定性方法专属性强,检测限为1.2 mg·L-1.结论 本文提供的检测方法可用于检出茯苓山药片中添加的化学成分格列本脲.
作者:刘晓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肠球菌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类条件致病菌.随着肠球菌院内感染率增加,其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表现出高度的耐药性,极大地影响了临床用药的选择.掌握肠球菌的生物学特性并从分子水平对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肠球菌的耐药基因及耐药机制进行研究,可从理论上指导临床采取合理措施对肠球菌感染进行有效治疗和预防.
作者:黄华山;熊自忠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蓝光床与传统光疗箱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 符合光疗指征并且直接胆红素基本在正常范围仅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新生儿黄疸40例予以蓝光床治疗,48例予以传统光疗箱治疗,两组均每天照射12 h,连续3 d,药物治疗应用苦黄、门冬酸钾镁、人体白蛋白等,两组资料无差异,观察两者疗效.结果 蓝光床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下降66±34μmol·L-1,传统光疗箱治疗组新生儿黄疸血清总胆红素下降79±25μmol·L-1.结论 两种方法治疗后总胆红素均明显下降,疗效显著,但两种仪器之间的退黄效果比较差别不明显,前者相比具方便、副作用少等特点.
作者:袁晓路;洪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深化对川崎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2004~2006年确诊为川崎病的66例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 男50例,女16例,年龄小为6.5月,大为10岁.症状以发热、发热伴皮疹较常见.阳性体征以双侧球结膜充血为多见,颈淋巴结肿大少见.血沉持续不降对川崎病的诊断及提示冠状动脉扩张具有重要意义.结论 川崎病的诊断要结合临床特点、特异实验室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疑似病例要注意复查超声心动图.
作者:郑礼林;杨芳;吕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随着医药科技的飞速发展,新药品不断增加,新剂型、新制剂层出不穷,使药物治疗方案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由于临床医师专科的局限性,不可能全面掌握众多的药物知识,因此临床用药失误和滥用所引起的药害事件时有发生,并呈不断上升之势.
作者:徐维恒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本文从试验设计、样本含量的估计、受试者的选择以及生物等效性评价方面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生物等效性研究的现状,总结了生物等效性评价的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并提出了一些存在问题.
作者:李娟;谢海棠;郑青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本院门诊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使用状况和发展趋势.方法 应用DDDs排序及销售金额排序对2003-2005年我院门诊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用量和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一些新型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和部分缓释制剂、外用制剂的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均位居前列,而一些老品种则日趋下降.结论 非甾体类抗炎药正朝着高效、低毒、服用方便的方向发展.
作者:周忠东;陈劲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辛苍胶囊为我公司立题开发的中药新药,由细辛、苍术、当归等八味药材加工而成.具有健脾胜湿、祛风通络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方中细辛、苍术、当归三味药材均含有挥发油,具有镇痛、消炎等药理作用,易挥发,不稳定,气味不良和不易贮存.
作者:甄录旭;吴海林;方宗华;许乐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患者在肠镜检查治疗中达到安全、舒适,无痛苦的应用方法.方法 比较100例普通肠镜术与100例无痛肠镜术,检查过程中做好病情观察,麻醉监护和抢救准备.结果 普通肠镜术72例顺利完成,有28例未完成检查,无痛肠镜术99例顺利完成,有1例出现呼吸暂停未完成.结论 无痛肠镜术能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消除疼痛,提高诊断率,值得推广,但在操作时,要严密观察,做好麻醉风险防范措施,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作者:楼玉英;张周娟;蒋月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