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才宏
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急症,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如治疗护理不当,会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再灌注心肌治疗是近几年来治疗心肌梗死的主要进展之一,它可限制梗死面积,改善预后,治疗时间越早,梗死范围越小,病死率越低.本文针对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发病至入院226 h内应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律失常、出血、低血压等临床并发症进行相应的预防、观察和护理干预,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翠萍;王淑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药品注册监管法规的不断健全,药品注册工作也由过去的粗放型管理向精密型管理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药品研究单位、生产企业与药品监管部门联系纽带的药品注册申报人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们探索药品注册监管体制改革,全面提高药品注册效率的时候,我们决不能忽视药品注册申报人员的作用.
作者:许伏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实验性脑缺血模型的影响.方法以断头法造成小鼠脑循环障碍模型;以颈总动脉结扎法造成小鼠全脑缺血模型;以线栓法建立大鼠急性脑缺血模型,阻断后2 h静脉注射依达拉奉,观察其对急性脑缺血模型的影响.结果 依达拉奉能显著延长断头小鼠张口喘气时间;延长脑循环障碍模型小鼠存活时间;明显降低大脑局部缺血模型大鼠的神经体征评分和脑含水量.结论依达拉奉对实验性脑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陆昕;王永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药品是人们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特殊商品,其质量安全直接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事关改革开放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建后,经过6年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努力,初步建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药品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有效,用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成果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称赞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安徽药监事业在4年的创业发展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作者:刘自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哌拉西森-他唑巴坦与头孢曲松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费用.方法 6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成2组:A组(n=34)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静脉滴注q12h;B组(n=34)予头孢曲松2.0g静脉滴注qd.2组均以7~10d为一个疗程.结果 A组和B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2%和85.3%(P>0.05),总医疗费用A组较B组高,分别为(7096±694)和(5460±520)元(P<0.05).结论 2组疗效相似,费用有显著差异,A组医疗费用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B组高.
作者:金慧萍;张晓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梨和苹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待测样加草酸处理成匀浆,过滤后于490 nm处作分光光度测定.结果经分光光度扫描,脎的峰值吸收为488~492 nm,温度是测定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此法可用于苹果、梨中的维生素C含量测定,较化学法简便.
作者:羊金梅;覃超凤;余瑞林;黄锁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酒石酸溴莫尼定(Brmonidine BMN)对α2-受体具有高度选择性,降眼压效果确实而持久,是一类安全有效的抗青光眼药物,可应用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患者的治疗,尤其适用于β-受体阻滞剂使用禁忌证的患者,有望成为治疗青光眼的首选药物.
作者:薛春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DN)中血小板数量和体积的变化.方法将2型糖尿病(2DM)、DN、正常人分组,进行血小板数量、体积测定,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DN患者血小板数量较2DM、正常人明显增加.DN血小板体积亦较2DM、正常人明显增加.结论 DN时血小板的数量、体积均发生明显改变,在DN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因此,抗血小板的治疗可能减缓DN的进展.
作者:孙虹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D44v6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在肝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检测69例肝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①CD44v6主要定位于癌细胞的胞膜,部分胞质同时出现阳性表达;CD44v6在69例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9.4%(41/69);②在发生转移的肝癌组织中CD44v6阳性表达率为76.3%(29/38),高于无转移的肝癌组织中CD44v6(38.7%,12/31)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CD44v6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AFP水平、有无HBV感染、肿瘤分化、性别及年龄等均无相关性,但和肿瘤侵袭转移的发生有相关性(P<0.005).结论 CD44v6的表达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其阳性表达对预测肝癌是否发生转移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邵小华;郜玉峰;李旭;余鑫之;周青;汪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药检机构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品行政监督的技术依托.如果药品检验技术不可靠,数据不真实,将会造成监督工作的失误和不公正.近年来,国家在硬件设施和高新仪器设备上加大了投入,添置高精密度仪器,改善检测条件,增强检测能力,药品市场混乱的局面有所好转,随之而来,当事人对药品检验机构的检验结果有异议,申请复验的事件也不断增多,复验结论与原检验结论是否一致,事关药检机构声誉和当事人的利益,其中留样样品的保管养护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作者:杨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乙型病毒性肝炎在全球所有疾病中占据显赫位置,它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本文通过对乙肝病毒传染、复制、自身免疫、治疗进一步认识,为今后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高英;寻惠敏;李菊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一次性输液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是人们防病治病的重要辅助器具.全面抓好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监管是保证人民用药、用械安全有效的必然要求[1].考察一次性输液器对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也是一项质量监督的措施.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对人体的危害已成共识.因注射剂中的不溶性微粒不能在人体内代谢,并可引发血栓、过敏、热原和肿瘤样反应[2,3],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美国药典(25版)、英国药典(2000版)和日本药局方(13改正版)等对注射剂不溶性微粒的限度均有规定.本文就我院所用的不同生产厂家的输液器对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滤过情况进行了考察,旨在了解我院一次性输液器质量的现状,为加强一次性输液器的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李恩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特征,探讨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预防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方法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四磨汤、思密达及妈咪爱口服.结果治疗组显效率24%,总有效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四磨汤、思密达及妈咪爱联合治疗母乳性黄疸,安全有效,能迅速降低血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周光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年来,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并制成的复方制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种病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治疗急性细菌感染,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及恶性血液病并发严重感染.这种联合应用大大减少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单一用药的缺点.本文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和其酶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陈领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灵芝孢子油是破壁灵芝孢子中的脂质活性物质经浓缩后的集合,现将其抗移植性肝癌的实验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袁玉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PEG-6000为基质,研究氯霉素耳用滴丸的佳制备工艺.方法通过对氯霉素耳用滴丸制备过程的实验,以滴丸的成型,圆整度,重量差异为筛选指标,以药液的保温温度、滴制速度、药物与基质的佳配比为主要考察因素,对氯霉素耳用滴丸的制备工艺进行优选.并讨论了影响滴丸成型,圆整度及丸重差异的其他因素.结果药物与基质的佳配比为1:3、药液温度为80~90℃、滴制速度为50滴/分,为佳制备工艺条件.按照此优化条件制备的氯霉素耳用滴丸成型率高.结论此制备工艺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仅适合于氯霉素耳用滴丸的制备,也同样适合于其他滴丸产品的实验室制备及工业化生产.
作者:苏春梅;梁翠茵;张念;杨红;李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四制香附丸中橙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2%磷酸水溶液(21:7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4 nm.结果线性关系为Y=1.9848 X+2.1951,相关系数r=0.9995,线性范围在70.24~561.92 ng,平均回收率101.34%(n=6),RSD=1.08%.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可作为四制香附丸中橙皮苷含量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邓茂芳;潘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测定金花消痤丸中栀子苷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色谱条件:Shim-Pack-C18柱,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38 nm.结果栀子苷在5.17~51.7 mg·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99.28%,RSD=0.64%.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控,可作为该产品的定量控制方法.
作者:陈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头孢噻肟钠与维生素B6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运用紫外分光-系数倍率法考察头孢噻肟钠与维生素B6注射液配伍后6 h内含量变化情况,同时观察外观并测定pH值.结果头孢噻肟钠的线性范围为16~22 mg·L-1,平均回收率为99.99%,RSD为0.12%(n=5).头孢噻肟钠与维生素B6注射液配伍后3 h内,其配伍液的外观、pH值、含量无显著变化;4 h含量明显下降,5~6 h后配伍液的紫外扫描图谱发生显著变化.结论头孢噻肟钠与维生素B6注射液配伍后3 h内性质稳定,此结果可供临床合理用药时参考.
作者:曹芙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