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服何首乌致肝脏损害1例

陈晨;赵春九;余鑫之

关键词:口服, 何首乌属, 肝脏损害, 病例报道, 中草药, 肝损害, 补血
摘要:何首乌属补血中草药.近年来因服用何首乌导致肝脏损害已有少数病例报道[1].现将我院收治因何首乌致肝损害的1例报道如下.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Hunt综合征22例临床分析

    Hunt综合征临床上较少见.我院自1996年以来共收治Hunt综合征患者22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国权;陶林燕;朱仙芝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氟康唑粉联合局部清创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氟康唑粉与5%碘酊局部应用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方法对28例(28眼)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施以氟康唑粉与5%碘酊作用于溃疡面.结果除2例重型患者因角膜穿孔和眼内炎行眼内容剜出术,其余26例患者均获得明显治疗效果.结论氟康唑粉联合5%碘酊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方法简单、经济、实用.

    作者:姜茂华;李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首批中国保健行业名牌产品公布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急性喉炎的疗效观察

    急性喉炎是儿科常见病,以婴幼儿多见,往往起病急,变化快,须迅速治疗.我院用布地奈德混悬液(BUD,普米克令舒,无锡阿斯特拉公司生产)雾化吸入治疗该病,迅速控制症状,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张黎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不同厂家生产的一次性输液器对输液中微粒滤过作用的比较

    一次性输液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是人们防病治病的重要辅助器具.全面抓好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监管是保证人民用药、用械安全有效的必然要求[1].考察一次性输液器对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也是一项质量监督的措施.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对人体的危害已成共识.因注射剂中的不溶性微粒不能在人体内代谢,并可引发血栓、过敏、热原和肿瘤样反应[2,3],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美国药典(25版)、英国药典(2000版)和日本药局方(13改正版)等对注射剂不溶性微粒的限度均有规定.本文就我院所用的不同生产厂家的输液器对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滤过情况进行了考察,旨在了解我院一次性输液器质量的现状,为加强一次性输液器的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李恩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乙酰螺旋霉素糖衣片含量测定方法探讨

    乙酰螺旋霉素片是用于防治革兰阳性细菌引起的呼吸道和软组织感染的一类常用的口服抗菌药物,含量高低直接影响用药疗效,乙酰螺旋霉素糖衣片的含量测定[1]一般采用分次研磨(下称研磨法)移入溶液,再稀释成1 g·L-1的溶液后依照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测定.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研磨法麻烦耗时,研磨液易外溢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而且消耗大量溶剂乙醇.为此,我们借鉴乙酰螺旋霉素薄膜衣片含量测定方法(下称称量法)试验,两种方法所测含量基本一致.该法准确可靠,且有操作简便的特点,建议作为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汪正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尊重急诊患者知情权减少护患纠纷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了解就医知情权.特别在医院的前哨--急诊室,由知情权引发的护患纠纷引起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作者:石秀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依托红霉素颗粒水分的费休氏法测定研究

    目的探讨依托红霉素颗粒水分的费休氏法测定.方法采用不含吡啶的费休氏试液、以无水甲醇:吡啶(1:1)为溶剂测定依托红霉素颗粒的水分.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0.09%,RSD为0.41%.结论该方法测定时间短、准确,可作为依托红霉素颗粒的水分测定方法.

    作者:朱月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顺铂和氟脲嘧啶联合术前诱导化疗治疗舌鳞癌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顺铂(cisplatin CDDP)和5-氟脲嘧啶(5-fluorouracil,5-FU)联合术前诱导化疗对口腔舌鳞癌的抗瘤作用.方法 对36例口腔舌鳞癌患者采用顺铂和氟脲嘧啶联合术前诱导化疗,总计量CDDP 80 mg·m-2、5-FU 2.0 g,在4 d内平均给予.结果以肿瘤体积缩小50%以上或症状明显缓解为有效,总有效率为66.7%,化疗的主要毒副反应为胃肠反应91.7%.结论 CDDP和5-FU联合诱导化疗方案对舌癌能够取得明显的近期疗效.

    作者:曾贺;颜雨春;后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与沙丁胺醇雾化液联合雾化呼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与沙丁胺醇雾化液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6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5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综合性治疗,包括抗病毒、吸氧、止咳、镇静等.对照组用沙丁胺醇雾化液0.03mg·kg-1雾化吸入.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每次1 ml,含布地奈德0.5 mg)雾化吸入.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与沙丁胺醇雾化液联合雾化吸入可尽快缓解喘憋症状,缩短毛细支气管炎的病程及住院时间.

    作者:朱惠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胸腺肽辅助化疗浸润型肺结核6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浸润型肺结核(Ⅲ型pulmnary tuberclsis)采用胸腺肽免疫调理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38例Ⅲ型P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HRZE/4HR+胸腺肽80 mg静滴,每日1次,连用1月治疗,68例)和对照组(2 HRZE/4 HR治疗,70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肺部病灶改变,1月吸收1/3分别为25%、15%,2月吸收1/3分别为32%、18%.治疗组和对照组痰查抗酸杆菌阴转率,1月末分别为50%、42%,2月后分别为100%、74.2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结论胸腺肽辅助治疗Ⅲ型PT,可明显缩短痰抗杆菌转阴的时间,加快肺部病灶的吸收速度.

    作者:于强;席启辉;高世定;聂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安徽启动中药饮片GMP认证工作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

    乙型病毒性肝炎在全球所有疾病中占据显赫位置,它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本文通过对乙肝病毒传染、复制、自身免疫、治疗进一步认识,为今后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高英;寻惠敏;李菊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RP-HPLC法测定感冒清热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

    目的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感冒清热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依利特ODS-C18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检测波长为250 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葛根素对照品在1.05~157.5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98.5%,RSD为0.9%.结论该方法可行,结果可靠,重现性好.

    作者:徐家根;初立梅;陆继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质子泵抑制剂(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密切相关.清除Hp可改善组织学炎症变化.虽然体外试验Hp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但临床上仅少数有效.本研究旨在观察质子泵抑制剂(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的疗效作用.现将我院从2001年~2003年门诊治疗的120例报道如下.

    作者:吴贞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分光光度法测定梨和苹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目的探讨梨和苹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待测样加草酸处理成匀浆,过滤后于490 nm处作分光光度测定.结果经分光光度扫描,脎的峰值吸收为488~492 nm,温度是测定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此法可用于苹果、梨中的维生素C含量测定,较化学法简便.

    作者:羊金梅;覃超凤;余瑞林;黄锁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法莫替丁片含量--中国药典(2000版)和美国药典(26版)方法的比较

    目的 用RP-HPLC测定法莫替丁片含量,并将中国药典(2000版)与美国药典(26版)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莫替丁片含量.中国药典(2000版)色谱条件:C18柱,以庚烷磺酸钠溶液(取庚烷磺酸钠2.0 g,加水900ml溶解后,用冰醋酸调节pH至3.9,加水至1000 ml)-乙腈-甲醇(25:6: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 nm.美国药典(26版)色谱条件:C18柱,以水-甲醇-磷酸二氢钾缓冲液(31:6:3,用磷酸调节pH至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中国药典(2000版)方法法莫替丁在0.012 5~0.20 g·L-1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9.美国药典(26版)方法法莫替丁在0.002 024~0.202 4 g·L-1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9.结论 二者法莫替丁浓度与峰面积都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但美国药典(26版)与中国药典方法(2000年版)相比,峰面积较小,但流动相成本较低,易得,更安全.

    作者:谈珺珺;谷薇薇;王金萍;刘伟;张黎娟;刘利苹;张福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30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脑电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研究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脑电监测结果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脑电监测仪对30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动态连续监测,并对不同程度脑电图异常波形进行分级,分析不同分级脑电图结果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完全或基本恢复的11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人首次脑电描记结果均为Ⅰ~Ⅱ级,而首次脑电描记结果Ⅳ~Ⅴ级的7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终均死亡.结论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脑功能终恢复结果与脑电图变化的严重程度有关.在治疗过程中,脑电监测结果分级逐渐升高者预后转差.

    作者:邵雪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药师走向临床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介绍我院药师走向临床的实践与体会.方法 结合实践对深入临床过程中遇到的典型病例进行总结.结果 药师深入临床发挥了积极作用.结论药师走向临床不但提高临床治愈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降低药源性疾病和不良反应,促使临床医师和病人看到有临床药师参与用药决策的优越性,形成医、药、护多学科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良性循环.关建词:药师;临床;实践;体会

    作者:庄旭琴;刘祥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肌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急症,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如治疗护理不当,会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再灌注心肌治疗是近几年来治疗心肌梗死的主要进展之一,它可限制梗死面积,改善预后,治疗时间越早,梗死范围越小,病死率越低.本文针对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发病至入院226 h内应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律失常、出血、低血压等临床并发症进行相应的预防、观察和护理干预,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翠萍;王淑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