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烟肼致假性肠梗阻6例

孙安修;耿桂飞;徐厚兰

关键词:异烟肼, 假性肠梗阻,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异烟肼致假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6例异烟肼致假性肠梗阻病例的临床资料的处理.结果 异烟肼致假性肠梗阻6例,其中2例行剖腹术,4例行保守治疗,2例术中探查后发现为假性梗阻,4例行保守治疗成功.结论 异烟肼致假性肠梗阻临床少见,遇见假性肠梗阻病例时考虑此致病因素,有助于诊治.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

    目的探讨胸腰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手术的治疗.方法应用短节段C-D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15例,比较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和神经功能变化.结果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标准,较术前改善二级以上.结论短节段C-D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是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周骏武;胡召云;张生;吴丙虎;胡磊;周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闭式冲洗引流的术后护理

    慢性硬膜下血肿约占颅脑损伤的1%,占颅内血肿10%左右,高龄者好发.传统的方法是麻醉下行开颅术或钻孔引流术,给病人带来一定的肉体和精神的创伤.我院自1998年以来,对22位慢性硬膜下血肿行微创闭式冲洗引流术,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骆玉乔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分析

    阑尾切除术是外科师生基本手术之一,而该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是切口感染.如何防止切口感染,是普外科医生值得重视的问题.

    作者:朱胜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尼莫地平预防神经外科介入治疗术后血管痉挛的护理体会

    我科自2001年9月引入神经外科介入治疗技术以来,使用尼莫地平预防术后血管痉挛[1],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有关资料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朱红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结果 127例哮喘性支气管炎分为治疗组76例,对照组51例,各项临床指标观察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雾化吸入激素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疗效好.

    作者:余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检测诊断肺癌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中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肺癌诊断中的辅助价值.方法测定了56例健康对照组,63例肺癌患者血清中TSGF,并进行比较.结果肺癌患者血清中TSGF的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1),肺癌患者经治疗后含量水平下降(P<0.05),对肺癌患者诊断灵敏度89.29%,特异度91.07%.结论 TSGF具有敏感度高、特异性好,同时其操作简便、快速、无需特殊的仪器设备,对肺癌患者辅助诊断和病情监控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向红;孙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转移因子胶囊联合消疣汤治疗扁平疣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转移因子胶囊联合消疣汤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将60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口服转移因子胶囊,中药消疣汤内服及外搽,对照组口服转移因子胶囊,外用0.03%维A酸霜.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转移因子联合消疣汤有良好的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治疗扁平疣疗效确切.

    作者:陈碧云;李达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应用进展

    目的介绍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药品热原检查方面的研究、应用和进展.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结果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正以其突出的优点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但国内多用于限度检查,定量法应用尚待普及.结论须加强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及鲎试剂的研究,规范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使之系统化.

    作者:吴杨;赵云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美开朗治疗开角型青光眼术后高眼压26例

    2%美开朗滴眼液(卡替洛乐滴眼液),为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有内在拟交感作用,无膜稳定性,其通过抑制房水的产生,使眼压下降,临床广泛用于治疗青光眼术前高眼压,但在治疗开角型青光眼术后高眼压方面,报道较少,我们采用2%美开朗治疗26例(28只眼)开角型青光眼术后高眼压患者,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江拥军;江陆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婴幼儿感染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临床分析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Secondary Thrombocytosis,以下简称ST)又称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可由感染和炎症、贫血、肿瘤、脾切除术后等原因[1]引起,临床虽较多见,但通常没有症状,易被忽视.

    作者:郑雯洁;石海矾;张园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合肥市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几点体会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依法对已生产销售的药品进行安全性监督的一种手段,是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保证公众用药安全有效,促进合理用药的重要职责.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我们始终把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国家局、省局的部署,强化了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的基础性工作,使监测工作不断顺利地向前推进.

    作者:董宪法;李孝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G-CSF联合LD-AA方案治疗高危组AML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危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高危组AML选择G-CSF和小剂量化疗和小剂量阿克霉素和阿糖胞苷(LD-AA)为治疗方案,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 10例高危组AML中,7例达到CR,达PR 2例,NR 1例,总有效率为90%.3例有轻度的骨髓抑制作用,2例有一过性的心脏损害,4例有骨痛表现.结论该方案治疗高危组AML不仅具有较高的临床缓解率,而且毒副作用轻.可将此方案作为高危组AML的较好选择.

    作者:丁江华;朱娜;张荣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

    随着社会人均寿命延长,老年维持性血透(MHD)患者不断增加.国内外的研究证明,心血管并发症仍是慢性透析(HD)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1].

    作者:彭秀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充分履行纪检监察职能,大力治理药品开单提成

    药品开单提成或药品回扣,是多年来困扰医疗卫生行业,深受社会各界关注的行业不正之风,已成为社会公害.卫生部和国务院纠风办近年来一直将治理药品开单提成作为加强医疗卫生行业行风建设的重点,采取了多种措施,使得这一损害病人利益的不正之风得到一定遏制,但距根本好转还相差甚远.本文结合我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对药品开单提成现象作一分析,以供参考.

    作者:张惠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充血性心衰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A)水平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7例CHF按心功能级别分组进行治疗,于治疗前后抽血作UA等检测,并用30例其他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CHF患者各组治疗前血清UA水平显著地升高、治疗后UA水平显著地降低,治疗前后UA水平从高到低均依次为心功能Ⅳ级>Ⅲ级>Ⅰ~Ⅱ级>对照组.结论 CHF患者心功能级别越高,其血清UA水平越高、预后越差,故检测CHF患者的血清UA可判断其病情、评估其预后.

    作者:罗治华;唐荣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羟丙甲基纤维素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根据羟丙甲基纤维素的性质、特点,探讨其在片剂、缓释与控释剂、眼部给药系统、混悬型液体制剂、凝胶和软膏等7个方面的作用,并就近年来羟丙甲基纤维素在药剂学领域中的应用作一回顾.

    作者:秦冬梅;王恒;李海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目的探讨脉压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经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89例,男68例,女21例,年龄26~81(61.22±10.74岁.外周肱动脉压力测定收缩压、舒张压.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用冠脉病变的血管支数表示.根据WHO标准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脉压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P<0.05);脉压≥ 50 mmHg的冠心病患者2支和3支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脉压<50 mmHg的冠心病患者(P<0.05).结论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脉压差越大,冠脉病变越严重,越容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作者:尤家聪;许邦龙;徐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支气管和肺动脉联合成形治疗中央型肺癌

    目的总结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体会.方法 1995年9月~2003年1 2月,对12例中央型肺癌施行支气管肺动脉联合成形肺叶切除,包括双袖式左肺上叶切除6例;双袖式右肺上叶切除2例;双袖式右肺中上叶切除1例;双袖式右肺中上叶切除同时隆突重建1例;袖式左上肺叶切除、肺动脉楔形切除1例;袖式右肺中上叶切除、肺动脉楔形切除1例.结果本组无死亡及吻合口瘘发生.结论支气管肺动脉联合成形术使肺癌手术指征扩大,符合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及大限度保留肺功能的肺癌手术基本原则,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术式.

    作者:刘晓;于在诚;胡旭;柴惠平;张仁泉;王云海;方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酮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酮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方法酮康唑口服0.2 g每日2次,酮康唑0.2加入生理盐水5 ml中点眼,0.5 h一次,治疗22例真菌性角膜溃疡病人.结果治愈19例,治愈率86.4%;有效1例,占4.5%;失败2例,占9.1%.病情轻重及治疗早晚与愈后关系密切.结论酮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明显,给药途径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崔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膈肌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膈肌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5例膈肌损伤中穿透性损伤2例,闭合性损伤3例.5例均合并其它脏器伤(100%).经胸手术2例;经腹手术3例,其中2例改为胸腹联合切口.术前确诊1例(20%).结果全组均痊愈出院,无病死病例.结论胸痛、胸闷、气急和腹痛是膈肌损伤的四大症状.CT检查肺挫伤、血胸或血气胸及同侧肝或脾周积液是膈肌损伤的间接征象.手术是诊断膈肌损伤的主要方法,术中仔细检查是减少漏诊的关键.胸腹部穿透伤以经胸手术,胸腹部闭合伤以经腹手术为宜.

    作者:洪孝飞;张伟;张崇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