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红;孙昕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利凡诺引产的中期妊娠妇女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观察组),并与同期80例单纯用利凡诺引产的中期妊娠妇女(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80例宫颈Bishop评分均有升高,显效率为86.25%,总有效率为100%;流产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及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宫颈成熟效果好,副反应轻微,完全流产率高,减少了清宫率,减少感染机会,同时引产时间显著缩短.
作者:翟淑娟;张素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慢性硬膜下血肿约占颅脑损伤的1%,占颅内血肿10%左右,高龄者好发.传统的方法是麻醉下行开颅术或钻孔引流术,给病人带来一定的肉体和精神的创伤.我院自1998年以来,对22位慢性硬膜下血肿行微创闭式冲洗引流术,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骆玉乔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CSAP)是以胰腺弥漫性出血和组织坏死为特征的急性胰腺炎.它发病急骤,病情凶险,老年人遭此重创,虽全力救治度过危险期,但多有各种并发症而使病程迁延,由于存在免疫和代谢功能紊乱,造成并发真菌感染的机会增加[1].我们总结54例老年人CSAP合并真菌感染的防治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杨希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阑尾切除术是外科师生基本手术之一,而该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是切口感染.如何防止切口感染,是普外科医生值得重视的问题.
作者:朱胜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微创外科的迅速发展,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是治疗宫外孕极具应用前景的微创外科新技术,与传统的宫外孕剖腹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小、肠道影响小、病人术后痛苦少、下床活动早、不需拆线、住院时间短等优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好下.
作者:刘雪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异烟肼致假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6例异烟肼致假性肠梗阻病例的临床资料的处理.结果 异烟肼致假性肠梗阻6例,其中2例行剖腹术,4例行保守治疗,2例术中探查后发现为假性梗阻,4例行保守治疗成功.结论 异烟肼致假性肠梗阻临床少见,遇见假性肠梗阻病例时考虑此致病因素,有助于诊治.
作者:孙安修;耿桂飞;徐厚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药品开单提成或药品回扣,是多年来困扰医疗卫生行业,深受社会各界关注的行业不正之风,已成为社会公害.卫生部和国务院纠风办近年来一直将治理药品开单提成作为加强医疗卫生行业行风建设的重点,采取了多种措施,使得这一损害病人利益的不正之风得到一定遏制,但距根本好转还相差甚远.本文结合我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对药品开单提成现象作一分析,以供参考.
作者:张惠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了避免精皮质激素的副作用,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探索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在疼痛门诊对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来比林镇痛复合液腰椎椎间孔神经阻滞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医院对医疗设备的投入越米越大.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已成为医疗设备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提高了设备完好率,才能提高设备利用率,为医院取得更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就如何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的完好率谈淡自己的体会.
作者:杨海波;邹若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膈肌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5例膈肌损伤中穿透性损伤2例,闭合性损伤3例.5例均合并其它脏器伤(100%).经胸手术2例;经腹手术3例,其中2例改为胸腹联合切口.术前确诊1例(20%).结果全组均痊愈出院,无病死病例.结论胸痛、胸闷、气急和腹痛是膈肌损伤的四大症状.CT检查肺挫伤、血胸或血气胸及同侧肝或脾周积液是膈肌损伤的间接征象.手术是诊断膈肌损伤的主要方法,术中仔细检查是减少漏诊的关键.胸腹部穿透伤以经胸手术,胸腹部闭合伤以经腹手术为宜.
作者:洪孝飞;张伟;张崇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无肝素透析联机清除率监测的临床应用以及疗效.方法先用肝素盐水预充管道,接管后丢弃肝素盐水,透析过程中每15~30 min用生理盐水150~200ml快速冲洗透析器和管路.观察对患者出血、体外循环凝血、Kt/V值的影响.结果 12例急慢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危出血患者共行58例次无肝素透析,未见出血加重,但部分患者因凝血,透析时间缩短,透析效率下降.结论无肝素透析安全简便,适用于高危出血患者,但部分患者透析效率下降,需增加透析次数.
作者:阚明;陈雷;胡淑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氯霉素片含量测定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超声处理或浸泡振荡.结果超声处理1 min或浸泡3min后振荡1 nmin即可使氯霉素完全溶解.结论该方法简便、省时、准确.
作者:金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介绍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药品热原检查方面的研究、应用和进展.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结果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正以其突出的优点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但国内多用于限度检查,定量法应用尚待普及.结论须加强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及鲎试剂的研究,规范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使之系统化.
作者:吴杨;赵云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纳络酮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9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纳络酮治疗组(n=49)和对照组(n=48),治疗组接受为期10d的纳络酮治疗,分析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病情、血β-内啡肽、脑干诱发电位的变化,并同时对比随访结束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①纳络酮治疗组觉醒天数缩短且意识功能恢复较快.②治疗组血β-内啡肽下降程度及速度较对照组加快(P<0.05).③治疗组BAEP的I-V波峰潜伏期(I-VIPL)在用药后较对照组短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纳络酮对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缩短昏迷时间,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且其使用安全,治疗过程中未见毒、副作用.
作者:赵新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患者男,65岁,农民.因恶性淋巴瘤(Ⅲ A期)入院治疗.入院前1周出现咽痛、声嘶、咳嗽、咳白粘痰.检体:双侧颈部、锁骨上区、腋下、腹股沟等处可及约0.8 cm×0.8 cm至3.5 cm×3.5 cm大小不等、质中等、活动性肿块,咽红,扁桃体不大,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作者:祝惠琴;许道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磺酸罗哌卡因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在Lichrospher C18柱上,以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4.5)-乙腈(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流量为1.0 ml@min-1.结果甲磺酸罗哌卡因的浓度在0.04~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A=423 618C+490 179,r=0.999 8.精密度试验RSD为0.3%(n=6),低检测限为1ng.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作者:张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盐酸环丙沙星软膏剂的含量测定及储藏方法.方法用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环丙沙星软膏的含量,同时用强化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等方法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一阶导数光谱能消除软膏基质对盐酸环丙沙星软膏剂含量测定的干扰,线性范围为1~6 mg@L,回收率在97%~101.9%(n=5),日内日间的RSD均小于1.83%,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9.88%,RSD=0.36%(n=5).本品对光、热均不稳定.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成本低廉.储藏时应避光,密闭,置阴凉处,储藏保质期1年.
作者:葛德升;刘涟;庄卫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非消化道出血性贫血的病因.方法应用红细胞平均值进行贫血的形态学分类和MCV/RDW分析法,分别对5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检测分析,并将两种分析方法加以比较.结果红细胞平均值形态学分类示:正细胞性贫血11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3例,单纯小细胞性贫血2例,大细胞性贫血1例,无法分类者35例;MCV/RDW法示:正细胞不均一性贫血占51.923%(27/52),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占30.769%(16/52),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占1 3.462%(7/52),大细胞均一性贫血占1.923%(1/52),正细胞均一性贫血占1.923%(1/52).结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非消化道出血性贫血的原因主要为缺铁性和(或)叶酸缺乏性,MCV/RDW分析法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方卫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丹参注肘液对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神经痛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口服万乃洛韦、芬必得,外涂三黄洗剂,治疗组加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疼痛VAS评分、疗效差异.结果两组共75例完成疗程,其中治疗组38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治疗后疼痛积分、皮损+疼痛积分、疼痛VA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皮损改善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皮损改善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愈显率为68.42%,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愈合率为45.95%,总有效率为78.38%,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ITT意图治疗分析总疗效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能改善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神经痛,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黄咏菁;陈信生;刘文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A)水平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7例CHF按心功能级别分组进行治疗,于治疗前后抽血作UA等检测,并用30例其他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CHF患者各组治疗前血清UA水平显著地升高、治疗后UA水平显著地降低,治疗前后UA水平从高到低均依次为心功能Ⅳ级>Ⅲ级>Ⅰ~Ⅱ级>对照组.结论 CHF患者心功能级别越高,其血清UA水平越高、预后越差,故检测CHF患者的血清UA可判断其病情、评估其预后.
作者:罗治华;唐荣德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