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希宁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Secondary Thrombocytosis,以下简称ST)又称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可由感染和炎症、贫血、肿瘤、脾切除术后等原因[1]引起,临床虽较多见,但通常没有症状,易被忽视.
作者:郑雯洁;石海矾;张园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患者男,65岁,农民.因恶性淋巴瘤(Ⅲ A期)入院治疗.入院前1周出现咽痛、声嘶、咳嗽、咳白粘痰.检体:双侧颈部、锁骨上区、腋下、腹股沟等处可及约0.8 cm×0.8 cm至3.5 cm×3.5 cm大小不等、质中等、活动性肿块,咽红,扁桃体不大,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作者:祝惠琴;许道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描爪草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小毛茛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以块根入药.主要产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北、贵州、广西等省、自治区.猫爪草性味辛、平.归肺、肝经.有散结、消肿、清热、解毒的功能.
作者:刘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减轻人工流产时孕妇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方法设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术前及术中静脉应用双异丙酚、芬太尼、麻黄碱,观察孕妇术中、术后的反应;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结果试验组孕妇术中无疼痛,无1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扩宫容易;无1例麻醉药过敏,副反应少.试验组术前术后心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术后心率明显低于术前(P<0.05),两组孕妇术前术后血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方法用于无痛人工流产安全、有效,能达到无痛苦并预防并发症的目的.
作者:汪霞;尹健;沈艳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测定常见的蚕豆、芦笙、马蹄、香醋、豆油胆固醇含量.方法比色法测定.测定波长555 nm,线性范围为0.337~33.37 mg@L1,平均吸收率为98.66%,RSD为1.2%.结果和结论胆固醇含量:豆油>马蹄>蚕豆>芦笙>香醋.
作者:俞斐;张根元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改进盐酸班布特罗的合成工艺.方法经酯化、溴化、还原、缩合、成盐五步反应合成盐酸班布特罗.结果完成了盐酸班布特罗的合成,经波谱数据确认了其结构.结论该反应途径为工业生产提供了较佳的合成路线.
作者:黄鹏;倪受东;冯传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膈肌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5例膈肌损伤中穿透性损伤2例,闭合性损伤3例.5例均合并其它脏器伤(100%).经胸手术2例;经腹手术3例,其中2例改为胸腹联合切口.术前确诊1例(20%).结果全组均痊愈出院,无病死病例.结论胸痛、胸闷、气急和腹痛是膈肌损伤的四大症状.CT检查肺挫伤、血胸或血气胸及同侧肝或脾周积液是膈肌损伤的间接征象.手术是诊断膈肌损伤的主要方法,术中仔细检查是减少漏诊的关键.胸腹部穿透伤以经胸手术,胸腹部闭合伤以经腹手术为宜.
作者:洪孝飞;张伟;张崇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介绍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药品热原检查方面的研究、应用和进展.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结果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正以其突出的优点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但国内多用于限度检查,定量法应用尚待普及.结论须加强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及鲎试剂的研究,规范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使之系统化.
作者:吴杨;赵云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药品开单提成或药品回扣,是多年来困扰医疗卫生行业,深受社会各界关注的行业不正之风,已成为社会公害.卫生部和国务院纠风办近年来一直将治理药品开单提成作为加强医疗卫生行业行风建设的重点,采取了多种措施,使得这一损害病人利益的不正之风得到一定遏制,但距根本好转还相差甚远.本文结合我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对药品开单提成现象作一分析,以供参考.
作者:张惠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总结10年米我科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青、中、老年人均有,男性多于女性.由于精心护理,使得临床疗效显著提高,90%以上患者均得到治愈.因此,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的治疗效果不仅取决于正确的治疗措施,而且与良好的护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沈国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危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高危组AML选择G-CSF和小剂量化疗和小剂量阿克霉素和阿糖胞苷(LD-AA)为治疗方案,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 10例高危组AML中,7例达到CR,达PR 2例,NR 1例,总有效率为90%.3例有轻度的骨髓抑制作用,2例有一过性的心脏损害,4例有骨痛表现.结论该方案治疗高危组AML不仅具有较高的临床缓解率,而且毒副作用轻.可将此方案作为高危组AML的较好选择.
作者:丁江华;朱娜;张荣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根据羟丙甲基纤维素的性质、特点,探讨其在片剂、缓释与控释剂、眼部给药系统、混悬型液体制剂、凝胶和软膏等7个方面的作用,并就近年来羟丙甲基纤维素在药剂学领域中的应用作一回顾.
作者:秦冬梅;王恒;李海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纳络酮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9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纳络酮治疗组(n=49)和对照组(n=48),治疗组接受为期10d的纳络酮治疗,分析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病情、血β-内啡肽、脑干诱发电位的变化,并同时对比随访结束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①纳络酮治疗组觉醒天数缩短且意识功能恢复较快.②治疗组血β-内啡肽下降程度及速度较对照组加快(P<0.05).③治疗组BAEP的I-V波峰潜伏期(I-VIPL)在用药后较对照组短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纳络酮对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缩短昏迷时间,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且其使用安全,治疗过程中未见毒、副作用.
作者:赵新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非消化道出血性贫血的病因.方法应用红细胞平均值进行贫血的形态学分类和MCV/RDW分析法,分别对5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检测分析,并将两种分析方法加以比较.结果红细胞平均值形态学分类示:正细胞性贫血11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3例,单纯小细胞性贫血2例,大细胞性贫血1例,无法分类者35例;MCV/RDW法示:正细胞不均一性贫血占51.923%(27/52),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占30.769%(16/52),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占1 3.462%(7/52),大细胞均一性贫血占1.923%(1/52),正细胞均一性贫血占1.923%(1/52).结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非消化道出血性贫血的原因主要为缺铁性和(或)叶酸缺乏性,MCV/RDW分析法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方卫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1998年1月~2002年12月铜陵市人民医院细菌耐药性流行状况.方法对5年来所有临床分离细菌2 152株,排除同一患者的重复菌株,用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试验标准委员会判断标准分析结果.结果 2152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占33.92%,革兰阴性菌占66.08%.常见的临床分离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 5.33%),金黄色葡萄球菌(13.34%),铜绿假单胞菌(1 3.20%),大肠埃希菌(11.90%),不动杆菌属(9.57%)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在相应的葡萄球菌中比例分别为31.36%和69.39%,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耐药株占70%以上,对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敏感性好.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枸橼酸菌属和不动杆菌属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多在30%以上,对亚胺培南敏感性好.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定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达镲16%和8%;洋葱克伯霍尔德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显示高度耐药,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76%和97%.结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但革兰阳性菌呈上升趋势,尤以甲氧西林耐药菌株明显.细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缓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陈亮;方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了避免精皮质激素的副作用,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探索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在疼痛门诊对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来比林镇痛复合液腰椎椎间孔神经阻滞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1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及60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心肌梗死主要特点:(1)临床症状不典型;(2)并发症多;(3)预后差,死亡率高.结论 提高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作者:程颍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异烟肼致假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6例异烟肼致假性肠梗阻病例的临床资料的处理.结果 异烟肼致假性肠梗阻6例,其中2例行剖腹术,4例行保守治疗,2例术中探查后发现为假性梗阻,4例行保守治疗成功.结论 异烟肼致假性肠梗阻临床少见,遇见假性肠梗阻病例时考虑此致病因素,有助于诊治.
作者:孙安修;耿桂飞;徐厚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阑尾切除术是外科师生基本手术之一,而该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是切口感染.如何防止切口感染,是普外科医生值得重视的问题.
作者:朱胜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磺酸罗哌卡因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在Lichrospher C18柱上,以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4.5)-乙腈(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流量为1.0 ml@min-1.结果甲磺酸罗哌卡因的浓度在0.04~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A=423 618C+490 179,r=0.999 8.精密度试验RSD为0.3%(n=6),低检测限为1ng.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作者:张毅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