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7例膝关节镜手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

郑燕文;李瑜

关键词:膝关节镜手术, 手术配合, 器械保养
摘要:目的 探讨和总结膝关节镜手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方法 通过127例膝关节镜手术的护理配合过程,总结其配合和体会.结果 127例膝关节镜手术均能顺利完成,无一例感染的发生.结论 重视膝关节镜手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器械规范清洗等各个环节,对手术的顺利完成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手术质量,防止感染的发生.
工企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随访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随访对肝硬化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00名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实施一般的出院指导和定期的护理随访,对照组只实施常规的出院指导,分别于患者出院一年后调查患者的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结果 实验组依从从性及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p<0.05).结论 对肝硬化患者实施定期的护理随访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措施.

    作者:晋大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分析

    目的 测定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探讨老年脑梗死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1年11月-2012年11月间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3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我院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进行两组患者的血清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观察两组患者血清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20.39±3.17) μmol/L,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12.06±2.45)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同时为临床诊断老年脑梗死提供参考,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田景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ICU49例临床患者的资料.结果 经过精心护理49例中,完全好转无并发症38例,无效8例,放弃治疗3例.结论 关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降低其发生率,从而降低病死率.

    作者:孙尧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焦虑与心理护理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焦虑情况,并进行心理护理效果评估.方法 采用引起病人焦虑相关的因素列出让病人自选,也可随意添加以询问交谈的方式,对92例慢性乙型肝炎的人问卷调查,并对心理护理前后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后焦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心理护理前.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减轻焦虑,促进康复.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5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体会

    目的 通过对晚期乳腺癌患者动态观察治疗及护理体会,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更好的做好护理工作.方法 5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从院内确诊动态观察治疗及护理,均为患者提供迅速有效明确到位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 病情好转趋于稳定出院者49例,占99%.结论 尽早尽快对晚期乳腺癌患者实施有效治疗,给予精心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周期,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洪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职业病人群的健康监护

    随着社会工业化的不断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提高,职业危害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及广大群众的重视,对职业病人群的监护机制也日益完善.首先介绍下与职业病相关的概念,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作者:张晓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来我院就诊的4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临床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5例患者中通过实验室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的患者有41例,初诊准确率高达91.11%,另4例患者是在手术中检查确诊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身体痊愈.有3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6.67%.结论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外科中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措施以确保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保证患者早日康复,现阶段手术治疗是急性阑尾炎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姚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2例胃粘膜下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发生于胃粘膜下的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分析2例胃粘膜下IMT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并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2例IMT中男性1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84岁、19岁.肿块均位于胃窦部粘膜下.组织学主要表现为梭形细胞肿瘤,主要为纤维母细胞与肌纤维母细胞,二者混杂排列,呈束状、编织状,间质为大量炎症细胞.肿瘤细胞vimentin均(+),1例SMA(+),1例desmin(+),而CD117、CD34、S-100均(-).结论 胃粘膜下IMT是比较少见的良性肿瘤,但少数具有复发倾向及恶变潜能,主要由梭形细胞和炎症细胞组成,需与梭形细胞肿瘤鉴别.

    作者:张崇辉;冯晓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246例阴道镜检查与病理学诊断及HPV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疾病阴道镜诊断与病理学诊断及HPV感染的关系.方法 2009年0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姜堰区妇保所行宫颈细胞学检测包括宫颈刮片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3080人中细胞学检查异常者包括ASC-US,LSIL,HSIL病变共2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专门医师及技术人员行HPV高危亚型筛查及阴道镜下可疑部位活检.结果 (1)阴道镜下对可疑部位活检246例,CIN检出率66例,宫颈癌5例,尖锐湿疣2例,宫颈炎症170例.(2)宫颈病理学阳性组(包括CIN和宫颈浸润癌)和病理学阴性组包括炎症和宫颈湿疣)的HPV阳性率分别为64.8%和29.7%,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01) (3) HPV阳性者较HPV阴性者年龄显著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采用阴道镜检查能及早发现CIN和宫颈癌,HPV感染是宫颈癌和CIN的重要原因,HPV阳性的年龄显著低于HPV阴性.

    作者:钱秀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玉屏风散治疗小儿慢性腹泻52例

    目的 探讨玉屏风散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择104例慢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玉屏风散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参苓白术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并未增加.结论 玉屏风散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疗效明显,值得借鉴.

    作者:崔延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X线表现

    目的 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X线表现,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从而降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死亡率、减少其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08年-2012年我院26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X线表现.结果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X线表现主要有:肠曲充气不良,肠曲内小液平,肠曲扩张,肠壁增厚、内壁模糊,肠壁积气.结论 X线表现有助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明确诊断及分期,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徐晓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踝关节外侧结构重建在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分析踝关节外侧结构重建在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采用踝关节外侧结构重建治疗的11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从体半束腓骨的短肌腱解剖对距腓前韧带与跟腓韧带进行重建,比较术前、术后踝关节评分.结果 术后随访12个月,术后患者踝关节稳定性和疼痛及活动能力明显改善,患者术前踝关节评分为43.89±8.05,患者术后踝关节评分为74.45±5.28,术前、术后踝关节评分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踝关节外侧结构重建在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中的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对早期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肝硬化由于病程长、久治不愈、时好时坏、治疗依从性差,导致病情进行性发展,影响生命健康.针对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进行了健康教育,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住院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仅予以常规的药物治疗,并沿袭以往的生活习惯,不给于健康教育措施.而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于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结果 两组比较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干预后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措施可明显提高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早期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报告如下.

    作者:黄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ICU护士的职业防护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意外被各种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者或者病人的血液、体液(羊水、心包液、胸腔液、腹腔液等人体物质)污染了皮肤、黏膜或者被含有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作者:宋兰兰;李旭萍;王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二组,二组均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5d后改阿奇霉素口服序贯治疗;对照组给予红霉素静脉滴注7d后改罗红霉素口服序贯治疗,对二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具有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理想药物.

    作者:张燕霞;李艳玲;李永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824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分析

    随着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群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脂肪、高热量物质的过量摄入,使得人群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增高,导致机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继发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是现今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高胆固醇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这一结论已被医学界所认可.对于健康人群来说,控制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有效手段.因此,定期进行体检,了解体内血清总胆固醇的水平,改变饮食结构,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主动进行干预,把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控制在正常水平是至关重要的.现对2012年6-9月来本院进行体检的824例健康人群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连蕾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对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作用.方法 回顾141例脑血管意外(急性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脑部机能紊乱的总称,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脑血栓)患者在院前的急救和护理.结果 通过对病情准确判断,果断采取抢救措施,转运中严密观察病情,严格遵守护理无菌操作,减少了脑血管意外的伤残率和死亡率.结论 脑血管意外患者在院前急救中采取正确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是有效的,值得推广.

    作者:左娜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后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后患者脑复苏的效果及护理.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后患者脑复苏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配合在亚低温治疗期间给予精心护理,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云;顾春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临床医学检验的地位和作用探析

    医学检验在临床中十分重要,是确诊疾病、进行治疗的关键所在.本文从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和微生物学两个方面进行探析其地位和作用,并提出临床和医学检验想结合的措施.

    作者:李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头皮针在小儿股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小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方法 对我院儿科2009年10月-2012年10月住院的236名婴幼儿行股静脉采血抽取血标本,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8名,观察组使用7号头皮针连接注射器采股静脉血,对照组用注射器直接采股静脉血,观察两组一次性成功率和血肿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肿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 使用7号头皮针连接注射器采婴幼儿股静脉血优于用注射器直接采股静脉血,值得推广.

    作者:袁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工企医刊杂志

工企医刊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局

主办:哈尔滨市工厂企业医院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