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爱淑;吕凤;赵伟丽
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可出现较严重的心功能不全或(和)肾功能不全,传统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死亡率较高.我院近三年来积极将透析疗法用于酒精性心肌病并发急性心、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抢救,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克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近年我院应用普米克、博利康尼百瑞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病人,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江春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辅助治疗措施之一,由于气道开放,并发症较多,我院自1998年以来,在抢救颅脑损伤中共行气管切开88例,经过良好的术后护理,使并发症大为降低现报告如下.
作者:庄虔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138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疗效,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并探讨手术佳方式.方法:总结1995年1月~2005年1月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临床及回访资料,选定手术方式与疗效,血肿类型及年龄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术后半年随访,恢复理想(ADL1~3级)100例(72%),重残8例(6%),死亡30例(22%)(在院死亡21例,出院后死亡9例).结论:小骨窗开颅清除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清除血肿、止血确切,是佳术式.血肿类型及年龄对预后影响较大,手术病人的选择应考虑出院后的生存质量.
作者:尹文军;姜国建;姜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CT从发明到现在30年来,技术上的不断发展和革新,今天的16层CT高质量的各向同性的多平面重建图象[1],已可进行多种形式的形态学诊断,如CTA、各种仿真内窥镜检查和结肠双对比检查等等.同时,CT灌注、CT心脏功能检查和动态关节检查等已将CT带人到了功能诊断的时代,这使得CT的临床应用更加宽广.现就我们使用Lightspeed16一年来的心得参考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杜桂枝;李丹;彭民;刘云;王金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是:领导重视,制度完善;加强学习增强医院感染意识;加强无菌医疗用品和消毒药械的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加强抗生素的使用管理.只有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采取必要的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刘婉贞;王淑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一种向溶液瓶内加入中成药物时,减少产生泡沫的方法.方法:将1800例溶液分为两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各600例,均用60ml、12号针头的注射器加药,将50ml的中成药物加入200ml的液体中,比较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向溶液瓶内加入中成药液时产生泡沫情况.结果:实验组(一)和实验组(二)加中成药液时产生的泡沫少,而对照组产生的泡沫多.结论:向溶液瓶内加入中成药液时,产生泡沫的多少与药液和瓶内液体接触的方式有直接的关系.
作者:高建蓉;谢秀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 病历摘要患者,女,20岁,大学生.左侧躯干毛囊性丘疹20年.该患者出生1月内,无明显诱因于左侧躯干旁侧出现少数散在略高出皮面,大小一致的白色囊丘疹,粟粒大,可挤出脂栓,无痛痒.1岁后大部分白色脂栓表面渐变为顶端为黑色,缓慢增大.2004年10月来皮科诊治.
作者:邵碧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肛肠术后一些患者出现小便困难、尿潴留,考虑其原因大致为术中麻醉影响,术后敷料(带)包扎、填塞过紧,疼痛刺激使病人精神过度紧张害怕小便或不习惯在床上小便,男性病人前列腺肥大等.
作者:孙英华;陈永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清洁灌肠是肛肠病人术前不可缺少的准备工作,痔瘘手术后换药是肛肠病人术后恢复的重要环节;换药时冲洗,以利污物排出,保证创面在无菌环境下生长[1],可见冲洗又是换药时必不可少的主要环节.用注射器冲洗创口,有诸多不便,且不安全,根据临床实际需要,1999年5月我们自行设计了一台电动冲洗机,并应用于临床,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美;张淑芹;马忠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严重疾病,我院自1999年~2004年共收治53例,现将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士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鼻窦炎是儿童的一种常见病、多见病.目前多采用抗生素、滴鼻药、鼻窦负压置换疗法、上颌窦穿刺冲洗等方法治疗,有的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治疗时间较长;有的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患儿多恐惧,多不能配合完成操作,有资料表明n]上颌窦穿刺冲洗对儿童慢性鼻窦炎无效.我科自2000年~2004年,针对儿童慢性鼻窦炎病因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口服鱼腥草针剂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260余例,获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有完整资料的50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道俊;许大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T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各类肾上腺肿瘤的CT资料.结果:47例肾上腺肿瘤中,醛固酮腺瘤17例、嗜铬细胞瘤15例、皮脂腺癌7例,转移瘤5例、髓性脂肪瘤3例,其CT表现各具特征.结论:CT对肾上腺肿瘤病检出率高,在定性诊断上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徐伟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对严重烧伤病人来说,伤后高代谢是普遍存在的,为补偿病人的过度消耗,营养支持十分重要.其目的不单纯是补充营养,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措施,达到迅速封闭创面,保护各组织与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维护细胞代谢、改善免疫功能、参与调控机体的生理活动,促进病人康复的目的.现将我们对烧伤患者营养护理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永兰;魏代淑;花莉;杨同芳;孙春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优生优育知识的普及,孕妇对围生期的监护要求更高,尤其是对高危妊娠胎儿情况的监测,及早发现胎儿缺氧,对改善围生儿预后极为重要,推动了胎儿心率监护技术的应用.
作者:尹爱淑;吕凤;赵伟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笔者从药校毕业从事中药房工作至今,对多年工作的肤浅体会加以总结,以利于今后工作的提高,作为中医临床用药常用的剂型-汤药,有时出现效果不理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原材料质量下降,炮炙、煎煮等没有遵守中药的传统特色,中药调配不合理,处方药品应用混乱,致使出现用药不达方意,从而使汤剂效果不佳.笔者认为调配是中药调剂操作中的重要环节,必须按照医师用药意图进行,以对患者健康和生命负责,下面浅谈几点体会,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王丽丽;刘明江;吕冬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潜伏期长短及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莱芜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36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单活胎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潜伏期≤24h 及>24h组新生儿进行对比.结果潜伏期>24h组新生儿感染高于潜伏期≤24h组(P<0.01),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率潜伏期>24h组则明显低于≤24h组(P<0.01).剖宫产、阴道分娩出现新生儿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破膜时间延长新生儿发生RDS减少,但新生儿感染机会增加.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结局无影响.
作者:成立红;吕昌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病历摘要患者,男,现年70岁.长期从事编辑工作.该患既往史:长期患失眠症,时轻时重,时至今日.2004年6月因走路呼吸困难行血管造影诊断右冠状动脉堵塞90%以上,立即介入支架1枚,呼吸困难临床治愈.左冠状动脉堵塞不超过70%,且其支配的心肌已形成侧支循环,因此未介入支架.同时检查发现双侧颈动脉血栓,狭窄率均不超过70%.血脂检查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作者:李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产科剖宫产手术率的越来越高,针对术后拔除尿管佳时机问题,我科对一年来580例剖宫产者进行观察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曲忠华;马玉敏;姜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化疗的可行性、操作技术及其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选用21G PTC针对15例肝癌患者进行经皮经肝微创穿刺门静脉并注入化疗药或栓塞剂.结果15例患者经皮肝门静脉穿刺均获得成功(10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肝门静脉穿刺是一种可供选择的门静脉给药方法.
作者:王守华;稽雪芹;李咏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