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华
二维超声显像是诊断胎儿唇裂畸形的方法之一,我院对500例中、晚期妊娠的胎儿进行常规产科超声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拇外翻呈上升趋势,多见于骨科临床,经过多次对临床患者调查分析得出结论:一是拇外翻发生系遗传因素所致,二是女性高跟鞋始穿导致拇外翻的程度有重要关系.
作者:郝仁堂;王俊智;仲冬梅;刘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急性酒精中毒是指一次大量饮酒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期转为抑制的状态.目前我国因酗酒导致的急性酒精中毒人数逐年增加,已成为多方面广泛重视的医学和社会问题.现将本科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72例急性酒精中毒的救治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毛晓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就诊的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的跟踪调查显示,我们的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3年11月~2004年10月就诊100例高血压患者,(全部病例符合WHO及我国采用的标准),其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均在40岁以上.方法(1)就诊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制定措施.(2)干预措施①健康教育②心理指导③饮食指导④运动指导.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结果在体重、心理指导、戒烟、限酒、限制脂肪、食盐摄入、增加活动量七项干预指标中,除体重干预前后无明显效果外,其余六项指标均有显著效果(P<0.05).干预后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有明显改善.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生活方面的护理干预,效果是肯定的,充分说明了高血压是可以防治的.生活习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的,要想改变,需要一定的过程,是需要患者本人的恒心及家庭社会对他的支持.
作者:廖希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疾病改变了一个人生存的正常状态和生活模式,生活节律的破坏成为一种强烈信号,冲击着病人的内心世界,而住院治疗对病人更是一个强烈的心理应激.因此,做好住院病人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本人通过临床护理,浅谈几点体会.
作者:樊小玲;晁军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乙型肝炎是我国的高发病,它严重威胁国民的健康,目前无特效药治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重要手段,接种疫苗后是否产生免疫应答是检验免疫成功的关键.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出影响乙肝免疫成功的因素及补救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杨洪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母乳喂养体位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母乳喂养的成败,临床上观察发现:平卧位,由于重力作用,乳房显得较平坦,乳头及周围乳晕不易凸起,婴儿不易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且婴儿面向母亲,方向朝下,要承受头部的重力,婴儿感觉不适;侧卧位,也不利于达到正确的含接姿势,容易出现乳头疼痛及乳损现象;坐位哺乳是佳体位,剖宫产产妇由于初几天腹部切口疼痛,此体位受到一定的限制,常呈半坐卧位姿势.传统的横抱式坐位喂奶母亲既要抱住婴儿身体,有切口的腹部要承受婴儿体重的压力和摩擦,母亲劳累、紧张,较难控制婴儿的头部.影响了母乳喂养.作者经过临床观察,探讨出两种行之有效的环抱式喂养体位,现介绍如下.
作者:林景志;锁军芳;孙淑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剖宫产术是妇产科常见的手术,是解决难产、产科并发症、合并症的主要手段.随着剖宫产率逐年上升,术中出血也相应增多.剖宫产较阴道分娩的出血量多一倍[1].出血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2].因此,如何预防及正确处理术中出血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梁立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慢性肾衰、尿毒症病人,长期依赖血液透析生存.连续不断的透析,不但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和生活障碍,更给部分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生活质量.甚至有的病人因经济来源短缺而不得不放弃治疗,提早结束生命.我科自2002年6月至2004年10月共为16例尿毒症病人使用了血液透析与中药灌肠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减轻了部分痛苦和经济负担,获得了病人及家属的一致好评.现将治疗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晁军平;梵晓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肝硬化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肝病,为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于肝脏而造成的进行性弥漫性肝损害.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临床表现,晚期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在临床上作者发现很多病人是因为饮食不当导致疾病反复发作,因此对患者实施饮食护理非常重要.现将饮食健康指导内容总结如下.
作者:钱湘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人们自身维权意识的加强,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现今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医患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不仅给医患关系带来负面影响,也影响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对此,本文予以分析和探讨.
作者:李军;王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细辛脑注射液,又名α-细辛脑注射液,主要用于肺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咳嗽、咯痰等,少数人对其可产生轻微副作用,如口干、头昏、恶心、胃不适、心慌及便秘等,罕见休克.本文作者曾注射细辛脑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为详细记录过敏性休克过程中患者自觉症状,探讨治疗抢救方法,作者遂将自己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舒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口服卡托普利25mg~75mg/日,将硝酸甘油5mg~20mg,多巴酚丁胺20mg~60mg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以2ug~10ug(kg,min)(5滴~20滴/min),根据血压、心率等症状,调节药物用量比例和浓度,1次/天,应用7天~10天.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8%,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卡托普利、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不仅疗效显著副作用少,而且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虹;翟芳;任维菊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氧氟沙星栓是妇科常用药,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且疗效肯定.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很多患者的宫颈糜烂同时被治愈.为了观察其疗效,做了如下试验.
作者:刘健;栾敏;王立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变,治疗的目的不在只是延长患者生命,更重要的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贫血是影响尿毒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有效的纠正尿毒症贫血,同时亦有高血压等副作用.因此评价促进红细胞生成素对尿毒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非常重要,本文应用客观和主观方法,研究了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透析地点不同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不同影响.
作者:刘志峰;张威;黄河;周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自1986年Smith首先介绍聚羧酸锌水门汀作粘合剂的垫底材料后,国外陆续出现许多牌号的商品,已被较广泛应用,临床效果较好.我国已研制成聚羧酸锌水门汀并应用于临床.利用其对牙髓刺激性小的特点,我们用其作垫底材料.现将临床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田福生;赵忠源;麻爱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酒是一种麻醉剂,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如长期过量饮酒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严重中毒及多种疾病,本文将2003年收治住院的51例酒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报告如下.
作者:邱丽娟;张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淋病是淋球菌引起一种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目前居我国性传播疾病首位.可发生任何年龄,主要感染途径,有不洁性接触史,间接传染途径主要通过接触感染菌的衣物,毛巾、床单、浴盆等物品及消毒不严的检查器械等,以儿童特别是女孩为多见.
作者:邵碧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随着现代医学理论的迅速发展,生物医学的传统模式也正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现代模式转化.护理心理学作为医学心理学的组成部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作者:王同菊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静脉留置针的逐渐普及,既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因反复多次静脉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和心理压力,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1].降低了因病人体位改变和躁动等因素导致的液体渗漏和针头脱落[2].在临床工作中凡需连续输液数天或静脉穿刺困难、病情危重、不合作等病人,均可使用静脉留置针,现将静脉留置针在小儿输液中的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曹淑芹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