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芳;王爱玲
静脉输注是治疗、抢救各种疾病的常用给药方法,在任何一个环节被污染,都会对身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造成输液反应的原因很多,本文就静脉输液常见的临床污染原因及预防进行简单报告.
作者:任维菊;苗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经头CT证实的脑梗死患者436例继发癫痫发作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叶病变15例;基底节区4例;腔隙性脑梗死1例;梗死2周内继发癫痫发作16例;2周后继发癫痫4例,需长期服药.
作者:魏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输液室病人病种复杂,病情轻重不一,用药面广,护理人员相对较少,使护士的输液操作工作极为繁重,易发生差错,轻者造成纠纷,重者酿成医疗事故.对此,我院针对各种隐患,加强了安全管理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站自1997年1月~2002年12月经门诊及B超检查诊断为子宫肌瘤的56例患者每天服用12.5mg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艳芳;张演云;马士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于2001年至2002年共收治病毒性心肌炎患儿38例,采取了以下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苗霞;张兆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对收治寄养的60例早产儿的常规护理中,30例引入按摩一项,对两组早产儿的体质量增加及奶量变化进行了初步探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明立坤;刘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临床中使用微泵注射一些常用的药物包括各类活性药、强心药、抗心律失常药、电解质溶液以及消化道疾病用药等.对临床工作中观察药物的浓度及速度既方便又准确.现将微泵注射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刘伟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食道支架植入,是用特制的网面筒状支架植入食道狭窄的部位,形成一个人工通道.快速地解决了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食道狭窄所致的吞咽困难,迅速地恢复了进食,确保患者营养物质的摄取,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然而,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若护理得当,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减轻术中痛苦,有效地预防术后并发症.
作者:高建蓉;王立华;谢秀文;钟永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自2000年9月至2003年11月,采用小儿推拿治疗、护理婴幼儿腹泻11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娟;程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血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处理是否得当对凝血试验结果有直接的影响,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必须引起大家的注意.
作者:尼利群;孙丽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窒息是围生期小儿死亡和导致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复苏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患儿的生命及质量.本文对41例新生儿窒息采用ABCDE复苏技术,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何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方法,本文采用腰椎穿刺注射生理盐水的脑脊液置换方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78例,结果平均置换2次后,症状基本消失,头颅CT复查均示血肿吸收良好,仅4例死亡,无继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发生,随访1年,仅后遗轻度头痛3例,肢体功能障碍2例.因此,我们认为脑脊液置换方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好,并发症少,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文荣;林海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病历摘要患者,女,8岁.2003年11月10日,因发热咳嗽、流鼻涕、咽喉疼痛、在当地卫生室给予林可霉素0.6、病毒唑0.1、安基比林1ml、肌肉注射,10分钟后因晕倒在地被他人急诊送入我院.检查见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唇及四肢末端发绀,继之呈潮式呼吸,血压测不清,两肺满布湿罗音,心率140次/min,初步诊断为心衰、呼衰、肺水肿.立即给予西地兰0.2mg静推,并静推地塞米松5mg,654-22.5mg,同时给予吸氧保暖静滴能量等.
作者:杨芳松;田洪礼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科于2002年3月~9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9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庄绪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同时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有自己的特点,正确掌握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是观察和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院自1992~2002年的10年中,共收治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16例,现将其中较完整的100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卜照华;尹世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病历摘要患者,女,4岁.患者因患肾病综合征,伴有肾衰收住院.入院后查体:神志清,精神差,呼吸平稳,全身浮肿,面部及四肢浮肿较重.
作者:王同菊;黄宜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国内时有硬膜外临床实验中应用氯胺酮的报告.我们在500例哌替啶-异丙嗪合剂未能克服牵拉反应的硬膜外麻醉病人应用了小剂量氯胺酮,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高凌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传统的护肝片制剂工艺过程中,其有效成份之一五味子乙素的损失率高达48.3%~57.9%,这种情况常常导致成品护肝片五味子乙素含量不合格或偏低,即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又降低了药物疗效.本实验用先将五味子乙素用β-CD包合,再喷干、制粒、压片、包衣的新工艺取代了护肝片的传统工艺,并对新工艺生产的护肝片的硬度、崩解度、吸湿性、稳定性进行了全面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候殊悦;黄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们对癌痛患者多方位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秀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老年人各器官的储备功能下降,同时又伴有多系统、多器官疾病,抗病能力下降,心衰的发病率在Framingham研究中,老年人每增加10岁,发病率增加1倍,确诊心衰病例,2年内37%(男)、38%(女)死亡.老年心衰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治疗矛盾多,易发生药物间相互影响,给处理上带来困难.现将老年人慢性心衰常遇到的问题阐述如下.
作者:刘国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