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桂爱;陈凤华;雷后头;徐翠红;李慧竹
目的 比探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在改善儿童过敏性鼻炎症状以及控制哮喘反复发作方面的作用.方法 将100例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综合征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氯雷他定及经口腔吸人糖皮质激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明显优于对照组(76%)(x2=6.35,P<0.05).10 ~ 12周以后,观察组与对照组鼻炎症状评分及哮喘症状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7、2.64、3.41;2.30、3.17、2.47,均P<0.05).不良反应方面两组鼻腔干燥、鼻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7.11、7.53,均P<0.05).结论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在改善儿童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症状复发方面有很好疗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杨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研究早期针灸治疗配合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相关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针灸治疗,治疗时间共1个月,治疗结束时及患者出院后3个月复查时,进行生存质量(SS-QOL)评分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SS-QOL评分各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t=6.009、7.126,观察组t=6.140、7.092,均P<0.05);观察组SS-QOL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t=5.448、7.036,均P<0.05).结论 早期针灸治疗配合功能训练可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尹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特布他林气雾剂治疗婴儿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40例M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24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免疫学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E(IgE)及TNF-α水平、主要临床症状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IgG、IgE、TNF-α水平,IgG明显升高,IgE、TNF-α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9.965、10.780、3.468、6.002、5.440、4.885,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13.920、4.523、2.729,均P<0.05);观察组体温、喘憋、发绀、咳嗽及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2.991、6.034、4.623、8.562、7.113,均P<0.05),显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9.2%)(x2=8.140,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婴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缓解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左自兴;宁泊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患者化疗后出现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时T细胞亚群CD3+、CD4+、CD8+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接受化疗的32例发生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和25例未发生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化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 化疗后CD3+T细胞、CD4+ T细胞百分比以及CD4+/CD8+较化疗前明显降低(P<0.05),CD8+T细胞百分比较化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化疗能对T细胞数量及比例产生明显的影响,抑制细胞免疫功能是导致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原因之一.
作者:庄见齐;郑晓辉;郑晓丹;黄可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治疗老年人肺气肿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择老年肺气肿感染患者64例,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抗生素感染使用头孢呋辛,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X线胸片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及不良反应,并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62%(29/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62% (21/32)(x2=5.76,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X线胸片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4.32、4.21、4.30、4.71,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WBC、N%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6.43、5.21,P<0.05).不良反应对照组2例,观察组3例,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3,P>0.05).结论 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治疗老年人肺气肿感染可达到协同效果,从而可显著提高疗效,更快控制感染,缩短病程,而且安全性高.
作者:吴正春;何承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诊断宫颈鳞状细胞癌(宫颈鳞癌)的临床价值及治疗前SCC-Ag水平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检测77例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前及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SCC-Ag,比较宫颈鳞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血清SCC-Ag水平及阳性率.分析血清SCC-Ag水平与宫颈鳞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局部肿瘤大小的关系.结果 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SCC-Ag诊断宫颈鳞癌的敏感度为83.1%,特异度为86.0%,准确性为84.2%.肿瘤临床分期晚、病理级别高、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水平明显高于临床分期早、病理级别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均P =0.000).局部肿瘤直径≥4 cm的患者血清SCC-Ag水平显著高于肿瘤直径<4 cm的患者(t=4.508,P=0.000).结论 血清SCC-Ag水平测定可辅助宫颈鳞癌的临床诊断,并可作为预测肿瘤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杨洪鹏;朱彦玲;曹生亚;王新霞;张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可吸收明胶海绵为支架,加三氧化物矿化物聚合物(MTA)封闭诱导治疗不同类型不可复性牙髓炎临床牙髓再生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临床上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150例,去除冠部感染牙髓,保留根部活的牙髓,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可吸收明胶海绵支架加MTA封闭,对照组采用氢氧化钙覆盖,观察症状转归情况,牙髓活力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半年,观察组中急性牙髓炎成功率76.5%、慢性闭锁性牙髓炎成功率47.0%,与对照组(14.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慢性增生性牙髓炎成功率33.0%、慢性溃疡性牙髓炎成功率35.0%,均高于对照组的9.1%、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吸收明胶海绵加MTA诱导体内牙髓再生是可能的,急性牙髓炎、慢性闭锁性牙髓炎牙髓再生的可能性更大.
作者:李红玖;姚志文;王宾;杨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以实施临床路径为契机,实行主要住院指标考核的方法.方法 根据2008-2010年3年的基线资料,参考省(自治区)内同级医院的数据,设定基准值,制定考核标准,对临床科室实行平均住院日、次均住院费用、药品比例三项指标的考核,并采取分项奖励措施,根据较基准值下降的比率每月给予相应奖励.结果 全院和临床科室的平均住院日、次均住院费用、药品比例三项指标较上年同期均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科系统:t=27.479、14.462、11.362,均P<0.01;外科系统:t=18.944、16.029、12.071,均P<0.01).结论 实行主要住院指标考核,与实施临床路径相结合,可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次均住院费用和药品比例,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路阳;席峰;郭阿娟;陆晨;李士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全身和腹腔热灌注化疗对卵巢癌患者血清VEGF和人附睾蛋白4(HE4)的影响.方法 将116例卵巢癌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采用全身和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照组采用全身化疗,共完成2周期化疗.测定化疗前后血清VEGF和HE4.结果 化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4.1%,对照组为56.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90,P<0.05).两组化疗后血清VEGF和HE4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t=3.180、2.725,均P<0.05).结论 全身和腹腔热灌注化疗可以明显减少卵巢癌患者血清VEGF和HE4的表达.
作者:张玲玲;韩丽丽;李树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微血管增强显像及两者联合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52例乳房单发肿块病例,术前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微血管增强显像,术后均行常规病理检查,通过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微血管增强显像及两者联合对乳腺恶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准确性,ROC曲线下面积、95%可信区间.结果 超声造影微血管增强显像较常规超声在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 =0.002),而两者联合又较单一检查更能提高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常规超声同两者联合比较,P =0.002;超声造影同两者联合比较,P =0.000),增加了ROC曲线下面积(P =0.000).结论 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微血管增强显像联合,具有很好的优势互补性,可提高乳腺恶性肿瘤的早期检出率.
作者:边林莉;徐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抑郁状态与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发病24 h以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75例,依据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将75例患者分为单纯脑卒中患者组和PSD组,再进一步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评定.并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确诊为PSD者32例(42.7%).入院第2天、第1周末、第2周末、第3周末,轻度、中度及重度三组PSD患者HAMD评分与单纯急性脑卒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三组PSD患者HAMD评分随时间延长而出现明显变化,但与单纯脑卒中组比较均明显增高.单纯脑卒中、轻度PSD两组患者的SSS评分随观察时间延长而呈增高趋势,两组S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 =9.75,P<0.05).而中度、重度PSD组患者SSS评分随观察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与单纯脑卒中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q =50.23、46.82,all P <0.05).单纯脑卒中组、轻度PSD组HAMD评分及SSS评分无相关性(r =0.062,P>0.05),而中度PSD组、重度PSD组患者HAMD评分与SSS评分均有相关性(r =4.682,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PSD的发病率为42.7%,中、重度PSD患者HAMD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相关性.早期对抑郁进行干预治疗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同样重要.
作者:韩勇;王金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对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干预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 收集骨折手术后发生便秘的患者13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73例开展系统护理,对照组65例给予普通护理,评定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便秘改善显效率63.0%,总有效率9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2%、86.2%(x2=12.47、13.59,均P<0.05).结论 系统、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指导养成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加强恢复性锻炼,予腹部按摩及按摩指导,尽早适应床上排便,做好药物使用护理,能够有效缓解骨折卧床患者便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信心.
作者:马铭爽;孙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110例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A组)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B组),采用多功能监测仪连续监测两组患者术中血压(SBP、DBP)、HR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记录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手术全程中SBP、DBP、HR均未出现明显波动,B组在诱导后出现SBP、DBP的明显下降,且B组诱导后(T1) SBP、DBP明显小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334、5.792、6.259、4.885,均P<0.01),A组和B组气管插管即刻(T2)至气管拔管后3 min(T7) 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05、0.321,x2=0.343,均P>0.05).结论 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是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理想麻醉方法,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质量好,拔管时间早,无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斌;张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托特罗定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确诊为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42例采用托特罗定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对照组42例单用托特罗定治疗,4周后记录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5.24%比76.19%,x2=6.291,P<0.05);两组平均24h排尿次数、平均24 h尿失禁次数、初始尿意容量及大膀胱压容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托特罗定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具有疗程短、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作者:陀有明;唐顺利;陈翔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可注射型人工骨联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可注射型人工骨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93.03%,对照组优良率为74.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60 3,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11.78 ±3.64)周,肩关节功能评分(96.87 ±4.23)分;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19.65±6.27)周,肩关节功能评分(78.73±8.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182、12.793 4,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23%(x2 =7.678 6,P<0.05).结论 采用可注射型人工骨联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可靠,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并发症轻微,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李凤平;王朝辉;徐樊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一次法和多次法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数字表法将126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根管治疗一次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1周内的疼痛情况,并于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复查,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后1周疼痛发生率为13.2%、3个月后成功率为94.1%,对照组分别为12.8%、94.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1.36、2.48,P>0.05).结论 一次法与多次法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疗效相似,一次法根管治疗为慢性根尖周炎提供了一种快捷、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翟晓存;丁秀琴;邹宏梅;徐燃冰;陈苗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近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即厄贝沙坦和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组成的复方药,该复方具有降血压协同作用[1-2].本研究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在黑龙江省医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70例,男38例,女32例;年龄42~ 68岁,平均(54.5±6.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高血压诊断标准[3].排除心肝肾功能异常者,电解质异常者.70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5例.两组性别、年龄、高血压分级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作者:房秋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患者23例,肿瘤一期切除Hartmann结肠造口术3例,手术成功无并发症.结论 一期切除吻合术用于左半结肠并发急性肠梗阻疗效显著,Hartmann结肠造口术也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治疗中,应该按照患者的总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作者:慈云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双向转诊工作在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做得较好,偏远山区较为滞后一些.目前虽然国家政策扶持社区,医疗保险在医院和社区已同等应用,但丽水城乡仍是大医院就诊拥堵,人满为患,而社区就诊人数稀少.为构建“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服务和谐环境,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1],我们进行了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以下简称社区)双向转诊机制的研究.本课题研究的范围暂定在丽水城乡医院和丽水城乡社区间的转诊工作.本研究就目前丽水城乡双向转诊情况作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作者:郑桂爱;陈凤华;雷后头;徐翠红;李慧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及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UP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选择输尿管结石患者共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ESWL组和URL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输尿管结石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组内比较,ESWL组上段结石碎石成功率(92.3%)明显高于中下段结石(55.6%)(x2=0.049,P<0.05).组间比较,UPL组中下段碎石率为96.0%,总碎石成功率为87.5,ESWL组分别是55.6%和75.0%,UPL组均明显高于ESWL组(x2 =0.001、0.032,均P<0.05),但两组上段结石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WL组血尿发生率(82.5%)明显低于UPL组血尿(97.5%)(x2=0.034,P<0.05),但ESWL组发热、肾区疼痛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是17.5%,42.5%,37.5%,均明显高于UPL组(x2=0.023、0.033、0.004,均P<0.05).结论 与ESWL比较,UPL中下段碎石率及总碎石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适用于治疗各段结石.
作者:胡孝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