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云
近年来,一些国家陆续报告了人禽流感病毒感染发病的病例,特别是某些亚型的高致病性毒株感染后有较高的病死率,全球都在关注该病的流行趋势[1].由于该病的传播途径不明确,实验室检测缺乏经验,虽然目前尚无人与人传播的确切证据,但禽流感病毒具有很强的变异性,以后的变异情况难以预料[2].因此,作为市级疾控部门的实验室,虽然我们不具备对病毒分离和鉴定的条件,但是在对疑似及确诊病例的呼吸道标本的采集、运送中,我们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必须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作者:张凤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症的表现之一,以往治疗一般采用电灼电熨、冷冻以及药物治疗,其效果均不理想.本文报道使用妇科光谱治疗仪治疗200例宫颈糜烂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哲;宋玉华;桂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宫颈糜烂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大量的研究表明,宫颈糜烂的发生与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和人乳头状病毒-16型(HPV-16)感染有关[1].我院自2003年7月-2005年9月采用α-干扰素栓共治疗子宫颈糜烂12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秀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就目前哈尔滨市城区在创建健康促进社区工作进程中健康教育档案管理机制不畅、专业机构不健全、健教档案工作者素质不高、工作内容不明确、人力资源和经费保障匮乏现状,针对社会对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认识不足、社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和整合,未形成全社会支持和参与的良好氛围、同其他工作相比理论不够成熟、未成形工作经验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着重阐述了在创建活动中建立和完善健康教育档案的意义和作用、内容与必备条件、途径和方法,旨在培育和推广典型,总结经验,指导全局,推动工作.
作者:魏秋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当前,世界各地相继发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我国许多地方也出现了禽流感疫情.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工作,要求各地各部门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重视和加强禽流感的防治工作.要依靠科学,依靠群众战胜禽流感疫病.乡村医生工作生活在农村防治禽流感的第一线,由于高致病性禽流感于近年才日趋频繁发生,禽流感感染人类的病例尚不多见,传统的医学教育体系对禽流感的论述比较缺乏.笔者在乡村医生培训中发现,乡村医生对禽流感的认识、防治中的有利角色及应发挥的作用尚是一个盲区.
作者:张友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2003年3月11日早3时30分,哈尔滨市动力区卫生监督所接到哈尔滨市某医院报告:3月10日晚23时收治某大学女学生14人,患者多数因恶心、呕吐、下腹部不适,少数伴腹泻来院就诊,诊断疑似食物中毒,接报后我们立即组织监督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
作者:王莉梅;刘晖;潘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前医疗废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医疗废物处理不当,容易成为疾病的传染源,造成交叉感染或二次感染.因此,加强医疗废物的监督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群健康至关重要.
作者:黄佳蕊;马巍;许宏霞;高晶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骨缺损者同时予以植骨.结果108例术后随访2~36个月,优良率为85.19%.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骨缺损者同时予以植骨是有效方法.
作者:陈伟全;何大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丝虫病流行于80多个国家,感染者近1.5亿人.我国的丝虫病虽已基本被消灭,但传染源仍未能完全被控制,而且传播媒介广泛存在.因此,应加大丝虫病的监测力度.
作者:吕冬云;庄树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及时检出患有国家规定的不得从事托幼园所工作的人员,确保入园儿童的健康.方法由哈尔滨市道里区妇幼保健院专业技术人员对托幼园所的工作人员进行体检.结果3年间在3 866名工作人员中3种传染性疾病总检出率为1.0%.其中已在岗人员占37.1%,新上岗人员占62.9%.乙型肝炎24例、滴虫性阴道炎8例、梅毒3例.结论呼吁有关部门尽快把精神性疾病的筛查纳入体检内容之中.建议卫生监督部门加大执法监督力度,进行专项整治.
作者:富丽敏;刘激来;秦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通过对我院350例2003年5月-2004年10月期间住院病人观察,结果表明:使用鱼腥草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满意,值得使用.
作者:林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羊水过少经治疗后能否对妊娠结局产生有利影响.方法妊娠35周以后通过B超诊断羊水过少的孕妇45例,每天用能量合剂加0.9%生理盐水、林格氏液各500ml静点,并适量饮水1 000ml.5天1个疗程,共1~2个疗程.监测治疗前后羊水指数(AFI)、脐血流收缩期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期末血流速度比值(S/D),观察出生后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结果羊水过少经治疗后羊水指数及脐血流S/D均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有效组38例,与治疗无效组7例比较,羊水污染和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无效组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6例,占85.71%.结论此方法治疗羊水过少,可增加羊水量,降低脐血流阻力,从而改善过少羊水的妊娠结局,但治疗同时应注意纠正IUGR.
作者:周剑白;王丽英;陈淑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出生体重与性别、胎次、孕周、分娩方式的关系,为妇幼保健工作提供一些科学依据.方法将近3年来住院分娩的1 140例出生婴儿的体重及相关因素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男婴平均出生体重明显高于女婴.出生婴儿体重随着胎次和孕周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出生婴儿体重增加,剖宫产率亦增加.早产儿和双胎是发生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原因之一.结论应加强孕期检查,指导孕期卫生,减少早产的发生.同时要加强孕妇的合理营养指导,适时终止妊娠,以避免巨大儿的发生.
作者:高晓岩;李佳;刘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脏各房室腔大小,有无血栓形成,各室壁厚度及运动情况,各瓣膜形态、结构、启闭情况,瓣口面积,瓣口血流速度,反流面积,估测肺动脉压.结果所累及瓣膜增厚,回声增强,交界粘连,开放受限,继发房室增大,室壁增厚,左房血栓、肺动脉高压等.多累及二尖瓣,其次主动脉瓣、三尖瓣,而几乎不侵犯肺动脉瓣.结论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逐渐普及,对风湿性心瓣膜病的早诊断、早治疗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作者:谷晶;常红;崔波;闻月异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针对我院3年来接收刚毕业的31名新护士引起的医疗投诉,对其进行心理压力的剖析,制订有效干预措施:加强新护士的岗前培训;合理安排班次;运用ABC时间管理方法;提高新护士的心理素质,合理正确对待工作压力;宣泄消极情绪,培养健康人格;帮助新护士掌握对压力的自我调控的技巧,减轻和消除压力,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有效预防医疗投诉的发生.
作者:谭小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为了解宁波市江东区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的儿童营养知识水平、对儿童营养的态度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营养教育与临床营养工作,减少儿童营养相关疾病的发生,我们于2005年4月对7所幼儿园的120名托幼人员进行了调查.
作者:傅婵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医疗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普遍存在人手少、监督面广、任务重的困难,为有效完成卫生监督工作任务,安吉县卫生监督所通过建立医疗卫生机构卫生监督管理档案,推行层级管理、重点监督的管理模式,稳步推进了安吉县医疗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
作者:张美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胆结石患者血清中相关元素和营养膳食状况.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进行营养膳食调查及血清中元素等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胆结石患者的体重指数明显高于健康人;在蛋类、豆类、蔬菜及水果的摄入量上明显低于健康人;血清中K、Na、Ca、Mg、P、Fe元素含量高于正常人.结论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与胆结石发病有关.
作者:刘钰;刘清;李志强;刘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龋齿是口腔牙齿的硬组织被逐渐破坏的一种疾病,分布范围广泛,已成为近代人类主要疾病之一.国内资料报道,我国成人的龋患率为50%左右,儿童龋患率在50%~70%之间[1].近几年来我院积极开展了口腔健康教育及乳牙保健工作,现分析如下:
作者:付瑞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转化因子β1(TGF-β1)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关系,以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挑选研究对象66例,分为:冠心病组(CHD)和冠状动脉正常组,前者又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和心绞痛组(AP组),并以冠状动脉正常组为对照组(Control组).所有对象均填写调查表,择日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术前采股动脉血,采用ABC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浓度,入院2周内完成超声心动检查,所有资料用SPSS11.1处理.结果AMI组和AP组血清TGF-β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AMI组和AP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直线分析显示对冠心病发病有影响者为冠心病家族史和TGF-β1,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有影响者为TGF-β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心绞痛患者TGF-β1血清水平明显减低.TGF-β1可能对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有影响.
作者:杨春凯;兰玉怀;杨善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