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齐齐哈尔市2005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杜君辉;马桂芬;葛利丽

关键词:围生儿, 出生缺陷, 新生儿残疾
摘要:出生缺陷是导致孕早期流产、死胎、死产及新生儿残疾的重要原因.对于存活儿,由于形态结构的缺陷,将对其生存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甚至极为严重的影响,为了提高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婴儿的出生率,出生缺陷的监测与干预有很重要的意义.齐齐哈尔市卫生监督所及齐齐哈尔市妇幼保健院对齐齐哈尔市2005年监测的7 401例围产儿出生缺陷(BD)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如下.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邹平县城区婚纱摄影业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邹平县城区婚纱影楼、婚纱出租屋的卫生状况,规范对婚纱摄影业的管理.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实验室卫生细菌检验等方法,对婚纱摄影业进行调查.结果化妆台、从业人员手、刀片、婚纱领口、腋下及裙边等检出大肠艾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结论应加快婚纱影楼、婚纱出租屋卫生监督的立法工作.

    作者:张守良;王秀兰;李玉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萧山区2000-200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萧山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死因变化,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方法对萧山区2000-200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结果5年来全区各年龄别死亡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04年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在2000年的基础上分别下降了63.43%、54.94%、54.73%,前5位死因主要为先天异常、意外、早产低体重儿、出生窒息、肺炎,死因顺位变化不大.结论萧山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已逐渐接近上海等发达城市,今后工作的重点应控制先天畸形和早产的发生率,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

    作者:张维;李海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新护士引起医疗投诉的心理压力剖析与干预

    针对我院3年来接收刚毕业的31名新护士引起的医疗投诉,对其进行心理压力的剖析,制订有效干预措施:加强新护士的岗前培训;合理安排班次;运用ABC时间管理方法;提高新护士的心理素质,合理正确对待工作压力;宣泄消极情绪,培养健康人格;帮助新护士掌握对压力的自我调控的技巧,减轻和消除压力,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有效预防医疗投诉的发生.

    作者:谭小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开展农村健康促进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占我国人口70%以上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一直以来都与城市居民存在较大差距,全国第3次卫生服务总调查的数据也反映了这一问题.在我国农村开展健康促进对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阐述了农民健康水平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在我国农村因地制宜地开展健康促进的具体对策进行了一些探讨.

    作者:邵念;袁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山东省3县(市)村级个体诊所转诊疑似结核病病人评价研究

    调查了山东省3县(市)村级诊所处理和转诊疑似结核病病人的情况.村级诊所处理和转诊疑似结核病病人的工作需要加强.影响转诊疑似结核病病人的主要因素包括诊所卫生人员结核病防治知识、对转诊结核病病人的经济激励和结核病管理的质量.

    作者:于晶波;孟庆跃;成刚;李仁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风湿性心瓣膜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脏各房室腔大小,有无血栓形成,各室壁厚度及运动情况,各瓣膜形态、结构、启闭情况,瓣口面积,瓣口血流速度,反流面积,估测肺动脉压.结果所累及瓣膜增厚,回声增强,交界粘连,开放受限,继发房室增大,室壁增厚,左房血栓、肺动脉高压等.多累及二尖瓣,其次主动脉瓣、三尖瓣,而几乎不侵犯肺动脉瓣.结论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逐渐普及,对风湿性心瓣膜病的早诊断、早治疗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作者:谷晶;常红;崔波;闻月异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转化因子β1(TGF-β1)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关系,以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挑选研究对象66例,分为:冠心病组(CHD)和冠状动脉正常组,前者又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和心绞痛组(AP组),并以冠状动脉正常组为对照组(Control组).所有对象均填写调查表,择日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术前采股动脉血,采用ABC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浓度,入院2周内完成超声心动检查,所有资料用SPSS11.1处理.结果AMI组和AP组血清TGF-β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AMI组和AP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直线分析显示对冠心病发病有影响者为冠心病家族史和TGF-β1,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有影响者为TGF-β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心绞痛患者TGF-β1血清水平明显减低.TGF-β1可能对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有影响.

    作者:杨春凯;兰玉怀;杨善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乡村医生如何在防治禽流感中发挥作用

    当前,世界各地相继发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我国许多地方也出现了禽流感疫情.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工作,要求各地各部门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重视和加强禽流感的防治工作.要依靠科学,依靠群众战胜禽流感疫病.乡村医生工作生活在农村防治禽流感的第一线,由于高致病性禽流感于近年才日趋频繁发生,禽流感感染人类的病例尚不多见,传统的医学教育体系对禽流感的论述比较缺乏.笔者在乡村医生培训中发现,乡村医生对禽流感的认识、防治中的有利角色及应发挥的作用尚是一个盲区.

    作者:张友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医疗废物的监督与管理

    目前医疗废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医疗废物处理不当,容易成为疾病的传染源,造成交叉感染或二次感染.因此,加强医疗废物的监督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群健康至关重要.

    作者:黄佳蕊;马巍;许宏霞;高晶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人禽流感病毒样品采集时应注的几点

    近年来,一些国家陆续报告了人禽流感病毒感染发病的病例,特别是某些亚型的高致病性毒株感染后有较高的病死率,全球都在关注该病的流行趋势[1].由于该病的传播途径不明确,实验室检测缺乏经验,虽然目前尚无人与人传播的确切证据,但禽流感病毒具有很强的变异性,以后的变异情况难以预料[2].因此,作为市级疾控部门的实验室,虽然我们不具备对病毒分离和鉴定的条件,但是在对疑似及确诊病例的呼吸道标本的采集、运送中,我们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必须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作者:张凤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哈尔滨市某大学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2003年3月11日早3时30分,哈尔滨市动力区卫生监督所接到哈尔滨市某医院报告:3月10日晚23时收治某大学女学生14人,患者多数因恶心、呕吐、下腹部不适,少数伴腹泻来院就诊,诊断疑似食物中毒,接报后我们立即组织监督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

    作者:王莉梅;刘晖;潘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MS Coat治疗牙齿感觉过敏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MS Coat治疗牙齿感觉过敏的疗效.方法MS Coat是一种牙本质小管封闭剂,它能通过与牙体组织产生化学反应在牙本质小管中形成多聚沉淀物,从而阻塞牙本质小管.结果隔绝外界机械、化学和温度刺激.结论快速、高效减轻牙本质过敏症状,疗效持久、稳定,无牙髓刺激性和其他副作用,使用方便、安全.

    作者:袁秀华;万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传染病监测与疫情报告管理现状探讨

    自非典疫情爆发以来,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加关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2004年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一年,疾病监测和疫情信息报告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疾病监测和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作用也日益显现,并取得显著成效.2004年1月,全国正式启动了以传染病个案报告为基础的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大大提高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性、敏感性和准确性,使原先从医疗机构发现疫情到国家收到疫情报告的平均5天缩短到网络直报的1.4天,解决了疫情报告的时效性,基本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监测报告的总体目标.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的建立,人员队伍规模的扩大与素质的逐步提高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从目前情况看,疾病监测和疫情报告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社会发展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为:

    作者:李韶梅;王颖;唐玉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鱼腥草针雾吸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

    通过对我院350例2003年5月-2004年10月期间住院病人观察,结果表明:使用鱼腥草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满意,值得使用.

    作者:林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妇科光谱治疗仪治疗200例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症的表现之一,以往治疗一般采用电灼电熨、冷冻以及药物治疗,其效果均不理想.本文报道使用妇科光谱治疗仪治疗200例宫颈糜烂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哲;宋玉华;桂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43例急性重度颅脑损伤呼吸窘迫综合症的诊治

    目的总结43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后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临床资料,并就其发病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对43例重症颅脑损伤合并ARD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痊愈3例、中度和重度致残5例、死亡35例.结论该病病情复杂,预后较差,防治是关键,其中,包括颅脑手术在内的系统性综合治疗.

    作者:王宇;肖宏;吕春梅;高惠宁;程淑萍;苏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基层医疗卫生监督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医疗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普遍存在人手少、监督面广、任务重的困难,为有效完成卫生监督工作任务,安吉县卫生监督所通过建立医疗卫生机构卫生监督管理档案,推行层级管理、重点监督的管理模式,稳步推进了安吉县医疗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

    作者:张美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浅论多发伤的急救护理与组织管理

    目的探索制定急救护理应急预案程序,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通过对1993年1月-2005年11月多发伤患者279例急救护理与组织管理的处理,为及早准确判断伤情,保持呼吸通畅,迅速建立可靠的静脉通道提供保障,在抢救的同时注意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结果重视组织管理,抢救药品器械做到常备不懈,护士长平时注意培养护理人员严谨的工作作风,制定急救的护理应急预案程序,针对每次较大的抢救进行总结.结论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赖春荣;陈斯;诸运青;张梅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纳络酮与灯盏细辛合用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塞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我科选用纳络酮与灯盏细辛合用治疗脑梗塞,并与丹参组对照,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春玲;刘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广饶县新生儿听力筛查全面开展模式初步探讨--附6 209例筛查结果报告

    目的初步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全面开展模式,及早发现听力障碍小儿,早期干预,减少残疾.方法以出生医学证明发放为切入点,以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为指导方向,以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为依托,应用耳声发射技术(OAE)和听觉脑干反应(ABR)测试系统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自2003年9月1日-2004年10月30日共活产婴儿6 323例,对6 209例婴儿及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筛查率为98.19%,经过初筛、复筛,未通过者38例,确诊新生儿听力障碍14例,新生儿听力障碍(单、双侧)在筛查儿中的发病率为0.22%.其中双侧听力障碍9例,发病率为0.14%.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小儿有效的方法,在预防聋哑和语言障碍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广饶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以出生医学证明发放为切入点全面开展的模式,值得其他妇幼保健院(所)参考,也为今后减少我县聋哑残疾儿童的发病率,提高儿童健康素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作者:马桂云;高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