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测中不规则模式的临床意义

邢忠;韩颖;佟忠山

关键词:乙型肝炎, 血清学检测, 不规则模式
摘要:乙肝病毒(HBV)感染是我国常见的感染性病毒之一.而应用免疫技术测定HBV特异性抗原抗体是HBV感染诊断的主要手段[1].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强化农村卫生监督工作促进基层卫生事业发展

    江苏省射阳县海通镇卫生院于2001年底实行医防分设,成立海通镇防保所和海通镇医院,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

    作者:顾善儒;刘训达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100例无痛人工流产术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无痛人工流产术与传统人工流产术临床分析,肯定无痛人工流产术优于传统人工流产术.方法无痛人工流产术组100例,给予芬太尼加丙泊酚静脉麻醉,传统人工流产组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子宫收缩、出血量及手术期间血压、心率变化.结果芬太尼加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起效快,镇痛效果好,有效率达100%,两组在子宫收缩、出血量方面差异无显著性,麻醉手术期间血压、心率下降较明显,清醒后可迅速恢复.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优点远远多于传统人工流产术,可以广泛推行.

    作者:王丽英;周剑白;陈淑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阿奇霉素在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方法对2 198例住院呼吸道感染疾病婴儿采用FQ-PCR技术检测疾液MP-DNA和胶体金标记免疫法检测血清MP-IgM,两者阳性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共254例,均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结果205例(80.71%)静脉滴注阿奇霉素1个疗程(5天)症状明显缓解,继续口服阿奇霉素1个疗程(3天)症状消失;49例(19.29%)静脉滴注阿奇霉素2个疗程(10天)症状明显缓解,继续口服阿奇霉素1个疗程(3天)症状消失.结论阿奇霉素对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确切.

    作者:袁新华;戚锋锋;王红丽;梁友;邢建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儿童胃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由于胃是空腔脏器,常规超声检查易受胃内气体及内容物的影响.哈尔滨市中医院采用饮水及口服胃快速显影剂法,对儿童进行胃超声检查,提高了对儿童胃炎检查的阳性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谷晶;赵云萍;杨立岩;曲旻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滨州市碘缺乏病区8~10岁学生甲状腺肿大防治调查与研究

    滨州市位于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腹地,小清河、黄河东西贯穿,辖区6县2区,南部邹平为丘岭山区,北部县区为黄河淤积平原,地下水因地理位置不同变化较大.

    作者:张志新;邵志宏;崔晓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及致病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的病原学特点及致病相关因素,提高对VAP的防治水平.方法分析26例新生儿VAP诊治情况及痰培养结果,同时对VAP发生率与胎龄、体重、机械通气持续时间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机械通气新生儿的VAP发生率为76.5%;VAP组上机时间明显长于非VAP组,胎龄小于37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 g的患儿VAP发生率明显增高;支气管分泌物致病菌培养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多见,泰能、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敏感.结论VAP是新生儿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感染率与出生体重、胎龄、机械通气持续时间有关;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要致病菌,耐药率高,防治VAP应尽量缩短通气时间,重视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重视消毒和无菌操作,加强支持治疗.

    作者:陈丽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农村家庭自办宴席引发急性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目的通过对我市农村家庭自办宴席的申报、监管和健康教育工作,预防和控制急性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方法急性肠道传染病非流行季节,执行自办家庭宴席的申报制度,由当地的卫生监督部门对其进行指导和监督;急性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在农村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卫生监督部门加强对农村食品卫生的监督检查,疾病控制机构对农村家庭使用的浅表水井的消毒情况进行抽查和病原学监测.结果采取上述措施后,提高了农村家庭自办宴席户的法律意识,在急性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基本杜绝了家庭自办宴席.结论对农村家庭自办宴席实行申报和监管,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是预防和控制农村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杨永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儿童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易发因素与护理

    对16例次重症肌无力(MG)危象进行观察分析,重点讨论MG危象的易发因素及护理.认为合并感染是MG危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心理因素是常见诱因,药物因素及饮食因素均可引起肌无力危象的发生.因此,在护理上应做到注意预防感染,有效实施心理护理,严格给药时间、剂量,加强饮食管理,可以减少或避免MG危象的发生.

    作者:王秀琴;李霜;张玉颖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家庭病床存在的问题分析

    建立家庭病床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给社区居民带来了及时、方便的卫生服务,也降低了医疗费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和好评.

    作者:周育元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档案工作创新之我见

    结合创造学原理及工作实践,着重阐述新时期哈尔滨市健康教育档案工作者应提高创新理论的认识,加强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实际应用,应具备知识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业务素质,以适应时代和工作的需要.

    作者:魏秋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家庭病房中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我院自2000年应用硬膜外导管皮下隧道加控镇痛技术,在家庭病房中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治疗带状疱疹(HZ)神经痛患者3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葭;项冬梅;王国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众所周知,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作者:盛建宇;赵丽敏;刘伟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3 691名孕产妇HIV/梅毒检测情况分析

    目的阻断和降低HIV(艾滋病)/梅毒经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预防、控制艾滋病和梅毒的蔓延.方法对首次孕期保健和孕妇孕期未做检查的待产妇、特殊产妇(死胎、死产、自然流产)进行免费HIV/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共检测3 691名孕产妇,发现1名HIV阳性孕妇,阳性检出率为0.03%;9名梅毒孕妇,阳性检出率为0.24%;HIV阳性孕妇中止妊娠,9名梅毒孕妇经定期随访、治疗,所生新生儿均无感染梅毒.结论孕产妇实施产前HIV/梅毒血清学检测能有效阻断HIV/梅毒经母婴传播.

    作者:王怀宁;钟玉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从荔湾区西关国医馆的发展探讨中医药进社区模式

    荔湾区西关国医馆建于2002年,在开展中医药进社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活动中,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针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结合传统中医药的特色,运用中医传统文化的养生、保健、体质调养、药膳、食疗等方法,服务社区居民,探索中医药进社区的路子,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作者:梁卫萍;何锦文;王家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一起小学生细菌性痢疾爆发流行的调查

    2005年5月3日-5月25日,大丰市三龙镇六舍小学发生一起由细菌性痢疾(菌痢)引发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前后发病72人,罹患率为21.69%.所有病例经隔离治疗后痊愈,无并发症和死亡病例[1].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及实验室检测确诊为一起细菌性痢疾爆发流行.

    作者:谢列席;王福泉;刘荣斌;秦成奎;刘春忠;王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丽科伟治疗重症流行性腮腺炎疗效观察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其中轻型腮腺炎常常可以自愈,但重症腮腺炎常可以引起脑炎.我科用丽科伟治疗重症流行性腮腺炎(主要是高热不退,恶心、头晕、头痛及腮腺肿大明显的流行性腮腺炎),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减少了脑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现总结如下:

    作者:秦英;王静;丁彩霞;全国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光固化窝沟封闭剂Concise临床效果观察

    对6岁儿童200名,共200颗第一恒磨牙,使用光固化窝沟封闭剂.经3年跟综观察,保留率为69.44%,龋病降低率为7.77%,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刁爱红;李丹慧;孙洪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梅州市2002-2005年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质量分析及控制对策

    目的为提高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质量,确保广大消费者的饮水安全卫生.方法对2002-2005年梅州市企业生产的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质量进行分析.结果2002-2005年桶装饮用纯净水监测合格率分别为52.78%、55.17%、64.70%及86.67%,各年度合格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主要超标项目为菌落总数、电导率、大肠菌群、亚硝酸盐、高锰酸钾消耗量、霉菌及酵母菌.结论需采取综合预防控制措施,确保桶装饮用纯净水的卫生质量,保证饮用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林立新;温带钧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江门市中老年教师脂肪肝患病状况与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我市中老年教师脂肪肝患病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以利于及早采取防治措施.方法对我市40岁以上教师进行健康检查,对B超诊断为脂肪肝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工作方式、生活习惯、饮食、运动量等情况.结果脂肪肝检出率为33.4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饮酒、吸烟、经常在餐馆就餐、少运动等与脂肪肝患病相关.结论本组人群脂肪肝患病率较高,应提高对脂肪肝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从饮食及行为习惯等方面预防脂肪肝.

    作者:黄慕嫦;黄慕坚;李万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开创龙江爱卫工作新局面

    编者按:爱国卫生工作是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大卫生观的认识问题,使爱国卫生工作远离了我们的视线.

    作者:王国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