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迷你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赵义江;张国志;王长友;陈俊卯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腹腔镜迷你胃转流术, 肥胖
摘要: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全球约有1.5亿人患有糖尿病.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正逐年升高,据估计我国目前至少也有4000万糖尿病患者,其中95%为2型糖尿病[1],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因此,进一步研究糖尿病及其防治方法仍是当今医学科学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有相当的文献报道2型糖尿病患者经胃转流术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甚至无需药物治疗及饮食控制,亦将血糖、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满意的水平,因此,胃肠转流术的治疗效果已被认为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金标准[2].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大剂量沐舒坦治疗急性胸部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胸部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 急性胸部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病因治疗和抗感染、液体管理、呼吸机辅助呼吸、加强营养等治疗,实验组同时给予沐舒坦900~1000 mg/d持续24 h静脉泵入;对照组给予常规小剂量沐舒坦30 mg,每8小时1次静脉注射.结果 实验组54例患者中感染得到控制49例,感染控制时间平均为(4.5±2.2)d;对照组41例感染得到控制,感染控制时间平均为(7.3±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8.074,p=0.041).实验组肺部感染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90.70%( 49/54)与75.93% (41/54),x2=7.471,P=0.035].结论 临床应用大剂量沐舒坦对急性胸部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预防、治疗和转归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许红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急诊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血气胸5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血气胸的可行性、优点及疗效.方法 58例血气胸患者入院行胸腔闭式引流观察6 ~48 h后即行急诊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再次手术,皆治愈出院.平均手术时间(60±5)min,术后留置胸管引流24~48 h,平均胸腔液引流量(80±10)ml.术后住院日平均(4±1)d.随访时间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该法具有创伤极小,手术视野好,诊治确实,疼痛小,恢复快,复发少等优点,是治疗自发性血气胸的优选术式.

    作者:葛锦峰;蒋东;朱蔚;郑世营;沈振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原发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触发性房性期前收缩的电生理研究

    目的 研究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触发性房性期前收缩(简称触发性房早)的电生理特点.方法 分析2008年4月至2011年3月经动态心电图确诊的46例高血压伴PMf患者(高血压组)触发性房早起源部位和早搏指数(PI),并与35例非高血压PMf患者(非高血压组)相比较.结果 高血压组PMf患者触发性房早主要来源于左心房(81.6.%).高血压组触发性房早联律间期(374.1 ±31.5)ms明显短于高血压组非触发性房早[(443.6 ±32.6)ms,t=23.361,P<0.001]及非高血压组的触发性房早[ (395.7±38.2)ms,t=5.549,P<0.001];PI(0.50±0.05)明显低于非触发性房早(0.63±0.06,t=22.544,P<0.001),也低于非高血压组的触发性房早(0.55±0.08,t=5.849,P<0.001).结论 高血压伴PAf患者触发性房早主要起源于左心房,触发性房早PI明显低于非高血压伴PMf患者.高血压患者更易并发PAf.对于房早PI较低的高血压患者,应及时处理房早,以防止PMf的发生.

    作者:杨中良;王乃玲;孙宝玲;李剑;刘卫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恶性胸膜间皮瘤两种化疗方案治疗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恶性胸膜间皮瘤两种内科保守治疗方案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与培美曲塞联合卡铂的治疗生存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我院2005 - 2009年经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17例,临床分期达到Butchart标准Ⅲ期及以上者,分别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10例)与培美曲塞联合卡铂(7例)两种方案化疗,对患者的生存率进行统计,了解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组患者,早期生存率(1~3个月)略高于培美曲塞联合卡铂组患者,但其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1.52、1.52,P均>0.05).中期(4~9个月)生存率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组高于培美曲塞联合卡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21、4.41、4.41、4.50、4.50、4.55,P均<0.05).中远期生存率(10~ 12个月),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组与培美曲塞联合卡铂组生存曲线趋向一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31、0.09、0.09,P均>0.05).结论 为增加中期生存率,应尽力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对于部分副反应较大,采用维生素B12及叶酸等辅助药物能够缓解的患者亦应选择此方案.但对于采用了上述方式后仍不能降低副作用者选择培美曲塞联合卡铂的方法也是适当的,尤其是身体虚弱者.

    作者:屈蕾蕾;张衡中;刘丽君;达春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预防进展

    随着内镜技术的进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edochopancreatography,ERCP)已广泛地应用于大中型医院的临床科室,用于良恶性胆胰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但作为一种侵袭性操作,ERCP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消化道出血、穿孔,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等.其中ERCP术后胰腺炎(post ERCP pancreatitis,PEP)是ERCP术后常见并发症,文献报道的PEP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1%至40%均有报道,在前瞻性非选择病例试验中多在5%左右[1].虽然大部分为轻型,但是约有10%发展为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甚至危及生命.现就ERCP术后胰腺炎的定义、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预防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浩;李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腔镜迷你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全球约有1.5亿人患有糖尿病.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正逐年升高,据估计我国目前至少也有4000万糖尿病患者,其中95%为2型糖尿病[1],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因此,进一步研究糖尿病及其防治方法仍是当今医学科学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有相当的文献报道2型糖尿病患者经胃转流术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甚至无需药物治疗及饮食控制,亦将血糖、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满意的水平,因此,胃肠转流术的治疗效果已被认为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金标准[2].

    作者:赵义江;张国志;王长友;陈俊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改良式子宫颈环扎术联合间苯三酚保胎治疗28例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颈功能不全患者行改良式子宫颈环扎术及术后应用间苯三酚保胎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28例确诊为子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于孕16 ~24周施行子宫颈内口环扎术治疗,术后应用间苯三酚保胎治疗,观察妊娠结局.结果 延长妊娠至足月妊娠21例(75%),早产5例(17.9%),流产2例(7.1%),胎儿成活26人(92.9%).结论 改良式子宫颈环扎术联合间苯三酚应用于子宫颈机能不全,可以延长妊娠时间,提高足月新生儿分娩率.

    作者:顾成敏;王瑞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等效剂量地佐辛与吗啡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手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等效剂量地佐辛与吗啡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子宫全切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择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9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地佐辛50 mg+氟比洛芬酯100 mg(D组)、吗啡50 mg+氟比洛芬酯100 mg(M组)、地佐辛25 mg+吗啡25 mg+氟比洛芬酯100 mg( DM组).术后均使用持续输注静脉镇痛泵(2 ml/h).患者采用咪达唑仑、依托咪酯、芬太尼、顺苯磺阿曲库铵诱导,异丙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15~30min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镇痛效果不满意时肌肉注射吗啡5 mg/次.记录患者术后4、8、24、48 h静息状态和活动状态下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Ramsay镇静评分、48 h内吗啡的用量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结果 患者术后4、8、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静息状态时D组[分别为2.27±0.64、2.17±0.65、1.97±0.67、1.60±0.56]、DM组[分别为2.50±0.63、2.40±0.62、2.20±0.61、1.87±0.57]和活动状态时[D组分别为3.10±0.76、2.97±0.76、2.70±0.84、2.17±0.70;DM组分别为3.43±0.63、3.30±0.65、3.03±0.76、2.43±0.68]均低于M组[静息状态时分别为3.10±0.76、3.00±0.74、2.80±0.71、2.40±0.72;活动状态时分别为4.13±0.94、3.93±1.05、3.60±1.05、3.03±.0.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术后48 h内镇静评分,D组患者优于M组(x2=4.812,P<0.05).术后48 h内的不良反应D组为26.7%、DM组为46.7%,较M组(80.0%)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431,P<0.01).结论 地佐辛50 mg+氟比洛芬酯100 mg术后持续镇痛48 h效果优于等效剂量吗啡或地佐辛与吗啡联合应用,且副作用明显减少.

    作者:王晓娜;殷玲;刘宏伟;于泳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血清尿酸及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12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住院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入院24 h内分别测定血清尿酸、hs-CRP,出院3个月进行随访并行上述指标监测分析与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与对照组相比UA[(433±62.5)μmol/L与(298±47.6)mg/L,t=7.021,P<0.05]及hs-CRP[ (33.16±12.65).μmol/L与(8.59±2.35) mg/L,t=8.534,P<0.01]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血清尿酸及hs-CRP含量与ACS相关并与再发心血管疾病相关(r=0.387,P<0.01).结论 UA和hs-CRP含量升高是ACS的危险因素,可作为ACS患者治疗中的监测指标,亦具有早期预防和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作者:薛铮;吕新湖;段延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重症手足口病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实验室检验特征与临床分析,提醒临床医师及早发现重型病例,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与南宁市第一人民医 院于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收住院的103例重症手足口病的实验室检验特征及临床表现.结果 发病年龄以<3岁为主,发热发生率为93.72%,出现严重表现的比例高,肢体抖动或无力占70.13%;白细胞(WBC)>15×109/L占26.33%;血糖>9 mmol/L占20.13%.病原学检查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70.96%;死亡3例占2.91%均为EV71阳性.入院前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增高占95.12%,危重型大多呈现3倍以上增高,并且24h内呈现快速增高.结论 hs-CRP是患儿短期内病情恶化、加重的.重要参考指标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现正相关性.

    作者:曹棨;米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ARHI和环氧化酶-2蛋白在子宫颈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ARHI蛋白和环氧化酶-2(COX-2)蛋白在子宫颈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子宫颈腺癌及30例慢性子宫颈炎组织中ARHI蛋白及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ARHI在40例子宫颈腺癌组织阳性率为50.0% (20/40),低于慢性子宫颈炎患者子宫颈组织阳性率90.0% (2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3,P<0.05);COX-2在40例子宫颈腺癌组织阳性率82.5%(33/40),高于慢性子宫颈炎患者子宫颈组织阳性率0(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6.16,P<0.05);ARHI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子宫颈腺癌临床分期(x2=3.96,P<0.05)及组织分化程度高低有关(x2 =7.04,P<0.05).COX-2蛋白与子宫颈腺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x2=7.04,P <0.05),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ARHI蛋白和COX-2蛋白与淋巴结有无转移均无关(P均>0.05);ARHI蛋白和COX-2蛋白表达有关联(r=0.31,P<0.05).结论 子宫颈腺癌的发生与ARHI基因失活和COX-2蛋白表达异常有关,两者可能协同作用参与子宫颈腺癌的发生.

    作者:赵敏;刘岿然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或合并呼吸衰竭甲状腺激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或合并呼吸衰竭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变化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老年AECOPD患者40例,测定其治疗前、后及合并呼吸衰竭时甲状腺激素浓度;另选择与之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0名,同期测定其甲状腺激素浓度作为对照比较.结果 老年AECOPD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甲状腺素(T4)、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显著低于对照组:T3[(1.23±0.25) nmol/L与(1.70±0.29) nmol/L,t=3.97,P<0.01]、FT3[(3.27±0.59) pmol/L与(4.48±0.95) pmol/L,t =6.09,P<0.01]、T4[( 109.30±17.73) nmol/L与(116.01±18.72) nmol/L,t =6.94,P <0.01]、FT4[ (15.11 ±2.37)pmol/L与( 17.62±0.35) pmol/L,t=7.23,P<0.01];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者T3,FT3,T4,FT4低于未合并者:T3[ (1.08±0.10) nmol/L与(1.35±0.26) nmol/L,t=4.02,P<0.01]、FT3[(2.89±0.41)pmol/L与(3.59±0.53) pmol/L,t=4.58,P<0.01]、T4[(96.54±14.34) nmol/L与(115.20±26.10)nmol/L,t =2.71,P<0.01]、FT4[(14.05±2.05) pmol/L与(17.11±1.55) pmol/L,t =5.37,P<0.01];老年AECOPD患者治疗后T3、FT3、T4浓度较治疗前升高,T3[(1.43±0.29) nmol/L与(1.25±0.25)nmol/L,t =2.93,P<0.01]、FT3[ (3.61±0.49) pmol/L与(3.26±0.60)pmol/L,t=2.73,P<0.01]、T4[(114.31±10:99) nmol/L与(110.28±16.91) nmol/L,t =4.58,P<0.01].结论 老年AECOPD患者T3、FT3、T4、FT4浓度降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下降更为明显;积极治疗可提高甲状腺激素浓度,从而改善病情.甲状腺激素浓度的变化对老年AECOPD患者病情判断、疗效分析、预后估计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张玉兰;李星晶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电视胸腔镜术后肺持续漏气原因分析与处理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术(VATS)后肺持续漏气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2004年9月至2011年2月我院施行VATS肺相关手术350例,发生术后肺持续漏气者24例(≥7 d).按年龄不同分为两组:中老年组(≥45岁,155例),青年组(< 45岁,195例);再将中老年组分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107例)和不合并组(48例).术后对肺持续漏气者采取持续负压吸引、吹气球等措施后仍漏气者,给予胸腔内注入滑石粉悬浊液治疗.结果 总的术后肺持续漏气发生率6.857%(24/350);中老年组21例,青年组3例;中老年组发生率(6.000%)明显高于青年组(0.857%)(x2=19.562,P <0.01);中老年组发生肺持续漏气的21例患者中有19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仅2例患者未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发生率( 17.757%)明显高于无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25,P<0.05);漏气患者经负压吸引,吹气球治疗后仅青年组3例治愈,余21例中老年组患者均通过胸腔内注入滑石粉悬浊液而全部治愈.结论 VATS后肺持续漏气易发于中老年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负压吸引、呼吸功能锻炼,尤其是胸腔内注入滑石粉悬浊液是治疗术后肺持续漏气的有效方法.

    作者:吴瑞锋;梁景芳;刘金山;王保申;李良;邢震宇;刘丽英;王晓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盐酸特拉唑嗪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盐酸特拉唑嗪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依从性.方法 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我中心开展了单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患者睡前口服盐酸特拉唑嗪1 ~6 mg,随访3个月.主要评价指标是治疗后4周末和3个月末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变化值、血压变化值;次要指标是治疗后4周末和3个月末患者大尿流率(Qmax)变化值,同时对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共纳入212例患者,其中189例资料合格,均为临床BPH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压控制良好组IPSS从基线的(22.31 ±5.18)分降至4周末的(15.64±3.91)分(P>0.05)和3个月末的(13.16±3.53)分(t=7.984,P<0.01),Qmax从基线的(7.87±2.41)%提高至4周末的(14.19±2.64)% (P >0.05)和3个月末的(15.69 ±2.77)%(t=-11.334,P<0.01),盐酸特拉唑嗪有轻度的降血压作用(t=0.539,P<0.05),但患者血压均在正常范围内.血压未控制良好组IPSS从基线的(21.55±4.82)分降至4周末的(15.44±3.66)分(P>0.05)和3个月末的( 12.96±3.11)分(t=4.325,P<0.01),Qmax从基线的(8.27±2.27)%提高至4周末的(14.26 ±2.87)% (P >0.05)和3个月末的(15.51±2.92)%(t=- 10.721,P<0.01).未出现明显严重 不良反应.研究结束时189例患者继续坚持服药,进行长期随访.结论 盐酸特拉唑嗪能有效改善BPH合并高血压患者症状,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能协助控制血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依从性.

    作者:郑鸣;陈金洋;曾铭强;李树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猴头菌提取物颗粒防治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猴头菌提取物颗粒防治静脉滴注阿奇霉素产生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首次使用阿奇霉素出现胃肠道症状的支原体肺炎患儿5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一26例,观察组二25例.观察组一26例患儿首次使用阿奇霉素出现胃肠道反应时,给予猴头菌提取物颗粒1次口服(<3岁者每次服1.5g,3岁以上者每次服3g).观察组二25例患儿在下一次使用阿奇霉素前半小时口服猴头菌提取物颗粒,剂量同上.结果 两种方法口服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胃肠道不良反应均有效,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3.43,P<0.05).结论 口服猴头菌提取物颗粒可防治阿奇霉素产生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提高阿奇霉素应用的依从性.

    作者:喻宁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三维适形再程放疗同步联合奈达铂加氟尿嘧啶治疗放疗后复发食管癌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再程放疗同步联合奈达铂加氟尿嘧啶(5-FU)治疗放疗后局部复发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54例放疗后局部复发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27例,行三维适形再程放疗(50~56Gy/25~28F)同步联合奈达铂80 mg/(m2·d),静脉滴注,第1天加5-FU 350mg/(m2·d),第1~5天化疗;于放疗中及放疗后配合奈达铂加5-FU化疗.对照组27例,行三维适形再程放疗(50~ 56Gy/25~28F)序贯联合奈达铂80mg/(m2·d),静脉滴注,第1天加5-FU 350 mg/( m2·d)dl ~5)化疗;于放疗后使用奈达铂加5-FU化疗.两组患者化疗均3~4周为1个周期,共2~4个周期.结果 (1)两组近期疗效: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近期疗效( CR+ PR)分别为59.2%(16/27)和55.5%( 15/2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6,P=0.5).(2)生存率:研究组与对照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4.2%、26.4%、15.7%和40.3%、19.7%、1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87,P=0.032).(3)毒副反应:研究组血液系统毒副反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82,P=0.043);两组非血液系统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25,P=0.75).(4)放射性食管炎:两组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869,P=0.661).结论 三维适形再程放疗同步联合奈达铂与5-FU化疗对放疗后复发食管癌有较好疗效,可提高生存率.

    作者:陈伟;乔田奎;袁素娟;庄喜兵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血浆置换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常规治疗合并血浆置换治疗,比较分析血浆置换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血脂(甘油三酯、胆固醇)浓度变化以及患者预后等.结果 24例患者中1例手术后行血浆置换治疗,1例极重症血浆置换治疗后再行手术治疗,余22例未行手术治疗.24例患者经血浆置换治疗后症状均有减轻、血脂浓度明显下降,甘油三酯从治疗前(24.55±10.76) mmol/L降到治疗后(3.85±3.02)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99,P<0.01);胆固醇从治疗前(10.82±5.06) mmol/L降到治疗后(3.43±1.28)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26,P<0.01).24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血浆置换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安全、有效.

    作者:许少英;李绪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含乌司他丁自体冷血心脏停搏液对婴儿心脏直视术后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含乌司他丁自体冷血心脏停搏液对婴儿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年龄≤10个月行体外循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自体冷血停搏液组30例(A组)、含乌司他丁冷血停搏液组30例(B组).分别于主动脉开放后1、6h测量左心做功指数(LCWI)、心脏指数(CI)及每搏指数(SI),监测术中心脏复跳时间及复跳率,正性肌力药物依赖情况.结果 两组自主复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心脏自动复跳时间[(34.2±4.7)s]及正性肌力药物依赖[40.0% (12/30)]均明显低于A组(52.1±6.5)s和66.7% (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1、t=1.895,P均<0.05);B组术后不同时点CI及SI、LCWI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含乌司他丁自体冷血停搏液利于婴儿体外循环直视手术后心脏功能恢复,对未成熟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孟保英;张青;沈定荣;提运幸;潘晓兰;马超;彭乐;王元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置人Y型金属支架治疗气道复合狭窄1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置入Y型金属支架治疗隆突区气道复合狭窄引起呼吸困难的疗效.方法 对15例隆突区气道复合狭窄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在局麻下置入Y型金属支架进行治疗.结果 本组15例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置入Y型金属支架治疗隆突区气道复合狭窄均置入成功,患者呼吸困难明显改善,术中无大出血、气道破裂等并发症出现;术后呼吸困难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经纤维支气管镜置入Y型金属支架治疗隆突区气道复合狭窄引起的呼吸困难,其方法可行,疗效可靠.

    作者:孟泳;齐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犬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模型的建立与佳治疗措施的实验研究

    目的 建立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动物实验模型,提高对急性梗阻性脑积水诱发的颅高压的病理生理学认识,探讨其快速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 取成年健康杂种犬9只,经后颅窝手术向第四脑室注入氰基丙烯酸凝胶,诱导建立犬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模型;同时行侧脑室置管并连接固定于头皮下储液囊,动态测量实验犬的颅内压,并观察其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 6只犬形成急性梗阻性脑积水.诱导后48 h颅内压为(48.2 ±6.1)cm H2O,较诱导前的基础颅内压(12.3 ±3.1)cm H2O增高392%;72 h颅内压为(56.4 ±5.7)cm H2O,较诱导前增高459%,与诱导前颅内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867和5.6882,P均<0.01).结论 该模型的建立成功率高、简便易行、可重复.既可动态观察颅内压变化,也可快速放出脑脊液,有效降低颅内压.脑室外引流是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广存;孟祥靖;李猛;孙金龙;张庆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天津市环湖医院、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