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血气及血乳酸的影响

侯瑾瑶;张焕萍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Ⅱ型呼吸衰竭, 血气分析, 血乳酸
摘要: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经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间歇NIPPV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血的酸碱度(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血乳酸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24 h血气分析[pH为7.36±0.05和7.34±0.03、PaO_2为84.0±8.9和53.0±12.4、PaCO_2为57.0±7.9和62.0±9.4]及血乳酸[(1.63±1.15)和(2.54±1.2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PPV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机械通气患者气道吸出物培养与呼吸机相关肺炎致病菌分析

    目的 探讨定期气道吸出物培养预测呼吸机相关肺炎(VAP)致病菌的可能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预防VAP提供参考.方法 前瞻性调查2006年7月至2009年6月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机械通气患者,每周1~2次采集气道吸出物进行细菌培养,每日监测VAP发生情况.并对气道吸出物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与VAP致病菌比较.结果 实施机械通气的121例患者发生VAP 48例,VAP发生率39.7%(48/121).机械通气患者气道吸出物分离出的200株病原菌占前5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40.5%,81/200)、鲍曼(溶血)不动杆菌(24.5%,49/200)、大肠埃希菌(12.5%,25/20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6.5%,13/200)、肺炎克雷伯菌(5.0%,10/200).VAP患者分离的68株致病菌占前5位依次为:鲍曼(溶血)不动杆菌(33.8%,23/68)、铜绿假单孢菌(26.5%,18/68)、大肠埃希菌(13.2%,9/68)、肺炎克雷伯菌(7.4%,5/6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5.9%,4/68).发生VAP前气道吸出物培养结果与VAP致病菌一致性为74.4%(32/43).结论 机械通气及VAP患者气道吸出物分离出的病原菌以非发酵菌占首位;机械通气患者每周采集气道吸出物培养有助于早期发现VAP致病菌,能及时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和预防VAP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作者:王雪文;顾克菊;钟秀君;陶建敏;朱玉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复杂胆囊患者行腹腔镜下逆行和次全胆囊切除术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逆行和次全胆囊切除对复杂胆囊病例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09年我院对39例复杂胆囊病例实施腹腔镜逆行切除术(21例)和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术(18例)的治疗效果.结果 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88.89±18.11)min]相对短于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109.52±21.7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术中出血量[(82.78±44.96)ml]和所需补液量[(847.22±169.32)ml]也少于后者[(116.67±53.23)ml和(964.29±147.6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术后恢复平稳,术后住院时间与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无明显差异[(5.56±1.20)d与(5.29±1.38)d],P>0.05.结论 对于复杂胆囊病例,合理实施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有助于简化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操作的安全性,而手术效果与腹腔镜逆行胆囊切除术无明显差异.

    作者:沈宏亮;江道振;郑向民;张伟;刘晟;单成祥;仇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喉罩在抢救急性危重哮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喉罩在抢救急性危重哮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2年至2009年应用喉罩和口鼻罩无创通气治疗的32例急性危重哮喘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其中应用喉罩(观察组)17例,应用口鼻罩(对照组)15例.分析2组血氧饱和度上升时间、呼吸机脱机时间、疾病好转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中血氧饱和度上升时间、呼吸机脱机时间、疾病转归时间[分别为(389.63±32.82)s、(19.31±2.26)h、(16.22±3.85)h]与对照组[(467.36±41.15)s、(25.18±3.73)h、(23.66±2.38)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无创正压通气后观察组在3、12 h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下降、动脉血氧分压(PaO_2)升高、pH值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3 hPaCO_2、pH值则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aO_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 h时PaCO_2、PaO_2、pH值的变化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急性危重哮喘患者中选喉罩通气,更能提高通气效率,加快临床表现的缓解.

    作者:阳生光;苏科;蒋崇慧;涂燕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肾过氧化损害机制和早期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肾功能损害机制及早期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 观察组为100例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在入院24 h内检测血清胆红素、丙二醛(MDA)、血β_2-微球蛋白(β_2-MG)及尿微量蛋白(β_2-MG、α_1-MG、ALB).对照组为50例正常生理性黄疸新生儿.观察组早期给予抗氧化剂(维生素E,还原性谷胱甘肽)及传统干预措施(原发病治疗,蓝光照射,药物疗法),治疗3 d及出院前一天(治疗6 d)复查以上项目.结果 当未结合胆红素在205.0~256.5μmol/L时,尿β_2-MG、α_1-MG,血MDA较对照组升高(P<0.05),当未结合胆红素256.6~342.0βmol/L时,不仅尿β_2-MG、α_1-MG,血MDA升高,而且血β_2-MG升高(P<0.01,P<0.05),当未结合胆红素>342.0 μmol/L时,血β_2-MG、尿ALB明显增高(P<0.01,P<0.05).经早期干预治疗后,血胆红素下降,血β_2-MG、尿微量蛋白基本恢复正常,观察组加抗氧化剂后较对照组恢复更快(P<0.05).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肾小球滤过功能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造成损害;高胆红素对肾脏功能的损害与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诱导的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在传统干预治疗基础上加抗氧化剂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杨军霞;刘克苗;刘善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神经免疫系统在哮喘气道炎症中的相互作用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气道炎性疾病,以气道高反应(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AHR)为特征,同时伴随着气道敏感性增加和黏液的过多分泌~([1]),是临床常见的慢性气道炎性疾病之一.以前认为分布在气道的神经纤维(特别是感觉神经纤维)的功能异常或免疫应答时Th1和Th2细胞的失衡是导致这些症状的主要原因,但是,这种单纯的气道神经异常或Th1/Th2失衡并不能完全解释哮喘气道中的复杂炎症过程.

    作者:吴锦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中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患者血浆中的浓度、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CVA患者30例(CVA组)、典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30例(典型哮喘组)和25名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对每例研究对象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内皮素、CGRP,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VA组、典型哮喘组、健康对照组血浆内皮素浓度分别为(103.58±28.66)、(129.37±27.28)、(72.63±21.52)ng/L,CVA组与典型哮喘组内皮素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CVA组、典型哮喘组、对照组CGRP浓度分别为(7.62±2.56)、(6.63±2.09)、(21.60±3.29)ng/L,CVA组与典型哮喘组CG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CVA组与典型哮喘组内皮素、CG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VA组血浆内皮素和CGR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738,P<0.05);典型哮喘组血浆内皮素和CGR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819,P<0.05).结论 CVA患者与典型哮喘发作期患者一样,其血浆内皮素和CGR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提示内皮素、CGRP在EVA中是一对相互拮抗因素,内皮素水平升高、CGRP水平降低在CVA中起着重要的促发或加剧作用.

    作者:林松娟;陈海荣;刘美娟;陈京霞;于瑞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铁蛋白和血红蛋白与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和铁蛋白水平与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RLS)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35例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患者(RLS组)及对照组20例失眠患者的血红蛋白及铁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并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RLS组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为(89.77±48.52)μg/L,对照组为(123.36±35.06)μg/L,RLS组较对照组血清铁蛋白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3,P<0.01),而血红蛋白水平RLS组为(142.77±11.79)g/L,对照组为(139.05±12.33)g/L,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8,P>0.05).结论 血清铁蛋白的降低可能是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之一,而血红蛋白水平可能与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无关.

    作者:郭小明;陈静;孙相如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重视与支气管哮喘有联系的三方面问题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我国城乡居民常见的疾病.哮喘的患病率由于调查方法不同,故各地报道的数字相差较大,我国的报道为0.50%~5.29%;43座城市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上海的发病率为3.34%,北京城区发病率明显高于郊区.哮喘患者因病而失学或丢失工作者可达37.00%.因此如何加强防治是当前的重要问题.现就大家关切的三个方面予以探讨.

    作者:罗慰慈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血气及血乳酸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经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间歇NIPPV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血的酸碱度(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血乳酸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24 h血气分析[pH为7.36±0.05和7.34±0.03、PaO_2为84.0±8.9和53.0±12.4、PaCO_2为57.0±7.9和62.0±9.4]及血乳酸[(1.63±1.15)和(2.54±1.2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PPV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

    作者:侯瑾瑶;张焕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的关系,及其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脑梗死患者31例(脑梗死组),健康对照者32名,其中>60岁17名为老年健康组,<60岁15名为非老年健康组.采用荧光偏振分析法(HPLC)检测患者Hcy水平,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结果 脑梗死组Hcy水平(19.3±7.0)μmol/L明显高于老年健康组(10.2±3.0)μmol/L和非老年健康组(9.8±6.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血浆Hcy水平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EDD呈负相关(r=-0.364,P=0.002),而血浆Hcy水平与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NID)无关(r=-0.074,P=0.551).结论 高Hcy血症是损害内皮功能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它通过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影响EDD,参与脑梗死发病机制,治疗高Hcy血症对预防脑梗死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滕晓茗;林惠琼;李瑶宣;李吕力;赵毅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厄贝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震荡的影响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窦性心率震荡(HRT)指标的变化,并评价术后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厄贝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雷米普利对HRT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 72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PCI治疗患者,36例(厄贝沙坦组)给予厄贝沙坦(160 mg,1次/d),36例(雷米普利组)给予雷米普利(5 mg,1次/d).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PCI后7 d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随访6个月后再次复查动态心电图,获得震荡起始(TO)、震荡斜率(TS).38例有室性期前收缩的无其他疾病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前后TO、TS的变化及应用厄贝沙坦和雷米普利治疗6个月后TO、TS的变化.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后7 d,厄贝沙坦组和雷米普利组与对照组比较TO升高[分别为(-3.37±2.35)%、(-3.39±2.50)%和(-5.67±3.27)%,P<0.05],TS减低[分别为(10.05±3.85)ms/RR、(8.99±3.74)ms/RR和(16.39±5.14)ms/RR,P<0.05].随访6个月后,厄贝沙坦组和雷米普利组TO降低[分别为(-3.37±2.35)%与(-7.48±3.26)%,P<0.05;(-3.39±2.50)%与(-5.13±3.15)%,P<0.05],TS升高[分别为(10.05±3.85)ms/RR与(18.45±4.85)ms/RR,P<0.05;(8.99±3.74)ms/RR和(13.99±3.96)ms/RR,P<0.05].厄贝沙坦组TO降低低于雷米普利组[分别为(-7.48±3.26)%和(-5.13±3.15)%,P<0.05],而TS高于雷米普利组[分别为(18.45±4.85)mm/RR和(13.99±3.96)mm/RR,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虽急诊PCI治疗,但HRT仍减弱,应用厄贝沙坦和雷米普利均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HRT指标,但厄贝沙坦作用更显著.

    作者:吕亚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白细胞介素-1β对小鼠气道成纤维细胞前列腺素E_2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小鼠气道成纤维细胞前列腺素E_2(PGE_2)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在吸入性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雄性昆明种小鼠的气道成纤维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分别收集不同浓度的IL-1β作用后不同时间点IL-1β的培养上清液及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West-ern blot技术测定PGE_2水平,环氧化酶-2(COX-2)、膜相关前列腺素E_2合成酶1(mPGES1)蛋白表达.结果 ①经IL-1β 1.0μg/L处理后不同时间点气道成纤维细胞培养上清液PGE_2水平在8 h[(148.2±28.3)ng/L]、16 h[(267.6±45.4)ng/L]、24 h[(210.5±38.6)ng/L]、48 h[(198.7±36.5)ng/L]均高于各对照组[分别为(57.8±15.3)、(58.2±15.7)、(57.9±15.8)、(58.1±16.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16 h时间点水平高;气道成纤维细胞COX-2表达在8 h[(0.478±0.029)COX-2/β-actin、16 h(0.672±0.047)COX-2/β-actin、24 h(0.617±0.036)COX-2/β-actin、48 h(0.593±0.034)COX-2/β-actin]均高于对照组[(0.309±0.019)COX-2/β-actin、(0.311±0.019)COX-2/β-actin、(0.309±0.019)COX-2/β-ac-tin、(0.310±0.018)COX-2/β-act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16 h时间点表述水平高;气道成纤维细胞mPGES1的表达在8 h(0.300±0.018)mPGES1/β-actin、16 h(0.549±0.034)mPGES1/β-actin、24h(0.497±0.030)mPGES1/β-actin、48 h(0.443±0.026)mPGES1/β-actin均高于各对照组[(0.199±0.012)、(0.201±0.013)、(0.200±0.013)和(0.200±0.022)mPGES1/β-act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16 h时间点表达水平高.②不同浓度IL-1β处理气道成纤维细胞后,气道成纤维细胞培养上清液PGE_2水平在IL-1β 0.1 μg/L组[(242.9±22.3)ng/L]、1.0μg/L组[(267.6±45.4)ng/L和10.0μg/L组[(587.3±106.9)ng/L]均高于对照组[(58.5±16.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并且这3组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气道成纤维细胞COX-2表达在IL-1β 0.1μg/L组(0.525±0.032)ng/L、1.0μg/L组(0.672±0.047)ng/L和10.0μg/L组(1.022±0.064)ng/L均高于对照组(0.309±0.01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并且这3组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均<0.02);气道成纤维细胞mPGES1表达在IL-1β 0.1μg/L组(0.380±0.021)ng/L、1.0μg/L组(0.549±0.034)ng/L和10.0μg/L组(0.879±0.045)ng/L均高于对照组(0.199±0.02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并且这3组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炎症递质IL-1β可上调气道成纤维细胞PGE_2水平、COX-2和mPGES1表达,这表明IL-1β可能是通过COX-2和mPGES1的表达来影响PGE_2合成,从而参与气道吸入性损伤修复过程.气道成纤维细胞可能是损伤修复过程中炎症递质的主要来源细胞之一.

    作者:淦鑫;郭光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舒洛地特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类抗凝药物舒洛地特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造模成功的33只SD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11只(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11只(模型组,后有3只死亡)、舒洛地特治疗组11只(舒洛地特组,后有1只死亡);糖尿病大鼠模型经单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成,舒洛地特组大鼠每天以舒洛地特10 mg/(kg·d)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每天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2周末检测所有试验大鼠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F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SCr)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同时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12周末,模型组和舒洛地特组TG、LDL-C及ALT水平之间无明显差异,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5);血SCr水平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舒洛地特组APTT、PT和TT显著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明显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增高(P均<0.05);舒洛地特组与模型组相比,APTT、PT和TT明显增加[(76.18±3.96)s与(65.85±3.15)s,(24.25±3.64)s与(20.34±2.97)s,(34.56±9.13)s与(25.87±8.86)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显著升高(-4.75±0.10与-5.86±0.11),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减低(2.46±0.76与3.37±0.68,P均<0.01).结论 舒洛地特能改善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对糖尿病大鼠的血液高凝状态有改善作用,但时糖尿病大鼠血脂及肝肾功能的改变未见显著影响.

    作者:舒冏;曾龙驿;王曼曼;穆攀伟;张国超;陈燕铭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代谢综合征与脑硫脂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脑硫脂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内分泌科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就诊患者.分为MS组(54例)与非MS组(87例).测定2组身高、体重、腰围(WC)及血压,检测空腹血糖(FPG)、血脂、真胰岛素(TI)及脑硫脂.结果 MS组体重指数(BMI)、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T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均高于非MS组(t值分别为4.735,5.247,6.960,6.894,6.609,4.536,4.895,P均<0.01),脑硫脂水平低于非MS组[分别为(0.093±0.014)、(0.125±0.028)mg/L,t=4.973,P<0.01],MS组分越多脑硫脂的水平越低;HOMA-IR与BMI、WC、SBP、DBP、FPG、TG和CHO、TI存在单变量相关(r值分别为0.391,0.235,0.369,0.429,0.226,0.370,0.213,0.970,P均<0.01),与年龄、脑硫脂负相关(r值分别为-0.350,-0.158,P均<0.05);脑硫脂与WC、BMI、DBP存在单变量相关(r值分别为-0.251,-0.185,-0.229,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腰围和脑硫脂为ln(HOMA-I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S患者较非MS患者血清脑硫脂降低,MS组分数越多脑硫脂水平越低,血清脑硫脂与MS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

    作者:刘波;陆强;王锐;尹福在;马春明;吴广飞;韩改玲;王迪;刘晓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膀胱癌标本(58例)、正常膀胱黏膜(15例)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Bcl-2的表达(58.6,34/58)高于正常膀胱黏膜(20.0%,3/15),并与膀胱癌病理分级有关(χ~2=14.9448,P<0.01),与临床分期有关(χ~2=6.2994,P<0.05),Bax在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明显高于BTCC的表达,而Bax阳性表达率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膀胱癌发生发展与膀胱组织的抑凋亡或促凋亡(Bcl-2/Bax)机制失衡有关,检测Bcl-2、Bax可以作为临床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恶性程度和预后较为可靠的指标.

    作者:张长江;高永生;黄克岭;任君凯;韩晓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尿蛋白四项测定对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尿蛋白测定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4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观察组)和38名体检健康儿童(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尿免疫球蛋白G(IgG)、尿微量白蛋白(MA)、尿α_1-微球蛋白(α_1-MG)、尿转铁蛋白(TRF)的测定,同时测定尿常规和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儿肾功能均正常,尿四项指标[IgG为(11.57±6.44)mg/L、MA为(21.10±8.23)mg/L、α_1-MG为(23.40±6.21)mg/L、TRF为(9.13±1.60)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gG为(5.78±2.93)mg/L、MA为(10.37±4.25)mg/L、α_1-MG为(7.23±3.49)mg/L、TRF为(0.74±0.25)m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2例患儿四项指标异常率为73.8%(31/42),尿常规异常率为14.3%(6/42).结论 尿蛋白四项的检测是诊断小儿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的灵敏指标,是早期发现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无创性检验的可靠而简单的方法.

    作者:王立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慢性咳嗽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慢性咳嗽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81例慢性咳嗽患者(根据慢性咳嗽诊断流程诊断),所有患者均符合咳嗽时间≥8周,不吸烟或戒烟4周以上,无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史,服用者停药观察4周,X线胸片检查未见异常,并除外胃食管反流性咳嗽、除变应性鼻炎的其他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支气管内膜结核等其他慢性咳嗽病因.对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变应性鼻炎、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及感染后咳嗽的患者给予孟鲁司特钠10 mg,每晚1次进行治疗4周并观察疗效.结果 81例入选患者中咳嗽变异性哮喘36例,变应性鼻炎30例,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5例,感染后咳嗽10例.经孟鲁司特钠治疗后,67例患者咳嗽症状临床控制,12例患者显效,2例无效,有效率97.5%(79/81).结论 气道炎症是慢性咳嗽患者常见的病理特征,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明显改善咳嗽变异性哮喘、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感染后咳嗽、变应性鼻炎等慢性咳嗽患者的气道炎症,减轻咳嗽症状,是治疗慢性咳嗽的重要药物.

    作者:楚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皮肤软组织撕脱伤创面修复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皮肤软组织撕脱伤创面修复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2008年5月至2009年3月,60例皮肤软组织撕脱伤患者应用bFGF(治疗组)与35例常规临床换药治疗(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创面愈合、全身及局部反应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为(14.3±1.3)d,3周内愈合率为96%(69/72);对照组分别为(20.0±1.4)d及78%(32/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应用bFGF 3~4次/d以上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1~2次/d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见肝、肾功能异常及全身、局部过敏反应.结论 应用bF-GF可促进皮肤软组织撕脱伤创面愈合过程,其安全性良好.

    作者:孔德全;王金高;聂贤武;胡雨云;庄晖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术后钛板取出原因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术后钛板取出的原因,探讨术后钛板取出术的适应症.方法 收集我院2002年至2008年收治的35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术后行钛板取出术的患者,就取板原因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 本组病例取钛板原因中因心理因素患者主动要求19例(54.29%),术后感染8例(22.86%),医师建议4例(11.43%),钛板外露2例(5.71%),植入区麻木2例(5.71%).结论 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术后钛板取出术的适应证:①心理因素,患者要求;②钛板外露,断裂或感染;③影响儿童的颌骨发育;④影响局部器官功能.

    作者:李芳凝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用于冠状动脉复杂病变(CAD-CL)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至2008年9月我院对252例CAD-CL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并发症及预后方面的临床资料.结果 244例CAD-CL(包括慢性闭塞、分叉病变、长病变和再狭窄)患者成功置入支架(244/252,96.83%),无残余狭窄或残余狭窄<20%.32例患者放置支架后出现侧支血管阻塞,48例出现动脉夹层,15例支架内形成再狭窄,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1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前降支置入2枚支架后仍处于低血压状态,经临时起搏器置入等积极抢救无效死亡,1例于术后第3天发生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后经急诊PCI治疗闭塞血管再通,痊愈出院.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邢永生;王鹏飞;王岩;王津生;金卫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天津市环湖医院、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