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新颖;刘世炜;王黎君;张梅;殷鹏;刘韫宁;赵振平;王丽敏
目的 分析中文版经济毒性综合评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对118例癌症患者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间隔2周后采用同一量表选取部分患者复测,利用SPSS 16.0软件统计分析量表的内外部信度、内容和结构效度.Cronbach's α系数评价量表内部一致性,Pearson相关系数作为重测信度系数评价外在信度,采用内容效度指数方法定量评价内容效度,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量表的结构效度.结果 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89,重测结果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77 ~ 0.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文版COST量表内容效度指数为0.82,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3 ~ 1.00;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2个公因子,其累积贡献率为68.04%,各条目在相应因子上的因子载荷均>0.60.结论 中文版经济毒性综合评分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应用于癌症人群研究.
作者:于慧会;毕雪;刘运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19世纪,产褥热在欧洲突然流行,导致无数产妇死亡,人们束手无策.1846年,维也纳总医院年轻的产科医生塞麦尔维斯,经过比较分析和偶然事件的启发,认为可能是医生进行病理解剖后直接去产房接生将所谓“死尸因子”带给了产妇,引起产褥热.他进而提出用漂白液洗手,很快将产妇死亡率从10.65%降至1.98%.塞麦尔维斯的工作强烈提示了病因细菌说的可能性.1854年约翰·斯诺对伦敦霍乱暴发原因的调查,也是后来巴斯德、李斯特和科赫研究的重要铺垫,开创了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控制和无菌术的先河,预示了微生物学的诞生.塞麦尔维斯是医学史上重要的革命性人物.但是,他的理论与当时的医学信条相悖,被医学主流嘲讽和排挤,后精神失常,47岁去世.有时进步是先驱者的血泪之殇,其中的故事警钟长鸣.时间是公正的,轰轰烈烈的也许是场闹剧,而孤寂的可能是未来的主角.谨以此文缅怀这位伟大的流行病学先驱.
作者:冯琦;唐金陵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定量估计中国居民高盐饮食相关的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并分析在不同的控制场景下相关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的变化.方法 利用全国死因监测系统2013年死因监测数据,以及全球疾病负担对中国居民24 h尿钠的估计值,按照比较风险评估理论,采用人群归因分值计算2013年中国居民高盐饮食归因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应用相同的方法预测在达到不同的控制目标下,归因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的变化情况.结果 2013年中国居民归因于高盐饮食的死亡约143万人,占全部死亡的15.6%,其中男性94万(17.4%),女性49万(13.0%),造成中国居民期望寿命损失达2.17岁(男性2.49岁,女性1.71岁).高盐饮食导致心脑血管病、慢性肾病和胃癌死亡分别约120万人、5万人和18万人,占该疾病死亡的31.5%、30.8%和64.8%.如果实现到2020年食盐摄入量下降10%,到2025年下降15%的慢性病防治规划目标,以及2025年下降30%的WHO自愿性目标,将分别避免死亡约22万人、34万人和73万人,人均期望寿命损失将分别减少0.30岁、0.45岁和0.95岁.结论 高盐饮食给中国居民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是导致心脑血管病、慢性肾病和胃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积极开展有效的综合减盐干预,将带来很好的成本效果.
作者:刘世炜;蔡玥;曾新颖;殷鹏;齐金蕾;刘韫宁;刘江美;赵振平;张梅;王丽敏;王黎君;薛明;周脉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云南省艾滋病高流行区HIV阳转病例特征及其感染前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方法 于2016年1-3月,采用普查法对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临沧市和大理白族自治州2012-2015年451例HIV阳转病例开展调查.结果 在451例HIV阳转病例中,感染途径以异性性传播为主(92.5%,417/451);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73.0%(329/451).得知感染前1年内,近1次与固定性伴、临时性伴、商业性伴及男男同性性伴发生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48.7%(167/343)、4.2%(7/165)、9.9%(15/151)、0.0%(0/3).与固定性伴未使用安全套危险因素包括:居住在大理州、农民、非在婚状态、月收入≤1 000元、感染前生活在城镇地区且不知晓艾滋病相关知识;临时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危险因素包括:居住在德宏、红河、临沧地区、年龄≤30岁、职业为非农民.得知HIV感染前,有注射吸毒行为者占8.2% (37/450)、接受过艾滋病相关干预服务者占75.5%(340/450).结论 云南省艾滋病高流行区HIV阳转病例中异性性传播感染比例较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和接受干预服务比例均较低.
作者:张祖样;肖民扬;付丽茹;牛瑾;李雪华;宋丽军;罗红兵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中文版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UDIT)的信度和效度,为该量表在中国医学生中的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电子问卷,将问卷发给5所医学院校学生,让其按意愿自行填写.了解Cronbach'sα和分半信度评价量表的信度,了解内容效度、结构效度、会聚效度和区别效度评价量表的效度.结果 中文版AUDIT量表总的Cronbach'sα为0.782,分半信度为0.711;危险饮酒、酒精依赖、有害饮酒3个维度的Cronbach'sα分别为0.796、0.561、0.647,分半信度分别为0.794、0.623、0.640.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tem-level CVI,I-CVI)为0.83 ~ 1.00,平均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 (S-CVI/Ave)为0.99,全体一致S-CVI(S-CVI/UA)为0.90,内容效度比为0.80~ 1.00.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中文版AUDIT量表符合预设的3个维度结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1.175%;量表的会聚效度与区别效度定标试验成功率均为100%.结论 中文版AUDIT量表在中国医学生中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聪;杨国平;李圳;李小宁;李洋;胡洁;张凤云;张徐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临床生存数据常常伴有多个结局,各结局间存在竞争关系,忽略竞争风险使用传统单因素Kaplan-Meier法会高估累积死亡率,使用传统多因素Cox有可能错误估计HR值.目前国内临床文献较少提及竞争风险且方法学均未提供具体实现程序,亦无解析主流模型应用条件与参数.为此本文旨在阐述竞争风险的概念与核心模型,以实例解析累积发生率、原因别风险模型、部分分布风险模型正确的应用,并提供相应SAS 9.4程序以便临床研究人员进行竞争风险建模时参考.
作者:聂志强;欧艳秋;曲艳吉;袁海云;刘小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孕期空气污染物暴露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发生的关系,为先心病的一级预防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收集国内外发表的有关孕期空气污染物暴露与先心病有关的流行病学研究文章,对连续性增长和高浓度对比低浓度的污染物与先心病亚型的关系效应值分别进行合并.使用Stata 12.0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0篇英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CO暴露增加法洛四联症的发生风险(高浓度对比低浓度OR=1.22,95%CI:1.03~1.44));NO2暴露增加主动脉缩窄的发生风险(浓度每升高10 mm3/m3OR=1.01,95%CI:1.01~1.20);O3暴露增加房间隔缺损的发生风险(浓度每升高10 mm3/m3 OR=1.14,95%CI:1.03 ~ 1.26);PM10暴露增加房间隔缺损的发生风险(浓度每升高10 μtg/m3 OR=1.10,95%CI:1.03~ 1.19).此外,还发现CO暴露和房间隔缺损的发生,PM10暴露和室间隔缺损的发生存在负相关.结论 孕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物CO、O3、NO2、PM10可能会增加先心病的发生风险.
作者:李姗姗;张若;兰欣;屈鹏飞;党少农;陈方尧;颜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评估2013年中国不同地区、性别人群血压升高造成的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情况.方法 用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和2013年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死因监测数据,根据比较风险评估理论,计算分性别、城乡、东中西部地区人群血压升高的人群归因分值(PAF),进而估计血压升高造成的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结果 2013年中国≥25岁人群SBP平均为(129.48±20.27) mmHg,血压升高[SBP高于(115±6)mmHg)]导致208.79万人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22.78%;男性SBP[(131.15±18.73)mmHg]、归因于血压升高的死亡数(115.17万例)、死亡率(165.56/10万)、标化死亡率(106.97/10万)均高于女性[分别为(127.79±21.60)mmHg、93.62万例、141.99/10万和68.93/10万].农村人群SBP[(130.25±20.66) mmHg]、归因死亡数(112.34万例)、归因死亡率(178.58/10万)和PAF(23.59%)均高于城市人群[分别为(128.58±19.77) mmHg、96.45万例、132.87/10万和21.54%];东、中、西部地区人群之间的SBP水平接近,归因死亡数、归因死亡率和PAF在中部地区高,分别为76.58万例、179.93/10万和26.72%.2013年中国≥25岁人群血压升高导致的心血管病和慢性肾病死亡数为199.12万和9.66万,分别占心血管病总死亡数的52.31%和慢性肾病总死亡数的62.11%.血压升高导致疾病死亡数多的前3种疾病是缺血性心脏病(66.56万例)、出血性脑卒中(53.31万例)和缺血性脑卒中(35.93万例).若消除血压升高因素影响,人均期望寿命可平均增加2.86岁,其中女性增加数量高于男性(分别为3.07和2.64岁),中部地区人群高于东西部地区人群(分别为3.48、2.56和2.58岁),农村人群高于城市(分别为2.97和2.59岁).结论 2013年中国人群血压升高对死亡和期望寿命造成严重影响.
作者:曾新颖;刘世炜;王黎君;张梅;殷鹏;刘韫宁;赵振平;王丽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确定马鞍山市学龄前儿童饮食模式,探讨饮食模式与父母文化程度的关联.方法 选择马鞍山市区91所幼儿园16 439名3~6岁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食物频率和社会人口学特征,利用食物频率表和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学龄前儿童饮食模式,采用多项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父母文化程度与饮食模式的关联.结果 共获得加工型、饮料型、零食型、蛋白型和素食型5种饮食模式,因子累积贡献率为48.02%,其中加工型的因子贡献率为24.78%.父亲文化程度低与饮料型饮食模式(OR=l.36,95%CI:l.15 ~ 1.63)和零食型饮食模式(OR=l.21,95%CI:1.01~ 1.43)呈积极正相关;母亲文化程度低与加工型饮食模式(OR=1.31,95%CI:1.09 ~ 1.57)和饮料型饮食模式(OR=1.48,95%CI:1.23 ~ 1.77)呈积极正相关,与蛋白型饮食模式(OR=0.62,95%CI:0.52 ~ 0.74)和素食型饮食模式(OR=0.72,95%CI:0.60 ~ 0.86)呈负相关.结论马鞍山市学龄前儿童饮食模式以不健康相关的饮食模式为主要选择,父母文化程度,尤其是母亲文化程度直接影响学龄前儿童的饮食模式选择.
作者:严双琴;曹慧;顾春丽;徐叶清;倪玲玲;陶慧慧;邵婷;陶芳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我国城乡地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现状、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 数据源自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全国追踪调查(CHARLS),调查采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得分评定抑郁症状,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平均得分为(8.3±5.9)分,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6.8%.城市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16.4%)低于农村(30.0%).男性、白评健康好、无慢性病、社会活动参与积极的城乡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相对较低(P<0.05).年龄和饮酒状况是农村老年人特有的抑郁症状影响因素,月收入水平是城市老年人特有的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75岁的农村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相对较低(P<0.05),戒酒的农村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P<0.05).月收入高水平的城市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 我国城乡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且农村高于城市.城乡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影响因素存在异同.
作者:杨展;陈饶;胡晓;任晓晖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陕两省汉中市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分析高血压患病与家族史的定量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汉中市农村居民进行高血压相关的问卷调查及身体测量,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家族史对高血压的影响.结果 共收集到2 817名18 ~ 80岁农村居民的完整资料,高Ⅱ血压粗患病率为33.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家族史阳性者与阴性者相比,0R=2.06(95%CI:1.70 ~ 2.50).一级亲属中高血压家族史的个体人数分别为1、2、3时其OR值(95%CI)分别为1.83(1.47 ~ 2.27)、2.94(2.09 ~ 4.13)、4.48(2.17 ~ 9.27).女性人群中,父亲家族史阳性、母亲家族史阳性、父母家族史均为阳性时,OR值分别为2.50、1.61、2.82,均P<0.05.结论 家族史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一级亲属中高血压家族史的个体人数与高血压患病呈剂量-反应关系,一级亲属中父亲、母亲高血压家族史可进一步影响高血压的发生.
作者:吴小艳;李强;严惠;刘丹朦;高婧媛;赵亚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都在探索因果关系,有向无环图(DAGs)是因果关系研究的图形工具.本文系统地介绍了DAGs的图形语言、基本规则和干扰规则,及其在识别研究问题、理解和实施研究设计、指导数据分析、偏倚分类等方面的应用.DAGs对因果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郑英杰;赵耐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2013年我国≥25岁人群归因于水果摄人不足的死亡情况及其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 利用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行为危险因素监测调查数据计算分性别和地区的水果摄人量,采用潜在影响分值(PIF)分析归因于水果摄入不足的相关疾病死亡数、死亡率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情况.结果 2013年,我同≥25岁人群的水果摄入量平均为(113.3±168.9) g/d[男性为(103.6±160.1)g/d,女性为(122.7±176.6) g/d)],城市居民的水果摄入量明显高于农村地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总死因中的15.21%是由于水果摄入不足造成的,水果摄人不足对相关疾病的PIF均约为35.00%.农村地区(16.50%)全死因的PIF高于城市地区(13.88%),东部(15.48%)及中部(16.27%)全死因的PIF高于西部地区(13.75%);归因于水果摄人不足导致死亡数约为134.84万,相关疾病死亡数依次为缺血性心脏病(47.25万)、出血性中风(33.88万)、缺血性中风(25.90万)、肺癌(20.84万)、食管癌(6.07万)、喉癌(0.54万)和口腔癌(0.36万);城市的全死因及相关疾病的归因死亡数明显低于农村地区,中部地区的全死因归因死亡数(45.27万)高于东部(53.11万)及西部地区(36.46万),我国因水果摄人不足造成期望寿命损失1.73岁(男性损失1.80岁,女性损失1.58岁),农村高于城市,中部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结论 我国水果摄人量与推荐标准相差甚远,水果摄入不足导致相关疾病的PIF较高,且对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较为严重.
作者:齐金蕾;刘韫宁;周脉耕;王黎君;曾新颖;刘世炜;刘江美;由金玲;王丽敏;张梅;赵振平;殷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2013年我国吸烟的归因死亡和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 利用2013年死因监测数据和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针对不同疾病特点,将以现在吸烟率作为暴露水平的直接法和以吸烟影响比作为暴露水平的间接法相结合,计算吸烟导致不同疾病死亡的人群归因分值,从而估计吸烟对于死亡和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 2013年中国人群由于吸烟导致约159.33万人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17.38%,其中男性吸烟导致的死亡占比(23.66%)远远高于女性(8.30%),城市人群吸烟导致的死亡占比(17.24%)略低于农村人群(17.51%),东部地区人群吸烟导致的死亡占比低(16.81%),西部地区高(17.91%).2013年中国人群吸烟导致死亡人数在前三位的疾病是肺癌、COPD和缺血性心脏病,吸烟导致死亡归因分值大的前三位疾病是肺癌、COPD和鼻咽癌.2013年中国人群吸烟导致期望寿命损失2.04岁,其中高的为西部地区男性,共损失3.05岁.结论 吸烟仍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针对重点地区人群开展控烟工作,可以降低吸烟相关疾病的死亡,有效地提高我国人群健康水平.
作者:刘韫宁;刘江美;刘世炜;曾新颖;殷鹏;齐金蕾;由金玲;赵振平;张梅;王丽敏;周脉耕;王黎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2015年1-11月新报告HIV感染者亚型,掌握德宏州中国籍和缅甸籍HIV感染者亚型分布特征.方法 对德宏州2015年1-11月新报告的HIV感染者且血浆量在200 μl以上的标本进行核酸抽提,使用RT-PCR方法对HIV的gag、env和pol 3个基因进行反转录扩增,所得产物直接测序,确定亚型型别.结果 2015年1-11月德宏州新报告HIV感染者963例,成功测定HIV亚型的感染者499例.独特重组(URFs)比例大(27.1%,135/499);其后为C(26.7%,133/499)和CRF01_ AE(19.2%,96/499)等亚型.URFs中主要包括4种形式的重组,其中以BC亚型重组多.中国籍和缅甸籍感染者的亚型分布特征不同,传播方式是唯一与中国籍和缅甸籍感染者亚型分布有关联的因素.结论 德宏州中国籍和缅甸籍HIV感染者亚型分布复杂,URFs首次居分布首位.中国籍和缅甸籍感染者亚型分布有差异,但主要受HIV传播方式的影响.
作者:段星;王可然;王继宝;杨涛;王译葵;杨锦;叶润华;杨跃诚;姚仕堂;段松;何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多环芳烃与p16、FHIT基因CpG岛甲基化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作用及其交互效应.方法 利用2014年6--12月建立的山西省阳曲县宫颈病变研究队列.包括经病理学确诊的CIN患者169例(CIN Ⅰ 86例,CINⅡ/Ⅲ83例)和正常宫颈(NC)妇女91例.全部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尿液中的1-羟基芘(1-OHP)浓度,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抑癌基因p16、FHIT CpG岛甲基化状态.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相关资料的Kruskal-Wallis H检验、x2检验、趋势x2检验,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因素与宫颈疾病之间关联强度的OR值及其95%CI,应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模型(GMDR)评价交互作用.结果 随着CIN程度加重,l-OHP水平逐渐上升(H=50.743,P<0.001),1-OHP高暴露率逐渐升高(趋势检验x2=20.146,P<0.001).CIN Ⅰ、CINⅡ/Ⅲ组p16、FHIT CpG岛甲基化率均高于NC组;随着C1N程度的加重,p16基因CpG岛甲基化率(趋势检验x2=9.75,P=0.002)、FHIT基因CpG岛甲基化率(趋势检验x2=10.39,P=0.001)均逐渐升高.GMDR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在CIN Ⅰ和CINⅡ/Ⅲ组,1-OHP高暴露与p16、FHIT基因CpG岛甲基化呈交互作用.结论 l-OHP高暴露和p16、FHIT CpG岛甲基化均可增加CIN的风险,且在病变中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王璐;刘学智;任志英;丁玲;南晶;刘春亮;宋志超;冯美娟;杨倩;王金桃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社区人群HIV流行趋势及HIV感染者相关行为特征的变化情况,探讨艾滋病传播的相关因素.方法 在凉山州社区人群省级艾滋病监测哨点(德昌县、宁南县和布拖县),调查对象为年龄≥15岁城镇和农村居民,采用多阶段、分层、按比例抽样,2010-2015年共需调查样本量14 092人次.采用问卷调查和血样采集收集调查对象社会人口学、行为学和血清学信息,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和各年HIV感染的差异,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IV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2010-2015年凉山州社区人群哨点监测完成调查共14 092人次,发现HIV感染者267人,2010-2015年HI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24%(70/2 162)、3.07%(72/2 345)、1.17% (28/2 399)、1.38%(33/2 400)、1.42%(34/2 391)和1.25%(30/2 395).彝族聚集为主的布拖县HIV感染风险高于汉族聚集为主的德昌县和宁南县(OR=3.83,95%CI:2.25 ~ 6.52);增加HIV感染风险的相关因素包括男性(OR=1.77,95%CI:1.30~2.40)、彝族(OR=4.40,95%CI:2.56~ 7.57)、离异或丧偶(OR=28.57,95%CI:4.56~ 178.95)、共用针具吸毒(OR=8.53,95%CI:3.99 ~ 18.25);降低HIV感染风险的相关因素包括初中及以上学历(OR=0.59,95%CI:0.37 ~ 0.97)、固定性伴安全性行为(OR=0.21,95%CI:0.05~ 0.96)、临时性伴安全性行为(0R=0.46,95%CI:0.28~ 0.76).结论 2010-2015年,凉山州社区人群中HIV抗体阳性率较高.男性、彝族、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离异或丧偶、共用针具吸毒等因素增加社区人群感染HIV的风险.
作者:姚永娜;杨淑娟;王启兴;余刚;廖强;肖琳;龚煜汉;王科;张素华;翟雯雯;张建新;王菊;边仕超;刘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沈阳市学生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ART)的影响因素.方法 横断面调查获得2007-2015年沈阳市艾滋病治疗定点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5 ~ 30岁学生HIV/AIDS患者ART相关信息,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ART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7-2015年该医院共收治15 ~ 30岁学生HIV/AIDS患者146例,占累计治疗HIV/AIDS患者的6.1%(146/2 379).患者均为男性,男男性行为传播途径占93.2%(136/146),HIV延迟诊断率[诊断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350个/μl]为52.7%(77/146),患者中ART的构成比为67.1% (98/1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IV诊断年份(aOR=1.21,95%CI:1.02 ~ 1.44)、年龄24 ~30岁(aOR=8.15,95%CI:1.46 ~ 45.52)和延迟诊断(aOR=2.22,95%CI:1.05~ 4.71)是学生HIV/AIDS患者ART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HIV诊断时间越晚、年龄越大及延迟诊断可能增加学生HIV/AIDS患者的ART比例..
作者:胡清海;丁海波;虞炎秋;楚振兴;徐俊杰;尚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2013年中国≥25岁人群高血糖归冈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情况.方法 用2013年中国居民死因监测及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采用人群归因分值估计高血糖危险因素造成的死亡和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 2013年中国≥25岁人群归因于高血糖的总死亡人数为62.1万,其中男性33.3万,女性28.8万.高血糖造成的相关疾病死亡人数以缺血性心脏病为多,约21.2万,其次为脑血管病,约18.1万,其余依次为糖尿病(14.5万)、慢性肾病(5.2万)和结核病(3.1万).去除高血糖危险因素后,2013年中国居民期望寿命可达到76.5岁,较全死因期望寿命平均提高0.7岁.其中,男性提高0.7岁,女性提高0.8岁.结论 高血糖是影响中国居民死亡和期望寿命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应加强高血糖及相关疾病的预防控制.
作者:赵艳芳;王卓群;杨静;刘韫宁;刘世炜;曾新颖;李镒冲;殷鹏;周脉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温度在空气污染短期暴露对循环、呼吸系统疾病急诊影响的修饰效应.方法 2010-2011年北京市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逐日急诊资料,气象监测数据及空气污染指数(API)资料均来源于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将日均温度进行分层,建立分层的时间序列模型.结果 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急诊人数P50分别为210和80例,API的P50为76,日均温度P50为14.2℃;空气污染对循环系统疾病急诊影响当天(lag0)即表现出效应大值.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急诊的影响在滞后第5天(lag5)时达到效应高值.API对循环系统疾病急诊的影响在超低温(日均气温<-4.9℃)时效应出现大值,即API每升高10个单位,RR值(95%CI)达到1.067(1.054 ~ 1.080);API对呼吸系统疾病急诊的影响在高温(日均气温为24.4~28.5℃)及超高温时(日均气温>28.5℃)有明显增加,API每升高10个单位,RR值分别为1.021(95%CI:1.015 ~ 1.028)、1.006(95%CI:1.003 ~ 1.008).结论 温度在空气污染与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中存在修饰效应.
作者:王玲玲;章琦;柏如海;米白冰;颜虹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