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菲;莫淼;覃肖潇;方红;赵根明;柳光宇;陈英耀;曹志刚;严玉洁;吕力琅;徐望红;邵志敏
目的 探讨剖宫产与儿童青少年期肥胖的关联.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湖南、宁夏、天津、重庆、辽宁、上海和广东7个省份抽取93所中小学校,选取家长问卷中分娩方式等资料完整的42 758名6~17岁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Binomial回归模型分析剖宫产与儿童青少年期肥胖风险的关联.结果 研究对象年龄(10.5±3.2)岁,剖宫产率为42.3%,其中男生(55.9%)显著高于女生(40.6%)(P<0.001).剖宫产出生的儿童青少年肥胖率(17.6%)显著高于阴道产者(10.2%)(P<0.001).与阴道产相比,剖宫产显著增加儿童青少年期肥胖的发生风险(OR=1.72,95%CI:1.63 ~ 1.82;P<0.001),在调整性别、城乡、喂养方式、胎数、饮牛奶频率、摄入高能量食物频率、摄入油炸食品频率、父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父母亲肥胖、体力活动水平、孕周和出生体重后,该关联仍有统计学意义(OR=1.48,95%CI:1.39~1.57;P<0.001).结论 剖宫产可能显著增加儿童青少年期发生肥胖的风险,应降低我国孕产妇的剖宫产率.
作者:王政和;徐荣彬;董彦会;阳益德;王烁;王西婕;杨招庚;邹志勇;马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HIV病毒载量(VL)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参比校正,分析中国MSM人群HIV感染者(MSM感染者)社区VL水平(CVL).方法 利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4-2015年15个大城市MSM感染者VL抽样调查数据.15个大城市根据各自配置的检测设备、试剂完成VL检测.VL检测方法主要包括RT-PCR、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法(NASBA)、分支DNA测定技术(bDNA)、雅培M2000(M2000)4种方法.按照国家HIV参比实验室2013-2015年VL能力验证结果,将EasyQ、bDNA和M2000这3种方法检测的VL值转换成相应的TaqMan 2.0检测的VL值,校正不同检测方法之间的参比关系.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5个城市CVL对数均值参数校正前后,2014年分别为(2.38±1.47)、(2.99±1.31),2015年分别为(2.07±1.34)、(2.72±1.19).分别以VL水平≤200拷贝/ml、≤400拷贝/ml、≤1 000拷贝/ml作为VL成功抑制标准,对参比校正VL值前后比例进行比较发现,以VL水平≤400拷贝/ml及≤1 000拷贝/ml标准的参比校正前后数据变化幅度较小.结论 各地区保持统一的检测方法,能增加各年度间VL的可比性;以VL≤400拷贝/ml或≤1 000拷贝/ml作为人群VL成功抑制标准,进行各地区间VL比较,数据稳定性较好.
作者:斗智;江震;潘品良;宋炜路;徐杰;吴尊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MSM性伴相关状况,分析其寻找性伴的相关因素,为开展高校艾滋病预防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依托青岛市MSM民间组织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2016年10月采用滚雪球法招募青岛市部分高校学生MSM,按照现况调查估算样本量为267人,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收集其人口学特征、性伴状况等信息,采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调查内容.结果 共招募304名高校学生MSM,完成调查300名,来自24所高校,平均年龄20.7岁,同性性伴主要为熟人,第1个同性性伴和近1个同性性伴为熟人的分别占58.7%(176/300)和62.3%(187/300).通过互联网来寻找性伴占86.0%(258/300).喜欢选择男性作为性伴占88.3%(265/300),喜欢选择在校就读学生作为性伴占42.7%(128/300).结论 高校学生MSM主要通过互联网寻找性伴,同性性伴主要为熟人,喜欢选择男性在校学生作为同性性伴.艾滋病防治工作应该关注高校学生人群MSM及其性健康.
作者:张晓菲;吕翠霞;郑杰滔;董蕾;姜珍霞;傅继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吉林省MSM人群HIV的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2010-2015年,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的要求,在艾滋病哨点监测期内,通过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吉林省MSM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性行为状况、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水平等进行连续监测,每个监测哨点样本量≥400人.结果 2010-2015年吉林省共监测MSM7 823人,HIV感染率为5.4%(42/7 823),HIV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x2=110.023,P<0.001).2010-2015年,MSM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均>90.0%.近6个月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27.0%(2 112/7 823),不同年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4.038,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SM感染HIV的可能危险因素包括外省户籍(aOR=1.797,95%CI:1.185 ~ 2.726)、网络招募(aOR=1.717,95%CI:1.332 ~ 2.215)、近1年曾诊断过性病(aOR=1.893,95% CI:1.356 ~ 2.643)和梅毒抗体阳性(aOR=4.309,95%CI:3.097~5.995);可能保护性因素包括近6个月同性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aOR=0.387,95% CI:0.143 ~ 0.557)、近1年曾检测过HIV(aOR=0.632,95% CI:0.375~0.891).结论 2010-2015年吉林省MSM人群HI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和HIV检测率均较低,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MSM定期做HIV检测和坚持使用安全套.
作者:郭伟;孟晓军;李东民;蔡勇;范吉祥;黄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利用自回归移动平均乘积季节(ARIMA)模型建立适合我国法定传染病月报告发病数的预测模型,借此预测我国法定传染病的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R软件对2009年5月至2016年7月我国法定传染病月报告发病数据建立ARIMA模型,用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实际值与预测值进行比较,从而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 我国法定传染病月报告发病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报告在每年2月出现低峰,6月呈现高峰;建立ARIMA(4,l,0)(1,1,1)12模型对我国法定传染病发病数进行预测,模型预测的大相对误差为9.78%,小为2.21%,平均值为5.39%.结论 ARIMA(4,1,0)(1,1,1)12乘积季节模型较好的拟合了我国法定传染病月报告发病数,可用于预测.
作者:沈忠周;马帅;曲翌敏;江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山东省青岛市暗娼人群行为变化特征和艾滋病性病流行因素,为制订艾滋病防治对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6-2015年在哨点监测期4-7月按《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收集当地暗娼人口学特征及相关行为信息,并采集静脉血进行艾滋病、梅毒检测.结果 连续10年调查样本显示,年龄≥30岁、已婚/同居和应召暗娼所占比例呈增长趋势;梅毒感染率从2006年1.0%(4/420)上升至2015年13.3%(53/400)(趋势x2=54.22,P<0.001);吸食合成毒品率在12.0%(48/400)和55.5%(222/400)之间波动;近1个月与客人发生性行为坚持安全套使用率呈下降趋势(趋势x2=170.62,P<0.001);艾滋病知识得分≥6(趋势x2=152.96,P<0.001)和近1年做过艾滋病检测比例(趋势x2=114.87,P<0.001)呈上升趋势;2009-2015年分年度分层分析,吸食毒品与不吸食毒品的暗娼相比有更高的梅毒感染率和不安全性行为(JP<0.05),应召暗娼梅毒感染率高于场所招募暗娟(P<0.05).结论 青岛地区暗娼人群梅毒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吸食合成毒品是影响青岛市性病艾滋病传播重要危险因素,建议加强对吸毒暗娼人群监测力度,开展有针对性干预措施.
作者:廖玫珍;朱晓艳;黄鹏翔;姜珍霞;张西江;张宁;王国永;钱跃升;陶小润;康殿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浙江省义乌市HIV亚型分布和传播簇特征,为HIV流行趋势分析和疫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地区2016年新报告HIV/AIDS开展分子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从168例血浆中提取RNA,通过RT-PCR和巢式PCR扩增pol基因并测序.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亚型和传播簇,通过CPR 6.0在线软件工具分析耐药突变位点.结果 研究对象年龄(39.1±13.4)岁,男性为主(86.3%,145/168),外省户籍居多(66.7%,112/168),感染途径为同性传播(51.2%,86/168)和异性传播(48.8%,82/168).HIV序列成功获得率为89.9%(151/168),优势亚型为CRF01_AE 74例(49.0%)和CRF07 BC 64例(42.4%),其他亚型包括CRF08_BC 5例(3.3%),CRF55_01B 3例(2.0%),B、CRF45_cpx、CRF59_01B、CRF85 BC和URF(B/C)各1例.CRF45_cpx和CRF85_BC在浙江省首次发现.共发现26个传播簇(含65个病例),总成簇比例43.0%(65/151),CRF01_AE成簇比例54.1% (40/74),高于CRF07 BC的32.8% (21/64);各传播簇平均大小为2.5例/簇,CRF01 AE中异性传播的传播簇大(3.5例/簇).传播性耐药率为4.6%(7/151),7例检出监测性耐药突变,包括M46L 5例,F77L和Y181C各l例.结论 义乌市HIV亚型复杂多样,多种传播簇并存且特征多样,应继续加强亚型监测,重点对传播簇病例开展专题调查,实施针对性有效干预.
作者:张佳峰;姚佳明;范钦;陈婉君;潘晓红;丁晓贝;杨介者;傅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成年早、中期体重变化与中老年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基于“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GBCS)平台,选取其中28 736例≥50岁广州市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调整年龄、吸烟、饮酒、体力活动、教育程度、职业、居住地、BMI后成年早中期体重变化、达到重体重时的年龄等与糖尿病的关系.结果 研究对象年龄男性(64.3±6.7)岁,女性(61.0±7.0)岁,糖尿病患病率男、女性(13.1%和13.7%)基本一致.与体重基本不变组相比,男女性糖尿病患病风险均随其成年早、中期体重增加而增加(趋势检验P<0.01),以体重增加>20 kg组患糖尿病风险高,男女性OR值分别为2.83 (95%CI:1.99 ~ 4.02)和3.13(2.47~3.96).与在20岁时已达到高体重者相比,以40 ~ 49岁达到重体重组糖尿病患病风险高,男性OR=5.32(95%CI:1.92 ~ 14.8),女性0R=3.41(95%CI:.2.49 ~ 4.67).男女性成年后体重减少仅与中老年自报糖尿病有关,与新诊断糖尿病无关.结论 成年早、中期体重增加可增加中老年糖尿病患病风险,体重明显增重到发生糖尿病相隔时间可能为10 ~ 20年.
作者:胡强;江朝强;张维森;郑家强;徐琳;靳雅丽;沈振敏;朱峰;林大庆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西安市和咸阳市的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的HIV/STD感染状况、行为特征及相关信息,为有效开展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哨点监测结合横断面调查方法,选择西安市和咸阳市各1个性病门诊作为调查现场,将2016年6-7月首次到性病门诊就诊的年龄≥15岁男性就诊者作为调查对象.样本量估算实际约需400人,采集血样检测HIV、HCV和梅毒并收集相关行为信息.采用EpiData 3.1软件和SPSS 21.0软件整理数据和分析相关信息.结果 西安市和咸阳市分别调查了206例和221例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西安市HIV阳性率为2.4%(5/206),咸阳市为0.9%(2/2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梅毒阳性率分别为4.9%(10/206)和13.6%(30/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5,P<0.01);西安市调查对象被诊断为其他性病的比例均高于咸阳市.西安市调查对象近3个月有异性商业性伴和临时性伴的比例分别为18.0%(37/206)、15.5%(32/206),低于咸阳市的46.6%(103/221)和15.8%(35/221)(x2=39.70,P<0.01;x2=0.01,P=0.93).西安市调查对象近3个月与暗娼使用安全套、与临时性伴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37.8%(14/37)、6.3% (2/32),均低于咸阳市的93.1% (95/102)、57.1% (20/35)(x2=49.06,P<0.01;x2=19.63,P<0.01).结论 西安市和咸阳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在HIV、性病感染、商业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情况等方面有不同的特征,但是均存在感染HIV和性病的高危行为.
作者:胡婷;董丽芳;丁正伟;贾华;李翔;张军胜;宋运龙;常文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2002-2014年河南省HIV暴露儿童生存与死亡情况,分析HIV暴露儿童死亡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0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河南省开展预防HIV母婴传播工作中发现并报告的HIV暴露儿童1 705例,年龄范围为0~18月龄,存活儿童随访至18月龄.分别对HIV暴露儿童l、3、6、9、12、18月龄进行随访,收集孕产妇母婴阻断服务、儿童药物阻断、儿童传染病发病、生存状况等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HIV暴露儿童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截止2014年12月31日,共随访到1 705例HIV暴露的儿童,其中18月龄随访时存活儿童共1 536例(占90.09%),随访过程中失访58例(占3.40%),死亡111例(占6.51%),HIV暴露儿童累计死亡率为67.39‰,新生儿死亡率为23.07‰,婴儿死亡率为57.01‰.不同年份的儿童死亡率无下降趋势(x2=l.57,P=0.201).死因构成以肺炎为主(36例,占32.43%),其次为疑似AIDS(18例,占16.21%).死亡儿童均未进行过HIV早期检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IV暴露儿童死亡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儿童低出生体重(OR=4.97,95%CI:3.12~7.92).可能的保护因素包括产妇孕12周前初检(OR=0.46,95%CI:0.26~0.80),儿童联合药物阻断(OR=0.25,95%CI:0.15 ~ 0.42).结论 2002-2014年河南省HIV暴露儿童的死亡率较高,应积极开展HIV暴露儿童早期诊断及抗病毒治疗,预防肺炎等常见传染病,加强营养指导及生长发育监测.
作者:王奇;马楠;司珩;马彦民;李宁;聂玉刚;孙定勇;王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HIV感染者HBV合并感染现状,并探讨该人群合并HBV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CDC及宁明县CDC的艾滋病门诊作为研究现场,招募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年龄≥18周岁并确诊为HIV感染者,面对面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吸毒史、性行为、乙型肝炎感染史等合并感染可能相关的因素.采集血样检测HBsAg.采用EpiData 3.0和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IV/HBV合并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BV检出率为13.85%(113/816).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BV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25 ~45岁者比≥45岁者,OR=1.738,95%CI:1.031 ~ 2.931)、HBV感染家族史(有HBV感染家族史者比无HBV感染家族史者,0R=2.898,95%CI:1.678 ~ 5.005);无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无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者比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者,0R=1.744,95%CI:1.052~ 2.892).结论 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BV检出率较高.25 ~45岁、有HBV家族史者、无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者的合并感染风险较高.建议针对HIV感染者加强HBV感染监测,控制合并感染.
作者:冯丹;姚添;程雁鹏;潘明虎;李春霞;王君;冯永亮;石璟;黄洪浪;鲁鸿燕;蓝光华;王素萍;张亚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应对方式和非自杀性自我伤害行为间的关联.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抽取武汉市2所大学大一新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基线调查了解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和应对方式;1年后通过随访调查了解近1年内非自杀性自我伤害行为的发生情况.结果 该人群非自杀性自我伤害行为的年发生率为2.3%,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对方式不同维度得分在自我伤害组与非自我伤害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我伤害组在“自责”维度得分高于非自我伤害组.多因素分析发现,“自责”应对维度得分、宗教信仰、母亲文化程度与自我伤害行为的发生风险有关,其OR值分别为1.30(95%CI:1.06~1.59)、3.55(95%CI:1.50 ~ 8.38)和2.46 (95%CI:1.25 ~ 4.84).结论 大学生应对方式与自我伤害行为之间存在关联.教育和培养青少年在面对压力时避免使用消极自责的应对方式,有助于预防自我伤害行为的发生.
作者:陈澜;赵若兰;陈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不同膳食行为因素对成年人血TG水平影响.方法 利用2010年浙江省居民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纳入无主要慢性病病史的调查对象13 434人,采用广义线性模型估计相关膳食行为影响因素的作用.结果 样本人群血TG均值为(1.36±1.18) mmol/L,TG测定值升高和边缘值升高的比例分别为10.3%和11.0%,其中男性升高和边缘升高的比例分别为11.9%和11.7%,均高于女性的8.8%和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135,P<0.001).样本人群食用油超过推荐量一半以上,而水果、奶制品和坚果摄入量以及体育锻炼则远低于推荐量;男性是否吸烟、是否饮酒以及不同畜禽肉、水果和饮水摄人情况之间,女性不同水产品摄入量和体育锻炼情况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调整其他因素后,年龄、饮酒、主食和水产品摄入量增加血TG水平,摄入奶制品可降低血TG水平;交互作用分析发现男性水果和畜禽肉摄人量以及女性主食摄入量对血TG水平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高甘油三酯血症是浙江省居民一种主要的代谢异常,在社区干预中应将饮酒、主食和肉类(畜禽肉和水产品)摄入量作为优先考虑因素.
作者:梁明斌;王浩;张洁;何青芳;方乐;王立新;苏丹婷;赵鸣;张新卫;胡如英;丛黎明;丁钢强;叶真;俞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2013-2015年西安市交通相关空气污染物(NO2、PM10、PM25)浓度与人群暴露水平,定量分析和评价孕前期和孕早期交通相关空气污染物暴露与出生缺陷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3-2015年西安市出生缺陷的个案资料,以及对应时期的空气质量数据、气象资料.采用病例交叉设计分析大气污染浓度与出生缺陷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 共收集4 235名产妇资料,西安市在研究期间大气NO2日均浓度为60.83 μg/m3,PM10日均浓度为104.94 μtg/m3,PM25日均浓度为103.88 μg/m3,其中PM25浓度高于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国家二级标准限值,且各污染物之间均存在很强的相关性(P<0.01).在控制气象因素的影响下,孕前期和孕早期NO2和PM10高浓度暴露可增加出生缺陷发生的风险(P<0.05).结论 西安市产妇孕前期和孕早期暴露于不良环境可能导致胎儿发生出生缺陷.
作者:章琦;相晓妹;宋辉;董敏;张水平;米白冰;王玲玲;张丽;颜虹;党少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本科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目前流行病学教学以传统灌输式,即教师授课、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为主.该模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浙江大学流行病学课程组尝试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探索理论教学、流行病学案例讨论与课程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模式.通过对两届学生开展新教学实践的结果表明,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提高,总体教学效果改善明显.该教学改革为国内高校开设同类专业课程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为课程建设的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朱益民;乐园罗;余运贤;王建炳;金明娟;唐梦龄;陈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对2013-2015年中国乙型肝炎(乙肝)监测试点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为提高乙肝监测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下载2012-2015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的200个监测点乙肝报告病例个案表及其附卡,分别从3个方面进行实施效果评价:①未分类乙肝病例所占比例;②附卡信息及报告类型一致性分析;③急性乙肝病例报告的准确性.采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22.0软件分析,计算构成比、趋势x2检验和一致性检验,计算Kappa值.结果 未分类乙肝报告病例比例从开展监测试点项目前的32.07%下降到2015年项目实施后的4.26%,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趋势x2=24 988,P<0.05);2013-2015年通过附卡信息诊断的类型及报告类型一致性分析,2013、2014和2015年的Kappa值分别为0.768、0.821和0.836;2013-2015年监测试点地区急性乙肝报告准确率为55.77%~ 74.49%,且呈现逐年升高趋势(趋势X2=97,P<0.05).结论 中国乙肝监测试点项目开展取得较明显效果,急性乙肝报告病例诊断准确性逐年提高,未分类乙肝病例的比例降低.建议全国范围内推广这种监测模式,提高全国乙肝病例报告质量.
作者:缪宁;王富珍;张丽杰;郑徽;孙校金;王锋;张国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我国3个地区(北京、香港、台湾)体检人群MS发病风险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台湾地区美兆体检数据库中2004--2010年首次体检,且与末次体检至少相差5年的≥18岁非MS人群6 828人,构建体检队列,采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2007年标准(JCDCG-2007)诊断MS.利用Cox模型比较3个地区体检人群发生MS的风险并探索其发生MS的危险因素.结果 北京、香港、台湾3个地区体检人群MS标化发病密度分别为3.14/100人年、2.19/100人年、2.03/100人年,调整性别、年龄、膳食模式等混杂因素后,北京、香港体检人群发生MS的风险分别是台湾地区体检人群的1.60(95%CI:1.34 ~ 1.91)倍和1.08(95%CI:0.83 ~ 1.41)倍,男性、高龄、吸烟、肉类食物为主的膳食模式以及基线患MS组分异常等因素与体检人群MS发病风险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均P<0.05).结论 北京、香港、台湾地区体检人群发生MS的风险存在地区差异,男性、高龄、吸烟、肉类食物为主的膳食模式、基线患MS组分异常等因素是发生MS的危险因素.
作者:赵厚宇;杨俊;孙凤;杨兴华;杨智荣;王胜锋;詹思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对早期儿发生的影响.方法 纳入参与出生队列研究的3 474名孕妇,在孕早期收录基础人口学信息,并在孕早、中和晚期诊断HDP.在准确评定孕周的基础上,将孕周37 ~ 38+6界定为早期儿.采用多项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HDP中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与早期儿发生关联及其强度.结果 共3 260名孕妇纳入分析,HDP发生率为6.0%(n=194),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分别为4.2%(n=137)和1.8%(n=57).控制混杂因素后,HDP中妊娠期高血压与早期儿发生无统计学关联(OR=1.49,95%CI:0.94 ~ 2.36);子痫前期可增加早期儿发生风险(OR=4.46,95%CI:2.09 ~ 9.54).结论 子痫前期显著增加早期儿发生风险,早期发现和十预对降低早期儿的发生风险有重大意义.
作者:李飞扬;严双琴;黄锟;毛雷婧;潘维君;葛星;韩艳;郝加虎;陶芳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自2013年3月我国经历了5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大流行,其中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30日内地报告病例730例.目前尽管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原学、传播规律、流行特征尚缺乏深入了解,但现有研究提示活禽交易市场可能是病毒来源、变异、传播和感染人类的主要场所,而关闭活禽市场已成为目前防控该疫情的主要手段.但不同形式的活禽交易市场休市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的影响仍未明确.本文综述了我国不同形式的活禽市场休市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的影响.
作者:刘涛;祝光湖;张兵;宋铁;康敏;陆靖;赵永谦;黄照;黄宇琳;王肖杰;杨心怡;马文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在注射吸毒者、MSM、暗娼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中开展HIV-1新发感染检测,估算新发感染率,了解艾滋病在4类人群中的流行趋势.方法 收集2011-2015年四川省注射吸毒者、MSM、暗娼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监测哨点的确证阳性样本,排除既往感染后,采用BED-CEIA方法进行新发感染检测,估算4类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结果 2011-2015年4类人群共计监测194 223例,检出HIV-1阳性5 297例,完成BED-CEIA检测4 640例,判为新发感染749例.MSM、暗娼、性病门诊男性就诊,凉山州3个吸毒哨点(主要为彝族聚居地)监测的注射吸毒者、凉山州外地区吸毒哨点监测的注射吸毒者HIV-1新发感染率分别为5.16%(95%CI:4.65~5.66)、0.22%(95%CI:0.16 ~ 0.28)、0.57% (95%CI:0.45 ~ 0.69)和7.53%(95%CI:6.06~9.01)、0.44%(95%CI:0.36~0.53).经x2检验,各年新发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11-2015年凉山州外地区的注射吸毒者、暗娼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新发感染率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MSM的HIV-1新发感染率较高,且存在上升趋势,不排除HIV由MSM向其他高危人群扩散的可能.
作者:杨洪;苏玲;叶黎;肖琳;胡莹;谌茂刚;魏东兵;袁丹;周更生;刘红露;余佳;梁姝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