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伟琴;朱华英;严小玲;蒋蓉
为了解近三年来嵊州市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铅危害控制状况,收集嵊州市两家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2008-2010年现场铅烟、沿尘浓度监测数据和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1 内容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嵊州市两家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1.2 现场调查 依据现场职业卫生学及相关采样方法,分析企业生产工艺及生产布局,确定现场采样点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同时调查两家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1]采样,计算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工作场所空气中铅烟、铅尘测定采用《工作场所中铅及其化合物的测定》(GBZ/T 160.10-2004)[2]规定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作者:应锡钧;张丰泉;张润松;过伟军;赵小颖;王柏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丰泽区人群重点寄生虫感染现状和流行趋势,为制定寄生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原则,抽取505人进行土源性寄生虫(蛔虫、钩虫、鞭虫、蛲虫)感染情况调查,采用改良加藤法检查寄生虫虫卵.同时随机抽取当地304名托幼儿童开展蛲虫感染率调查,采用透明玻璃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结果 人群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为0.79%(4/505),均为单虫种感染.其中蛲虫感染率为0.59%(3/505),钩虫为0.20%(1/505).男女感染率相似,60岁以上人群感染率较高,托幼儿童蛲虫感染率为4.93%(15/304),各年龄组间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男童感染率高于女童.结论 丰泽区人群重点寄生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得益于近年来全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但寄生虫病尚未根本控制,仍可以通过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采用驱虫治疗为主的综合措施,将丰泽区重点寄生虫感染率控制在更低水平.同时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粪便管理和安全供水,改进环境卫生,减少感染,巩固和扩大防治成果.
作者:杨继超;陈燕华;李金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系统成立于2002年1月23日,由国家级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地方各级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成.该系统由我国原来的卫生防疫系统(国家级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和省级、地级及县级的卫生防疫站)转型和提升而来.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系统自成立以来,在创建健康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促进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拟探讨我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中英文名称、简称和标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供改进.
作者:胡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化妆品行业正处于空前的发展时期.大量的化妆品销售企业及使用企业涌现,使政府监管部门面临了巨大挑战.通过对2005-2011年静安区化妆品监管行政处罚情况的调查研究,分析静安区化妆品经营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监管方面的不足,并探究其原因,针对分析调查结果,提出完善静安区化妆品市场安全的监管对策及建议.目前,静安区内共有593家化妆品经营单位,其中药房有61家,超市、便利店有202家,美容108家,美发199家,其他经营化妆品的单位有23家.区内无化妆品生产单位.静安区化妆品销售单位占总体的48%,化妆品使用单位为52%.
作者:杨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新兴的卫生监督管理模式,为今后的卫生监督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将美容美发行业作为全市卫生监督网格化管理的试点,通过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及推广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等,将监督任务具体落实到街道、社区,按照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的多项考核指标,对网格化监督的效能进行评估.结果 各项考核指标,如卫生许可、从业人员人数持证上岗、“五病”调离、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卫生用品索证管理情况及室内禁烟情况均大幅度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美容美发场所网格化卫生监督管理取得一定成效,可在卫生监督工作中逐步推广,不断提高卫生监督效能.
作者:李陈凤;刘东海;方建国;孔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2003年底,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顺利获得实验室国家认可资质认证.2005年4月,中心实验室又顺利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委的年度评审.2007年、2010年顺利通过认可监督检查.通过国家级实验室建设,中心实验室的规模、仪器设备、管理水平、人员素质、技术力量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多年来仍存在检验样品种类繁多、样品来源不同、检测项目多、检测方法、流程复杂、检验记录格式多且复杂、多种价格收费体系等情况.
作者:王述琳;李树林;刘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特别在我国,感染者已超过1.2亿,慢性感染者约3 000万[1].其中约三分之一的感染者来自于母婴传播.目前,对于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接种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是有效阻断病毒母婴传播的措施之一.现分析HBsAg阳性孕妇接种不同剂量HBIG后阻断效果.
作者:陆震宇;傅明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近年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发现现有问题和不足,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上海市及各区县统计年鉴,了解上海市及各区县常住人口数、疾控人力资源配置总数等.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对闵行区疾控人力资源配置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闵行区疾控中心人力资源总数严重不足,远远低于上海市平均水平且与闵行区人口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职称结构颇为不合理,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过少.结论 针对闵行疾控人力资源配置存在问题,有关部门应采取措施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总数,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并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作者:朱慧勤;向雪瓶;诸培红;王翊;王月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工厂企业职业健康教育需求,有针对性加强企业人群对职业健康监护知识教育,加强工作场所职业人群对职业健康的防护意识.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0家中小型企业1950名企业人群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不同的工作岗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对职业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需求基本相同;在内容上均倾向于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个人防护用品的作用、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途径的了解,总需求率分别为67.32%、66.20%、64.04%;而形式上则倾向于上岗培训、企业宣传墙报、宣传小册,总需求率分别为71.81%、66.95%、46.33%.结论 通过编制科学实用、通俗易懂的职业健康教育材料,通过生动形象、有声有色的职业健康教育方式,提高企业和劳动者对职业病防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教育引导企业将职业病防治重心转变到主动防护与行为干预相结合的职业病防治措施,切实维护职业人群的身心健康.
作者:李霞;蔡吟花;王建平;徐家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寿阳县煤矿及其煤炭加式企业接尘工人的健康状况,掌握接尘工人的疾病种类、分布及主要特点,为职业防护和健康保健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规范》中规定的检查方法进行.结果 体检接尘工人13 720人,检查中共查出各类疾病3 522人,检出率为25.67%;各种疾病和单项指标的年增长速度分别为39.10%,14.8%.2008年与2009年比较及2009与2010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64.91,P< 0.005;x2=10.42,P< 0.05).结论 接尘工人的整体健康状况较差,应引起重视,切实做好接尘工人工作场所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健康监护工作,从而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
作者:宋彩花;张慧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广西贫困县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进一步优化贫困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2010年广西肺结核患者治疗情况统计及贫困县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员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广西50个贫困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共有在岗人员355人,其中在编260人,占73.2%;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291人,占82.0%.人员从事岗位分配比例较多的为门诊医生108人,占30.4%;实验室59人,占16.6%;放射或影像48人,占13.5%;统计监测37人,占10.4%.结核病防治人员与人口的比值及结核病防治人员与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比值分别为1∶48389和1∶44.结论 广西贫困县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员数量不足,高学历、高学位、高职称的人员相对缺乏,结核病防治工作负担重.各县应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不断扩充结核病防治人员数量和优化人员队伍结构,确保结核病防治工作可持续发展.
作者:吴腾燕;韦所苏;刘飞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职业卫生监督工作质量的评价方法,为进一步提升职业卫生监督工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资料为基础,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我国2007-2010年职业卫生监督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我国2007-2010年职业卫生监督工作质量逐年提高,其中2008年提高幅度大,2009年提高幅度小.结论 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职业卫生监督工作质量的评价达到了分析比较年度工作质量的目的,在职业卫生监督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化妆品标签标识现况,为规范化妆品标签标识监管提供建议.方法 随机抽取流通领域中化妆品,对其标签标识逐一登记、拍照,将销售或使用单位提供的产品批件与卫生部、国家食药监局网站数据库资料进行比对统计分析.结果 1 243件化妆品标签标识总合格率为81.58%,国产普通化妆品合格率高,特殊用品化妆品其次,进口化妆品合格率低.主要存在问题为批件不符、夸大宣传、日期标注不规范等.结论 流通领域化妆品标签标识规范性不容乐观,监管亟待加强.
作者:吕抒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构建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血凝素蛋白(H蛋白)基因的重组质粒,使其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H蛋白,为制备重组蛋白用于免疫检测奠定基础.方法 提取麻疹病毒Leningrad-4株总RNA,RT-PCR法扩增其血凝素基因.克隆入pGEM-Teasy载体,双向测序,测序正确后将Ha基因用BamH 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亚克隆至pET28a(+)载体,转化BL21(DE3).培养后用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离大肠杆菌蛋白,分析H基因表达情况.HisLink树脂纯化目的蛋白用于建立酶联免疫吸附反应,进行血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扩增了麻疹血凝素基因,与麻疹Leningrad-4株血凝素基因同源性达99.8%,构建了重组血凝素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并进行了诱导表达和SDS-PAGE凝胶电泳,在66 kD处有表达的重组血凝素蛋白条带.结论 成功构建了麻疹血凝素基因的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诱导表达,建立了利用重组血凝素蛋白检测IgG的ELISA方法.
作者:周晶耀;张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常山县血吸虫病监测点2008-2011年疫情状况,掌握山丘地区复杂环境血吸虫病监测方法,为制订山丘地区监测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和浙江省血吸虫病监测点监测方案,每年对螺情、自然因素、常住人群、流动人口和家畜疫情进行监测,纵向观察和分析山丘地区血防传播阻断下疫情变化趋势.结果 2008-2011年监测点疫情监测未发现本地急性感染和新感染病人(畜).螺情监测每年均发现少量残存钉螺,4年累计发现有螺面积6 680m2,活螺1 021只,未查到感染性钉螺.本地居民血检IHA阳性率为3.43%,输入性病例血检IHA阳性率为6.37%,未发现输入性急性血吸虫病例.结论 监测点疫情稳定,但有少量残存钉螺,仍易引起血吸虫病重新传播流行,应重点做好本地螺情和输入性传染源的监测.
作者:徐青华;张剑锋;姜友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梅毒是一种极大危害人群健康的性传染病,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高危人群中疫情上升迅速.1994年以后增加更快,特别是近3年,国家性病监测信息系统显示我国梅毒的发病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黑龙江省2009-2011年每年梅毒报告病例则以平均每年12.44%的速度递增.分析近3年黑龙江省梅毒流行病学特征,以便更好地制定管理办法和措施,有效防止梅毒进一步蔓延.
作者:金慧心;金巍;蒋志坚;朱长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在洪涝灾区中开展卫生防病知识健康教育的效果,为灾区健康教育积累经验.方法 深入到各个受灾群众安置点,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灾后卫生防病知识健康教育活动,并在11个安置点每个点抽取20名群众,在健康教育活动前后各进行1次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 开展健康教育前,200名群众的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为71.40%,防病意识行为正确率为53.00%;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后,200名群众的防病知识知晓率为84.90%,防病意识行为正确率为95.83%.结论 在洪涝灾后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能有效提高群众卫生防病知识,增强卫生防病意识.
作者:陈小玄;方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随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建设了众多的信息化系统,如协同办公系统、重大专项监测应用系统、IT运维网管系统等.每一个业务系统都对应一个特定的用户群体,所以服务系统都储存了自身的用户信息,包括认证信息(如用户id及口令)、授权信息和用户基本信息(如姓名、身份、所在机构、邮箱地址、联系电话等)[1].对不同服务系统,用户信息的存储和管理往往没有标准,存储的方式包括数据库、目录或者文件,认证的方式有口令校验、令牌等,授权策略的实现方式也多种多样.
作者:张睿;曹静;王俊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颁布后中心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法调查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和手卫生设施;现场观察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结果 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为21.5%;接触患者前与接触患者后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相比较,两者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手卫生依从率为28.7%,医生手卫生依从率为12.8%,护士手卫生依从率比医生要好,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乡镇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水平比较低,医院手卫生设施差.结论 乡镇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水平相对比较低;意识不强,手卫生执行率低,医院手卫生设施不完善.应重视手卫生规范的实施,通过加强培训,宣传教育,改善手卫生设施,以进一步提高手卫生执行率.
作者:谢晓华;张贤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全面了解青岛市市南区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特点,掌握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青岛市市南区2011年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相关数据,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青岛市市南区2011年累计报告法定传染病1 275例,总发病率为232.12/10万;死亡2例,总死亡率为0.36/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8种605例,发病率为110.14/10万;报告丙类传染病5种670例,发病率为121.98/10万.2011年共报告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5起,其中幼儿园3起,小学2起.结论 青岛市市南区2012年疾病防控应仍以青少年为重点,重点监测手足口病和猩红热等儿童易患疾病;加大性传播疾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力度,采取更加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贾光;胡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