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山县2008-2011年血吸虫病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

徐青华;张剑锋;姜友华

关键词:血吸虫病监测, 钉螺监测, 山丘地区传播阻断
摘要:目的 分析常山县血吸虫病监测点2008-2011年疫情状况,掌握山丘地区复杂环境血吸虫病监测方法,为制订山丘地区监测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和浙江省血吸虫病监测点监测方案,每年对螺情、自然因素、常住人群、流动人口和家畜疫情进行监测,纵向观察和分析山丘地区血防传播阻断下疫情变化趋势.结果 2008-2011年监测点疫情监测未发现本地急性感染和新感染病人(畜).螺情监测每年均发现少量残存钉螺,4年累计发现有螺面积6 680m2,活螺1 021只,未查到感染性钉螺.本地居民血检IHA阳性率为3.43%,输入性病例血检IHA阳性率为6.37%,未发现输入性急性血吸虫病例.结论 监测点疫情稳定,但有少量残存钉螺,仍易引起血吸虫病重新传播流行,应重点做好本地螺情和输入性传染源的监测.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聊城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聊城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讨流行相关因素,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报告的聊城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聊城市2009-2011年共报告手足口病33 557例,总发病率为193.14/10万.2009-2011年分别报告16 018例、11 726例和5 813例,发病率分别为277.60/10万、201.44/10万和100.40/10万.发病高峰集中在4-7月,占78.15%(26 225/33 557);以5岁以下年龄组为主要发病人群,占94.47%;发病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占91.00%;男性发病高于女性,性别发病比为2∶1.结论 聊城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有明显季节性;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发病为主.

    作者:杨金英;张世英;崔璀;周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浙江省麻风病防治机构查菌质量评价

    随着麻风病防治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维持基本的麻风病的诊断治疗服务能力显得十分必要.这其中,保证麻风病防治机构查菌的质量是一个关键的环节[1、2].为了解目前浙江省麻风病防治机构查菌工作的质量,在荷兰麻风救济会的支持下,对浙江省部分麻风病防治机构近2年来麻风病查菌工作质量进行了考评.

    作者:陶亦帆;李菊红;王景权;高彦伟;高锦伦;余美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效果分析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特别在我国,感染者已超过1.2亿,慢性感染者约3 000万[1].其中约三分之一的感染者来自于母婴传播.目前,对于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接种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是有效阻断病毒母婴传播的措施之一.现分析HBsAg阳性孕妇接种不同剂量HBIG后阻断效果.

    作者:陆震宇;傅明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常山县2008-2011年血吸虫病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常山县血吸虫病监测点2008-2011年疫情状况,掌握山丘地区复杂环境血吸虫病监测方法,为制订山丘地区监测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和浙江省血吸虫病监测点监测方案,每年对螺情、自然因素、常住人群、流动人口和家畜疫情进行监测,纵向观察和分析山丘地区血防传播阻断下疫情变化趋势.结果 2008-2011年监测点疫情监测未发现本地急性感染和新感染病人(畜).螺情监测每年均发现少量残存钉螺,4年累计发现有螺面积6 680m2,活螺1 021只,未查到感染性钉螺.本地居民血检IHA阳性率为3.43%,输入性病例血检IHA阳性率为6.37%,未发现输入性急性血吸虫病例.结论 监测点疫情稳定,但有少量残存钉螺,仍易引起血吸虫病重新传播流行,应重点做好本地螺情和输入性传染源的监测.

    作者:徐青华;张剑锋;姜友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平顶山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空间聚集性分析

    目的 分析平顶山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空间分布特征.方法 将平顶山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乡镇层面数据进行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拟合与检验,分析聚集性特征.结果 平顶山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乡镇层面数据不服从Poisson分布(x2=20.76,P< 0.05),服从负二项分布(x2=7.84,P> 0.05).结论 平顶山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具有空间聚集性.

    作者:谢清梅;李宗瑾;李艳艳;丁增丽;李向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颁布后中心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法调查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和手卫生设施;现场观察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结果 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为21.5%;接触患者前与接触患者后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相比较,两者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手卫生依从率为28.7%,医生手卫生依从率为12.8%,护士手卫生依从率比医生要好,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乡镇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水平比较低,医院手卫生设施差.结论 乡镇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水平相对比较低;意识不强,手卫生执行率低,医院手卫生设施不完善.应重视手卫生规范的实施,通过加强培训,宣传教育,改善手卫生设施,以进一步提高手卫生执行率.

    作者:谢晓华;张贤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MIRU技术在结核杆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

    目的 建立结核分枝杆菌散在分布重复单位(MIRU)基因分型法,应用于突发疫情结核病原的分型检测.方法 采用简单数字表法随机抽取宁波市江北区2009-2011年保存的结核菌株,对其进行MIRU分型,同时对2011年一起学校结核突发疫情的病原进行分型检测,比较成簇性,分析传播的危险性.结果 29株江北区2009-2011年菌株MIRU分型结果分为22种不同的MIRU基因型,成簇性低;而一起学校结核突发疫情6份样本MIRU基因型分型结果为同一种MIRU基因型,成簇性高,传播危险性大.12个MIRU位点的多态性分析表明各位点有较大区别(h值为0.67~0.87之间).结论 MIRU分型方法简单快速,其数字化结果清晰可靠,是一种有效的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分型方法.应用于突发疫情病原分析,能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作者:徐奋奋;蔡颖;宋启发;金晓霞;陈美芬;裘立晓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牙克石市2008-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国内于1981年在上海首先报道[1],其后北京、河北、天津、吉林、青海、山东、湖北、广东和台湾等地都有报道[2].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经粪-口、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途径等传播.通过分析牙克石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调整牙克石市手足口病防控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李玉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苏州市卫生监督系统青年思想状况调查

    为了解苏州市卫生监督系统35周岁(含)以下青年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真实状况,随即抽取了该市卫生监督系统154名青年职工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工作基本情况、价值观、培训需求、对卫生监督系统开展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形式的建议等.结果显示受访者工作情况和价值观总体较好,调查数据对卫生监督系统青年培训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有较大参考价值.

    作者:郦丽;顾一帆;叶碧莹;张嘉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县级疾控机构人力激励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人力激励是指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发人的需要、动机、欲望、形成某一特定目标并在追求这一目标过程中保持高昂的情绪和持续的积极状态,发挥潜力、达到预期的目标.每个疾控专业人员都需要激励,需要自我激励,需要得到来自同事、群体、领导和组织方面的激励,从而更愿意按时来工作,更愿意留在所分配的岗位上,工作得更有效率,更积极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县级疾控机构的人力激励措施并没有得到科学、广泛的应用,绩效工资政策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影响其整体社会功能的发挥.

    作者:张爱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急性心梗死亡率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目的 建立气象因素与急性心梗的智能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探索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气象因素与急性心梗死亡率关系的应用,为哈尔滨地区急性心梗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MATLA B7.0软件中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及2008年的气象数据建立急性心梗死亡率的反向传播网络(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结果 经过11次学习和训练,神经网络模型误差为0.00763,达到允许范围内.BP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结果显示,脑出血死亡率MAE为0.18,预测准确度为82.53%.结论 BP人工神经网络具有适应性强,对数据要求不高,自学习能力等突出优点,操作简便且易于掌握和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以作为哈尔滨市急性心梗死亡预测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兰莉;高菡璐;乔冬菊;赵娜;周丹;李诚;梁薇;隋从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虹口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

    目的 了解上海市虹口区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为医疗救治体系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析上海市虹口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卫生应急管理的基本情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医疗机构医疗现场救援和医疗救治能力、卫生应急经费和物资保障以及培训演练情况5个方面.结果 虹口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应对能力大幅提高,但在卫生应急能力建设仍存在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大医疗机构卫生应急救援和救治能力,加强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进一步提高辖区医疗机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结论 上海市虹口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初步形成,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继续增加应急专项资金的投入,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作者:于晓楠;汤显;杨芸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2008-2010年嵊州市蓄电池制造企业铅职业危害调查

    为了解近三年来嵊州市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铅危害控制状况,收集嵊州市两家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2008-2010年现场铅烟、沿尘浓度监测数据和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1 内容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嵊州市两家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1.2 现场调查 依据现场职业卫生学及相关采样方法,分析企业生产工艺及生产布局,确定现场采样点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同时调查两家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1]采样,计算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工作场所空气中铅烟、铅尘测定采用《工作场所中铅及其化合物的测定》(GBZ/T 160.10-2004)[2]规定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作者:应锡钧;张丰泉;张润松;过伟军;赵小颖;王柏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青岛市市南区2011年法定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全面了解青岛市市南区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特点,掌握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青岛市市南区2011年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相关数据,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青岛市市南区2011年累计报告法定传染病1 275例,总发病率为232.12/10万;死亡2例,总死亡率为0.36/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8种605例,发病率为110.14/10万;报告丙类传染病5种670例,发病率为121.98/10万.2011年共报告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5起,其中幼儿园3起,小学2起.结论 青岛市市南区2012年疾病防控应仍以青少年为重点,重点监测手足口病和猩红热等儿童易患疾病;加大性传播疾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力度,采取更加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贾光;胡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上海市静安区化妆品监管行政处罚情况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化妆品行业正处于空前的发展时期.大量的化妆品销售企业及使用企业涌现,使政府监管部门面临了巨大挑战.通过对2005-2011年静安区化妆品监管行政处罚情况的调查研究,分析静安区化妆品经营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监管方面的不足,并探究其原因,针对分析调查结果,提出完善静安区化妆品市场安全的监管对策及建议.目前,静安区内共有593家化妆品经营单位,其中药房有61家,超市、便利店有202家,美容108家,美发199家,其他经营化妆品的单位有23家.区内无化妆品生产单位.静安区化妆品销售单位占总体的48%,化妆品使用单位为52%.

    作者:杨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疾控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与对策

    目的 通过分析疾控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预防生物安全事故发生.方法 加强组织管理,完善并严格落实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改善硬件设施,强化实验室工作人员培训与管理,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强化菌(毒)株保存管理制度,严格做好感染性废弃物的消毒处理.结果 通过各项措施消除疾控机构实验室安全隐患,避免污染源流向社会,污染环境,有利于实验室工作人员、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结论 疾控机构建立并运行有效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是防止实验室感染事件发生的关键.

    作者:张汉斌;黄燕;蔡卫红;何杰能;谭少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睢县农村居民肠道传染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睢县农村居民肠道传染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肠道传染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随机选择的297名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肠道传染病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较低,为37.9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家庭年收入是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村别和文化程度是态度得分的影响因素;婚姻状况和态度得分是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应对当地农村居民开展长期、有针对性的肠道传染病健康教育.

    作者:李宗瑾;刘会民;张锦;李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烟台市主城区2004-2011年结核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通过对烟台市主城区2004-2011年结核病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为结核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来自中国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的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烟台市主城区2004-2011年结核病报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烟台市主城区2004-2011年共报告结核病2 846例,总发病率为52.13/10万.每月均有病例发生,但相对集中于4-8月,占全部病例的60.30%.烟台市主城区12个社区发病率占前3位的是奇山社区(69.50%)、黄务社区(64.99%)和幸福社区(63.22%),这3个社区均为城乡结合部.报告病例数多的年龄段为20~50岁,为1 851例,占全部病例的65.04%;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为2.21∶1;发病率高居前3位的职业为家务及待业(50.18%)、儿童及学生(11.77%)和工人(10.19%).结论 烟台市主城区2004-2011年虽未发生结核病暴发,但疫情形势仍较严峻,防控的重点应为城乡结合部的20~50岁聚集性男性人群,同时加强重点人群免疫规划工作并经常开展查漏补种卡介苗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张诗琴;闫磊;潘董琳;孙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北京市省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的现况

    目的 了解北京市省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近三年的绩效考核评估结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评估方法替代传统的综合目标管理,并充分利用绩效考核管理软件进行客观评价.结果 2008-2010年三年北京市省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区域指标考核结果均为良好,机构指标考核结果均为优秀.尽管整体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有提升的空间.结论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各项指标,适用性较好,覆盖面广,计算简单易行,可操作,初步创立了方便可行的考核评估体系,基本满足疾控机构的职能需求.但要进一步加强对评估指标的应用性研究,充分利用评估结果,定期调整评估指标,完善考核方式和过程,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这个新型管理模式,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促进疾控事业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

    作者:高婷;王薇;朱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慢病协同信息化管理实践与探索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口老龄化的日趋明显,各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如何预防和控制慢病已成为当前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为简便、有效监控这些疾病,松江区开发应用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慢病协同信息化管理平台,以此方式来收集慢病管理资料、分析和预测慢病发病的规律,为有效评价慢病防治措施效果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作者:柳胜生;范玉成;杨永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