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楠;汤显;杨芸
目的 了解丰泽区人群重点寄生虫感染现状和流行趋势,为制定寄生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原则,抽取505人进行土源性寄生虫(蛔虫、钩虫、鞭虫、蛲虫)感染情况调查,采用改良加藤法检查寄生虫虫卵.同时随机抽取当地304名托幼儿童开展蛲虫感染率调查,采用透明玻璃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结果 人群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为0.79%(4/505),均为单虫种感染.其中蛲虫感染率为0.59%(3/505),钩虫为0.20%(1/505).男女感染率相似,60岁以上人群感染率较高,托幼儿童蛲虫感染率为4.93%(15/304),各年龄组间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男童感染率高于女童.结论 丰泽区人群重点寄生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得益于近年来全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但寄生虫病尚未根本控制,仍可以通过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采用驱虫治疗为主的综合措施,将丰泽区重点寄生虫感染率控制在更低水平.同时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粪便管理和安全供水,改进环境卫生,减少感染,巩固和扩大防治成果.
作者:杨继超;陈燕华;李金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广西贫困县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进一步优化贫困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2010年广西肺结核患者治疗情况统计及贫困县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员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广西50个贫困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共有在岗人员355人,其中在编260人,占73.2%;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291人,占82.0%.人员从事岗位分配比例较多的为门诊医生108人,占30.4%;实验室59人,占16.6%;放射或影像48人,占13.5%;统计监测37人,占10.4%.结核病防治人员与人口的比值及结核病防治人员与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比值分别为1∶48389和1∶44.结论 广西贫困县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员数量不足,高学历、高学位、高职称的人员相对缺乏,结核病防治工作负担重.各县应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不断扩充结核病防治人员数量和优化人员队伍结构,确保结核病防治工作可持续发展.
作者:吴腾燕;韦所苏;刘飞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化妆品行业正处于空前的发展时期.大量的化妆品销售企业及使用企业涌现,使政府监管部门面临了巨大挑战.通过对2005-2011年静安区化妆品监管行政处罚情况的调查研究,分析静安区化妆品经营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监管方面的不足,并探究其原因,针对分析调查结果,提出完善静安区化妆品市场安全的监管对策及建议.目前,静安区内共有593家化妆品经营单位,其中药房有61家,超市、便利店有202家,美容108家,美发199家,其他经营化妆品的单位有23家.区内无化妆品生产单位.静安区化妆品销售单位占总体的48%,化妆品使用单位为52%.
作者:杨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1 材料与方法1.1对象 主动来性病门诊求治性病、年龄在15周岁以上的男性就诊者,但不包括生殖医学咨询者和在皮肤性病科就诊的皮肤病患者.2011年4-7月在义乌市皮肤病医院和义乌市妇幼保健院2个性病门诊监测点共调查男性就诊者424例,收集到424份问卷,有效问卷424份,有效率为100%;采集到423份血清,采样率为99.76%.
作者:贾东瑾;阮建军;朱碧香;陈军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口老龄化的日趋明显,各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如何预防和控制慢病已成为当前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为简便、有效监控这些疾病,松江区开发应用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慢病协同信息化管理平台,以此方式来收集慢病管理资料、分析和预测慢病发病的规律,为有效评价慢病防治措施效果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作者:柳胜生;范玉成;杨永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婴幼儿辅食营养补充品(营养包)对6-24个月的婴幼儿进行干预,补充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素,减少婴幼儿疾病发生情况,改善地震灾区婴幼儿营养状况.探讨运用营养包改善婴幼儿健康的有效机制.方法 采用营养包对项目县6-24月龄婴幼儿进行营养补充,实施营养宣教.项目干预周期18个月.对象为汶川、理县、茂县、青川与彭州(9个乡镇)6-24月龄的婴幼儿,共计8 700人.并选择了彭州与青川县进行营养包生物学监测,每县目标人群人数应对300名6-24个月婴幼儿进行监测,抽样方法以PPS的方式在于预的人群中来选择儿童,监测项目包括:身长、体重、血红蛋白.并对其中120人进行膳食问卷调查.干预前进行基线调查,每6个月进行一次生物学监测,直至食用营养包18个月后进行末次监测,共4次.结果 从四川省五个县的营养包发放与依从情况来看,发放与依从率较好,发放率为93.52%,依从率为96.72%.第一次生物学监测(2010年5月),两县儿童的生长发育迟缓都较高,11.99%,低体重为4.4%,消瘦为1.52%,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44.31%.第二次生物学监测(2010年11月),其生长发育迟缓、低体重、消瘦与第一次监测相比变化不大,但贫血率有明显的下降,由44.31%下降到2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85,P<0.001).结论 汶川地震灾区婴幼儿营养改善项目提高了项目干预区的专业人员与儿童父母的营养知识水平,降低了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改善了项目区五个县婴幼儿的营养.
作者:刘祖阳;颜玲;吴婷;兰真;许毅;林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聊城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讨流行相关因素,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报告的聊城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聊城市2009-2011年共报告手足口病33 557例,总发病率为193.14/10万.2009-2011年分别报告16 018例、11 726例和5 813例,发病率分别为277.60/10万、201.44/10万和100.40/10万.发病高峰集中在4-7月,占78.15%(26 225/33 557);以5岁以下年龄组为主要发病人群,占94.47%;发病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占91.00%;男性发病高于女性,性别发病比为2∶1.结论 聊城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有明显季节性;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发病为主.
作者:杨金英;张世英;崔璀;周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职业卫生监督工作质量的评价方法,为进一步提升职业卫生监督工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资料为基础,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我国2007-2010年职业卫生监督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我国2007-2010年职业卫生监督工作质量逐年提高,其中2008年提高幅度大,2009年提高幅度小.结论 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职业卫生监督工作质量的评价达到了分析比较年度工作质量的目的,在职业卫生监督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梅毒是一种极大危害人群健康的性传染病,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高危人群中疫情上升迅速.1994年以后增加更快,特别是近3年,国家性病监测信息系统显示我国梅毒的发病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黑龙江省2009-2011年每年梅毒报告病例则以平均每年12.44%的速度递增.分析近3年黑龙江省梅毒流行病学特征,以便更好地制定管理办法和措施,有效防止梅毒进一步蔓延.
作者:金慧心;金巍;蒋志坚;朱长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系统成立于2002年1月23日,由国家级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地方各级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成.该系统由我国原来的卫生防疫系统(国家级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和省级、地级及县级的卫生防疫站)转型和提升而来.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系统自成立以来,在创建健康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促进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拟探讨我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中英文名称、简称和标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供改进.
作者:胡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随着麻风病防治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维持基本的麻风病的诊断治疗服务能力显得十分必要.这其中,保证麻风病防治机构查菌的质量是一个关键的环节[1、2].为了解目前浙江省麻风病防治机构查菌工作的质量,在荷兰麻风救济会的支持下,对浙江省部分麻风病防治机构近2年来麻风病查菌工作质量进行了考评.
作者:陶亦帆;李菊红;王景权;高彦伟;高锦伦;余美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工厂企业职业健康教育需求,有针对性加强企业人群对职业健康监护知识教育,加强工作场所职业人群对职业健康的防护意识.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0家中小型企业1950名企业人群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不同的工作岗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对职业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需求基本相同;在内容上均倾向于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个人防护用品的作用、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途径的了解,总需求率分别为67.32%、66.20%、64.04%;而形式上则倾向于上岗培训、企业宣传墙报、宣传小册,总需求率分别为71.81%、66.95%、46.33%.结论 通过编制科学实用、通俗易懂的职业健康教育材料,通过生动形象、有声有色的职业健康教育方式,提高企业和劳动者对职业病防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教育引导企业将职业病防治重心转变到主动防护与行为干预相结合的职业病防治措施,切实维护职业人群的身心健康.
作者:李霞;蔡吟花;王建平;徐家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虹口区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为医疗救治体系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析上海市虹口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卫生应急管理的基本情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医疗机构医疗现场救援和医疗救治能力、卫生应急经费和物资保障以及培训演练情况5个方面.结果 虹口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应对能力大幅提高,但在卫生应急能力建设仍存在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大医疗机构卫生应急救援和救治能力,加强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进一步提高辖区医疗机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结论 上海市虹口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初步形成,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继续增加应急专项资金的投入,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作者:于晓楠;汤显;杨芸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实施绩效工资标志着事业单位进入了建立绩效管理模式,走向规范化管理的新阶段.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首批推行绩效工资的卫生事业单位,在探索和推行绩效工资分配的实践中,注重加强绩效工资分配办法与现行管理制度相结合,积极搭建绩效管理框架,妥善处理改革与稳定、积极与稳妥的关系,顺利完成了推行绩效工资阶段性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作者:李彤;陈彬;李学智;李宝珍;李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我国现有10多万例麻风眼手足残疾患者,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推行麻风病的残疾护理工作以来,在广大卫生工作者和麻风残疾患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一定程度遏制了麻风残疾的加重趋势,减轻了残疾对患者的危害,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改进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1].
作者:郝霞;李菊红;王景权;高彦伟;严良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化妆品标签标识现况,为规范化妆品标签标识监管提供建议.方法 随机抽取流通领域中化妆品,对其标签标识逐一登记、拍照,将销售或使用单位提供的产品批件与卫生部、国家食药监局网站数据库资料进行比对统计分析.结果 1 243件化妆品标签标识总合格率为81.58%,国产普通化妆品合格率高,特殊用品化妆品其次,进口化妆品合格率低.主要存在问题为批件不符、夸大宣传、日期标注不规范等.结论 流通领域化妆品标签标识规范性不容乐观,监管亟待加强.
作者:吕抒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气象因素与急性心梗的智能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探索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气象因素与急性心梗死亡率关系的应用,为哈尔滨地区急性心梗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MATLA B7.0软件中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及2008年的气象数据建立急性心梗死亡率的反向传播网络(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结果 经过11次学习和训练,神经网络模型误差为0.00763,达到允许范围内.BP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结果显示,脑出血死亡率MAE为0.18,预测准确度为82.53%.结论 BP人工神经网络具有适应性强,对数据要求不高,自学习能力等突出优点,操作简便且易于掌握和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以作为哈尔滨市急性心梗死亡预测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兰莉;高菡璐;乔冬菊;赵娜;周丹;李诚;梁薇;隋从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贺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状,发现存在问题,从中找出原因,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通过调研及绩效考核,调查机构职能、绩效考核、编制人员配置、基础建设、检验能力、项目实施及成效等状况.结果 显示贺州市县疾控机构编制不足,市级超编22%,县级平均超编60%;市级中专及以下学历占31%,县级占58%,学历结构还需进一步合理调整;中级职称人员居多,市级占45%,县级占39%,高级职称比例明显偏低,市占7%,县级仅占0.8%;市级疾控中心只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建标127-2009)的62%,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未达到国家标准;仪器设备缺乏、陈旧,经费投入不足;疾控项目实施良好,成效显著.结论 明确政府责任是前提,适宜投入是关键,建立投入机制,提高投入效率;改革人事制度,合理配置人员结构,提高队伍素质;优化利用检测设备资源;强化疾控与医疗机构防治合力;规范疾控机构有偿服务;以医改为契机推动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
作者:李直健;李有寿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华亭镇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健康知识信念行为水平以及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探索适合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教育综合模式.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四个研究点60岁以上常住居民开展基线调查和末期调查,比较健康教育干预前后KAP变化情况.结果 老年人慢性病知识总体知晓率由63.93%上升到74.41%,健康行为形成率由65.59%上升到71.12%,两者变化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老年居民获得慢病知识喜欢的途径是健康知识讲座,喜欢的讲座形式是专家讲课,喜欢交流与之的人群是医生.结论 探索了华亭镇60岁以上老年居民健康教育的综合模式,通过这些适宜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切实提高老年人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但老年人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水平还有待于提高.
作者:汤伟琴;朱华英;严小玲;蒋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深圳市坪山新区于2009年6月挂牌成立,下辖坪山、坑梓两个办事处.坪山新区所在区域原属于深圳市龙岗区管辖,新区成立之后,辖区公共卫生体系比较薄弱,公共卫生机构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人员短缺、业务经费无保障等一系列发展问题.1 基本情况坪山新区成立之初,现有公共卫生防疫机构主要为坪山、坑梓各一家街道级的卫生监督分所(预防保健所).两所主要承担辖区卫生监督和预防保健工作职责.
作者:何志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