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936例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处理调查分析

魏忠君;段淑梅

关键词:狂犬病, 暴露人群, 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黑龙江省受伤害动物人群暴露后处理的状况及其效果,为狂犬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保健门诊接受暴露后预防处理人群的基本资料.根据资料,分析动物致伤特点、伤害程度,伤口处理、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人用免疫球蛋白的情况.结果 4 936例暴露后接受预防处理;81.87%被犬咬伤,全部接受狂犬病疫苗全程免疫;836例使用狂犬病人用免疫球蛋白,占20.10%.4 936例中男性3 512人,占71.15%;女性1424人,占28.85%.Ⅱ级暴露955人,占19.35%;Ⅲ级暴露3 981人.占80~65%.结论 暴露后能及时正确处理伤口,使用高效、可靠的狂犬病疫苗和(或)狂犬病人用免疫球蛋白,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发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济南市出血热实验室诊断相关影响因素调查

    为了解济南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实验室诊断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采用现场凋查的方法对查2005年以来济南市部分医院出血热病历,记录其发病时间、实验室检测结果等情况进行调查.

    作者:隋庆梅;耿兴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2009年相关职业卫生状况分析与对策

    目的 经过对浙江省相关职业卫生状况及部分行业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情况的分析,寻求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对策.方法 现况调查与问卷结合.结果 离岗时和上岗前的劳动者健康监护体检情况不容乐观,体检率大部分较低,其中粉尘、苯及化学物等职业病多发行业卫生竣工验收百分率仍然较低,各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设置存在地区分布仍存在不均情况.结论 可能影响当地的职业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应重视健全和落实相关行业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健康监护的制度和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用人单位劳动者上岗前、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尽快使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的 职业卫生审核、审查、验收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立项审批程序,给新、改、扩建项目的 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者:马志忠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2009年上海市某区医疗机构重点传染病防控情况分析

    近年来,随着非典型肺炎、人感染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1N1 流感疫情的先后出现,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日趋显现.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直接关系到医护人员、病人乃至社会人群的身体健康,并对整个社会的传染病防控产生重要影响.为了解上海市某区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2009年对该区医疗机构进行了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调查.

    作者:罗海燕;朱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成都市促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施策略研究

    分析成都市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施策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进一步有效推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建议,即制定有财力保障的、体现均等化原则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划;测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增加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保障流动人口有效地获得公共卫生服务;扩大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队伍,引入专业技术人员;进一步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能定位,将基层机构公共卫生考核和专业公卫机构工作结合.

    作者:梁娴;曾伟;叶庆临;魏咏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黑龙江省2008年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2008年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方法 检测全省农村饮用水监测点水样的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和毒理指标,并对其消毒指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监测水样的合格率60.5%,各项水质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二氧化氯消毒方式的达标率为92.9%,高于其他两种消毒方式.结论 采取简单高效的消毒方式、改善饮用水水质、完善饮用水监管措施,保障农村饮水卫生.

    作者:陈彦凤;苏华;张剑峰;刘秀梅;刘长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大同铁路地区2007-2009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大同铁路地区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现状.方法 对2007-2009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结果,采用差值(D)和比值(R)评价法进行分析.结果 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的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与估算接种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采用差值(D)评价,6.67%的报告数据为不可信;6.67%的报告数据为可疑;只有86.66%的数据为可信;采用R的比值评价公式和判断标准,对报告接种率进行评价,3年中有2年数据可信.结论 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数据偏高,提示存在着一定的免疫空白点,需要加强流动儿童的管理;及时更新陈旧的冷链设备,保证冷链系统的正常运行;麻疹作为第三大要消灭的疾病,麻疹疫苗的接种工作不容忽视.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贵州省乡镇卫生院设施设备与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目的 调查贵州部分乡镇卫生院设施设备建设和人力资源建设状况.对两者形成的较大反差提出相应措施.方法 分析设施设备建设与卫生人力建设的情况.结果 设施较好,设备基本到位,但卫生技术人员专业素质整体不高,在数量上严重不足,学历层次较低,医护、医疗与防保人员和职称结构不合理,从事防保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中医生奇缺、公共卫生医生和影像、医学检验人员配备偏低.同时,有1/3的医务人员未获得执业资格,增加了乡镇卫生院医疗安全的风险性.结论 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尽快出台贵州省乡镇卫生院人员配置方案,实施设施设备建设与人才建设同步,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良性发展.

    作者:王旭辉;薛花;董华群;李惠兰;殷明月;陈仪坤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卫生监督执法体系规范化建设探讨

    卫生监督是国家管理卫生事务,以维护社会卫生秩序,保护人民健康的重要形式,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直接关系人生健康、生命安全的有关监督执法重要性.加强队伍建设,不断规范卫生监督执法行为是我国建设法制政府和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提高综合能力.探索新型监督管理模式以适应新形势要求.

    作者:张敏;陈国平;郑佳一;张学军;庞丽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上海市社区慢病防治服务项目界定研究

    目的 明确上海市社区慢病防治服务项目及其服务场所,指导社区开展慢病综合防治服务,为制定技术规范、实施绩效考核及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运用文献归纳法、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对52项服务项目进行意向论证,确定社区慢病防治服务项目及其服务项目开展场所.结果 上海市社区慢病防治服务项目40个,分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点)、家庭、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工厂(企业)和公共场所开展.结论 通过界定社区慢病防治服务项目、明确服务项目开展场所,指导社区开展慢病防治服务,但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和完善.

    作者:施燕;安娜;顾骞;李敏;卢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浙江省麻风留院者足底溃疡经济负担评价研究

    目的 了解浙江省麻风留院者足底溃疡经济负担情况,为麻风足底溃疡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浙江省集中收治的3个麻风村,采用自制的麻风足底溃疡经济负担调查表,由经培训的麻风防治人员对每个有足底溃疡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3个麻风村共调查足底溃疡病人81人,其中有70例足底溃疡为复杂性溃疡,11例为单纯性足底溃疡.近一年因足底溃疡所用直接经济负担:换药费为400~7 300元,总计250 003.80元,平均为3 378.43元;治疗费为100~3 800元(包括6例溃疡截肢患者),总计31 530.70元,平均为389.27元;药费为90~3 000元不等,总共为30 377.40元,平均为506.29元;检查费为4 072.50元,平均为50.28元.间接经济负担:营养费为20076元,平均为247.85元;休息天数为5~365天,总共5 041天,平均为62.23天;照顾费为25 146.5元;防护鞋费用为50~150元,总计5605.7元,平均为69.21元.结论 足底溃疡是麻风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其经济负担比较重,国家应加大这方面的卫生资源投入,减轻麻风留院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谭又吉;严丽英;王景权;汪萌萌;严良斌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常熟市酱卤肉制品卫生质量调查

    目的 了解常熟市酱卤肉制品的卫生质量,指导今后的卫生管理工作,降低食物中毒的发生率.方法 对常熟市饭店、个体卤菜店出售的酱卤肉制品进行抽检,并对其进行微生物、理化检测.结果 抽检样品89份,合格33份,合格率为37.08%;牛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合格率为40.91%;城区和农村抽检的酱卤肉制品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常熟市酱卤肉制品的卫生质量不容乐观,尤其是农村市场上的卫生质量要引起卫生监督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者:程良保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石材加工行业劳动者尘肺流行病学调查

    矽肺是由于长期吸人大量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所引起,以肺部广泛结节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1].在深圳市龙岗区存在一些规模小、人数少、防护差的小型大理石等石材加工企业,为了解此类企业的尘肺发病情况,对石材加工企业劳动者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谢显清;赵翔;庄武刚;刘松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一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流行病及病原学调查

    目的 通过对衢州市衢江区一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包括对分离株进行病原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为疫情预测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将患者脑脊液进行增菌培养,并对分离的菌株进行涂片染色形态观察、rapid ID 32STREP试条生化鉴定、PCR技术检测分离株的种属特异性基因、毒力基因.结果 从患者的脑脊液中分离出病原菌,经rapid ID 32 STREP试条鉴定为猪链球菌Ⅱ型,并从该分离株检测到种属特异性基16SrRNA及EF、Cps2J毒力基因,MRP毒力基因未检出.结论 该患者是由SS2引起的.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对猪链球菌病的防控力度.

    作者:杨瑞军;尹志英;张建民;姚苹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3000名劳务输出归国人员艾滋病高危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劳务输出归国人员艾滋病高危行为情况.方法 2010年4~6月对经舟山出入境口岸有出国劳务输出经历或长期在海外远洋生活的男性渔民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进行HIV.梅毒、丙型肝炎抗体检测.结果 在3 000份有效问卷中,检出H1V抗体阳性2例,梅毒75例,丙型肝炎16例,感染率分别为0.07%、2.50%和0.53%.该人群近一年有与固定性伴性行为、商业性行为、临时性件性行为、男男商业性行为的比率分别为65.73%、62.86%、11.13%和0.36%,发生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分别占8.43%、67.72%、38.80%和30.00%.结论 尽管本次调查人群.HIV感染率仅为0.07%,但是鉴于该人群职业的特殊性,暴露于HIV 病毒的机会高于一般人群.因此,不应忽视对该人群的HIV监测和预防性干预工作.

    作者:汪云明;王国荣;翁金燕;郑朝阳;张波涛;白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突发传染病疫情现场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

    目的 提高我国突发传染病疫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能力.方法 利用传染病流行病学、统计学、数学和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构建完善的数据库、判别模型和相关分析模块.结果 研发了一种基于手持式电脑的,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灵活性较强的突发传染病疫情现场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结论 提高了突发传染病疫情现场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准确性、时效性及科学性.

    作者:王立贵;董世存;郝荣章;褚宸一;邱少富;孙岩松;王勇;袁正泉;宋宏彬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糖尿病饮食干预效果分析

    糖尿病是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代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作者:奚璟晖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2008-2009年邹城市餐饮行业餐饮具消毒情况调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的交流,邹城市流动人口增加,与之相适应的餐饮服务行业也迅速发展.同时,邹城市区面积大,城镇经济发展不平衡,给卫生监督机构监管工作增加了难度,加大了压力.

    作者:林晶;李雪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无证行医案件查处中法律适用问题探讨

    正确适用法律法规及其相关条款是行政违法案件得以成功查处的前提条件,也是具体行政行为避免行政败诉的关键所在.

    作者:刘龙兴;陆海峰;张世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2004-2009年滨城区法定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传染病发病特点和流行趋势,为制定相应对策,控制传染病的发生,降低其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方法,分析2004-2009年滨州市滨城区撤告的法定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滨州市滨城区2004-2009年其报告法定传染病25种,10 054例.其中: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6 299例;丙类传染病9种,3 755例.传染病年发病率在232.92/10万~315.7511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乙类传染病中,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发病率为56.28/10万~114.15/10万,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45.66%(2 876/6 299);呼吸道传染病年发病率为30.88/10万~95.42/10万,占36.70%(2 312/6 299);肠道传染病年发病率为14.77/10万~43.31/10万,占14.76%(93016 299);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发病率0.98,10万~16.96/10万,占2.84%(179/6 299);新生儿破伤风年发病率为0/10万~0.18/10万,占0.03%(2/6299).发病数居前2位的是乙肝、肺结核.结论 在巩固以往控制传染病所取得成绩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对乙型肝炎、肺结核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力度,加强对淋病、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的宣传、教育、监测等干预措施.同时要积极应对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以达到全面控制并逐渐降低传染病危害的目的,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作者:张建刚;孙艳芳;吴莉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2007-2009年厦门市湖里区伤害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厦门市湖里区伤害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制定防制策略及相应的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辖区内二级、三级医院各1家为哨点监测医院,收集发生于2007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伤害病例.结果 2007-2009年湖里区共报告伤害病例140 147例,男女性别比1.98:1;伤害发生前3位类型分别是钝器伤40 236例(28.71%)、跌倒,坠落35 798例(25.54%)、刀/锐器伤32 006例(22.84%);主要人群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及有关人员(34.33%),商业服务业人员(20.47%)、办事和有关人员(10.23%);伤害主要威胁25~44岁年龄组人群(48.31%).结论 青壮年是伤害防治的重点人群,预防和控制职业伤害是干预的重点,加强生产安全保护措施和创造安全的环境是主要的预防措施.

    作者:蔡黎新;林水春;张卓平;林满治;黄益德;戴龙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