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000名劳务输出归国人员艾滋病高危行为调查

汪云明;王国荣;翁金燕;郑朝阳;张波涛;白颉

关键词:劳务输出归国人员, 艾滋病, 高危行为
摘要:目的 了解劳务输出归国人员艾滋病高危行为情况.方法 2010年4~6月对经舟山出入境口岸有出国劳务输出经历或长期在海外远洋生活的男性渔民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进行HIV.梅毒、丙型肝炎抗体检测.结果 在3 000份有效问卷中,检出H1V抗体阳性2例,梅毒75例,丙型肝炎16例,感染率分别为0.07%、2.50%和0.53%.该人群近一年有与固定性伴性行为、商业性行为、临时性件性行为、男男商业性行为的比率分别为65.73%、62.86%、11.13%和0.36%,发生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分别占8.43%、67.72%、38.80%和30.00%.结论 尽管本次调查人群.HIV感染率仅为0.07%,但是鉴于该人群职业的特殊性,暴露于HIV 病毒的机会高于一般人群.因此,不应忽视对该人群的HIV监测和预防性干预工作.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疾控工作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战略目标体系及其目标责任体系、指标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等内容,其核心是促进企业获利能力的提高及综合实力的增强,其实质是做到人尽其才,使人力资源作用发挥到极致,是收集、分析、传递有关个人在其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等方面信息的过程.

    作者:胡小琦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贵州省乡镇卫生院设施设备与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目的 调查贵州部分乡镇卫生院设施设备建设和人力资源建设状况.对两者形成的较大反差提出相应措施.方法 分析设施设备建设与卫生人力建设的情况.结果 设施较好,设备基本到位,但卫生技术人员专业素质整体不高,在数量上严重不足,学历层次较低,医护、医疗与防保人员和职称结构不合理,从事防保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中医生奇缺、公共卫生医生和影像、医学检验人员配备偏低.同时,有1/3的医务人员未获得执业资格,增加了乡镇卫生院医疗安全的风险性.结论 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尽快出台贵州省乡镇卫生院人员配置方案,实施设施设备建设与人才建设同步,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良性发展.

    作者:王旭辉;薛花;董华群;李惠兰;殷明月;陈仪坤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结防人员精神激励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中国结核病控制中对结防人员精神激励的实施情况.方法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分别选择浙江省、河南省、甘肃省一区一县作为调查现场.对省、县(区)级结防机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乡镇卫生院医生,村医进行个人深入访谈.访谈资料使用主题框架法进行分析.结果 目前,在调查地区实施的对结防人员的精神激励类型包括目标、培训、表彰、领导行为和榜样典型激励等.大部分访谈对象认为精神激励作用很重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尚需改进.结论 应充分认识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实施精神激励,同时将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有机结合,共同推动结核病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

    作者:郑文静;么鸿雁;刘剑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成都市2009年自杀死亡分析

    目的 了解成都市自杀死亡分布特征.方法 对成都市死因监测系统中2009年所有自杀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成都市自杀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X2=18.15,P<0.05),农村高于城市(X2=74.38,P<0.05),60岁以上人群高于15~59岁人群(X2=107.87,P<0.05).离婚人群自杀死亡率高.丧偶人群次之.自杀死亡率随受教育程度增加而降低.杀虫剂自毒多,占43.44%,其次是上吊.占22.32%.近60%发生在家中,其次有近32%发生在医疗救治过程中.结论 自杀死亡多发生在经济、社会关系存在障碍的人群中.加强自杀医疗救治和农药管理有助于降低成都市自杀死亡率.

    作者:廖江;冯曦兮;何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大同地区人间布鲁氏菌病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并分析大同地区布病发病情况,了解布病流行特征,从而为布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整群抽样后,随机抽取4个区(县)的特殊职业可疑人群为调查对象,对 14 081名成人进行了布病确诊实验,对布病在大同的地区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做了交叉分析,对结果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同地区布病在特殊职业人群中总患病率为2.5%;布病患病率农村明显高于城镇;布病患病率在性别上无差异;特殊职业人群的布病患病率明显高于从事其他行业的布病患病率.结论 大同地区布病患者主要集中在农村的特殊职业人群,提醒布病防治的重点方向应指向农村;布病防治的关键所在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作者:闫芳;李金建;石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黑龙江省2008年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2008年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方法 检测全省农村饮用水监测点水样的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和毒理指标,并对其消毒指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监测水样的合格率60.5%,各项水质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二氧化氯消毒方式的达标率为92.9%,高于其他两种消毒方式.结论 采取简单高效的消毒方式、改善饮用水水质、完善饮用水监管措施,保障农村饮水卫生.

    作者:陈彦凤;苏华;张剑峰;刘秀梅;刘长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济南市出血热实验室诊断相关影响因素调查

    为了解济南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实验室诊断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采用现场凋查的方法对查2005年以来济南市部分医院出血热病历,记录其发病时间、实验室检测结果等情况进行调查.

    作者:隋庆梅;耿兴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乌鲁木齐市2008-2009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分析

    目的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2008-2009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现状的分析,为建立一套适合乌鲁木齐市的慢性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糖尿病社区防治方案>的要求及标准,对2008-2009年乌鲁木齐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季报表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结果 与2008年相比,2009年乌鲁木齐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档率分别提高了2.86%和11.19%,管理率分别提高了3.28%和6.68%,但规范管理率却分别下降了3.05%和11.3%.经过对慢性病病人一年的管理.血压控制率为1.24%,血糖控制率为1.56%.结论 与2008年相比,2009年虽然慢性病患者的管理覆盖面有所扩大,但却存在着偏重数量而忽略了管理质量、慢性病患者控制率低下的问题.乌鲁木齐市的慢性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亟待建立起一套适合市慢性病患者监测管理的系统.

    作者:宋芳;廖秀峰;孙高峰;阿丽娅·买买提热依木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压力容器温度和压力与灭菌效果的研究

    压力蒸汽灭菌是目前医院对耐湿热物品如手术器械、敷料等灭菌有效的方法.其灭菌效果稳定可靠、无毒性残留,因此得以广泛采用.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运行情况及灭菌效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效果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安全质量,因此各医院对压力蒸汽灭菌效果都非常重视.为确保医院的压力蒸汽灭菌器正常运行,灭菌物品达到灭菌保证水平,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在2006-2010年间采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对全省90家医院使用的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过程及灭菌效果进行研究.

    作者:林玲;尹世辉;曹俊环;李俐;孟琳;杜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品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的开发应用

    为适应食品安全管理的需要,根据食品安全预警理论,结合行业和实际工作特点,在原有数字化实验室系统的基础上,成功开发食品安全篮测预警系统,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作者:邓辉强;陈颖祥;肖军;李恩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2004-2009年滨城区法定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传染病发病特点和流行趋势,为制定相应对策,控制传染病的发生,降低其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方法,分析2004-2009年滨州市滨城区撤告的法定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滨州市滨城区2004-2009年其报告法定传染病25种,10 054例.其中: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6 299例;丙类传染病9种,3 755例.传染病年发病率在232.92/10万~315.7511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乙类传染病中,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发病率为56.28/10万~114.15/10万,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45.66%(2 876/6 299);呼吸道传染病年发病率为30.88/10万~95.42/10万,占36.70%(2 312/6 299);肠道传染病年发病率为14.77/10万~43.31/10万,占14.76%(93016 299);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发病率0.98,10万~16.96/10万,占2.84%(179/6 299);新生儿破伤风年发病率为0/10万~0.18/10万,占0.03%(2/6299).发病数居前2位的是乙肝、肺结核.结论 在巩固以往控制传染病所取得成绩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对乙型肝炎、肺结核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力度,加强对淋病、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的宣传、教育、监测等干预措施.同时要积极应对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以达到全面控制并逐渐降低传染病危害的目的,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作者:张建刚;孙艳芳;吴莉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石材加工行业劳动者尘肺流行病学调查

    矽肺是由于长期吸人大量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所引起,以肺部广泛结节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1].在深圳市龙岗区存在一些规模小、人数少、防护差的小型大理石等石材加工企业,为了解此类企业的尘肺发病情况,对石材加工企业劳动者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谢显清;赵翔;庄武刚;刘松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黑龙江省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情况简析

    近几年来.黑龙汀省儿童手足口病高发.死亡率上升.降低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的发病率防止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暴发是控制儿童手足口病的重中之重.为了解和加强黑龙江省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能力,卫生监督机构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对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情况的监督检查.

    作者:闫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3000名劳务输出归国人员艾滋病高危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劳务输出归国人员艾滋病高危行为情况.方法 2010年4~6月对经舟山出入境口岸有出国劳务输出经历或长期在海外远洋生活的男性渔民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血进行HIV.梅毒、丙型肝炎抗体检测.结果 在3 000份有效问卷中,检出H1V抗体阳性2例,梅毒75例,丙型肝炎16例,感染率分别为0.07%、2.50%和0.53%.该人群近一年有与固定性伴性行为、商业性行为、临时性件性行为、男男商业性行为的比率分别为65.73%、62.86%、11.13%和0.36%,发生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分别占8.43%、67.72%、38.80%和30.00%.结论 尽管本次调查人群.HIV感染率仅为0.07%,但是鉴于该人群职业的特殊性,暴露于HIV 病毒的机会高于一般人群.因此,不应忽视对该人群的HIV监测和预防性干预工作.

    作者:汪云明;王国荣;翁金燕;郑朝阳;张波涛;白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突发传染病疫情现场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

    目的 提高我国突发传染病疫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能力.方法 利用传染病流行病学、统计学、数学和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构建完善的数据库、判别模型和相关分析模块.结果 研发了一种基于手持式电脑的,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灵活性较强的突发传染病疫情现场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结论 提高了突发传染病疫情现场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准确性、时效性及科学性.

    作者:王立贵;董世存;郝荣章;褚宸一;邱少富;孙岩松;王勇;袁正泉;宋宏彬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2009年上海市某区医疗机构重点传染病防控情况分析

    近年来,随着非典型肺炎、人感染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1N1 流感疫情的先后出现,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日趋显现.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直接关系到医护人员、病人乃至社会人群的身体健康,并对整个社会的传染病防控产生重要影响.为了解上海市某区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2009年对该区医疗机构进行了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调查.

    作者:罗海燕;朱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重大医疗纠纷早期行政干预探讨

    当前医疗纠纷高发,医患矛盾激化,舆论导向和一些媒体的片面报道以及社会医闹群体的介入,都导致医疗机构自行处理纠纷的难度不断加大,且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处理纠纷的能力各异,往往使可以顺利解决的矛盾,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局面,不仅干扰正常医疗秩序,而且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处理 难度和处理成本都成倍增加.

    作者:王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七台河市某单位细菌性痢疾暴发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通过本次流行病学调查,找出造成传染病暴发的成因,提出预防暴发疫情的防控措施.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通过暴 发疫情现场处置、医疗救冶,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疫情蔓延,未发生死亡病例.结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验结果,本次疫情定性为暴发性急性细菌性痢疾.传播途径为粪口、接触传播,致病菌为志贺氏痢疾杆菌.

    作者:孟庆成;田宏刚;崔洪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一起学生食堂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

    2008年4月的一天下午3点多钟,吉林省长春市某中学陆续有学生突然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此事件发生后,学校立即对有病发症状的同学进行对症治疗,卫生单位同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后确认是一起由熟食中污染的金黄色葡萄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作者:龚云伟;王平;董伟力;张文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样品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样品管理中使用的重要意义.方法 建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系统与实验室实现内部局域网连接,各实验室将采集HFMD的样本信息、流行病学、临床信息和实验室检测信息登录系统,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可以系统有效的管理、分析HFMD样品及相关信息,加快数据传送的速度并建立了一个准确、畅通、简便的信息交流渠道.结论 标本管理系统按照标准化实验室管理规范,可全面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杜绝了人为的管理缺陷.加强了样品在接受、存储、处理等环节上的质量管理,确保了样品和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作者:王衍海;韩卫芳;贾淑惠;胡寒雁;韩露;韩俊;邓斌;杨森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