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奈曼旗2003年传染病报告管理及漏报调查的分析

阿尔斯冷;苏彦学;高秀英

关键词:奈曼旗, 法定传染病, 报告管理, 疫情报告质量, 医疗保健机构, 学校医务室, 卫生防疫站, 传染病医院, 漏报调查, 管理工作, 个体诊所, 乡镇, 苏木
摘要:为加强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提高疫情报告质量,分析研究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奈曼旗卫生防疫站于2003年7月份和第四季度按<全国法定传染病医院报告管理>及<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试行)要求,对旗直属医疗保健机构及各苏木乡镇、学校医务室、个体诊所1~9月份的传染病报告管理、漏报情况进行了调查.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公共卫生管理的扩张与转型

    公共卫生管理是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的,是预防控制疾病、改善人的身体健康和机能的管理.要使公共卫生管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预防保健的需求,必须对管理中带根本性的问题加以认真的思考和有效的解决.

    作者:俞文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潮阳市1990~2003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动态分析

    为了解潮阳市1990~2003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及变化趋势,分析流行因素,为今后传染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现对潮阳市1990~2003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黄小涛;刘晓曦;毛晓庭;赵焕杰;王学銮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上海市南汇区基层预防保健经费项目管理初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公共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上海市南汇区基层预防保健经费近年来也得到不断增加,到2004年达到15万元/万人,2005年将达到20万元/万人.

    作者:王培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丹阳市1998~2003年食物中毒原因分析

    丹阳市1998~2003年六年中共发生食物中毒15起,中毒264人,死亡2人.经分析,食物中毒有逐年长升趋势,好发于每年温度较高的7~9月间,以动物性食品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其中造成死亡的原因是化学性食物中毒,中毒场所以饮食单位为主,其次为居民家庭.根据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食物中毒的预防必须突出对重点季节、场所和食品采取控制措施,要降低食物中毒的死亡率,必须重视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预防工作.

    作者:卢红明;王跃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一起紫外线灼伤事故的调查分析

    2003年9月3日,虹口区某幼儿园发生一起因紫外线灯安装不当引起的3名教师及25名儿童被紫外线灼伤的事故.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调查处理,由于处理及时,未产生严重后果.为使有关单位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刘晔青;陈道湧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导入项目化管理的探讨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疾病控制中心,把企业运作中比较成熟的项目管理作为疾病控制工作的发展战略首选,实际应用中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作者:薛丰松;程欣;李凤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青岛市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分析

    为全面了解青岛市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开展以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该项工作的领导、管理技术指导情况,以便针对存在问题制订有效措施,提高法定传染病疫情管理和网络直报的质量,于2004年9月对各级医疗和疾病控制机构的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修翠珍;周锡科;姜法春;刘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一起蜡样芽胞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报告

    食物中毒好发于夏秋季,而蜡样芽胞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季节性更为明显.该菌因其菌体不耐热,因此,在我国引起中毒的食品以米饭及米粉为常见.2003年6月5日,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发生一起由锅包肉引起的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报告如下.

    作者:柳瑞芳;李亚杰;蔡文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能及其实现

    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医疗体制改革都将是医疗卫生系统重要任务之.一元化的产权结构、单一的经营管理方式、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既办医院又进行管理的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和满足公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作者:鄂启顺;刘嘉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市级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及运行机制探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难以避免,建立健全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事关国家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随着全国各地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防范各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更好地保障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使命.特别是2003年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更加充分表明了加强城市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充分利用现有市级疾控机构的人力资源及有限的卫生资源,并使之疾控工作的常态管理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有机地结合起来,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作者:程志华;许国章;张晖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人间禽流感疫情预防与控制措施探讨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畜间传播的一组发病快、症状重、病死率高的传染性疾病.对人可能存在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方式造成感染.在当前尚没有明确禽流感感染人证据情况下,积极采取控制禽间疫情的蔓延和加强人间禽流感疫情监测等措施,防止人间禽流感疫情的发生与传播非常关键.

    作者:段玉林;左晨;贾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新建幼儿园项目在预防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幼儿园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目前90%以上住宅小区的幼儿园在报审中存在诸多卫生问题,成为在投入使用后潜在的危害,为此,把好新建幼儿园项目的审批关是关键.

    作者:金松;陈旭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广东省疾控系统现状及加强疾控体系建设的探讨

    根据2003年广东省疾控系统年报及基层调研,本文分析了全省疾控机构的现况和资源配置情况,发现全省疾控系统普遍存在人员编制不足,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不高,仪器设备缺乏、陈旧,专业机构过于分散,经费不足,以及珠江三角洲的疾控机构与东西两翼、粤北山区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等主要问题.提出了以下主要建议: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疾控事业的投入;建立公共卫生事业财政落实监督机制;制订疾控专业人员准入标准,分层次、分步骤地加强对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整合疾控有限的资源,理顺疾控和卫生监督体系.

    作者:易学锋;朱展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新乡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目前,由于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人们迫切需要洁净的水源及洁净的饮用水.目前,新乡市居民生活饮用水来源主要有三类:井水、管网水、各种净化水.不同的水质其成份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现就本市饮用水监测结果作一浅析.

    作者:孙丽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关闭矿区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及完善供水设施的管理

    关闭矿区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理条件,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难保证,鸡西市滴道矿于2004年7~9月发生伤寒爆发就是由水传引起的.因此研究和解决关闭矿区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问题,对有效保障居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雅斌;梁强;杨月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03年沈阳市游泳场所水质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进一步做好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工作,提高游泳场所水质卫生,防止相关传染病的传播.方法:选取沈阳市31家游泳场馆,现场采集游泳池水面下30cm处水样450mL,7~9月份加大采样频次.检验项目:池水温度、PH值、浑浊度、尿素、游离性余氯、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如有一项不合格即判定该样品不合格.结果:所有样品池水温度和PH值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游离性余氯的达标率低为67.84%,其次分别为浑浊度79.50%、细菌总数82.68%、大肠菌群87.63%、尿素87.98%.7~9月份高峰期与其它月份池水达标率比较,差异显著(x2=6.59,0.01<P<0.025).结论:沈阳市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较差,特别是7~9月份游泳旺季时其污染状况严重.

    作者:付希坤;邹淑贤;张弘;杨永建;李杨;马英伟;刘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饮食从业者手及物体表面微生物学调查

    尽管我国尚无饮食从业者手及物体表面的消毒卫生标准但手对健康和影响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重视,就此问题对嘉峪关市部分饮食从业者进行了调查.

    作者:王君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一起因餐具污染引起细菌性痢疾爆发的调查

    2003年9月16日至9月20日,灵宝市某乡初级中学56名学生先后出现头痛、头晕、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经过流行病学、现场卫生学调查,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确定这是一起因学生共用大汤锅水清洗餐具引起交叉污染,造成宋内志贺细菌性痢疾爆发的事件.

    作者:尚卫超;王建军;杨玉琴;邢秀芬;苏恩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城乡卫生医疗用品消毒质量结果分析

    为了更好地掌握咸丰县城乡卫生单位医疗消毒现状,加强卫生监督及为以后深入开展该项工作提供依据,疾控中心于2000至2003年对全县城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503个卫生单位的3 891份医疗卫生用品的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现将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陈顶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辽宁省饮用纯净水微生物污染情况调查

    2003年1月至12月,对省内数十家纯净水生产企业的纯净水进行微生物污染情况调查.调查共采集各类纯净水样75份,总合格率为82.7%,其中瓶装(600mL装)纯净水30份,合格率为86.7%;桶装(19.6L装)纯净水45份,合格率为80.0%.辽宁省纯净水仍存在较大的卫生质量问题,尤其是市售桶装水的菌落总数超标问题比较严重.

    作者:赵虹;牟荣;马景宏;徐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