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职业病防治法》中几个需明确的问题

陈志先

关键词:职业病, 卫生监督机构, 人民共和国, 执法工作, 实际运用, 法律依据, 防治法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公布实施,为卫生监督机构开展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带来了法律依据,但是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东莞市管理区级集中式供水单位水质卫生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东莞市管理区级集中式供水单位水质卫生状况,探讨管理区级集中式供水单位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及对策,为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GB5750-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要求进行样品的采集、保存和检验;按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的规定进行卫生评价.结果:在抽检的99份出厂水中,全部项目合格的为68份,合格率仅为68.7%.讨论:监测结果表明管理区级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出厂水水质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应当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者:黄淑华;叶向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职业卫生监督执法的难点分析

    在<职业病防治法>实施的近二年以来,对改善生产环境,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朝健康良性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效果.现就在具体职业卫生监督执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点进行分析.

    作者:周承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一起咸水产加工中使用敌百虫重大案例分析

    2003年7月中下旬,绍兴市卫生局查获一起咸水产加工中使用敌百虫重大违法案,查获、没收含敌百虫咸鲞4 328公斤,18位违法经营者被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该案是绍兴市第一次由行政处理程序转入司法处理程序的重大公共事件,涉及的犯罪人数之多、性质之恶劣、影响范围之广为近年来罕见.案件披露后,引起省内外多家新闻媒体和省市领导的积极关注,现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作者:董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印度洋海啸灾害后我国开展国际卫生救援工作的启示

    2004年12月底突如其来的印度洋地震引发了人类有史以来的为严重的一次海啸.中国政府进行了迄今为止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也是第一次派出国际卫生救援队.本文从我国开展国际卫生救援的必要性、面临的困难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立国际卫生救援工作机制基本思路.

    作者:王子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双价纯化疫苗的稳定性试验

    将检定合格的连续三批肾综合征出血热双价纯化疫苗(Vero细胞)2~8℃放置3、6、12、18、24、30月和37℃放置7、14、21、28天,对其稳定性进行系统试验.从疫苗的外观、pH值变化及疫苗免疫家兔后的中和抗体水平检验疫苗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三批疫苗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作者:杨世龙;叶琛;孙晓东;崔焰;蒋玉珍;王维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黄河水水质现状分析及对策

    目的:掌握黄河水源宁夏惠农段污染现状和目前自来水水质现状.方法:对惠农地区黄河水和自来水进行采样分析.结果:水质综合合格率达91.9%.结论:提高水质综合合格率必须加强水源防护.

    作者:肖燕;曲丽萍;田宁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经济发达地区基层预防保健机构的建设和发展

    深圳市龙岗区政府和主管部门将防保科从医院分离,建立基层卫生监督和预防保健机构,初步形成了基层预防保健网络.

    作者:谢显清;庄志平;林琳;沈振辉;刘移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丹阳市23万人上消化道肿瘤普查

    丹阳市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苏南部,土地面积1 059平方公里,人口89.33万,有23个镇、1个国营农场和1个开发区,是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受上海、苏州、无锡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影响,乡镇工业和民营经济较发达.近年来,肿瘤的发病明显增多,其中尤以上消化道肿瘤为多,为了掌握上消化道肿瘤的发病情况,做好早期防治工作,2003年4月至8月,在全市开展了首次上消化道肿瘤普查工作.由于普查方法简单可行,组织措施到位,完成了近23万人,病理确诊的胃和食道肿瘤及癌前病变患者733人.普查的成功实践,对我国农村肿瘤及慢性非传染病性疾病的防治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跃进;应洪琰;陈永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北京市西城区美容美发行业室内空气细菌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美容、美发行业室内空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加强卫生监督管理.方法:对西城区新开业美容、美发店应用沉降法检测空气细菌数,并建立Access数据库进行数据记录管理.结果:共检测64家新开业美容、美发店空气细菌总数125件样品,合格率为88%,美容、美发兼营的单位合格率较低,依靠自然通风的单位合格率高,美发室采的样品合格率低于美容室的合格率.结论:卫生部门应加强美容、美发经营单位的卫生管理,加强卫生知识培训,采用湿式清扫,可有效减轻其室内空气细菌污染程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作者:李若岚;原国平;黄晓峰;高志军;刘英;赵国庆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浅析公共卫生预警系统

    公共卫生就是与社会公众健康利益直接相关或有着密切联系的一切卫生问题,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极具隐蔽性和不可预见性,因而更具危害性.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预警系统,在事件即将发生,或发生的初期,作出预警,将灾害遏制在萌芽状态,是政府及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就公共卫生预警系统的含义及建设方面做一番浅述.

    作者:管若青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一起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案件二审败诉的思考

    近年来,卫生行政处罚的诉讼案例逐渐增多,特别是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案引起的诉讼屡见报道.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法制建设的加强,人们意识到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卫生监督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卫生执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2002年7月某市慈吉中学发生的一起食物中毒案,经法院二审撤销行政处罚决定,对案件处理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和案情及庭审要点进行讨论.

    作者:童利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建设学习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几点思考

    建设学习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于实现预防保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学习成为组织的一个运行模式和发展方式1.1知识是疾病预防控制力中基本的要素在所有疾病预防控制力的诸要素中,知识是基本的疾病预防控制要素,其它的疾病预防控制要素都必须靠知识来装备,靠知识来更新.一切高新技术的形成和设备的更新都是知识创新的凝结.知识作为疾病预防控制力的独特要素,其基本特点:(1)具有无限性,可以源源不断地发明和创造出来;(2)具有快捷性,即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周期越来越短;(3)具有波及性,每一项新知识的诞生都可以惠及到人群的健康.不同时期疾病预防控制对知识的需求和依赖是不同的.目前,疾病预防控制正在迈向以知识科技含量为根本的精神形态.疾病预防控制力的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现有的条件和设备,关键取决于疾病预防控制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即知识的学习和更新成为疾病预防控制发展的主导力量.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程度决定着疾病预防控制的发展速度和目标的实现.

    作者:俞文达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卫生检测样品管理及信息系统的应用体会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全国首家按ISO/IEC-17025:1999标准通过中国国家实验室认可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心以国家卫生法规、标准为依据,按照ISO/IEC-17025:1999的标准要求,对前来送检的食品、化妆品、矿泉水、饮用水、涉水产品、消毒产品、保健品等健康相关产品的样品,采用卫生检验管理信息系统,对检测的样品进行规范,有效地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吴长瑛;国冬梅;张燕;赵金山;孟祥萍;李凤霞;延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大连市验光质量现况与建立其保证体系的必要性

    目的:调查大连市验光质量状况,探讨验光质量体系的主要技术要素.方法:1名长期配戴近视-5.00DS、散光-1.000DC的调查者到10家眼镜店实地验光配镜,验光条件按照当年度卫生管理档案核准.结果:(1)2家认为只有左眼有散光;有4家认为双眼均不必配出散光;还有4家给出双眼复合散光的处方(且给出顺规、逆规散光的各2家),以右眼在180°方向上的验光结果相差大(-1.50D);(2)大型眼镜店普遍使用电脑验光仪+主觉插片法,小型眼镜店只主要采用主觉插片法;(3)验光员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62.0%),高中为30.1%,小学为29.0%,专科及以上为30.1%.结论:目前眼镜行业验光技术差,提高验光质量的重点应该放在验光人员的资格认定制,并逐步提高标准.

    作者:王智勇;杜军;孙作庆;徐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桶装饮用纯净水桶盖内塞处理的探讨

    检测桶装饮用纯净水微生物指标时,就桶盖内塞(简称内塞)是否应该被压入桶内问题对52份内塞被微生物污染的程度以及纯净水的饮用过程进行分析,认为将内塞压入桶内充分混合后检测较为合适.

    作者:曾祥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论餐饮业基础卫生设施配备与管理

    目的:论证现今我国餐饮业基础卫生设施配备问题,建议国家修订有关标准,为人民健康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呼吁形成饭前科学洗手的社会风气,以增加全民健康收益,增强我国餐饮业的市场竞争力.方法:对国内餐饮业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结果:餐饮业基础卫生设施的配备现状,严重扩大了疾病的水平性传播.结论:餐饮业饭前、便后洗手设施混用现象普遍,基础卫生设备配置、管理有待梳理规范,有必要对国家标准(GB16153-1996)进行修订.

    作者:王翠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1996~2002年广西食物中毒情况分析及预防对策

    食物中毒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公共事件,为了掌握广西自治区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和特点,探索预防食物中毒的有效措施,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1996~2002年全区食物中毒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

    作者:刘仲霞;唐振柱;陈兴乐;许艳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哈尔滨铁路地区六年医院消毒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哈铁地区医院消毒情况,对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进行监测,促进铁路卫生系统消毒质量的提高.方法:监测采样、检测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判定标准按卫生部87卫防字第49号文及GB15982-1995中规定进行.结果:各项检查合格率与国家标准有一定差距,6年间合格率在85%以上.结论: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健全制度是搞好消毒工作的关键.

    作者:李曲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广西计划免疫工作的四大瓶颈及其应对策略与措施

    1制约当前计划免疫工作的四大瓶颈1.1部分县长仍然漠视计划免疫工作调查显示,2%的县政府领导缺席全区计划免疫工作会议;32%的分管县长半年未过问计免工作一次;仅39.29%的县在近一次的强化免疫活动中得到地方财政专项经费;县级冷链经费投入年均每人仅为0.063元,达不到人均0.10元以上的要求,21.43%的县连续三年没有冷链经费投入.疾控人员工资差额拨款的县达50%以上,拨付率仅73.4%;22%疾控机构预算外收入上缴后未予返还.都说明部分县长仍然漠视计划免疫工作,没有当作一项政府行为来看待.

    作者:卓家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试论我国公众参与公共卫生管理的途径

    从我国民主政治环境的实际出发,全面论述了我国公众参与公共卫生管理的途径.认为公众可以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社区、司法救济、新闻媒体、互联网八大途径参与公共卫生管理.

    作者:杨劼;卢祖洵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